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奶茶已經不只是臺灣各地手搖店必備品項,而成為國際知名、儼然是代表臺灣文化的飲品。我們也不難注意到,在其他國家,珍珠奶茶成為日常消費文化一部分的在地化過程中,發展出許多反應當地社會文化特色的創意料理方式。珍珠奶茶全球化現象的視角,也提供我們從中進一步看見物與文化認同動態交織過程。讓我們藉由 端傳媒 記者 張妍 的這篇報導,了解珍珠奶茶在美國興起與普及的過程,以及這項飲品對於亞裔美國人思考認同的不同意涵。
--------
在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研究珍珠奶茶全球化的學者張馨瑋對端傳媒說,珍珠奶茶在世界上遍地開花與台灣的資本和移民密不可分。「有一批台灣移民,最初跟著資本的走向,走到了香港和大陸,用加盟等形式開奶茶店,教育出第一批消費者,並為大陸後來誕生本土奶茶品牌提供靈感。這些消費者出國之後,依然將奶茶當作他們的日常消費選項,帶動了全球市場的興旺。」
「另外一批台灣移民,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移民政策更開放之後來到美國,從事餐飲謀生。珍珠奶茶曾經是台菜小吃店裏的『隱藏菜單』,只有熟客才會點——就是台灣移民二代小時候喝奶茶的樣子。」張馨瑋補充,「台二代介紹了自己的同學、朋友喝,越傳越廣。他們也開始借奶茶思考自己的身份,創造關於奶茶的歌、MV。這和2000年左右亞裔文化向北美流動一樣,包括Kpop、壽司、日本拉麵,都成為潮流文化。」
美國西海岸的珍珠奶茶被叫做「Boba Tea」,諧音台灣俗語「波霸」,因加州是台灣移民最初聚居的地方,恰印證了張馨瑋指出的路徑之一。在東海岸紐約、波士頓等地,由連鎖品牌做起來的珍珠奶茶叫做「Bubble Tea」,「bubble」源自手搖杯產生的泡沫。
...
珍珠奶茶沒有亞裔移民的苦痛形象,而是時髦的、中產式的消費品,吸引了不同背景的亞裔移民向它靠攏。「所謂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包括55個國家移民過來的人,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的族群都有。有錢人家的華人小孩,和過來打工的紐約非法移民的小孩,他們的共鳴,變成珍珠奶茶,變成在臉書裏大家都按讚的東西。不牽扯任何政治,不牽扯社會階層。」周成蔭說。
...
張馨瑋在歐洲做調研時發現,歐洲消費者潛意識裏已將珍珠奶茶看作是「北美的」,「人們雖隱約知道這是亞裔飲料,但他們覺得這是美國的流行產品」。一方面因珍奶的形象通過Instagram、TikTok等社交軟件在英文世界傳播,被全球受眾看到;另一方面,它確實沒有在強調「東方吸引力」。
「如果珍珠奶茶沒有進入美國,沒有成為許多美國年輕人的記憶,我不覺得它能夠全球化的這麼快。」張馨瑋補充。
與此同時,人們製造了一個關於珍珠奶茶的新詞:波霸自由主義(Boba Liberalism)。這個詞是負面的,是對某一種喝著珍奶長大的亞裔年輕人的貶低。這些年輕人會用潮流文化符號來定義自己的身份,但在其他地方又尋求白人主流文化的接納,對於真正的亞裔議題,缺乏清晰的政治立場。
(引用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10922-international-us-taiwan-milk-tea/)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芬蘭人的惡夢:你今天社交恐懼症發作了嗎?」、「芬蘭人的惡夢2:惡夢延燒!尷尬癌上身了啦!」介紹 訪問編輯:鄭莛 內容簡介: 你今天,社交恐懼症發作了嗎?! 不,要說 你今天,「精芬」了嗎?! 害羞內向、不善社交、需要私人空間……你是這樣的「精芬」(...
全球化現象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基督宗教是「歐、美白人的宗教」?這個觀點現在看來恐怕太有限】#精選書摘
根據詹金斯的觀察,今天的基督宗教已非昔日我們所熟悉以歐、美白人為主體的宗教,近幾年以來,她席捲了各個種族、地域、文化,成為一種全球化現象。
雖然在英、德、法、西、義等老牌基督化國家中,已經很少人上教堂,年輕一輩更是以無神論自居者為多,但在非洲、拉丁美洲、亞洲等地區大行其道,風靡許多包括年輕一輩的信眾………
---
►有話想說,新功能「網路沙龍」讓你在文章中提供更多想法: https://bit.ly/2VtklER
►支持關鍵,同時體驗優質無廣告服務:https://bit.ly/3fKivGr
#上帝一直在搬家 #上帝 #基督教 #宗教 #全球南方
全球化現象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高千惠專欄 #創造性藝評 #蝴蝶谷
當外來的「#全球化現象」成為來路不明的「#在地化現象」,園區便以「#蝴蝶效應」來破解。古典的「蝴蝶效應」之說,只是用輕微的蝴蝶振翅來陳述微事件影響巨大事件的關鍵力;我輩對「蝴蝶效應」則有了更微觀的巨大發現。我們發現,許多雄蝶及少數雌蝶,某翅膀長有釋放與求偶有關的信息素,它們形成一種特化之鱗,散布在翅面上。有的群聚成「性標」,有的藏匿在特化的袋狀構造或翅褶裡。一旦振翅,便帶著散發求偶信息的粉味;而也只有這個力量,才會使它們有趴趴飛的動能。
#繪圖者
Minghan H
現為專職插畫家,喜歡自然與動物,多以此為題材的創作。擅長在可愛的畫面中帶點衝擊的色彩、奇怪的故事。興趣是吸狗。
#回應節錄
一開始的振翅從死亡的軀殼移到另個活著的形體,不斷地傳遞下去。讓我覺得自己渺小又同時佔有傳遞者的重要角色,很喜歡這個想法。
全球化現象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芬蘭人的惡夢:你今天社交恐懼症發作了嗎?」、「芬蘭人的惡夢2:惡夢延燒!尷尬癌上身了啦!」介紹
訪問編輯:鄭莛
內容簡介:
你今天,社交恐懼症發作了嗎?!
不,要說
你今天,「精芬」了嗎?!
害羞內向、不善社交、需要私人空間……你是這樣的「精芬」(精神上的芬蘭人)嗎?!
如果你對群體生活或社交感到疲倦、害怕、抗拒,
那麼,這本書的主角就是你。
臉書、Instagram、微博、Line……各式各樣社交平台氾濫的年代,為何你變成了一個不愛說話的「社交恐懼患者」?
「芬蘭人的惡夢」不是只在芬蘭發生,
而已經是一種「全地球人的惡夢」的全球化現象了。
招手攔公車,發現攔錯了,怕尷尬只能硬著頭皮上車。
從商店結帳出來才發現忘了買一樣東西,要不要硬著頭皮回去?
被老闆在會議上誇獎,只想趕快逃走!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常常遇到這種情境,分分鐘忐忑,分分鐘尷尬,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社交恐懼症」?!
★本書由芬蘭語直接翻譯。
★Facebook超人氣幽默漫畫集!一個社恐患者的自我拉扯,許多讓人會心一笑的日常小困境。
——「芬蘭人的惡夢」就是:
有人在公共場所大聲跟你說話……
電梯裡只有你自己和一個陌生人……
你想去拿試吃品,可又不想和推銷員說話……
當眾發言的時候……
求職時不得不為自己說些好話……
同事找你閒聊,不得不假裝自己很忙……
(歐麥尬~是否簡直說到你的心坎裡了?!)
——「芬蘭人的白日夢」則是:安靜……
巴士上除了自己空無一人,
一部只有自己的電梯,
一種不需要打擾別人,也不會被別人打擾的生活。
(你是否每天也都在「奢望」這種安靜……)
作者介紹:Karoliina Korhonen(卡洛莉娜‧柯爾霍寧)
一名插畫家,居住在芬蘭的奧盧(Oulu)。
原本只是在臉書上偶爾分享一下自己畫的漫畫,主題多半是在畫一些大家對芬蘭人尷尬處境的刻板印象,沒想到一夕之間爆紅。她才意識到,「芬蘭人的惡夢」不是只在芬蘭發生,而已經是一種「全地球人的惡夢」的全球化現象了。
出版社粉絲頁: 臺灣商務印書館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全球化現象 在 課題一:了解全球化 的相關結果
同樣地,世界變得愈來愈全球化的意思,就是說我們能接觸「全球化」的人、事、組織、活動的機會愈來愈多。所以我們說全球化的意義其實在於遠方的事會影響本土的事,本土的事 ... ... <看更多>
全球化現象 在 第7章 全球化現象 的相關結果
由於全球化並未全面普及,因此各區域得到的資源並不平均,區域差異擴大,貧富不均的問題更加嚴重—例如非洲地區。 Ch7 全球化現象. 強勢的「西方文化」無形中壓縮了世界其他 ... ... <看更多>
全球化現象 在 全球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全球化 是世界觀、產品、概念及其他文化元素的交換,所帶來的國際性整合的過程。電信等基礎建設的進步,包括電報及之後互聯網的興起,都造成了全球化,以及在文化及經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