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培養出來的習慣,做完節目,必看replay,不是走馬看花,而是翻來覆去的那種。除了自戀,最主要還是找錯處;我有甚麼做得不好?有那些地方可以改善?下次就要進步,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可是最近重看自己主持的奧運節目,我總被運動員的訪問和表現分了神;港將的片段,令我忍不住一遍又一遍的重看。
是我太眼淺吧,好幾次都看得眼淚直流。
和Yu Chui Yee 余翠怡認識不知多少年了。時間在彈指之間快得幾乎不著痕跡,我眼中的妹妹原來已經是五朝元X(唔敢寫嗰個字,佢話會殺咗我喎)了。好記得,2004年傑出運動員選舉,她入選八傑;訪問完畢,她帶點靦腆的問我:「你同伍晃榮有冇咩關係㗎?」那年,她剛在雅典掃走四金。
多過幾年之後,再訪問過她無數次、一起當活動嘉賓、一起主持節目;到早前要找劍擊客席評述,理所當然又是她。到相處了這麼久,就知她與靦腆其實沾不上邊🤣;思路清晰,說話極具條理,標準傳媒朋友。賽場之上既快且準,一劍封喉的畫面,想觀眾必不會陌生;四屆奧運累積7金3銀1銅,那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到出發五戰奧運之前,她還是再三叮囑:「你千祈唔好睇直播呀。」信守承諾,我一場都沒有看過;每當知道輪椅劍擊隊有比賽,我就一直盼望電話的push會傳來好消息。
也總不能隨便說句勝負沒關係。坦白說,運動員的心態,有得贏,沒有人想輸。可是另一方面,我從精華片段中看到一個完全成熟的余翠翠:由銅牌戰落後下力追至平手,由那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訪問訴說堅持的重要;隊友說得流淚了,她雙手就把兩個女孩擁進懷裏安慰,然後說一句:「傻瓜。」
我心裏在拍掌:「了不起呀。」也沒發現眼淚滑過臉龐。
傻瓜。
滿滿一櫃的奬盃奬牌,她早就不用證明甚麼。可是這屆比賽,是勝是負都好,她都證明了自己還能提升上另一個層次。堅持的重要,她比誰都清楚;幸好她沒有說退下來,幸好她沒跟我們說甚麼不好意思。三年之後,到成為六朝元X之時,我要在現場,我會在現場。
還有 #梁育榮。
就算看重播,都能感受那場銅牌戰的緊張。最後一球,一球奠勝,然後,少見激動的他還是大叫出來。
那口氣,忍得太久吧;衞冕的壓力,被視為奬牌希望的壓力。同樣五戰奧運,(暫時)得到3金1銀1銅;還有,阿榮是曾獲提名競逐勞倫斯奬的運動員。
上述這兩位香港運動員,如此履歷。在我的心目中,他們是珊珊和阿寶那種等級的運動員。
*****我係同伍家謙一樣咁靚仔嘅分隔線*****
星期六,香港運動員還是會在東京繼續力爭佳績。阿榮會和戰友出戰雙人賽,而另一級別的Ho Yuen Kei 何宛淇同樣力爭決賽席位。而羽毛球項目的陳浩源Daniel Chan和朱文佳亦會出戰四強,還有跳遠的鄧雨澤。希望大家繼續支持香港運動員。晚上九點半,我會在 #港台電視31 的 #東京殘奧時刻 為大家報道港隊消息。各位,加油。
重溫《東京殘奧時刻》:https://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tokyoparalympics
新場:https://mewe.com/p/ngkahim
我挨之:www.instagram.com/vinceng88
陀地新地盤:https://content-blogchannel.hktvmall.com/zh/media/content_partner/CP00008/
小怪獸s嘅成長記錄: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V_i17rTpUCiG7aIxlA_PA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年24歲的黃靖羲(Jorch)是The Loops家居回收的創辦人,在4個月前推行了家居回收計劃﹐以將軍澳為試點,用家只要給月費,便每星期有人上門回收,再交給可靠的回收場。Jorch之所以有這個想法,源於他發現香港回收的問題,他說:「香港現在的回收行陷入一個很大的困境,一方面回收廠經常說不夠紙、塑...
六朝 是 指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Q版王羲之】
《王羲之觀鵝圖》出自錢選手筆,其時南宋覆亡,元朝取而代之,錢選成為南宋遺民,隱居山林,將生活寄託於文學與繪畫,正如他在自己詩中所寫:「不管六朝興廢事,一樽且向畫圖開。」
此畫以青綠設色畫成,王羲之在河畔亭中觀鵝,近處有青蔥林景,遠處的山色與王羲之隔着一片河水,意境幽幻,加上畫中人物與動物等的處理亦比較「Q版」,專家認為畫家營造出這片色彩青翠幽美的桃花源(文人夢幻般的理想世界),令他可以像王羲之一樣專心藝術,暫時逃離當時灰暗絕望的現實世界。
王羲之愛鵝成癖,故有書法家認為其書法多受鵝的優美姿態所啟發,指他通過觀察鵝在水中撥水的姿勢,精進自己寫書法時的手腕技巧。無論如何,其不少愛鵝故事流傳至今,都堪稱美談。比如說他現存的作品《黃庭經》,又被人稱為《換鵝帖》,原因是當年王羲之寫此經,全為了跟一名山陰道士換得一隻鵝。後來李白亦以此換鵝韻事創作七絕《送賀賓客歸越》:「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
相信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起落的遭遇,藝術常常都能在絕景中為人開出另一扇窗,讓人有空間鬆一口氣來重新審視自我,再次向現實世界出發。
作品資料:
元代 錢選
《王羲之觀鵝圖》卷
縱23.2cm,橫92.7cm
紙本 設色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圖片來源: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有人物 #在山水裏看花鳥 #用筆記 #着墨彩 #放位置 #記共鳴 #畫 #藝術品 #藝術 #文化 #繪畫 #歷史 #夏天 #王羲之 #書法 #鵝 #history #apaintingaday #chinesecalligraphy #goose #artlover #painter #hkinsta #instagood #hkig #artist #museum #paintings #china #summer
六朝 是 指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我和香的因緣之九 》
「我已近耄耋之年,但尚覺慶幸,如今頂上毛髮仍然未曾添加半莖霜雪,齒牙尚未動搖,眼尚可穿線自如,終年未曾有過頭痛腦熱或風寒之疾……這些如今想起全是我在年輕時,在北京曾經居住一段時間,經由友朋之介,曾和王維老道長學習過醫術和拳術,後來始知道,王師乃近代受人景仰之奇人異士,其門下高士亦多,例如譽滿國內外之武術大家杜心五,對其功夫和修養就極為讚賞,日後成為亦師亦友之交。」方老道談及這段因緣時,從他的臉上神情,彷彿有著感今懷昔之慨⋯⋯。
方老道曾經在六朝古都的北京駐停過數年,原本是受道觀師父之命至西區的白雲觀受戒,後來經由北京某一道友之緣,謁見當時遠近遐邇的高人,人稱神仙的王心齋道長。當時他住在一座老道祠裡,平日裡有著絡繹不絕來求助、求依、尋求解答人生疑難者多不勝數,當日去拜訪時,也是等了好幾個時辰之久,王道長一見方老道,二話不說直接指出身上所患之疾在何處?有何症兆?一一細說,毫無含糊,接著又跟方老道提及祖先某房有人跳井而亡,未受超度,靈魂飄蕩,並且問詢方老道,此亡者在其年幼時家人把其過繼予他⋯⋯?這段話說得方老道膽顫心驚、虛汗直冒,因為王道長所說的幾乎件件皆是一言中的⋯⋯,那天所有訪客中就屬王道長和方老道所談的時間最長,或許也是宿世之緣,王道長說方老道和他有些因緣,可以閒暇時從他處學習些醫科及傷科之技,後來方老道能夠對於傷筋動骨、矯治刀患,並且擅治內外一切諸傷或熱症、瘡癰、諸毒症,這些本事是否皆從王道長處習得就不得而知,但有幾次有些骨盆、脊椎、手足錯位等相關病者,有的困擾多年,影響生活品質極深,但似乎不用三次,方老道皆有辦法使其歸位,並且毫無痛楚之況⋯⋯關於此點,我曾從旁仔細觀察,奇怪的是有些病症,老道並未觸及患者膚骨,但為何有些病者會眉頭深蹙,似乎有股熱氣在其患處來回竄動,不消一會兒卻又平靜如初,進而活動自如,叩謝稱奇不已。我了然於心,方老道和我在他處幾位老輩高人所見皆同,應是菩薩心腸所致,用自身畢生之精氣神所聚之氣,療人之疾,解人之痛,若無悲憫之心,恐難達此。
除了方老道之外,在過去所學道家尊宿師長所得之,香供在佛、道兩家都有其供香之道,在道教稱為太真天香,隨著所學傳承有別,也有聽聞過靈寶慧香、妙洞香⋯⋯等,整個道教所言道香其實所講的也離不開心香,一切都以心為主、為真,為精、氣、神之象徵,故稱德香,也稱無為香,因為和心神清淨度為重、為要,所求亦以心神統一、俯敬三清,不散亂,承事用敬,自然可得神助。
在中國焚香、點香的習俗從周朝便有記載,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香的國家,因此在過去中國人的觀念總認為祭祀天人、神明,總要使神得知、得聞,因此尋找最好的香木,點燃香氣上揚,直達蒼穹,神明自然得聞,便會降福於民。漸漸地也開始講求香品的高低之分,這點從道教的宮廟中,一旦有任何法事、科儀以香齋天,便成了極重要的流程。隨著香煙騰空上供一切上、中、下三界中之高真諸神,都極為慎重⋯⋯。
方老道年輕少壯之時遍歷各省洞天福地,因此,一切齋戒、科儀莫不嫻熟,每當諸佛菩薩、諸天神明聖誕之時,方老道便會在幾天前就把他私藏上品香塊取出,切成香片用以祭天,他的道壇上有早期上品沉香木塊所刻三清道祖,雖然佛身不長被盛供在一玻璃匣中,但因為年代久遠,三尊聖像上已經流透出溫潤黑金色光澤之油光,令人好生恭敬歡喜,方老道說:「這是標準的閩南刻工,是我早期剛到台灣時尋找當時最好的福建師所雕刻,當時還是用商船寄艙漂流來台,因為香木本身精貴取得不易,我為了怕木身受潮,還花了大半月訂製錫作為盛裝之器,煞費苦心。沉香怕潮溼,怕過於乾燥,也怕霉氣侵襲,再加上要乘船,海上漂流期間船上水氣、濕氣過重,擔心時間過久整塊木頭價值和香氣受影響,因此,我便在匣盒下層以蜂蜜及上等老沉香一起盛放相隨以養其木,隨船的尚有兩大箱香塊,以及沉香所雕觀音像、沉香所製佛珠⋯⋯等香品一起隨行⋯⋯」
方老道在某日晚饍後一時談興大作,一邊啜飲著武夷老茶,一邊把自己所了解的心得和有緣者大談其道:「要選擇一塊好的香木真的是可遇不可求,並且要懂得判斷抉擇,例如:挑選時一定要挑選油質的含量愈高的,品級愈是上乘,若是把木頭丟置於大海之中,經由打撈上岸此香便成水沉,本身油脂也算高⋯⋯」(未完待續)
王薀老師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六朝 是 指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年24歲的黃靖羲(Jorch)是The Loops家居回收的創辦人,在4個月前推行了家居回收計劃﹐以將軍澳為試點,用家只要給月費,便每星期有人上門回收,再交給可靠的回收場。Jorch之所以有這個想法,源於他發現香港回收的問題,他說:「香港現在的回收行陷入一個很大的困境,一方面回收廠經常說不夠紙、塑膠﹐做不到他們的回收量,變相他們沒有收入去做到;但與此同時每日我們拋棄2,000噸塑膠廢料去堆填區。困境是一班市民很想把自己的東西送去回收,另一邊是回收商很想拿多點東西來回收,中間欠了一個渠道去完成這件事。」因此他在一年前辭去工作,花了一年時間去籌備創立The Loops家居回收,希望可以成為市民跟回收商中間的橋樑,以商業化的模式去營運,不須要再用義工的勞動去做回收。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826/AS2OP4IL5RGIDP7CLW3HHJ7ULM/
武肺襲全球,世人的生活模式改變了,香港人也不倖免,政府上月底開始實施晚六朝五禁堂食令,結果人人都要食外賣。禁令生效超過一個月,有環保團體估計,香港每日棄置5,000萬件即棄塑膠餐具,較之前每日平均數量增加超過一倍,再計一計,即是一個月產生15億件即棄餐具,簡直是環保災難。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826/BCEK3EBHIFFRFKY5Q5SQEZN5KU/
綠色和平的項目主任阿淳解釋,其實我們說可降解塑膠,是指可生物降解(Biodegradable),原意是最終可分解塑膠成二氧化炭、水和氧氣等等基本元素,但其實它們也要在非常特定的環境,例如溫度要達攝氏60至70度、濕度又要達50至60度的環境下,才可生物降解。市面上也有不少產品標榜水溶性膠袋,大部份產品使用了PVA物料(聚乙烯醇)再加上不同的添加劑,PVA並不是新物料,普遍用於藥丸膠囊及洗衣球包裝,只要用80度高溫熱水便能煮溶。「這個情況大家也可以想像,普通把這些產品棄置後,會被運送至堆填區,堆填區不能達至所需的溫度,亦不能達至所需的濕度。」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827/ZP6QDG755JDMTASPXPI6IHTAIY/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外賣 #家居垃圾 #回收 #塑膠 #可降解塑膠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六朝 是 指 在 ronlyplane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南京vlog系列紀錄跨年去南京的的四天行程,夜遊秦淮河、白雪紫金山、南朝雞鳴寺……以及最後一天去鎮江金山寺實拍傳說中白娘子水漫金山……來跟我一起見識南京這六朝古都和鎮江吧!
這次還有ㄧ項特別企劃是要去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的取景地實拍,包含江南四大名園之一的瞻園,還有當時劇組借雞鳴寺的藥師佛塔拍攝雷峰塔場景,最後來到鎮江金山寺,來看看劇中場景如今是什麼樣子?
這個系列開始學習用Premiere Pro剪輯影片,新手上路多多指教,也歡迎大家的建議,任何意見都可以在下方留言喔。
Qinhuai River at night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ttraction in Nanjing . Let's take a look at the Qinhuai River.
There are 4 videos in this Nanjing vlog series. If you like the video, please comment below, and hit the subscribe button to follow more videos. Thanks for watching.
Music
Journey by Declan DP Music https://soundcloud.com/declandp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zDVKg3riNGU
Scandinavianz- Vacation (Vlog) D-L by Scandinavianz https://soundcloud.com/scandinavianz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7dswC8QFiwU
Reverie by Nomyn https://soundcloud.com/nomyn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LRNX-lgE8mo
instagram:ronlyplanet
bilibili:木容的世界ronlyplanet
六朝 是 指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伏波山進入公園,黃琉璃瓦蓋的仿古牌坊建築上方的正中位置,有楚圖南先生手書“伏波晚掉”的匾額,令人頓生詩情畫意。院內種植花木,曲折有致,步移景換,妙趣橫生。廊前置亭,亭內存放著一口“千人鍋”,直徑1米,高約1米,重約1噸,它與還珠洞入口處左側的古鐘同為定粵寺的法器。古鐵鐘高2.5米,徑1.7米,重2524公斤,鑄造於清康熙八年(1669年),是清代定南王孔有德女兒為悼其父所鑄。定粵寺建於1651年,用於宣揚明朝叛將孔有德協助清朝平定兩廣的功勞。還珠洞不是位於伏波山的山腹,古時只有臨江三面有洞口,要坐船才能進入,後來人們在西面和南面開了兩個洞口,這才可以從陸地步行入洞。洞內高4米~6米,寬 6米~8米,總長120余米,面積600餘平方米。該洞名為“還珠”源於幾個傳說,說法不一,其中一個是講述當年伏波將軍馬援率軍南征交趾國得勝班師回朝,用船運載買來的薏苡回中原作為藥用,有人誣告他運的是從合浦搜刮來的珍珠,於是他就當眾把薏苡倒入了伏波潭裏,以表明自己的心跡,讓這些所謂的“珍珠”流還合浦。還珠洞分上下兩洞,“如層城夏道”,佇立臨江的東口,可望遠近的青山、江中的瀛洲、蒼翠的樹林,深不見底的碧波幽潭。唐代的佛教徒們在洞中塑了不少佛像,一般能辨認成形的有239奠,加上斧鑿痕跡尚未成形的共有400尊之多,成為唐代崇尚佛法,佛教盛極一時的標誌。還珠洞中的鎮洞之寶當屬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米芾刻於石壁上的自畫像,像高1.2米,其身著古衣冠,定抱大袖,右手伸二指,若有所指,邁開右腳,作行走之勢,神態自若,風度瀟灑。像的上方有宋高宗的御筆像贊:“襄陽米芾,得名能書,六朝翰墨,漁獵無餘,骨與氣勁,妙逐神俱,風姿奕然,縱覽起予。”米芾的墨寶流傳後世的不多,因此這幅自畫像顯得彌足珍貴。試劍石位於洞中臨江的東口,“懸空而下,狀若浮柱,去地一線不合”。傳說伏波將軍馬援南征時與作亂犯境者在還珠洞中談判,談至僵局,馬將軍拔劍而起,劍光一閃,竟將巨大的石柱貼地削去寸余,對方為之色變,立刻答應退兵。“退多遠?”“退一箭之地!”馬援轎釘截鐵地回答。對方自以為得計,二話沒說便表示同意,並親筆在箭杆上寫下“箭落為界”的字樣,伏波將軍登上伏波山,只見他弓如滿月,箭似流星,一箭射穿了三座山,直飛到作亂犯境者出發的地界才落下,對方見將軍如此神勇,只好悻悻地退回了他們的老巢。曾有讖云:“岩石連,出狀元”說的是只要這塊石頭每與地面相接觸一次,桂林就會出一名狀元。“狀元石”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