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較低階的需求被滿足後,人們會追求下一個更高層次的需求,例如社會的需求或尊重的需求,不論青年或老年,唯有高層次的需求被滿足,才能達到裡外一致真正的滿足,才是真正地活得好。
上層需求的滿足,類似麥可拉斯基所說「自我超越的需求」的滿足,藉著生命回顧的方式,即藉由檢視自己生命中的轉折點,來反省生命的意義、了解生命的價值與存在的目標,這是活得好非常關鍵的要素。
我們要養成時常檢視、回顧自己生命歷程的習慣,這是發現自己、了解自己上層目標一個有效的方法。其次,向標竿學習,閱讀別人的傳記,了解我們想要學習的對象,認識他們的來時路,也會對發現自己有很大的幫助。
取自《樂齡的幸福課》
……………………………………………………………
各位朋友,晚安:
我雖然主要介紹心理勵志類的書,但各位知道,這領域廣闊似海。我推薦過不少受大眾歡迎的暢銷書,我也很積極介紹一些我感覺重要,但不一定一下子就能被接受的遺珠。
這本書是作者跟老人家相處,不管是上課也好、研究也好,集結的一套系統完整且可以實用的生命教育。我常覺得我內在有部分活得像老人家,這也許跟我學心理學有關,我很自動化地從學生時代,就一直整理我的過去。
「五十歲之後,我們要養成時常檢視、回顧自己生命歷程的習慣,這是發現自己、了解自己上層目標一個有效的方法。」
所以我知道,這議題絕對不是上了年紀的人要面對的事。很多人的迷惘失落,歸根究柢,就是不知道「我是誰?」
多一種說法,也就是內在的「自我認同」有些矛盾衝突,還沒經過適當的梳理。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能感覺到作者的用心,我很希望這本書被看見,因為我認為這對大多數人都有助益。
最近朋友跟我分享一句話,談到世上最危險的事,是不知道自己是誰。祝願您,有自知之明,也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
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
……………………………………………………………
不只要好好活著, 更要活得好好
【文/ 魏惠娟、王梅】
活躍老化準備的五個層面二十七個主題,都是老後的基本需求,這些可以幫助我們學習好好活著,但是卻無法保證能夠活得好好。人類有想要滿足各層面需求的心理,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較低階的需求被滿足後,人們會追求下一個更高層次的需求,例如社會的需求或尊重的需求,不論青年或老年,唯有高層次的需求被滿足,才能達到裡外一致真正的滿足,才是真正地活得好。
上層需求的滿足,類似麥可拉斯基所說「自我超越的需求」的滿足,藉著生命回顧的方式,即藉由檢視自己生命中的轉折點,來反省生命的意義、了解生命的價值與存在的目標,這是活得好非常關鍵的要素。
告訴我,你的人生故事
因為人們有自我超越的需求,老年人仍然渴望探索生命的意義,所以樂齡學習中的「生命回顧」課程,很受老年人歡迎,長輩們不論教育程度高低都喜歡回顧述說自己的生命故事。臺灣樂齡發展十年來,感人的生命故事不計其數,有的是透過戲劇演出的方式來呈現,有的是透過繪製生命故事本的方式,樂齡故事豐富了樂齡學習的價值與內涵。
五十歲之後,我們要養成時常檢視、回顧自己生命歷程的習慣,這是發現自己、了解自己上層目標一個有效的方法。其次,向標竿學習,閱讀別人的傳記,了解我們想要學習的對象,認識他們的來時路,也會對發現自己有很大的幫助。接著,我們從成人發展理論學家艾瑞克森(Eric H. Erickson)精采的生命故事來說明。
艾瑞克森從小就疑惑自己的身分,他常常問自己:「我是誰?」雖然媽媽與爸爸(繼父)都告訴他:「爸爸就是你的親生父親。」但是艾瑞克森從親戚、鄰居的流言,從他們的尷尬態度,感覺得到不對勁,因此他從小就與爸爸不親,雖然爸爸很慈祥,但他仍然感到孤獨。
艾瑞克森的外型是典型北歐人:金髮藍眼、身材高大,但是他的父母卻都是黑髮的猶太人,母親家族住在丹麥,父親家族則住在德國,當他們定居德國時,艾瑞克森常覺得與同儕格格不入,他的外型使他在猶太社區教會被認為是非猶太人的異教徒,但當他回到學校,德國同學認為他是猶太人與來自丹麥的外國人,而對他百般排擠。他的童年就是在猶太教與異教、德國與丹麥、生父與繼父之間擺盪,他因此汲於探索「自我認同」此一課題。
他厭倦學校刻板、填鴨的正規教育,雖然考取大學,但是並沒有就讀。高中畢業後,他花了六、七年流浪,因為他不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他要追尋自我。他一度想以藝術為志,並曾學習雕刻與素描,但是當他發覺自己不會使用色彩,而且永遠無法跟上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等偉大的藝術家,他選擇放棄藝術之路。這個放棄使他的內心更混亂,他處在一種脆弱、退縮的狀態,也就是他所說的「自我認同的危機」。
後來,他前往維也納的海茲(Hietzing)學校教書,這所學校是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女兒─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跟兩位朋友所創設的實驗學校。因為在這裡工作,他有機會接受安娜的精神分析,並在她的引導下,學習精神分析、兒童分析,接受蒙特梭利訓練,並且和一些重量級大師學習,他就此確認了以精神分析與心理學為志業。
艾瑞克森在尋找自己的路上,受到很多女性幫助。他的母親對他充滿期待,母親是他所有生命希望與力量的泉源,母親讓他感到自己與眾不同。他在維也納時,以安娜.佛洛伊德為導師來學習,安娜除了欣賞他,也像母親一樣照顧他保護他。雖然他一直在尋找並渴望父親形象,但是實質上卻是女性一直餵養他、看顧他,給他力量,讓他逐漸發展出自我以及專業。
一九二九年, 艾瑞克森在海茲學校遇到了他的妻子瓊(JoanErikson)。瓊在艾瑞克森的生命中占有重要地位,她不但照顧他的食衣住行,擔負起養育兒女的工作,並協助艾瑞克森發展學術專業。艾瑞克森經常轉換服務的醫療機構而頻繁搬家,由於出身之謎,他缺乏歸屬感,再加上過去流浪成為習慣,不斷遷徙反而讓他感到安定;艾瑞克森沒有很好的生活能力,他不喜歡做飯、買東西,甚至在餐廳也由瓊幫忙點菜;艾瑞克森也很少花時間陪伴兒女,都交由太太照顧。某些時候,艾瑞克森就像瓊的另一個小孩。瓊是漂泊不定、混淆掙扎的艾瑞克森心中一個穩定、堅強的支持力量,幫助他把混亂的生活帶上正軌,讓他感覺安心,有力量向上成長與發展。
發掘生命價值
艾瑞克森成為精神分析會員後,他想前往丹麥並申請丹麥國籍(因為據說丹麥是他的根),但是被拒絕了。他帶著失望與屈辱的心情離開,接受瓊的意見前往美國,美國張開雙臂歡迎他,也讓他把美國當作是自己的新祖國。
取得美國國籍後,他把自己的姓名改為艾瑞克.艾瑞克森(Erik H.Erikson),英文名字中的「H.」是他繼父的姓氏。移民美國對艾瑞克森來說意義重大,他景仰美國文化,他認為美國是民族大鎔爐、是一個新興國家,美國的國家認同是它自己所創造、生成的。當他申請歸化丹麥這個他認為的根源之地時,丹麥卻如同生父一般拒絕他,另一方面,卻有一個全新天地接納了自己,既然他追不到屬於自己的根,只能重新塑造自己。在美國,沒有人在意你的父親是誰,沒有人關心你從何處來,艾瑞克森於是成為自己的父親,終於他覺得自己開始掌握自己的生命。
一九五○年,艾瑞克森出版第一本書《童年與社會》,在這本書中,他以「認定」這個主題貫穿各章,並且提出最著名的理論:生命週期八階段論。一九五八年,他又出版了《青年路德》,研究宗教領袖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這樣面臨認同混淆與掙扎的人,如何走過心理困境,並找到力量,甚至影響了歷史的發展─這當然也是艾瑞克森自己想要回答的問題。在對路德的探討中,他發現透過自己的聲音,能化解自我認同的危機,艾瑞克森也因此找到自己的聲音與力量。
一九六○年,艾瑞克森到哈佛大學任教,他很重視與學生的關係,幾乎有四分之一的大四生都選修過他的課。許多學生覺得他優雅迷人,並視他為精神導師,因為和他接觸與談話總是能得到心靈滿足。對學生來說,他像是一個理想的父親,也是一個智慧的長者。艾瑞克森和學生緊密的聯結,來自於學生對他的認同,也因為他協助了學生尋找自我認同與方向。
後來艾瑞克森花了五年時間(一九六四至一九六九年)出版了另一本重要的書《甘地的真理》,當時他已步入老年,從他的理論來看他自己的生命建構,只剩最後一個階段,就是統整自己的生命與價值。甘地(Gandhi)出身貴族,青年時到倫敦學習當律師,原本想成為有知識、有修養的英國人,後來他明白自己不可能成為英國人,也因此被激發投入種族運動。艾瑞克森想要探討甘地如何在帶領種族抗爭行動中,實踐自己的真理。但是,艾瑞克森在寫作過程中,一度寫不下去,因為他看到甘地對周遭親人的漠不關心與霸道行徑,這竟是他原來崇拜的偶像。於是他寫了一封長達二十五頁「給甘地的信」,透過與聖人對話,討論人類根本的問題與價值,表達他對甘地作為之感覺,他並把這封信收錄於書中。藉著探尋甘地的真理,說出自己的真理,統整了自己的學說。
艾瑞克森於一九九四年九十二歲時離世,他的生命幾乎和二十世紀的世界一起走過。艾瑞克森的重要貢獻在於他能夠把「我是誰?」「我來自何處?」「我要往哪兒走?」等深沉而個人的生命問題與心理困惑,整理成一套心理學理論,他用自己的生命與智慧來萃取理論,解答了許多人的困惑;他也用自己的生命去試驗並實踐自己的理論,藉著自己的理論,走完生命週期,他認真面對自己的生命,用他的一生來追尋及整合自我。艾瑞克森可以說是自我實現、貢獻影響世界,並且自我超越最貼切的案例。
●設計你的人生下半場
對於人生上層目標的追求,支持著下半場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你的上層目標是什麼?從艾瑞克森、馬丁·路德、甘地等人的生命故事,你有什麼啟發呢?是否也來回顧一下自己的生命歷程呢?
一、檢視自己的生命歷程,你發現自己的人生轉折點有哪些呢?
二、你認為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從你的人生轉折點,你是不是更能了解生存的意義與生命的價值呢?
三、從艾瑞克森的故事,你學到最重要的是什麼?
.
以上文字取自
樂齡的幸福課:設計你的下半場人生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6327
@四塊玉文創/橘子文化/食為天文創 三友圖書-微胖男女編輯社
https://www.facebook.com/comehomelife/
.
9/6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厭世媽咪日記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20966672649379/
已額滿9/7 台北公益免費講座_尊重且具體的要求孩子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13594242797945/
9/13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網癮小爸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03444434218085/
9/27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全境擴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193538510767410/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兒童發展理論艾瑞克森 在 口羊太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何要學正向教養|一切都是為了預備父母期中考
一直以來都在思考為何要學習正向教養,
要學的要練的之多,又沒辦法馬上看見成效,
比較起來權威式教養不是輕省多了?(還立馬見效)
在經歷教養上的種種挫折,
偶爾也懷疑自己是不是沒事找事做?幹嘛自討苦吃。
但隨著閱讀以及跟身旁家有青春期的孩子聊天過後,
我慢慢地找到了答案,
對我而言學習正向教養都是為了預備父母的期中考:
「現在所努力的一切,
都是為了迎戰未來孩子的青春期階段能順利過關。」
我很慶幸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接觸並學習正向教養,
以及一切有益溝通的工具(薩提爾對話、非暴力溝通)
讓我可以從現在就開始練功。
時常聽到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長說:
「真的很難教,根本沒辦法教也叫不動。」
「回家就躲進房間,問什麼都只回恩跟還好。」
「長大了翅膀硬了,根本就不聽我們的。」
「表面看起來都很好沒事的樣子,私下竟然做這種事。」
「說讓我傷心的話,做讓我難過的事。」
「有事只找朋友,根本不理我們。」
❓為何原本乖巧聽話的孩子好像變了一個人?
艾瑞克森(Eric H. Erickson)所提出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提到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發展任務與心理危機。
總共分為八大階段:嬰兒期、幼兒期、學齡前兒童期、學齡兒童期、青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以及成年晚期。
每個階段均有其衝突存在,
而所謂的成長,便是克服這些衝突的過程,
同時危機也是轉機,沒有發展危機,
個體的自我就無從獲得充分的發展。
❗️人的一生會有兩次的「自我認同危機期」
第一次發生在1.5-3歲(從嬰兒轉變成兒童),
另一次則是在青春期(從兒童轉變為成人)。
❓為何這兩個階段會產生自我認同的危機?
我個人的解讀為:
因為個體在身心理上快速的成長及變化,
所以容易產生角色混亂,
一種尋求、試探以及統合的過程,
同時也是成長與階段轉換的必經過程。
通常成人會覺得正在經歷這樣階段的孩子特別難搞,
也產生叛逆期一詞,因為讓人難以捉摸,
同時也反映出孩子的混亂及挫折。
孩子還小時,你或許可以用權威壓下來,
因為比較起來你更有力量也更高大,
同時孩子的世界裡只有你,
或許會因為害怕挨罵受罰、害怕失去成人的愛而順從。
但當有一天,你不再是孩子的全世界,
並且眼前的孩子已經長得跟你一樣高時,
你還有把握用權威使孩子順從嗎?
而且就算表面順從,但如果內心不服,
許多事變成只在檯面下做,
許多事不是沒發生,而是你沒看到也不知道罷了,
這樣的親子關係是我們想要的嗎?
青春期就像是一次的父母期中考,
過往教養中的問題都會一次爆發出來,
面對青春期孩子的反抗與不信任,
權威式教養可以說不只沒效,還會加重以上狀況,
與其那時頭痛憂煩,還不如現在就開始做好準備,
不是用力去征服與控制,
而是用心去理解與接納。
#因著學習而能理解 #因著理解而能接納
讓我們學習贏得孩子而非贏過孩子。
#阿德勒正向教養 #溫和堅定的教養
兒童發展理論艾瑞克森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拉開邊緣人與惡的距離
卓瓊鈺/成大醫學院物理治療系副教授(台南市)
台南玉井縱火案釀7死,死者家屬進行招魂。記者謝進盛/攝影
台南玉井的佛堂,因為一位年輕人的蓄意縱火,害死了七條人命,令人看了不勝唏噓,這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的台北捷運事件以及前陣子火紅的偶像劇。這把惡火可能不只燒毀了一群有共同信仰的人對宗教的信心,也可能澆熄了他們想要關愛邊緣人的熱情。
可怕的是,嫌犯在接受偵訊時,竟然說出,「燒死一個人也是這樣的罪,多燒死幾個沒關係」,可見嫌犯的冷血。更何況這些人是以前曾經幫助過他的人。就因為後來拒絕他入住,就被他挾怨報復,回首以往的付出,實在叫人情何以堪。
本以為嫌犯可能是弱勢,沒有想到家境卻是中上階層,但媒體有稍微提到父母親因為感情不睦,可能沒有給他足夠的愛與關懷,我猜測這可能是問題所在。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他愛與關懷很重要,但過猶不及,如果溺愛孩子,樣樣都滿足他、都幫他做好,也不見得是好事。根據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在幼兒與兒童時期,如果能夠好好的引導孩子,就可以讓他養成勤勉、自動自發的好習慣;反之孩子個性就會變得退縮或是自貶自卑。在青少年時期如果能夠多關心孩子的學習與交友狀況,就可以讓他對自我能力肯定有認同感,有了明確的自我追尋的方向,孩子就會有信心;反之孩子若不清楚自己的長處就容易感到生活無目的,就容易徬徨迷失,進入到成人早期可能變得與社會疏離,感到寂寞孤獨而成為邊緣人。
家長要教導孩子自律,是要教導他們學會控制自己。但現在的家長多半重視孩子的學業成績,沒有時間或是沒有力氣去要求孩子自律,這可能讓成長期的孩子發展到不對的方向,進而造成後來的偏差行為,這實在是家長們不可以輕忽的事情。
社會上有很多需要關懷的孩子,即使很多人現在不婚不生沒有自己的孩子,但若你有多餘的心力,請不要吝嗇分享你的愛。不要以為你對學生或鄰居孩子的問候聊天是多餘的,有時候小小的付出,也會影響他讓他感念一輩子。總之,要多關心我們周遭的孩子,想辦法拉開他們與惡的距離,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夠更平安祥和。
兒童發展理論艾瑞克森 在 幼兒理論 :: 藥局地圖 的推薦與評價
兒童發展理論.朝陽科大幼保系.李宜娟.心理動力(Psychodynamic)佛洛伊德之心理分析論艾瑞克森之心理社會論;行為主義(Behaviorism)巴夫洛夫華森史金納的傳統學習 ... ... <看更多>
兒童發展理論艾瑞克森 在 More content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提到心理發展,#艾瑞克森(Erikson)的社會發展理論跟. ... 都有各自的發展任務與危機;皮亞傑則把兒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但發展的速度會因為許多外在因素而有所差異。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