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失落13萬市民】
【後疫情時代社會安全補破網】
臺中市議會民政業務質詢時,志昌與林祈烽議員一同關心社會安全網不足的問題。
志昌認為,擴大紓困方案,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將請領的標準設定在平均每人最低生活費的1.5倍至2倍之間,而低收中低收入戶的認定,則是低於最低生活費的1.5倍。這次的擴大紓困方案。 #這等於提高了原有社會救助法對於貧窮線的認定
#台灣的貧窮率長期被低估
根據衛福部資料,至去年底台中市擁有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身份的人數有82554人,佔全台中市人口約2.9%。然而,台灣的社會救助法是非常嚴苛的,而且存在非常多的資產調查,也使得台灣的貧窮率長期是被低估的。
如果依據OECD國家的標準, 台灣的貧窮率約7.7%,若依台中人口換算,貧窮人口至少有219,195人,與實際上落差將近13萬7千人。
#台灣工作貧窮的比例也愈來愈高
非典型就業的比例也將近7.1%,而地下經濟的產值也達GDP的28%,許多底層勞工的就業也仰賴地下經濟。這代表意義是,即使工作也難改善家庭環境,以及其實有相當多不被發掘卻仍易受到經濟波動衝擊勞動市場,而需要幫助的勞工以及家庭。
擴大勞工紓困方案申請的人數超過三萬件,職業工會納保可獲得三萬元紓困的人數粗估約有12萬人,而前項各種紓困補助觸及到的人,加上低收中低收人數大致符合。
#全球化下台灣的勞動市場更脆弱
全球化下各國經濟緊密相連,且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生產與消費。台灣長期以來就是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只要國外消費緊縮,如歐美國大規模封城的狀態下,連帶就會衝擊全球以及台灣經濟。
因此,後疫情時代社會安全網的建立,其實更應該關注勞工、家庭在勞動市場上所遭遇的風險,尤其像今年,從武漢肺炎開始,緊接著中美貿易戰再起,勞動市場的波動會更加劇烈。
志昌提醒,這次各種勞工紓困方案,民政局、勞工局與社會局不能以為補助發完就沒事,這是一次搜集與調查需要幫助的家庭與勞工的機會,而且可以依據區域的性質作分析。
像是大甲、大安與外埔,依照原本的貧窮線,低收中低收的比例大約是3.4至4.2%不等,高於臺中平均,各區的差異形成了就業形態上的差異,也一定影響了受衝擊的程度,以及可能落入貧窮線的機率。志昌希望,待補助都申請完之後,相關局處可以整理這些資料,提出往後的因應措施。
#貧窮率需重新定義
#全球化勞工更需要保護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