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最適合看西班牙流感?就是現在!
文/ICU醫生陳志金
「我們現在遇到的防疫問題,竟然在一百年前就發生過了……」
歷史能知古鑑今,如果你能親身經歷兩個不同年代的類似事件,你就更能體會,我們是否真的有從歷史事件中學到教訓。
我們經歷了SARS,因此當2020年COVID-19來臨時,能夠及早做一些因應。但是,就大流行的規模來說,SARS還是差太遠了。如果要比較的話,大家都會用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來做比較。你或許有聽過1918這事件,但是,可能沒有太深入的瞭解,一方面是因為不夠切身、另一方面可能是會害怕有些專業醫學內容不太好瞭解。那麼,現在會是一個最好的時機,讓我們回頭看看這場世紀之疫。
如果有人在2020年初告訴你說,COVID-19會造成全球大流行、感染人數會超過一億五千萬人、死亡人數會超過三百萬人、疫情持續會超過一年,你一定無法相信!2020年三月六日,在全球確診個案也才不過十萬例之際(中國就占了八萬例),原水出版社的總編輯說想要翻譯這本有關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的書,問我的意見如何?我說,COVID-19和SARS不一樣,它會造成全球大流行,規模可能不亞於一百年前的西班牙流感,瞭解一百年前和一百年後,人類面對世紀瘟疫的做法有何不同,將會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比較。
西班牙流感大流行,在兩年之內,席捲了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感染總數高達五億人!死亡人數估計是五千萬到一億人,占全球人口的2.5~5%!不只是流行病學家、病毒學家和醫學歷史家,就連經濟學家、社會學家以及心理學家都對它感到興趣,本書嘗試將這些不同視角的觀點集結在一起,讓讀者可以用更多元的角度去看這個世紀大流行。
作者以更宏觀的角度,看人類從過去一萬兩千年裡,如何和流感共存、互動、共同進化,而非只有講述1918年的流感。為什麼會扯到一萬兩千年前呢?因為人類在一萬兩千年前開始群居,拉近了彼此的「社交距離」,進而讓仰賴飛沫傳染的病毒,找到了絕佳的機會造成「群聚感染」。而原本只出現在豬禽類身上的病毒,又因為牲畜的豢養,有機會傳到人類身上,進行突變。從流感成為人類疾病的那一刻起,它就開始塑造人類的歷史了。我們必須從哲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學、氣候、甚至是心理學去看流感,而不是只有醫學。
我非常的訝異,我們現在遇到的防疫問題,竟然在一百年前就發生過了:
- 輪船、咖啡廳、酒吧、學校的傳播風險;
- 民眾的恐慌、搶奪民生物資與食物的戲碼;
- 疾病命名的爭論與互相「甩鍋」;
- 貧窮國家、外來移民的醫療資源分配問題;
- 過早的解除隔離、解封與慶祝所造成的疫情復燃;
- 疫情因為時間過長而使人們降低戒心或是疲乏,進而造成疫情一波接著一波發生;
- 政治和宗教聚會、人民集結的自由、學校停課、經濟活動與防疫的拉鋸;
- 島國憑著天然屏障優勢,執行入境的隔離管控,相對的受疫情的衝擊較小;
- 封城、保持社交距離、管制交通、邊境管控、病房設有隔離區、打噴嚏時要用手帕遮掩、要勤加洗手等防疫措施;
- 有些國家人民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的抗拒;
- 路人突然倒下、嗅覺喪失、意識混亂這些似曾相識的症狀。
然而,大多數人在危機之中還是心存善念的,常常能讓人感到溫暖,無論一百年前還是一百年後,醫療人員依然沒有臨陣脫逃。
比較不同的是:
- 那時候的檢疫隔離(Quarantine)時間更長,指的是隔離40天;
- 現在有著更為頻繁的交通與交流,比較不利防疫;
- 但是我們現在沒有戰爭;
- 沉寂的死城、滿街的屍體沒那麼誇張;
- 那個年代沒有抗病毒藥、沒有抗生素、不僅病毒沒辦法定序、也沒有核酸檢驗、就連致病微生物是病毒也不知道,當然也不可能在一年不到的時間內研發出疫苗,進行大規模施打;
- 我們現在的媒體不會封鎖疫情消息,大部分國家都有一個能夠跨部會整合的疫情指揮中心。
書中提到,南非總統塔博‧姆貝基(Thabo Mbeki)拒絕承認愛滋病是由病毒所引起,他還規定公衛部長要建議民眾用大蒜、甜菜根和檸檬汁去治療。此次的COVID-19疫情,類似的事件,也發生在坦尚尼亞總統身上,他鼓吹不戴口罩、反對打疫苗,呼籲民眾只靠薰蒸療法、多吃薑、蒜、西瓜、橘子和檸檬就能增強免疫力。從一百年前的疫情反應來看,對於某些國家的政府和人民在2020年的反應,我們也就不會感到太過訝異了。
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對文化、替代療法興起、文學產生了鉅大的影響,也促使了歐洲公醫制度的出現。COVID-19又會對人類的醫療、經濟、社會、帶來什麼影響呢?這是現在進行式,值得我們好好觀察。此次,我們似乎能夠更快的因應這個全球疫情,但是,在許多方面,我們卻又好像在重蹈覆轍。
1918年西班牙流感,給我們上了最寶貴的一課,我認為是疫情公開透明這方面:新聞審查是沒有用的,只有將準確的資訊,用客觀、即時的方式傳遞出去才有效。唯有民眾自發性的配合防疫措施,效果才會好;不過,要這麼做一定得告知民眾疾病的本質,以及可能產生的風險。這是為什麼作者覺得,把西班牙流感的故事告訴大家會如此重要。如果在大流行到來時,政府與民間沒有信任感,那麼,就算流通的資訊再好,大家可能還是不會去在意。
即使你不是醫療相關的從業人員,經過一整年,從指揮中心的記者會、從傳統媒體或社群媒體,不斷的討論和介紹,我相信你已經具備了「病毒大流行、呼吸道疾病的基礎知識」來看1918年的這個歷史事件。你如果要問我何時最適合看這本書,那就是現在!
#這是阿金第一次審訂和導讀的新書_今天出版!
#相關資訊在留言區_歡迎分享
同時也有26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高中學習歷程檔案因人為疏失,導致7千8百多名學生受影響 ,多少衝擊對高中學習歷程檔案的制度信任。但教育部和招聯會重申,明年辦理個人申請的大學校系,除了醫牙和體育系,都應參採學習歷程檔案,且至少達兩成;教育部強調,如果配分不符規定,將視情況減招。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
公醫制度 在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書推薦«棄業醫生的秘密日記»文末贈書活動
(已結束)
購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7446?loc=M_0007_008
出身猶太醫生世家、自小成績優秀的亞當,在所知無多的狀況下進入醫學院,畢業後開始了實習生涯,殊不知,這卻是他憂鬱症的開端……他必須時時面對英國健保體系的荒謬與剝削、長期加班與睡眠剝奪成為生活日常、可怕病人的無理要求與暴力相向、面對生命逝去的悲嘆無力,而完成救人使命、覺得自己對社會總算能小有貢獻的那股成就感,是支持他能繼續苦撐的唯一原因。
#結果最後他放棄當醫師
#六年後他爸媽依舊不原諒他XD
想了解在英國公醫制度NHS下每周工作97小時是一種怎樣的剝削體驗嗎?——買不起房的可憐時薪、被懷疑出軌的高負荷工作、渾身沾滿海嘯般噴發的各種人體體液、得不到誇讚的救人日常、極易產生的心理問題…
OS1:這是本周我第三次被別人的鮮血浸濕內褲了,有什麼辦法呢?我只能扔掉內褲,繼續回去工作。這可是CK的,15英鎊一條,我感覺自己是越工作越窮啊
OS2:我告訴一位病人,他得等到下周才能做上核磁共振,他聽后威脅說要打斷我的腿。我的個想法居然是「太好了,這樣就能歇幾周病假了」。
OS3:伴侶質疑我出軌,說實在的我每天累到連拉開褲檔拉鍊都沒力氣了...
"我不會想念當醫生時的可怕日子,但我的確很想念那些美好時光。我想念同事,想念助人的感覺,想念那種開車回家時、自己有所貢獻的那種感覺。我也對這個國家感到很慚愧,因為它在我身上投注了這麼龐大的訓練經費,我卻只是一走了之。"
離開醫界之後,現為英國喜劇作家、暢銷書作者、獨角喜劇演員。並將自身經歷改編為電視劇上映XD
#怎麼覺得好熟悉
—
贈書活動:
1.留言「我想知道醫生會甚麼放棄當醫生」並tag1個朋友
2.公開分享此文
4/16 24:00 抽出三位朋友贈送此書
臉書,IG,MeWe各一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CNpcMqClZLj/?igshid=9zc8m3rryp2n
MeWe(請進入「小劉醫師粉專」群組group內)
https://mewe.com/i/lisaliu3
—
恭喜 伍小伍抽中此書 請收私訊
公醫制度 在 公民不下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的健康,全民買單?(下)】
・
上篇提及英國為代表的「公醫」制度,大量病患湧入使用免費資源或有濫用、資源分配問題,導致醫療效率不彰、政府財政支出難以負荷等問題,甚至有民眾因此寧可選擇私人醫療機構,避免等候過久等不便。台灣健保為政府強制人民納保,以保費為主要經費來源的公共基金,給付人民基本醫療支出。民眾雖根據自己薪資所得等級,繳納不同比率、金額保費,至公、私醫療院所都能享有同等水準的基礎醫療服務、同項目相同額度級距的支出補助,並在健保協助下減少部分項目自費的負擔,似乎可謂「便宜又大碗」。
・
然而,「便宜又大碗」背後也有累積多年的問題與隱憂。由於健保對於各種相同或相似醫材、藥物類型或治療項目等給付皆有固定級距、額度限制,醫療機構在生存壓力、營運考量下,可能傾向引進取得成本低的藥物、材料,以透過價差提供有競爭力的服務價格或獲取更多盈利,可能會間接影響醫師能給予患者的最佳療程調配與選擇,或者在溝通不足、資訊不透明的情況下,患者不理解治療選項的限制與適配性、不同材料與服務對應的價格與品質關聯,引發對療效或支出的誤解、醫病關係糾紛等。目前政府持續推動「分級醫療」,期待改善對「便宜又大碗」的形象與迷思,引導民眾分流至合適層級與專業的醫療機構進行診治,有效分配醫療資源,紓解人潮過度集中於醫學中心等級醫院、效率不彰等問題,也間接改善民眾追蹤健康狀況、求醫利用資源的觀念。然而分級醫療是否為改善健保問題的核心解方,以及近年少子化、邁向超高齡社會的社會變遷,不但直接衝擊未來健保保費收入的多寡與來源,也考驗在人口結構、社會與環境快速變動之際,面對新型態、新定義的疾病、醫療與健康需求,醫療資源分配、健保制度設計該如何重新想像與調整。
➤ 參考資料:
・分級醫療有什麼好處(行政院衛生福利部)
https://cutt.ly/gh44qYC
・《台灣人口提前進入負成長 2025年邁向超高齡社會》
https://cutt.ly/ih44yZU
・《令人霧煞煞的全民健保:是「福利」 還是「保險」? 財源應來自「稅收」 還是「保費」 ?》
https://cutt.ly/Zh44xYL
#socialclassonline #公民不下課 #健保 #社會保險 #醫療 #健康 #政策 #台灣 #HealthCare #medication #SocialInsurance #policy #Taiwan #學測 #指考 #讀書 #升學 #時事 #社會議題 #社會科 #考題
公醫制度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因人為疏失,導致7千8百多名學生受影響 ,多少衝擊對高中學習歷程檔案的制度信任。但教育部和招聯會重申,明年辦理個人申請的大學校系,除了醫牙和體育系,都應參採學習歷程檔案,且至少達兩成;教育部強調,如果配分不符規定,將視情況減招。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6720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V_St-b4wBw/hqdefault.jpg)
公醫制度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因人為疏失,導致7千8百多名學生受影響 ,多少衝擊對高中學習歷程檔案的制度信任。但教育部和招聯會重申,明年辦理個人申請的大學校系,除了醫牙和體育系,都應參採學習歷程檔案,且至少達兩成;教育部強調,如果配分不符規定,將視情況減招。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6720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eO3L3NiWsw/hqdefault.jpg)
公醫制度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美國體操女將拜爾斯等人出庭指控聯邦調查局FBI,對惡隊醫納瑟性侵惡行都沒作為,還與美國體操協會和跟美國奧委會共犯結構,整個制度傷害她們。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4982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jFmS5FEm3A/hqdefault.jpg)
公醫制度 在 日治時期醫療制度的建立(一)公醫制度與醫院的設置駱芬美主講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這是我銘傳大學通識課「臺灣開發與轉型」的單元之一接續清末傳教士西醫的傳入,日本統治接收臺灣過程中,就飽受傳染病之苦!(1896年) 醫學 出身的民政 ... ... <看更多>
公醫制度 在 台灣全民健保就是「類公醫」制差別在於衛福部比NHS 更加賴皮...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全民健保就是「類公醫」制差別在於衛福部比NHS 更加賴皮❝英國公醫制,簡單地說是由政府負擔花費,讓全民都可享有醫療服務的制度。《衛報》製作的介紹影片中,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