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孟晚舟案:你今天用華為、小米、ZTE、Poco、Oppo、Realme、Vivo了嗎?】
美國司法部與中國電信業巨頭華為公司的高層孟晚舟(創辦人的女兒)達成協議,暫緩起訴孟晚舟違反美國制裁令,而加拿大法院停止「是否引渡到美國」的庭訊,孟晚舟因此獲釋離開加拿大回到深圳,兩名被中國扣押的加拿大人則是獲釋回到加拿大。
許多人因此批評美國親中、放過華為,中國方面也用全國媒體版面大肆宣傳華為取得重大勝利。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孟晚舟
孟晚舟是因為華為違反「美國制裁伊朗」的禁令而被美國起訴(美國指控孟隱瞞華為香港子公司星通Skycom與伊朗的業務往來),然後在加拿大被限制出境並且出庭,因為加拿大必須要審查她是否符合引渡條件,要把她引渡到美國。華為投下巨資避免此事發生,但是在官司進行這麼久的狀況下,當時各方團隊應已做出判斷,認為引渡應是無法避免的結果。
▍加拿大
這整件事對加拿大來說,就是夾在中國與美國之間,尷尬不已。扣住孟晚舟對加拿大沒有任何實質好處(媒體每天報導孟晚舟好整以暇地住在豪宅、穿著華麗到處趴趴走),但加拿大與美國簽有引渡條約,不引渡也不對。而讓事情比尷尬還慘的是,有兩名加拿大人(康明凱、斯帕弗)為此被中國扣住,而且加國政府顯然沒有辦法叫中國放人,這恐怕才是讓加拿大最感壓力的部分。
▍美國
很多人因為孟晚舟和華為的關係,在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把它跟美國從川普時期以來打擊華為的努力混為一談。以目前來說,美國在科技上打擊華為的成效不如預期,不管是在供應鏈或者是5G設施方面都是。不過孟晚舟案跟打擊華為在科技上的影響力,關係其實很小,因為起訴她的罪名是「違反美國制裁令,和伊朗有往來」。
註:先前川普時期立下的投資禁令(禁止投資與中國解放軍相關的企業),目前都沒有取消,而且甚至是在六月時提出行政命令,加長了禁令規定的清單。
孟晚舟歸國消息一出,不少人認為這是中方的勝利,但其實美國這次在審理過程中也是有所收獲。新聞指出:根據美國司法部和孟晚舟達成的暫緩起訴協議,美國將在明年12月(孟晚舟被捕四年後)撤銷針對她的指控,前提是她滿足法庭設定的某些條件。
之所以會達成這個緩起訴協議,這當中有一個關鍵是,孟晚舟雖然沒有認罪,但是有「承認事實」,承認2013年向匯豐銀行誤導了華為和星通(Skycom)之間的關係。對美國司法部來說,這就是繼續偵辦華為違反制裁案這個案件的重大關鍵。
今天孟晚舟承認了這件事,可以證成華為的確違背了制裁禁令,這在日後國際通訊市場上的法律攻防會很有幫助。
話說回來,這次孟晚舟獲釋讓中方喜出望外,孟晚舟本人抵達中國的時候上演了哭哭戲碼,感謝習大大救援。但其實,她所有身家財產都在加拿大,而且中國最近對許多大公司進行整肅,在中國獲得的財產保障與在加拿大獲得的財產保障,這個程度差距超級大。各位如果你是中國富豪,你會希望在加拿大生活,還是在中國生活?你會希望把你的小孩與家人放在加拿大,還是放在中國?
既然這篇講到華為,小編最後再分享一下最近個人的一些憂慮。
在台灣如果大家去逛3C賣場,中國品牌的3C產品早已經佔據主要市場,而且買氣都很旺。的確,中國的3C產品是很便宜,而且很多品質都做得很好(先不談他們是整個國家資源投入下去,根本沒有在管什麼自由競爭市場的),但背後的資安疑慮,似乎有很多人一點警覺性都沒有。
如果各位有機會參加一些中小學生的「家長群組」,裡面討論到說要給小朋友買什麼樣的手機或者手表,那更是會一面倒地有八九成以上的家長,會去推薦中國品牌(例如X米手表)。
或許不少人覺得自己默默無名也不是什麼大人物,個人資料沒什麼關係中國想要用就用,又或者是覺得反正Google、Apple、臉書也都會蒐集個資,所以沒什麼大不了。
但今天問題在於,中國政府可以用法律規定隨時徵用個人資料、也規定各公司的技術都必須要強制分享給中國政府(那就可以隨時拿來做國防使用)。許多中國3C品牌的產品都開了後門,隨時把資料送去中國。中國政府想要掌握的,除了個人資料之外(可以拿來精準打擊各類的人權團隊和倡議人士),還有整個群體的資料,如此可以更精確地控制社會行為。你可能沒想過,一個默默無名小人物的個資,是可以拿來當training data打造壓迫百萬維族人的智慧監控系統的。
重點在於,中國對我們是有很明顯、從不隱藏的領土野心,明白講說要用武力統一我們,面對這樣的強敵,我們在全球化的時代無法避免與之貿易,但還是小心謹慎一點!
✨ 觀測站傳送門:https://linktr.ee/us.taiwan.watch。
✨ 小額支持觀測站:http://pros.si/ufjkk。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立法會今年4月通過《2021入境條例修訂草案》,賦予香港政府可以限制任何人出入境香港,8月1日正式生效。世界各國民眾赴港都可能遭到限制出境,陸委會提醒國人審慎評估前往中港澳的行程,並留意人身安全。有學者分析這項政策背後,主要是中國加大對香港控管的力道,尤其目前兩岸關係冷和狀態,一但有國人赴港遭到...
「出境限制香港」的推薦目錄:
- 關於出境限制香港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出境限制香港 在 Starman 資本攻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出境限制香港 在 Jing W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出境限制香港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出境限制香港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出境限制香港 在 堅離地球 · 沈旭暉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出境限制香港 在 臺灣觀光協會香港辦事處/ Taiwan Visitors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出境限制香港 在 2023最新香港入境檢疫措施3年來入境最輕鬆|29/12 取消多項 ... 的評價
出境限制香港 在 Starman 資本攻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2018年時所寫的一篇文章,文章很長,但應用在今天的情況倒是相當吻合。看到今天恒大和一眾內房的下場,其實是意料之內,只是個波幾時爆而已,事實上,爆煲時間已比想像中有所延遲…
//中國目前的房地產價總值達到400萬億元人民幣,是一個天文數字。中央當然也知道內房市場存在的泡沫問題,而對付泡沫問題最有效徹底的解決方法就是讓它爆破。然而,房地產市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火車頭,股市是二號列車,現時股市不會好到哪裡去的情況下,如果400萬億的房地產市場爆破,對中國的經濟將會造成非常沉重的打擊。因此,中央近年的主調是「去槓桿」,減低泡沫真的要爆破時對市場造成的影響。現時,中國的房地產泡沫也開始有破裂的跡象,去年北京房價已明顯出現下調,特別是二手房,價格由高位下跌幅度達20%。
為免「去槓桿」會刺破泡沫,影響經濟增長,人民銀行於2018年6月24日宣佈今年年內的第三次定向降准,預計釋放約7000億元的資金,支持高負債企業「債轉股」項目和小微企業融資,儘量針對性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中央所做的都是「緩衝式去槓桿」政策。
除房地產泡沫以外,國內的債券違約問題嚴重,不論是地方政府、上市公司、民間企業、甚至中大型國企均存在債務和流動性的問題,當中尤以內房企業的問題最為嚴重。中央「去槓桿」的意志十分堅定,自去年底再次限制內地房地產企業於內地發債融資,因此有不少內房公司、國企於今年初急急來港進行境外發債。
值得留意的是,不少內地企業只通過境外成立子公司(實質上只是一個融資平台)進行發債,發債的內地企業礙於外管政策的限制又不能直接對境外的融資主體進行擔保,往往只能提供沒有法定擔保效力的安慰函(letter of comfort / keepwell agreement),在沒有辦妥外管局的對外擔保登記的情況下,這種所謂「擔保」實際上等同「口頭承諾」,講個信字。這些境外融資平台實為新成立的特殊目的公司(SPV),本身並沒有還款能力,倘若發債主體違約,提供「偽擔保」的內地母企儘管有能力償還貸款,到時又是否能獲得外管批准,順利將資金從內地匯出至境外還債,這是一個問號。因此,大家投資債券時不得不留意發債之結構與及資金用途是否用於再融資,更重要的是其還款來源。
以上這類結構的債券真正的還款來源實質上只依靠發新債再融資。大家不難發現近年不少內企在境外新發行的債券之發債用途為「再融資」(re-financing),說白了就是「以新債還舊債」,性質等同於續用貸款( loan rollover)。若市場繼續有債券違約事件發生,令債券市場情況轉差,加上市場加息因素,企業若未能發行又或者需要以更高的成本去發行新債再融資,資金鏈一旦斷裂引發的連鎖市場反應,將使債價進一步受壓,繼而觸發債券市場去槓桿,加速債市崩盤的骨牌效應。以上的市場傳遞反應將會非常迅速,一旦來臨的時候才意識到,要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為債券二手市場已即時失去了流動性。
除這類「偽擔保」債券以外,近年市場多了很多「偽國企」跑出來境外發債,更令筆者振驚的是不少香港大型私人銀行更會為這類「偽國企」提供高成數的融資率。所為「偽國企債券」,是指一些擁有中國地方政府背景的企業所發行的債券。由於地方政府要爭取政績,必須要「修橋補路」,而這都牽涉到龐大的政府財政開支,但地方政府發債有規模的限制,有見及此,地方政府唯有成立城市投資建設公司(簡稱「城投公司」),再將土地及政府的資產或一些特殊權益注入這些城投公司作擔保,然後利用城投公司進行發債,從而取得資金。
然而,城投公司所投資的公共建設項目大部份都沒有盈利能力。這些城投債作為地方政府爭取政績的工具,卻沒有想過還款能力的問題,城投債爆破是遲早的問題。最近一兩年,大量內地城投公司跑出境外尋求發債渠道,筆者也曾接獲不少城投公司的邀請作為其境外發債的融資顧問,可以說,他們甚麼也不懂,只想趁境外債券市場火熱圈錢。偏偏就有不少私人銀行客戶貪其高息,又有「國企」背景,以為相當安全,加上銀行又願意配合給予高槓桿,近年這些債券都十分暢銷。
說到國企背景的債券,不得不提的是中國國儲能源化工集團。不到大半年前,國儲能源曾牽頭合組財團向長實以402億港元收購中環中心。然而不久後,國儲能源退出了交易,並在5月份出現一系列美元債券違約。事實上,金融海嘯後,中央開閘放水,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擁有國企背景的企業,以及大型上市企業如萬達、海航等,他們都極容易從銀行取得大額貸款。然而,他們都明白到內地的資產以及人民幣都存在著泡沫。引述內地經濟學家賀江兵的說法,人民幣事實上是超額增發的。根據人民銀行資料顯示,今年3月,人民幣廣義貨幣供應量高達約174萬億元,這個數字比美元和歐元的M2貨幣供應量之總和還要高。這是為何國儲能源、萬達、海航等大型企業要在內地借取大量銀行貸款、發債用於海外併購,因為他們都意識到將資產配置海外的安全性,同時清楚人民幣存在泡沫的問題。然而,這些不惜通過高負債去境外進行瘋狂併購的行為令中央非常關注,當中央針對這些高負債的企業實施融資限制,流動性便會即時出現問題。這些企業在境外發行的債券便會面臨違約的危機。
筆者自金融海嘯後開始投資債券,正值當時內地的房地產發展項目回報高,但內房企業在內地難取得開發貸,且融資成本高,紛紛走出境外以高息發債融資。筆者當時利用低息環境的優勢,運用槓桿投資相對穩健的高息債券,套取豐厚的息差收益,槓桿後的資本年回報率連續幾年高達2x-30%。然後再利用槓桿後的高息回報累值紙磚(REITs)等現金流資產,慢慢自然去槓桿。
誠言,投資債券的最佳時機已經過去。對筆者而言,債券最吸引的地方是定息回報及可槓桿操作。然而,槓桿操作的前題是息差。在目前資金成本高昂的情況下,只能找高回報的債券來投資,如內房債和城投債,變成了以風險換取回報。若不使用槓桿,投資的回報率太低,於我而言,有其他更好的投資選擇。這是為何筆者近兩年沒有增加債券持倉,原因是真的「揀唔落手」,最後在一年多前債券到期的到期,未到期的都已全清倉。以目前市況,投資債券需要更為謹慎,考慮到加息等因素,應該以短債為主,如為定息債券,已沒有槓桿的需要,投資者對回報率的要求應合理地降低,切勿盲目追求資本回報率的極大化。
在風高浪急的大環境,擁有防守意識的投資思維才是令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最後,本篇文章比較長,由貿易戰講到中國內部經濟問題和債務問題,再從投資者角度看債市,全部都是肺腑之言,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深思。本文並非想唱淡,只是探討最壞情況下的投資部署。//
http://starnman84.blogspot.com/2018/07/blog-post.html
出境限制香港 在 Jing W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現場音樂 x 踢躂舞 x 編作劇場
《我們在此漂流》
✈️圓滿落幕 感謝各位✈️
上一次的旅程是何年?上一次遠程的地點是何地?又是與誰一起打包出發?
接近兩年的限制出境,被迫困了在原地,沒有各種壯觀風景的視覺衝擊,只能時不時翻閱手機內各類打卡照,在社交媒體發放各種「無得去旅行」的心酸文,與朋友一起圍爐取暖。
沒有辦法出走異地,步伐並沒有因此停頓,目標也沒有因此而擱置,是否也是重整身心的最好時刻?
我們籌備的這兩年,幕前幕後跟疫情共同進退,就算擊不退的疫情,也抵擋不了我們更想努力活著的勇氣。病菌愈頑劣,我們愈頑強。
感謝觀眾放下忙碌的工作,利用寶貴的休息時間,走進劇場,進入了《我們在此漂流》的世界,刷新了不一樣的觀感和聽感。
這個旅程沒有答案,也沒有終點,中途站也是我和我們的休憩室,也是你和你們的選擇。
希望觀眾找到屬於自己的出走聲音,也找到那個和你共同進退的人。期待各位觀眾與我們分享令你動容的歌曲、情節等。
我們在此漂流,我們在此一起。
最後,再次感謝觀眾,幕前幕後大鞠躬致意🔥✈️
Photo Credit: Jenna Fan
電子場刊:https://bit.ly/2WBhRV9
==========
🎨藝術團隊:
導演、原創音樂 | 黃靖 Jing Wong
文學總監 | 王樂儀 Yvette Wong
演出顧問 | 甄詠蓓 Olivia Yan
踢躂舞指導及演員 | CAL
文字整理、創作及演員 | 洪芷纓 JINK
演員 |
陳莉寶 BO CHAN
鍾宛姍 Olga Chung
馮寶彥 Poey Fung
容兆霆 Stanley Yung
現場樂隊|
Jovin Lee
盧潤其 Clark Lo
譚方琮 Felix Tham
🎧製作團隊:
製作經理 | 周怡
執行舞台監督 | 袁建雯
助理舞台監督 | 李凱欣
助理舞台監督 | 方蕙心
助理舞台監督 | 張婉濤
助理舞台監督 | 林沚蔚
燈光設計 | 楊子欣
音響設計 | 岑明珠
服裝設計 | 洪榮賢
樂器設計 | 吳澤霖
電機師 | 李蔚心
舞台設計 | 張正和
舞台助理 | 招偉亮
舞台助理 | 孫國華
舞台助理 | 聶潁同
燈光助理 | 陳煒樺
燈光助理 | 尹詩欣
服裝助理 | 廖晴程
現場混音工程師 | 李伯健
監聽混音工程師 | 葉珮君
音響工程師 | 馮縈瑋
音響製作統籌 | 陳衍昊
音響助理 | 王梓健
音響助理見習 | 吳晨鷺
🎬影像:
大會攝影 / 海報設計 | Winnie Yeung@Visual Voices
幕後花絮攝影 | BillyElvis / Jenna / Peterson
錄像導演 | 羅川竣
攝影師 | Chan Tin Shun / Wong Chun yat / Lai Ching Tung Phoebe / Ng Sing Yu / Anson
錄像製作助理 | Chan Shing Hong Marco
錄像操作員 | Kwok Sze Yan
💻行政:
監製 | 林敏華 Kaki Lam
執行監製 | 楊皓敏 Liz Yeung
票務助理|李淑嫻 Candace
市場推廣及企劃支援 | Frenzi Music/ Vicky Fung/ Victor Tse
市場推廣及企劃助理 | Chloe Lui / Nicole Fung /Joyce Wong
社交媒體編輯|NGAN WING / Sunnie
🎥師友計劃 - 製作組:
周籽言 Chiyin
范樂瑶 Jenna
李淑嫻 Candace
梁紫妍 Lamtie
梁子謙 Peterson
顏穎欣 NGAN WING
邱冰瑞 Sunnie
余安琳 Helen
🎼鳴謝 The Drifters’ video credits:
Dickson
Saicar
Henry
Chak
🎹特別鳴謝: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香港大學學生發展及資源中心
HKU (CEDARS)
Academy of Film, HKBU
文藝復興基金會搶耳音樂
Every Life Is A Song 一個人一首歌
🎻項目計劃資助 Project Grant:
藝能發展資助計劃
Arts Capacity Development Funding Scheme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HKSAR Government
主辦 Jing Wong Creations
漂流伙伴 Victorinox, Converse, Popticket, J-reamy
出境限制香港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立法會今年4月通過《2021入境條例修訂草案》,賦予香港政府可以限制任何人出入境香港,8月1日正式生效。世界各國民眾赴港都可能遭到限制出境,陸委會提醒國人審慎評估前往中港澳的行程,並留意人身安全。有學者分析這項政策背後,主要是中國加大對香港控管的力道,尤其目前兩岸關係冷和狀態,一但有國人赴港遭到限制出境,會更難以解決,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在兩岸能否盡快恢復對話。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950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oAZQu68n44/hqdefault.jpg)
出境限制香港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持:Anthony、阿龍、昌昌
FPS 轉數快: 94681803
Patreon賬戶:https://www.patreon.com/hkpeanut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支票/銀行過數
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s.com
PayPal 付款賬號: hkangrypeanut@gmail.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6rv0ByUmLg/hqdefault.jpg)
出境限制香港 在 堅離地球 · 沈旭暉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在「新香港」,香港人的出入境自由會被大幅度調整嗎?一方面,賦予香港特區護照免簽的地方可能在疫情後減少,例如台灣的落地簽證,可能不會再出現。另一方面,特區政府限制出境的理由可能層出不窮,甚至反客為主,要求所有要出境的人提交申請書,就像中國大陸一樣。參考歷史,這樣大規模的調整,很可能在一夜之間出現,不一定有徵兆,例如上海,例如東柏林。假如明年疫情過後,出現大規模離港潮,臨界點就可能到來。現在不妨參考東柏林的故事......
⏺ 全文見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45265766
Simon 沈旭暉 堅離地 Social Media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hensimo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imon.diplomacy
Twitter: https://twitter.com/simonshen_glos
Blog: https://simonshen.blog/
其他合作及查詢可以電郵至simonshen@glos.worl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ovj43EtVoE/hqdefault.jpg)
出境限制香港 在 2023最新香港入境檢疫措施3年來入境最輕鬆|29/12 取消多項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2023最新香港入境檢疫措施3年來入境最輕鬆|29/12 取消多項防疫措施免健康 ... 由台灣及海外地區入境仍須陰性證明|取消疫苗限制非香港居民0針可入境. ... <看更多>
出境限制香港 在 臺灣觀光協會香港辦事處/ Taiwan Visitors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香港 、澳門居民不論本年2月7日以前已取得或持有我國有效入出境證件、已持有我國效期內居留證或自香港、澳門以外國家(地區)來臺 ... 其實,不如直接限制香港人入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