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T大使快閃直播中,有提及了幾個主題想分享給大家:)
😋😋😋
【如何選擇合適自己的職位內容?】
一般人會說做了才知道,畢竟你進去的工作內容幾乎不會按照JD(Job Description)上面照本宣科進行
但我會說你有系統化的方法,先篩掉確認不要的職位內容,剩下的那些再去列下來你想要的產品/產業/公司文化/團隊組成/市場,然後將這些目標重要性排序。接著去LinkedIn瘋狂搜尋這些你排序後可能可以組合成的公司/職位。
其實職位沒有合不合適,就是開不開心,畢竟職場有三千萬個學校沒教的事情。
😉😉
【對於唸的科系沒有興趣怎麼辦?】
沒有怎麼辦呀,我當時也極度沒興趣只知道念資管系賺的錢比較多,至少你理解這個科系的大概了,永遠會成為你之後的養分,去雙主修或是轉學或是硬念畢業或是休學都沒有不好,那就是你在學期間要好好玩好好找出你的興趣,然後拚了命的花時間在興趣上,拚命的參加社團或比賽還有交朋友。
相信我,大學肯定是你人生最沒有壓力的時期才對。
😀😀
【找到工作之後發現跟想像中不同怎麼辦?】
沒有工作會跟你一開始想的一樣,
我不知道當工程師可以宅成這樣,我也不知道幹獵頭要在15分鐘內看出一個人適合去哪種類型的公司,你去G公司也有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真的很痛苦一個月內離職認真的不會有人怪你,履歷也不一定要寫,
反正總比花一堆時間訓練你結果你離職好。
😆😆
【未來想創業,該怎麼做現階段的規劃?
其實我覺得很好,但事實上就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創業跟做生意的差別,還是只是想證明自己不合適當員工而已,所以細節歡迎點進去看或是私訊我喔!
😄
Y世代沒有像T大使這樣的資源只能自己硬幹,Z世代甚至下個世代資源太多反而更茫然,我理解你念的科系可能很先進比如說AI 但是卻很少企業真正運用你的實力,都說要轉型都還在路上感覺遙遠,但我期待你(妳)們對職場都有期待,提早知道現實以後比較不會受傷害。
👇👇👇
【T大使計畫】
#申請資格
1.具中華民國國籍身分
2.中華民國107年至110年於全國大專院校以上學歷畢業之無全時工作者。
培育期間 : 自110年9月6日至111年2月25日, 共計25週。
人才持續招募中,快點擊到官網投遞履歷,進入夢想企業
趕緊點擊以下傳送門!
T大使官網:https://3t.org.tw
T大使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e/a8rlMuS
T大使IG粉專:https://www.instagram.com/future3t2020/
T大使youtube頻道:https://reurl.cc/4mbvx
公司職位排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進入全職工作的第二週,事務更多,心卻更篤定。
上週斷斷續續分成多天紀錄的隨筆,至今日才有餘裕寫完與貼出來:
「2020.12.10」
這週正式開始全職職業婦女的生活。
在州立音樂院的工作內容,除了教職之外,還加上一個音樂劇專任伴奏的職務,每週都能與我親愛的好友碰面一次,一起工作,也有二日與我的他同在音樂院本部發展辦公室戀情。(才怪。雙方這二天都滿堂,各自琴房所在的建築物也不在同一處,根本碰不到面。)
昨日即是這樣既滿堂連教七個鐘點又跑排練的工作天。
本來中間為了轉換場地特意留下的十分鐘,也因得解決突發學務而用掉了。真的連去洗手間的空檔都沒有。
也是在這樣的情狀下,更認知到,我有多熱愛這份工作,對能考入這個教學機構又有多感恩,而對不輕言沈淪放棄、認真擺對身心位置的自己,又是多麼自尊自愛。
每回光是踏進音樂院的瞬間,就立刻精神抖擻,心情愉悅。不管先前有多忙亂,只要迎進學生,就忘懷一切,全心投入,直到結束工作曲終人散熄燈離去的那一刻。
我在音樂院本部有二間授課琴室(在分院還有另二間),本部的其中一間,於昨日迎來第二台鋼琴。我有幸成為第一個摸到新琴的人,難得有個為新琴開箱的機會啊!好開心!
而今日首次在另一間新琴室授課,二台平台演奏琴與寬闊的可容納室內樂彩排的空間,還可憑窗眺望數百年古屋的紅瓦屋頂與披霜染雪的遠山。職場菜鳥誤打誤撞擁有王牌教授等級的配備,實在是幸福無邊。
但是如此好風光與接下來數十年能在夢幻職場全力衝刺音樂事業的背後,也有相應的代價。
往後數年,甚至多年,我將於週間連續五天,一整天見不到我的孩子們。只能在夜裡返家後,短短相聚陪伴他們一個多小時,他們就得睡覺去了。
而我週間五天,再也無法做菜。因為大多工作天是在中餐前出門,晚餐時間過後才抵家,因為工時比另一半長,工作量也比他大,我的他就接手操持家中三餐的責任。
他更像傳統意義裡的家庭工作二頭燒的職業婦女,得買菜燒飯、接送小孩、參加家長聚會、還得上班。無需奉養公婆,但得關照好自己的父母。
而我,則是下班回家等著吃飯,睡前陪陪孩子。週末空點時間在家,讓他與朋友聚會或看線上歌劇。
婚戀二十年後,夫婦職責有了奇妙的對調。
因為過去二年的三次職位異動,皆是臨危受命,常要直接接手同事已排好的鐘點課表,因此排課的自主性有一點限制,要等到下學年,才能視琴房狀況、學生年紀與他們本身學校課表的狀態,來調整我的排課。運氣好的話,可能有辦法像我的他一樣,把工作塞成四天,留下一日不排課。但也有可能,就此維持日日出門上班的課表。
我只能順流前行。
自一整天在家的主婦,短期間內轉變為全職職業婦女。這是我的選擇,想在今生此時,體驗這些生命情狀,就接納其中各個面向對生活帶來的影響。
只是,知道自己要在夜晚結束工作驅車轉車返家的路上,好好調適狀態,確實切割職場和家庭,一進入家門的那一刻,就要收拾疲憊與各樣盤旋與腦中的工作,用陪伴的質量來彌補缺失的時間。而週末也不再把時間心力用在其他工作領域,而是一大半留給家人,只用零碎時間來做最必要的案子與照顧我的小公司業務。
無法兼顧一切,只能排序與抉擇。
*圖為有著王牌教授配備的大琴室,一進門我就恰如其份地擺出傲嬌教授派頭了。(誤)
公司職位排序 在 椪皮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想開發合作夥伴,如何著手市場分析?」
今天是週五英文休刊日,跟大家分享KT老師超精彩的商業開發課程!
因為裡面有穿插圖片,留言附上好讀版(建議用電腦觀看,心智圖實在是很糊QQ)
「以下是文章全文」
商業開發(BD),其實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一個陌生的職位。
簡單來說,如果業務是小火龍,那BD就是噴火龍。
老師之前提到:『BD偏重從0到1,與合作夥伴的資源交換、長期效益,與合作夥伴共同放大產品效益』
這正好是我最近要學習做的事,在食品業這類型的傳統產業來說,其實很少聽到BD的職務,通常這個角色都是由老闆本身自己擔任。但是這個位置身負重任,是公司茁壯不可或缺的角色。
話不多說,開始今天課程筆記。
一、市場分析的面向
老師提到,我們應該用三個面來分析市場的面向:
市場現狀:產品生命週期、市場規模、政策、技術發展、社會趨勢
供給面:供應商、潛在進入者、替代品、競品分析、客戶
需求面:用戶分析、產品分析
老師在這邊用【podcast】這個在台灣最近越來越紅的平台來做舉例:(心智圖在下方圖片第一張:內容取自KT老師上課內容)
我也試著寫出我們公司的目前面向:
(心智圖在下方圖片第二張:自家公司分析 by椪皮仔)
二、如何收集市場資訊
老師提及:第一手資料與第二手資料的來源
(在圖片下方第三張:截圖至老師投影片)
在食品業較難找到第二手的資訊。
從 #廠商面來說,大多廠商並不注重在網頁經營,甚至是最新時事的分析與評論。
廠商還是偏向以業務來增加客源,並沒有花太多心力在線上經營。也比較少廠商做到上市上櫃,可以把他們的財報拿出來研究。
從 #店家面來說,資訊相對封閉,比較少店家在經營線上的資訊分享。
一來可能因為老闆真的很忙,店裡很多事情要做沒有餘力經營。
二來可能因為大家對實作比較重視,網路上的分享對他們來說相對次要,所以除非與店家老闆直接聊天,不然很難得知目前市場的資訊。
若是以展覽或是研討會來了解,可能也會比較難知道最新的資訊。
老師這裡也提及幾個老師常用的方式,給大家參考:
1. 直接進場(要真的把腳伸進去,才知道水有多深-這是我自己加的XD)
2. 實地訪談(這是最花時間與心力但卻最直接的方式了)
3. 問卷調查
4. 分組討論(公司內部大家關注的點不同,對市場了解的切入點也不同,因此也可能激盪出不同的想法)
5. 花錢買報告
6. 花錢買專家
看到這裡,我認為可能最好的方式還是『走出去』。
三、資訊不足時,如何做決策?
『錯誤的決定,有時比不做決定好。』
想要百分百掌握資訊然後再進而判斷要下什麼決定,往往會永遠下不了決定。
那要如何做決策呢?老師列出幾個重點給我們,
1. 討論可能的方向
2. 列出風險與報酬
3. 排序或評分(依照可行性、時間、風險、報酬)
4. 根據回饋,修改方向(先做出MVP,在慢慢修正)
這裡也跟大家分享一個我們公司最近下一個重大決策的過程, 身為一個小小公司的二代,我一直希望可以慢慢拓展我們的業務範圍。
我們討論出可能的方向有三大項:
1. 自己開店
2. 從to B往to C發展
3. 研發新產品,往to B市場拓展業務
如果以 #可行性來說:其實三條路都是可行的,但是可能是先後順序的不同。
我們認為比較順的邏輯應該為先拓展業務(累積資金),進而自行開店,最後再透過店家的力量往to C經營,更能夠接觸消費者。
但是,也可能在拓展業務的時候不順利,或太順利,導致後面的計畫更動。這些都是要先把第一步做了,頭洗下去就會知道了。
如果 #以風險來說:開店>往to C>拓展業務
因為以我們的優勢來說,我們從to B市場切入更為熟悉與快速。
但是開店與to C都是要另外學習的領域,不僅投入成本比較大(資金或是時間),要看到效益與回報的時間可能也會更長。
如果 #以報酬來說:未知
開店的成功與否、to C產品的銷量好壞,都是很難以預估的,真的要實際下去試試看,才有辦法真的了解其中的數字。
大家就可以猜猜看我們最終的決定是什麼了。或是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呢?如果有不同的切入點與分析,歡迎跟我分享~~
其實我一直都覺得商業與人生很像,我是屬於一頭熱、想很少的人。
我常常先去做了才發現我好像做不到或者是不喜歡, 但是我一直都相信,人生的道路是刪去法,如果能夠一直嘗試,把不喜歡的理由加以分析、透過越來越了解自己的道路上,或許慢慢能夠找到自己的道路。
從年初到現在,我一直都很想創業,想要有新的嘗試、不同的道路。
但其實,這些決策我都沒有很確實地執行,
一方面是因為我並沒有把全部心思放在這上面,
二方面是我一直被自己的心魔(想要有一個團隊)困住。
我一直到上個月才認真分析我們的現況, 找到可能是最高效益的方式。
你可能會說,為什麼一直到現在才分析?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分析找到正確的方向?
或許我們在跌跌撞撞以後,會放棄一些幻想和不切實際的堅持, 雖然在每一個決策我都花了一些代價,但是我深信這些代價非常值得。
KT老師分享的方向與方法,真的很實戰,也希望未來我的業務再接著往BD的路途,會越來越順利~
今天分享先告一段落拉~下次見!
如果大家喜歡我的心得分享~歡迎來幫我粉專按讚唷(手比愛心
#讀之有用
#上課心得
#商業開發
#商業思維學院
公司職位排序 在 最陌生的鄰居:韓國- 韓國公司職稱對照台灣公司職稱一覽表 的推薦與評價
韓國的職等排序和台灣有一點點不一樣,和日本也不太一樣,但一般都從大學 ... 又傑出、功績剽悍,僅需要書面上系統申請,公司就會委任部長的職位。 ... <看更多>
公司職位排序 在 [請益] 年薪200在大家公司是什麼職位? 的推薦與評價
常看ptt大家說年薪200萬,感覺好像滿基本的,但是在我們公司要資深副理或經理才”可能”有。 調查身邊朋友可能200的: 台積電33等級。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