【BBC中文網】南海泡沫:英國300年前一次金融危機留給後世的遺產
作為現代金融市場的鼻祖之一,英國倫敦股市見證過無數跌宕、狂熱、股災和危機,第一次重大危機發生在300年前,史稱南海泡沫。
南海公司是一家身份特殊、業務創新的英國海外貿易公司,實際以金融投資為主業,1713年開始在倫敦股市釀出泡沫,1720年春夏南海股價驟升急跌,股市泡沫破裂,觸發政壇動蕩,同時也催生了市場監管、政府行為約束、潛在風險控制等現代金融市場要素的公共討論。後人研究還發現假新聞對泡沫興起和破裂所起的作用。
南海泡沫破裂,當時輿論嘩然,各界群情激昂。政客義正詞嚴地要求展開調查挖出元兇;南海公司董事會成員被批叛國、欺詐,被傳召到議會出席問訊。文人墨客以詩歌、檄文,諷刺漫畫和舞台戲劇抨擊市場和那些被認為的始作俑者。英國財相一度被關押在倫敦塔。
風波最終平息之後,南海泡沫成了金融醜聞的同義詞,逐漸又成為經濟學一個專用名詞,指脫離常規的投資狂潮引發的股價暴漲和暴跌,以及之後的大混亂。
不過,即使到了今天,經濟歷史專家們仍找不到南海泡沫之後經濟陷入長時間衰退或持續低迷的證據。因此,有人認為它就是一樁金融醜聞,因為各種原因,被誇大成傳聞中的危機。
戰爭、股市和販奴
要了解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需要先回顧一下現代金融市場的出現和早期的混沌狀態。
據史料記載,倫敦金融市場的誕生跟1688-1697年那場歐洲大陸上的戰爭有直接關係。那場戰爭被稱為九年戰爭、大同盟戰爭和其他一些名稱。起因是法王路易十四在歐洲大肆擴張版圖,遭荷蘭、瑞典、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英國和西班牙等國結盟抵抗。
為了籌集戰爭資金,英國統治當局從1690年開始在倫敦逐步建立具有現代金融市場元素的證券交易市場,1694年成立了中央銀行 — 英格蘭銀行,發行了有史以來第一批國債,並且開始發行匯票,即一種帶有「承諾付款」的代金券。
當時還開始盛行彩票、年金、股份公司、保險公司,以及各式各樣的賺錢理財計劃。歐洲大陸上,荷蘭和法國金融投資業發展迅速,跟倫敦遙相呼應。倫敦金融市場就在這段時間積累了大量財富,不斷壯大。
1713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結束,根據《烏得勒支條約》,英國獲得向西班牙控制的南美洲販運奴隸的權利,每年一船黑奴,為期33年;作為回報,英國允許西班牙進入英國皇家非洲公司控制的非洲西海岸所有的英國致殖民地。
這時,南海公司已經成立兩年。公司全名:大不列顛商人與南海及其他美洲各地通商並促進漁業的公司, 主營業務是海外貿易,股份制。
泡沫興起、膨脹
泡沫背後的真正原因很複雜。
南海公司跟政府做了一筆交易,從政府手裏買斷西班牙南海貿易的合同,然後政府發行的國債都打包交給南海公司管理,每年付利息。
買了國債的人可以把票據拿去折換成南海公司的股票,從政府的債主變成南海公司股東,不再拿債務利息,改拿分紅股息。國債不能買賣,但南海公司的股票可以交易。政府則把自己的債主從無數公眾變成一個,南海公司。
南海公司的創始股東包括財政大臣羅伯特·哈利(Robert Harley)和一位曾經經營彩票的金融家約翰·布朗特(John Blunt)。布朗特因為創辦南海公司,後來還封了爵位。
南海公司與老牌奴隸貿易公司「皇家非洲公司」合作,從大西洋向南美運了數千名奴隸,還得到皇家海軍護航。這更加深了公眾對南海公司得到政府撐腰的猜測,因此對它的股票更放心、更熱切。
到1720年夏天,南海公司的股票被高估,帶動大市上漲,其他公司的股價也水漲船高。部分原因是許多新手進入股市盲目從眾,還有一個原因是當時法國股市崩潰,不少投資資金流入倫敦,助燃了倫敦股市泡沫。
但是,南海公司向股東承諾的南美貿易活動和豐厚利潤始終沒有真正兌現,而公司的行為也越來越像一家銀行,開始借錢給自家股票的潛在投資者,以維持市場需求,推高價格,鞏固泡泡。
史學家愛麗絲·馬普爾斯(Alice Marples)博士指出,當時賣給投資的股票數量是實際可以交易股票數量的一倍多,從新股東手裏得來的錢被用來支付向老股東承諾的高額股息。現在有人形容那就像18世紀的龐茲騙局。
金融泡沫一旦開始膨脹,在一段時間內會迅速吸引更多各式各樣的投資者,包括新手和投機者,股價被迅速哄抬到無法持續的高位,然後遇到最後一根稻草,或因為某個偶然契機,開始暴跌。南海公司的股票從1719年到1720年底,股價飆升10倍,於1720年8月觸頂,然後斷崖式跌落,到年底跌破初始價。
當時的人們沒見過這種驚心動魄的跌宕。
狂歡盛宴結束
據一位古物和自然哲學家威廉·斯托克利(William Stukeley)在《艾薩克·牛頓爵士的回憶錄》(1752年)所述,1720年9月,南海公司股價第一次垂直下跌後,「世界正處於極大的困擾之中,成千上萬的家庭被毀」。這次股市崩潰最令人驚駭之處是社會各個層面幾乎無一倖免,投資巨大的精英階層成員和機構受打擊尤其嚴重,包括皇家學會,曾擔任皇家鑄幣廠廠長的物理學家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
但是,也有幸運、精明的投資者在這幾個月的股市跌宕中找凖時機有所斬獲,比如文具商托馬斯·蓋伊(Thomas Guy)在南海公司股價從峰值跌到一半時出售自己的持股,賺了一大筆,1721年用這筆錢在倫敦泰晤士河邊建了蓋伊醫院(Thomas Guy Hospital),載入史冊。
牽涉面如此之廣的金融災禍,議會不能不展開調查,然後發現內幕交易和貪污賄賂的證據,公司幾個董事受到懲罰,包括位居內閣的高官。他們受到彈劾,私人資產和物業被沒收用來補償投資者,剩下的股份分配給東印度公司和英格蘭銀行。負責將國債打包給南海公司管理的財相艾斯拉伯(John Aislabe) 被撤職並一度監禁在倫敦塔。
最後,新上任的第一財政大臣羅伯特·沃波勒(Robert Walpole)通過巧妙的政治手段安撫公眾,為王室和金融業止損,而南海公司繼續運營,一直到1853年。
醜聞、危機和假消息
債務證券化、政府官員假公濟私、投資公眾盲從和市場的貪婪、變化莫測,似乎在300年前這場金融泡沫中登場。
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經濟學和經濟史講師海倫·鮑爾(Helen Paul)認為,南海公司泡沫破裂,究其實質應該就是一樁醜聞,雖然社會各階層都以不同形式和程度捲入其中,但跟1929年和2008年的股市泡沫破裂導致世界經濟危機不同,之所以被如此重墨渲染成金融史上第一次重大危機,一個重要原因是假消息橫行,引爆了公眾集體憤怒和道德恐慌,即使公眾對真正發生了什麼事並不了解。
鮑爾指出,首先,這件事發生在證券市場早期階段。這意味著監管、理論和法規都處於萌芽狀態或者根本還沒影子,財經記者這個概念還沒出現。公眾最容易獲得的相關資訊就是口口相傳的信息,包括無稽之談和陰謀論。
其次,這件事越燃越烈的另一個原因是傳聞投資者可以索賠,補回損失。所以,很多人便誇大自己的虧損。民間流傳的虧損規模跟史料能夠提供證據支持的損失相差極大。
再者,遇到這類影響範圍如此之廣又涉及錢財、股票投資的公共事件,輿情必然洶洶,必然會出現萬夫所指的公敵,而那個年代最容易淪為替罪羊的是外國人和出頭露面、參與金融投資的女性,還有不少宗教團體。
最缺乏的是客觀冷靜的報道和分析,於是醜聞二次發酵。
牛頓項目研究員馬普爾斯博士認為,南海公司的業務包含大量政治元素,這是泡沫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在公眾心目中它的後台幾乎就是政府,而且大量社會頭面人物都加入了這種全新的理財投資活動。
更重要的是,這家公司似乎提供了一條從王公貴族到市井小民都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共同「快速致富」之路。當時,從國王到女僕都買了南海公司的股票,交易盛況空前。
有過這種慘痛經歷後,公眾開始意識到市場的複雜性和反覆無常。
馬普爾斯博士指出,南海公司泡沫的破裂,再加上法國和荷蘭等地陸續發生類似的市場風波,把金融投機、新金融投資工具的價值及其風險等新問題擺到公眾眼前,推動了圍繞市場監管的確立、政府行為規範及腐敗風險管控機制的建立的公共辯論。
#歷史 #經濟 #金融 #投資 #貿易
列支敦士登 皇家海軍 在 黑貓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說書模式】敦克爾克的背景故事
(還沒看電影的同學也可以先看看)
1938年,德國慕尼黑。英、法、德、義四個國家正在開會。
「齁,我只是要捷克那邊的蘇台德區而已,那邊本來就是住我們日耳曼人咩,之後保證不會動你們英國跟法國,真心不騙!」
德國這樣說。
「真的嗎?不要騙我喔 ಠ_ಠ」
英國這樣回,法國也支持。
就這樣,英國首相張伯倫跟法國總理達拉第,把捷克的一堆領土割給德國了。
捷克:「靠北喔,為什麼你們開會卻是我土地被割? OAQ)」
英法:「我們大家都不想打仗啊,老弟你也不想全國被希特勒輾過去吧?」
捷克:「可是...可是...」
英法:「別怕啦,希特勒真的不守信用的話,我們就出兵幫你。」
然後張伯倫就坐飛機回英國。
到了機場,機門一開,張伯倫就把這份合約舉高高:
「看啊各位!我幫不列顛把和平帶回來了!」
英國人:「YEAHHHHH~~~(゚∀。)」
...
...結果才過半年,德軍就入侵了捷克。
捷克:「英國、法國,救我!╰(〒皿〒)╯」
英國:「什麼,怎麼可以這樣,我馬上派人幫你罵希特勒」
捷克:「...出兵幫我啦幹」
沒有人幫忙,於是捷克被德國佔領。
-- -- -- -- -- -- --
然後德國跟奧地利合併,也跟義大利、蘇聯簽了條約當好朋友。
英法從頭到尾一直嘴德國,但依舊沒有任何行動。
希特勒看著法國人一心只想防守、而英國人只會嘴砲 (跟喝紅茶)
1939年9月,德軍肆無忌憚的輾過波蘭。
由於各種條約寫的很清楚,英國跟法國沒藉口用了,只好正式對德宣戰。
....但依舊沒有出兵。
波蘭:「打假戰喔!?ヽ(`Д´)ノ」
-- -- -- -- -- -- --
從希特勒撕毀條約入侵波蘭以後。
歐洲各國都覺得希特勒話不能信,各國都開始做準備了。
英國也開始徵兵、訓練,並且不斷的將軍隊、裝甲單位往歐洲送。
法國則將德國邊界上的馬其諾防線改裝到MAX等級。
但德國不打算給它們時間繼續準備,馬上把北歐也打下來,以免資源出問題。
挪威、丹麥瞬間投降 (瑞典靠著強大的外交躲過一劫。)
英國人看到隔壁鄰居接二連三遭殃,這時才發現「完蛋了」開始東怪西怪,把帳全部算到首相張伯倫的綏靖政策上,張伯倫只好摸著鼻子下台。
(那個詞念作『雖鏡』,覺得太難念可以改唸《姑息主義》)
溫斯頓‧邱吉爾倉促上台,成為新的英國首相。
邱吉爾:「YES!當上首相了!ヽ(゚▽゚)ノ」
官員:「恭喜首相大大!」
官員:「阿對了還有,剛剛德軍打過來了喔」
邱吉爾:「靠北,我才第一天上班欸!(´;ω;`)」
-- -- -- -- -- -- --
1940年,5月10日
成千上萬的德國士兵從天而降
密密麻麻的傘兵空降到荷蘭跟比利時的要塞上頭...
然後飛機衝進來!
然後坦克衝進來!
再然後步兵衝進來!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荷蘭3天被放倒,鹿特丹被炸成廢墟。
-- -- -- -- -- -- --
德軍完全沒慢下來。
戰車與飛機像閃電一樣的攻進比利時。
盟軍只能一邊挨打,一邊後退,一邊被飛機炸成智障。
死神在空中飛來飛去,一看到獵物就邊尖叫邊俯衝,將看不順眼的士兵撕成碎片後揚長而去。
士兵除了逃竄、臥倒與祈禱以外,完全無能為力...
死神的名字叫做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在失去了制空權的盟軍上空,這些斯圖卡想去哪就去哪,想炸誰就炸誰。
當聽到死神開始咆嘯的時候,唯一的存活方式,就只剩下趴在地上,祈禱自己不要成為斯圖卡的獵物...
-- -- -- -- -- -- --
法國軍隊主要的防守策略都倚靠邊境上的馬其諾防線,而另外一批精銳部隊則是安置在比利時中部地區。
結果德軍一打來,部隊正要向前迎戰時...南邊默茲河突然一堆德軍衝出來!
「可...可惡,太大意了... (゚Д゚;)」
法軍萬萬沒料到,德軍的戰車性能好到可以通過阿登山,直接穿過盧森堡,從南邊督進來,那邊明明不是丘陵就是森林啊!?
花了十幾年蓋的無敵要塞直接被人繞過去,法軍一邊傻眼,一邊眼睜睜的看著前線被德軍一刀劈開。
英軍:「這樣下去我們會被包圍的!」
法軍:「我覺得我們已經輸了...」
英軍:「不行!我們要拼一波!」
ヽ(#`Д´)ノ
於是5月21日,盟軍在法國西北的阿拉斯發動反擊。
一台又一台的馬蒂達坦克相當兇猛的攻向德軍!
馬蒂達超坦,德軍的一號戰車、二號戰車根本打不穿。
得到優勢的盟軍繼續進擊,只要能擋下南邊的進攻,就能讓部隊免於被包圍的命運,南翼的法軍也才有辦法進入比利時支援。
英軍:「哇哈哈哈!你們的攻擊根本抓癢」
德軍:「喔是喔真的假的」
裝甲厚是一回事,馬蒂達時速只有10km/h,隨便找個肥宅都跑得比較快。
所以德軍一號戰車跟二號戰車就用4倍的速度繞過馬蒂達去修理後面的步兵。
馬蒂達只能在後面吃灰塵,然後馬上被德軍88釐米砲炸成廢鐵...
盟軍反攻失敗,剩下的部隊狼狽的逃向布洛涅、加萊以及敦克爾克。
但追擊的德軍部隊很快就讓布洛涅與加萊陷入火海...
盟軍40萬士兵絕望的被圍困在敦克爾克的沙灘...
如果沒有奇蹟發生,他們只能在這裡等死了。
-- -- -- -- -- --
5月25日
擊退了盟軍,完成包圍網的德軍卻在這時停了下來。
最高指揮部正在整理各部隊傳回來的資訊:
「補給線太長了啦!」
「通訊太遠,訊號出問題了啦!」
「連打兩個禮拜,大家都累了啦!」
「坦克跑太快,步兵跟不上啦!」
「到處都是沼澤跟小溪,坦克開不過去啦」
希特勒:「...」
面對一大堆問題回報,希特勒面臨抉擇...
到底要繼續進攻,還是先停一下把部隊調整回最佳狀態呢?
以部下對他的忠誠度、以及德軍的精銳度,就算無視這些問題,一定能排除萬難完成任務的吧?
希特勒:「戈林,你怎麼看?」
赫爾曼‧戈林是希特勒的愛將,也是德國空軍的老大。
戈林:「交給我們空軍吧,讓坦克跟步兵休息跟補給」
有了戈林的保證。希特勒下令:「好!坦克停止前進」
於是,德軍的地面部隊與裝甲花了2天重新集結。
結果要出發的時候竟然又下雨起大霧,所以總共被拖延了三天。
3天,就這3天,改變了人類的歷史
-- -- -- -- -- -- -- --
5月26日
在英國皇家海軍中將伯特倫‧拉姆齊的指揮下,絕望的英國發動了《發電機》作戰 (Operation Dynamo)
邱吉爾希望至少能救個3萬人回來,可能的話救4萬5千個。
但敦克爾克的沙灘非常淺,大型船除了少少的碼頭跟防波堤以外,根本無法靠近...
拉姆齊趕快跟邱吉爾報告:「老大,我們需要更多的船!OAQ)」
邱吉爾馬上派人跑去港口找船,除了海邊停的,泰唔士河上的拖船、漁船、駁船、遊艇...,反正能漂的也都先徵收備用
「你們要那麼多小船幹嘛?」民眾問忙翻的水兵
「要救人啊,戰況很不利」
最後總共找到了40艘汽艇。
「這些船可以幫忙我們把阿兵哥從沙灘載到軍艦上!」
軍艦跟這些汽艇馬上朝著敦克爾克出發,第一天夜裡就載了一批人回英國。
-- -- -- -- -- -- --
5月27日,第二天
報紙大幅報導了盟軍在比利時如何失利,如何被圍困在敦克爾克。
海軍也向民眾喊話:
「我們需要船把我們的孩子帶回家,有船的人麻煩借國家一下 QQ」
看到報紙後的英國人們,自動自發的把它們的船開過來給英國海軍。
但另一頭的敦克爾克卻開始遭到德國空軍的猛攻...
斯圖卡、Do17、He111、Ju88...等等,各種五花八門的轟炸機帶著護航的Bf109 不斷的轟炸沿岸集結的軍隊。
U艇也進入了英吉利海峽,用魚雷開始偷襲撤退中的軍艦,一天就損失了35艘船,其中9艘是軍艦,死傷不斷的增加。
-- -- -- -- -- -- --
5月28日,第三天
天氣很差,救人的跟殺人的進度都不好
-- -- -- -- -- -- --
5月29日,第四天
德軍恢復了猛攻。
更多的德軍飛機不斷的進攻敦克爾克,同時也不斷的攻擊海上的船隻。
一直炸一直炸一直炸
一切好像都還照著希特勒與戈林的計畫走,但是其實德軍已經被失敗的影子籠罩。
儘管轟炸機的炸彈一直丟,但丟到滿滿都是沙子的沙灘,不但爆炸力會被吸收、破片也炸不傷人、也不會引發火災。
所以只要不要被砲彈直接命中的人就不會死。
接著是德軍自以為自己飛機超強,沒想到皇家空軍更兇!
皇家空軍:「賭上不列顛的尊嚴!拼啦!ヽ(`Д´)ノ」
皇家空軍不留餘力的投入這場戰役。
德軍自豪的Bf109戰機在空中驚訝的發現英國噴火超強。
就連英國比較弱的颶風都可以把轟炸機跟斯圖卡打得滿臉是血。
實力夠硬就算了。
皇家空軍肝更硬!
飛行員不眠不休的連續出擊,一次一次的衝入敵方轟炸機群,跟敵機打成一團,造成德軍大量的死傷。
-- -- -- -- -- -- --
5月30日,第五天
自願加入敦克爾克救援的民用船隻已經超過400台了。
而且幾乎全部還附船長跟水手!
這些阿伯不斷的用小小的帆船,對抗無所不在的U艇、轟炸機、水雷、砲彈與海浪,一次一次的橫渡英吉利海峽載人。
邱吉爾跟三軍大臣與參謀統計了一下:
軍隊撤退人數已經超過12萬人,已經比預期的多了4倍!
投入的船隻也已經超過800,而且陸陸續續還有更多的民用船加入救援。
然而,一同血戰的法軍目前卻只有6000人撤離...德軍也已經兵臨城下,防線不斷的後縮。
於是邱吉爾下令前線:
「現在開始要幫忙多一點的法國朋友撤退,然後防線能撐多久是多久,萬一撐不住就後退,退無可退就投降也沒關係」
-- -- -- -- -- -- --
儘管已經有了命令,後衛的英軍跟法軍依然沒有停止防守。
一次一次的擊退德軍地面部隊的攻勢,他們很清楚當後衛的下場只有死跟被俘,但自始至終都沒有停止抵抗。
他們又多撐了5天...
直到最後一艘船開走,他們才放下武器。
6月4日,《發電機作戰》結束。
短短10天的時間...
出動了860艘船 (沉了200台)
雖然有7萬人犧牲、被俘
但成功救回33萬8千人 (40%為法軍與比利時軍)
-- -- -- -- -- -- --
結束了敦克爾克戰役後,隔天希特勒就揮軍南下
法國人已經損失超過一半的兵力,大部分還困在馬其諾防線...
但德國卻還有92個師,每個都還活跳跳的。
6月5日,法國本土被入侵
6月14日,巴黎被攻陷
花了20年準備的法蘭西,在德意志閃擊戰面前,只撐了1個月
希特勒吩咐部下把當年第一次大戰中,德軍對法國投降的火車車廂找出來,然後把法國外交大官們塞進去,丟份文件到他們前面,幽幽的說:
「簽名,然後從此法蘭西的一切都要聽我們德意志的」
「不簽?那我就用戰車把巴黎夷平」
法國人難過,但只能把難過吞下去,再含著眼淚簽下去。
-- -- -- -- -- -- --
之後,希特勒不斷的對英國開出條件,很棒的條件。
但英國人很硬,回絕還回嗆 『我們絕不投降辣 (#`Д´)ノ』
弄得希特勒很森氣,寫了個《海獅作戰》計畫,意圖炸翻英國後再登陸,攻下不列顛。
但皇家空軍卻在不列顛的天空中用700架飛機屌打德國2600架,把德軍射到失神。
戈林:「好吧,空戰不行,改用轟炸好了 ._.」
德軍改成戰略轟炸倫敦,但英國馬上轟回去柏林,把德國人炸到失神。
就這樣互拼了4個月,不論是英國、德國都死傷慘重,希特勒一鼻子灰,最後只好放棄英國,轉頭先去弄蘇聯...
接下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德軍打蘇聯打半天打不下來,還陷入兩面作戰的泥沼,然後被盟軍用資源戰磨到死,再次輸掉世界大戰。
-- -- -- -- -- -- --
有一句話叫作『歷史沒有如果』
因為許多戰役只要一『如果』下去,從此人類歷史就會截然不同...
敦克爾克戰役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表面上好像只是一群人撤退,不是很風光。
但「如果」敦克爾克那33萬人戰死或被俘...
英國就會失去對抗德國的籌碼,很有可能會與德國談和,甚至被德國攻下。
英國沒有繼續待在盟軍的話,當然也不會有日後的諾曼第登陸,甚至美軍根本不會參戰,因為當時美軍是因為有英軍海外基地才能到處亂跑。
而且要是英國真的臣服於德國,英國海軍很可能就會跟日本海軍合作,全世界最強的兩個海上勢力一合作......美國是不可能跟他們敵對的 (搞不好還會加入軸心國),這樣自然也不會有對日本的禁運、也不會輸出武器到中國。
沒有盟軍的牽制,德軍跟日軍沒道理拿不下蘇聯,於是全世界必然將落入軸心國的手中。
所以你不要看到電影一堆阿北開帆船去撈阿兵哥就覺得無聊......
他們這一撈,改變了全世界啊!
(p.s. 圖片是當初英國政府為了應對本土被登陸的宣傳海報,但是因為皇家空軍太猛了,所以沒有派上用場,250萬張白印。)
列支敦士登 皇家海軍 在 張齡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竹光復高中一場校慶cosplay
竟然演變成國際事件
以色列跟德國罕見發表正式聲明譴責
光復高中被取消補助款 校長辭職
學生據說寫了封信 到現在喊冤說自己只是表演沒有錯
覺得外界反應太過
如果你也不懂為何星火燎原
請細細閱讀這篇文章
昨天評論了光復高中的納粹cosplay後,有幾位網友問了我二戰、納粹與迫害猶太人的問題,身為老師的我,當然要好好回答,結果一不小心就變成超長文了... (汗)
首先我要說的是,我絕對不贊成學生們模仿納粹。
但我希望大家在攻擊這些孩子們的時候,回頭反省一下為什麼這些孩子會這麼做,以及我們要怎麼樣才能防止類似的事再次發生...
因為這背後更需要被教育的,不是這些孩子們。
-- -- -- -- -- -- --
為什麼舉個納粹的旗子要鬧這麼大呢?
這要從100年前講起了...
那時,歐洲的各個國家,因為殖民地的資源分配不公而吵成一團,最後變成打成一團,打完之後,德國輸了,必須賠償英國、法國等打贏的國家一大~~~~~筆錢。 $__$
但別忘了,德國是戰敗國,不但資源用光光,男人也幾乎死光光,根本沒有足夠生產力去重建,也沒辦法繳出巨額賠款。
德國苦苦哀求英、法等國網開一面,但討債的哪管這些,錢付不出來就奪你大屋佔你田,把德國僅存的一些工業區佔走,失去了僅剩的生財工具後,德國經濟完全爆炸、通貨膨脹超級嚴重,一條麵包要一袋鈔票,德國人民超過一半失業,連吃飯都有問題。
眼見德國絕體絕命,即將面臨國家滅亡之際,這時一個叫作古斯塔夫(Gustav Stresemann)的前戰爭英雄接手了德國,進行一連串政治、經濟、貨幣上的改革,把德國從毀滅邊緣救了回來,呀呼!帥啊老皮!
正當德國年輕人覺得「好像有救了欸?」的時候
歐美那些國家因為玩弄金錢遊戲玩得太過分,經濟超級大爆炸,出現了大蕭條時期 (Great Depression)
這下可好,好不容易救回來的德國經濟現在又送回加護病房了
-- -- -- -- -- -- --
在金錢遊戲中,有兩支表現極為出色的隊伍,一支是美國、一支是猶太人。
打一戰的時候,美國賣軍武給歐洲、借錢給歐洲打架,賺!
打完一戰的時候,美軍賣建材給歐洲、借錢給歐洲重建,賺賺賺!
現在大蕭條了,美國催著英法等國還錢,但英法沒錢還...
英法:「德國不賠我錢,所以我沒錢QQ」
德國:「我不是不賠,是沒錢賠QQ」
美國:「那我借你錢,可是要收利息喔ㄏㄏ」
於是,德國從美國貸款 → 拿來繳錢給英法 → 英法再拿這筆錢還美國 → 美國又拿這筆錢借德國。
一個循環下來後,還是美國賺、德國虧,但是德國人生氣歸生氣也沒辦法抵抗。
-- -- -- -- -- -- --
第二支很會玩金錢遊戲的隊伍,就是猶太人。
猶太民族內建天賦技能「精打細算」
他們原廠設定就聰明狡猾、賺錢能力超爆幹強,在德國人各個滑落人生谷底之際,這些猶太民族的有錢人們卻利用稅制、資源、權勢開店、開工廠、放高利貸,剝削已經窮途潦倒的德國人。
簡單來說就是慣老闆啦。
-- -- -- -- -- -- --
在這種時期,德國的年輕人當然會覺得:「幹,真衰......以前佔殖民地爽都老人在爽,打仗也是老人說要打;結果自己被政變又投降,害我們一進社會卻要過這種沒尊嚴、沒錢、沒未來、沒有希望的日子....」
就當德國再次倒下去的時候,希特勒出現了。
希特勒靠著超高校級的領袖魅力與演講技巧,迅速的得到德國人民的支持,加入了工人黨,並領導工人黨不斷的擴大勢力,之後改名成國家社會主義黨,也就是納粹。
他推動了各項內政,像是擴大內需、發展重工業與軍工業、推廣文創、運動、增進社會福利,讓德國人民像從鯉魚王進化成暴鯉龍一樣,人人有家住、有麵包啃又有牛奶喝。
幫德國人民找回尊嚴後,希特勒把苗頭指向幾個重點:
1. 外國人很姬芭,都欺負我們德國人。
2. 猶太人很姬芭,都欺負我們德國人。
3. 共產黨跟同性戀壞壞,拉低了我們德國人的素質。
4. 我們日耳曼民族好棒棒!讓我們重返榮耀!
在當時的氛圍下...
德國青年們都覺得希特勒根本救世主,講什麼都是對的!
反正這些人欺負我們這麼久了,現在他們付出代價剛好而已啦!
( ゚∀゚)o彡゚ Heil Hitler !
-- -- -- -- -- -- --
於是得到了國民普遍的支持,希特勒開始針對猶太人、共產黨、少數民族與同性戀立法。
也就是抓起來,關起來,再把他們金銀財寶搶光光,房子工廠充公。接著,再將資源分配給德國人,房子與土地升級成工廠,製造更多工作機會 + 提高產能。
德國一吐怨氣成為歐洲最屌的國家,經濟、軍事、科技一飛衝天,甚至每個人家都有福斯金龜車可以開。
對德國年輕人而言,根本是「跟著希特勒走就有肉可以吃」,納粹軍服又帥、軍人地位又高,加上愛國心與民族優越,自然是大家都加入了納粹、排隊想當阿兵哥。
軍人一多,國家又強盛,德國陸續把一些以前被佔走的地搶回來;把以前流離失所的好兄弟們統一,希特勒在萬民擁戴下創立了德意志第三帝國,也就是納粹德國。
-- -- -- -- -- -- --
儘管各國不斷譴責德國,但也只限於打打嘴砲,希特勒才不鳥,仗著自己超強,把野心放在侵略波蘭跟對以前欺負它的人報仇。
首先,希特勒跟蘇聯史達林講好:
「欸,我要打波蘭,你幫我出點油錢,打下來後我跟你一人一半」
史達林覺得真是太划算啦!當然說好。
得到了新朋友的希特勒,開著新亮相的戰車,用一個之後被稱為「閃電戰」的全新的戰法,咻一下就打下了波蘭,跟蘇聯好朋友一人一半。
英法很生氣,就跟德國宣戰 (但是其實也沒有派兵過來)。
既然你宣戰宣爽的,希特勒就順便把北歐的挪威、丹麥一併打下來,確保港口與鐵礦輸入。
-- -- -- -- -- --
之後,希特勒決定對法國報仇。
法國本來就料到希特勒會打過來,早有準備,從北方高聳的阿登山往南蓋了滿滿的碉堡,不管什麼夭壽骨打過來,法國都能用這條「馬其諾防線」守住。
沒想到...德國工藝世界第一,希特勒的戰車會爬山,直接繞過這法國的防守一路尻進去,路上還順便尻掉荷蘭。
歐洲剩下的軍隊這時全部被困在敦克爾克港等死,要不是德軍重新集結的時候,邱吉爾與英國人用吃奶的力量投入所有資源,把所有能在水上飄與天上飛的東西都開過來,10天撤退了40萬人回英國,不然法軍就GG了。
德國把沒跑掉的法國人集合起來,創了一個維琪法國來宣布對德國的投降,正式占領法國,而這前後才一個多月。
-- -- -- -- -- --
另一方面,蘇聯也想要佔領一些國家來爽一把。
史達林第一個目標是西邊的芬蘭。
為什麼是芬蘭?因為史達林其實一開始就不信任希特勒,跟他聯盟的目的除了波蘭這塊地不賺白不賺,更重要的是讓德、法、英對打,消耗彼此國力,然後再先拿下芬蘭、後拿下瑞典的話,以後要侵略歐洲就有更好的港口與源源不絕的鋼鐵啦!
於是...
2億人口的蘇聯,對200萬人口的芬蘭宣戰。
100萬蘇聯紅軍,即將對戰2萬芬蘭軍。
6000台裝甲車對戰30台裝甲車。
本來大家都覺得「完了完了,芬蘭要被輾暴了」
結果芬蘭超強,不但沒被屌虐,反而是拼死抵抗!
「我們不見得有辦法戰勝,但是我們要讓所有侵犯我們家園的人痛苦的死去」
芬蘭用這句話當唯一戰術目標,在零下20度的雪地中進行打帶跑的遊擊戰。
而蘇聯這邊,剛才結束一場政治清算,將領都是菜逼巴的年輕人,天氣又很糟害坦克沒辦法開,士兵穿著設計不良的褐色毛皮大衣在雪中蹣跚前進,在芬蘭狙擊手前面根本是長了腳的靶而已。
這場冬季戰爭打了4個月,蘇聯失蹤與死亡超過30萬人,外加30萬人受傷生病,還要被其它國家笑廢物。
最後只好意思意思的跟芬蘭簽了一張合約,拿了10%的國土跟一些錢回來,但對此蘇聯士兵表示:
「這塊地只剛剛好夠我們埋葬我們的弟兄... O__Q」
-- -- -- -- -- -- --
鏡頭回到德國。
希特勒才花一個多月就橫掃歐洲。
心裡才在想著「我好像有點強」
又看到蘇聯軍打芬蘭打不下來根本ㄏㄏ,所以就拳頭癢癢。
同時因為德國潛艇在大西洋亂轟一通,美國很生氣,封鎖了整個海域,德軍的油料、原料補給上開始出現問題。
這時的德國只好向蘇聯借油料等資源......
但,希特勒從一開始就討厭共產黨,也覺得俄國一定會背叛他,現在要是資源反過來被蘇聯掐住「萬一哪天蘇聯切斷我的補給,我不就只能吃土?」
於是希特勒就決定先下手為強,發動《巴巴羅薩作戰》突擊蘇聯,300萬大軍直接督進俄國。
-- -- -- -- -- -- --
蘇聯本來就有預料:遲早一天要跟德國交戰的。
但沒想到法國輸的這麼快,所以蘇聯根本還沒準備好,大戰初期整個被德軍殺爆。
但後來蘇聯發動了一堆讓全世界傻眼的戰術。
德軍:「幹,哪有人這樣打仗的啦?」
這戰術叫《焦土作戰》簡單來說,就是「你想佔我家?我就把我家燒掉;你想通過這?我就把橋毀掉」
並且強徵人民,使用人海戰術不斷衝鋒,德軍不但得不到資源、行軍困難、補給耗時、還要花很多心力處理敵軍屍體。
處理蘇聯軍屍體是很麻煩的,因為蘇聯士兵不一邊喊著「嗚啦!(萬歲)」一邊衝鋒的話,會被自己的政治委員射死。所以他們常常意思性衝一下就倒在地上裝死,等到德軍清理戰場時在跳起來偷襲後逃跑,最後德軍受不了,到後期還要拿機關槍掃射屍體一輪才敢開始清理戰場。
而且,雖然德軍裝備與科技實力屌打蘇聯,一開始打得很輕鬆,但後來,日本攻擊美國珍珠港,美國對軸心國宣戰後,不斷提供蘇聯經濟援助、還有技術支援,讓蘇聯做出更多更強的T-34坦克,從此紅軍得以在戰場上跟德軍抗衡。
最後,俄軍艱困的防守,把戰局拖到了冬天,那是數十年難得一見的霸王寒流。
德國本來以為蘇聯這麼廢,入冬前就能打完收工,所以在裝備跟補給上並沒有對嚴寒充分準備,引以為傲的裝甲單位也因為結冰而癱瘓,又長又沒效率的補給線讓德軍完全失去了進攻的力道。
但蘇聯不一樣,他們有去芬蘭補習班上過課,30萬條人命買來的教訓讓蘇聯在制服、戰術上全面改良,紅軍們得以保住首都莫斯科,並在雪地中一直用力的乎德軍巴掌!
最後德軍撤退,在蘇聯的追擊下,撤退過程出現大量死傷...300萬德軍跟裝甲單位幾乎都沒辦法活著回到德國。
而蘇聯大概死了近2000萬人,但是全國依然歡慶著衛國戰爭的勝利。
-- -- -- -- -- -- --
接著換義大利戰區出事
義大利墨索里尼本來意氣風發,拿下了北非許多別人的殖民地,並與希特勒一起組成軸心國,本來說好會幫忙防守地中海並保障補給路線的。
結果...雖然義大利海軍很強,牽制了英國皇家海軍,保住了補給路線,但義大利陸軍卻根本是來亂的豬隊友,導致德國還得派一堆兵力來幫忙防守,......如果肯好好防守就算了,守一半墨索里尼被義大利人自己政變推翻幹掉......
義大利軍到底有多弱?
當時英軍常常打一半,突然義大利軍就投降了,投降原因是紅酒喝完了、或是沒義大利麵醬可以煮麵。
之後因為投降的人實在太多,英軍乾脆直接空一塊地給他們「欸,自己的戰俘營自己蓋,我們沒空」
沒想到,義大利戰俘們竟然生出了冰箱、廚房跟熱水淋浴間,戰俘營比英軍臨時指揮部的設施還高級。
隨著義大利新政府直接表明要加入同盟國,元氣還沒回復的德國在被義大利拖累下也只能節節敗退,此後,德國的經濟路線被全數切斷,只剩羅馬尼亞那邊可以經由陸運勉強取得一點點資源。
-- -- -- -- -- -- --
再來就是美軍帶著同盟國,從法國諾曼第登陸了!
美軍賺了兩次戰爭財、也為這場戰爭準備多年,這時候是戰鬥力MAX的狀態,面對裝備精良、經驗老到又紀律嚴謹的德軍雖然打的有點吃力,但是依然不斷的推進。
東線的蘇聯也回復元氣,集結軍隊,進軍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切斷希特勒最後的補給,再從東側跟同盟國一起夾擊德國,這時德國戰敗已經是時間的問題了。
-- -- -- -- -- -- --
本來德國在各處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集中營,專門管理猶太人,那時希特勒主打優越民族主義:日耳曼亞利安民族的才是好的血統,像猶太人、吉普賽人、同性戀這些人都是劣種。
在這扭曲的仇恨下,猶太人毫無人權,在集中營過著慘淡的生活,吃不飽、睡不飽、沒適當的保暖衣物、還得被迫做苦工。
後來日子久了,這些猶太人身體狀況越來越差,開始接連死亡,集中營的猶太人工作,逐漸變成處理同伴的屍體...
戰況吃緊後,希特勒沒有這麼多人手看管這些集中營,乾脆開始直接把這些猶太人殺死,一開始用槍,後來為了省子彈,用吊的,之後嫌用吊的太沒效率,就假裝說要幫他們洗澡,騙他們進入「淋浴間」後用毒氣一次毒死一票人。
在德國首都柏林兵臨城下時,許多德軍直接放棄集中營回防,放任猶太人在集中營、火車車廂與監牢中活生生餓死。
不論是美軍還是蘇軍,都在進攻柏林的過程中發現這一處一處的人間地獄,許多士兵大受打擊而陷入崩潰,並將情緒發洩在周遭城鎮的德國平民上,結果發現,大部分的德國人完全不知道這些集中營發生的事。
在美軍側,美軍強迫德國平民進入集中營幫忙清理與善後,這時德國人們才知道他們到底幹了什麼好事......
據統計,超過600萬的人被希特勒毫無人道的弄死。
這也是為什麼到現在德國人這麼care納粹,他們把這段歷史視為國家最大的汙點,並且努力根絕所有崇拜納粹的言論,只求這種事情不會再度發生。
-- -- -- -- -- -- --
英美為首的同盟軍在包圍柏林後就停止了進攻,把心思放在找回希特勒當初搶走的金銀財寶與文化產物。同時開始建造防禦工事 (以防蘇聯打完柏林直接找同盟國開打) 。
而柏林方面,希特勒死不投降,一次一次挺過政變,一次一次集結剩餘兵力反攻,但最後都不敵蘇聯的人數優勢,最後甚至還下令發放武器給小朋友跟平民,要求戰到最後一兵一卒
但他最後幾個親信開始抗命,並且極力說服元首:戰局已經不可能逆轉了,要是再拖下去,你會像墨索里尼一樣被公開處刑,屍體示眾,希特勒才不要這樣沒尊嚴的死法,於是把後事交代交代,跟多年女友舉行了婚禮後,開槍自殺,德國投降。
-- -- -- -- -- -- --
二戰歐洲戰線就此畫下句點,德國為了自己的侵略行徑付出慘痛的代價,死傷接近1000萬人,國土被拆成東德與西德,分別被蘇聯與同盟國佔領。
東德方面,蘇聯軍肆意的對戰敗者毫不留情的掠奪、殺害、強暴,要不是國聯數次警告與空投物資,東德可能會多死幾百萬人。
西德人除了家破人亡以外,再次陷入了無止盡的賠償困境,好在聯合國後來考慮到巨額天價賠償是引發世界大戰的主因,於是免除了賠償這一項。
-- -- -- -- -- -- --
那猶太人現在還恨德國人嗎?至少檯面上、大部分的猶太人都決定放下這段仇恨了。
因為在戰時,許多德國人民冒著殺生之禍保護猶太人、窩藏或協助他們逃亡。
戰後德國也花了很多時間與資源來揪出戰爭犯、並在德國重建的艱困時期硬是騰出大筆預算來賠償猶太人,並協助猶太人建立自己的國家。
德國總理也一次一次的在猶太紀念碑前對猶太人道歉,非常有誠意的不斷道歉。
「關於納粹所犯下的罪行,以及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受害者,特別是大屠殺的罹難者,德國應永遠的承擔起責任」
-- -- -- -- -- -- --
好,WW2歐洲戰線的故事說完了。
今天孩子會想學納粹一定會有他的原因...
有可能單純只是因為「帥」,因為希特勒認為:軍服要帥才會讓人想當兵、士兵有心才有榮譽感,所以每件軍服都是量身訂作、立體剪裁出來的藝術品。
有可能單純因為「崇拜強者」?畢竟當時德軍的武器、科技性能真的是強到爆炸,要不是希特勒在經濟、政策、數量上走錯,不然現在很可能世界霸權國不是美國而是德國。
(學生作的那台《虎式坦克》原型可是能一台打十台的無敵坦克呢)
也有可能只是對歷史無感?對道德正義無感?對戰爭的殘酷無感?因為繁雜的學歷主義逐步讓他們感到麻木?或是看到社會這麼多不公不義卻沒人伸張...
別忘了,納粹崛起的時空背景是:經濟崩壞、權貴壟斷財富、鄰國武力威脅,這些狀況,有沒有很眼熟...?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用7000萬條人命來換的教訓,結果我們課本用幾句話帶過。
我們大人也沒給孩子作一個好榜樣,告訴他們道德正義的重要,反而是崇拜有權有勢的人,以金錢與社經地位來定義「成功」...儘管這些有錢人賺的是骯髒錢也不在意...。
孩子們無知犯錯,該罵,該好好教育沒錯。
但我們怎麼好意思只責怪這些孩子而不檢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