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以前,網路上曾經瘋傳一部影片《貨幣系統的真相》,內容述說了聯準會印製鈔票及發放債券等金融機制。該影片主要的論述,便是資本主義下,民眾辛勤工作,但卻被金融機制給奴役,有意為之的通貨膨脹,導致民眾手中的錢越來越少,換句話說該影片其實是個煽動仇恨資本主義的影片。對於多數民眾來說,最最不能接受的應該是憑甚麼政府能夠拓印刷鈔票,來作到公然剝奪民眾財富的不義之事。但其實對於任何一個稍微了解從過去銀本位、金本位、布列登森林體系演變至今的人來說,當代的貨幣制度之所以變成如此,實有其不得不為的無奈和種種歷史因素,而這些故事要用三言兩語說清楚,怕也不是簡單的事。《世界經濟10000年》,恰好就是本能詳細解釋的書。
#贈書活動 #請耐心讀到最後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8164
看到《世界經濟10000年》的書名,我本以為是這幾年在台灣盛行,述說人類文明發展的書籍。雖說本書開篇仍是以遠古時期的人類的科技和交易為主,但重點很快就從遠古歷史,進展到文藝復興的學徒,以及工業革命後的大量生產製造業生態。但我想對於多數有涉獵過人類歷史發展的讀者來說,這些內容依舊是那些大歷史書籍總是著重的內容,真正使得這本書格外出眾的,則是本身針對近代及當代經濟史的部分。
若齋友你曾閱讀過19世紀的英法小說,會發現富有的人物都用「年金」來區分彼此身價。所謂「年金」,其實就是年息,而在那個時代,利息則固定是10%。也就是說一個年金5000法郎的角色,他則是50000法郎國債的持有人。我在首次得知利息竟能高達10%時非常震驚,而後又一個令我震驚的事實,是在一戰前的世界,因為嚴格遵守了金本位制度,加上資訊流通速度慢、全球總財富增加得慢,種種因素之下,幾乎不存在任何通貨膨脹,利息也才能維持穩定的10%。
本書有相當篇幅,著重於當代貨幣制度如何形成。講述貴金屬貨幣如何發生「劣幣驅逐良幣」? 紙幣的信用機制如何演變? 金本位制度如何維持貨幣運作? 為什麼一戰導致金本制度崩壞? 二戰後布列登森林體系是如何以美金作為本位固定各國匯率? 中央銀行制度如何確立? 戰後歐陸如何復甦,東亞各國又是如何崛起? 其中就包含台灣與南韓,這兩個同樣先後以出口替代、高科技代工產業作為大戰略的國家,又是怎樣在冷戰局勢下成長。當然也包含了中國如何在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後快速成長,內容也包含為什麼中南美洲和非洲於戰後,陷入長期的亂政。
乍看之下,本書討論的議題多與我們生活無關,但細思後便能發現其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包含為什麼政府總是舉債印鈔票? 為什麼房地產只會上漲而不會下跌? 為什麼降息股票就會漲? 為什麼債券成為如今的避險保守投資? 通貨膨脹應該維持在多少? 這些種種你在財經新聞中看到的概念,都避不了與當代貨幣制度的形成與運作方式有關。只是這些知識解釋起來複雜,很多演變並不那麼理性,反而是屈就於當時國際因素下的產物,解釋起來特別花時間,也因此很多人並不清楚這些制度的流變。
本書作為經濟史的敲門磚,其實相當有其意義。不管是亞當斯密、凱因斯、海耶克以及傅利曼,本書皆有論及他們的思想核心及經濟理論,並輔以該時代的歷史背景,講述為什麼在那個時代下,會誕生出此些著名的經濟思想。
我認為若齋友希望理解如今的經濟結構如何運作,沒有甚麼書比《世界經濟10000年》來得更容易理解,內容還如此豐富,並且書中引用了一切讀者希望能延伸閱讀的書籍和作者清單。
雖然本書花費了齋主不少心思和時間才讀完,但內容的每個字卻深有價值,讀完後的成就感甚高,推薦給所有有心想了解經濟史的齋友。
此次 堡壘文化 同樣為酸齋的齋友們,準備了兩本贈書。
只要你完成以下條件,就可參加抽獎活動
只要你在9/19(日) 20:00 以前,完成以下兩個條件,即可參加抽獎。
1. 按讚並公開分享本貼文
2. 於留言處TAG兩名朋友
活動結束後,齋主會於第一時間抽出幸運的兩名得主。
最後,再次感謝 堡壘文化 對酸齋齋友們的照顧。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冷戰 如何形成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嫁到台灣幸福嗎?在異鄉落地生根的「她」的生活】
政府從1989年起開始統計「外裔配偶歸化(取得)國籍」的人數,至2020年12月底,外籍配偶人數已突破56萬大關。
大約與移工來台同一時期,被稱為「大陸新娘」、「外籍新娘」的跨國婚姻移民大量出現。熱炒攤常見的「福山萵苣」,也被帶有貶義的「大陸妹」取代。
曾經面對高度汙名和歧視的她們,是如何形成互助網絡,為自己的權益發聲?
https://bit.ly/3eAw3Ve
📫1990s回憶徵件|一起來說你那年的故事
https://bit.ly/3qYIf5l
📨週週發送,立即訂閱進步的軌跡電子報:https://bit.ly/3qiujmh
#天下40 #打開天下 #進步的軌跡
冷戰 如何形成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典藏新刊 |《典藏.今藝術&投資》第333期6月號上市!】
⚡搶先試閱&購買>> https://bit.ly/3gGnJBX
🔻本期專題:以計量數據基礎,打造 #藝術國家隊
在現行的展覽世界系統,藝術究竟可以有效評價嗎?藝術家的重要性和活躍性又該如何形成評價?如果台灣是一座被打壓的國際孤島,可否有支藝術國家級艦隊,並且重新擦亮這塊擁有大量出色藝術創作者的世界櫥窗? 20世紀冷戰時期,台灣(中華民國政府)基於遠多於藝術的政治考量,策略性地以參與巴西聖保羅雙年展作為「打入世界藝術版圖」的方法,而這個前傳又與當今文化部力圖策動的「重建台灣藝術史」在如今依然不易撼動的西方中心史觀、中國市場崛起20年,又有著什麼樣的競合、錯異與矛盾關係?
當絕大多數世界排名系統均以拍賣市場成交值作為計量基準,我們更感好奇的是artfacts.net是如何迥異於銷售現實,從等級式的質化數據基礎,建立出不仰賴拍賣世界的數據,卻又能深刻連動評價一位藝術家在當前全球藝壇的份量與位置?本刊並試圖從artfacts.net的排名資料庫裡,透過補遺和增補調整變項的重新整理,構築出一個關於台灣藝術國家隊的 #初步雛型。以計量數據基礎叩問藝術現況,正是我們對「#藝術國家隊何以為」所提出的開門方法。
🔻HIGHLIGHT
🔸場域轉換.未來原潮:從「斜坡上」到「未來潮」的當代藝術
🔸非營利藝術組織運作、策略及理想間的關係張力:淺談Performa組織
🔸生命靈魂的救贖——馬丁.伊德 × 王焜生 對談
🔸食物設計與科技藝術的二次跨域
冷戰 如何形成 在 15分鐘簡述歷史:冷戰(陽光環球iSunGlobal-20210108 的推薦與評價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 冷戰 開始。世界分裂成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美蘇之爭並非一場常規戰事,雙方從不直接較量,而是通過意識形態進行鬥爭。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