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W坐姿的迷思與注意事項】
有時候小孩會被發現呈現W坐姿,這時家長的雷達會開啟,連忙糾正他:「不要這樣坐,醫生說這樣不好。」但是,W坐姿真的會造成走路外八,甚至是髖關節脫臼嗎?
兒童復健專家指出,W坐姿不會直接造成髖關節脫臼!隨著年齡增長和骨骼發育,小孩的坐姿會逐步自然改正⋯⋯⬇️⬇️
🔶每天15分鐘,專家教你增強免疫、預防感冒
cplink.co/x45Nn64X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760的網紅KidPro醫學級兒童發展教育團隊-恬兒職能治療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適合4歲以上 #握筆基礎小遊戲 從開學到現在,最近私訊開始出現兩個大宗, 除了分離焦慮的問題外,另一個就是孩子開始需要大量寫字✏, 建立書寫的基本功之前的文章有提到許多 沒看過或想要複習的捧油,我們整理出來囉! 【你該知道的寫字前的知識,攏底家】 寫字,孩子準備好了嗎? https://ppt...
兒童復健 在 李介文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碩士班三年級,有一段時間,我同時在兒童復健科跟兒童心智科實習。
這兩個科最大的分別就是孩子的年紀,在兒童復健科,我曾經做過出生6個月的早產兒評估,也做過一兩歲的嬰幼兒,在兒童心智科,就是學齡的大小孩跟青少年。
我發現,嬰幼兒的父母,即使自己的孩子在評估時有些能力發展較遲緩、甚至能力還沒發展出來,但父母看孩子的眼神總是充滿溫柔,語氣充滿鼓勵,但是這樣的情況在學齡孩子的父母身上,就慢慢變成了不耐煩與指責。
你就知道,養育一個孩子,對父母的心理摧殘有多大。
從踏進兒童領域開始,我就有一個夢想:要讓世界上的親子,都能夠笑著面對彼此。
轉眼間,十年過去了,我完成了學業、考上了心理師,到了醫學中心執業,我從沒忘記這個夢想,在大醫院的工作其實很忙碌,一個檢查要排三個月,治療要排半年,面對孩子與家長的時間很緊湊,我總是把握能跟他們再多說幾句話的時間,哪怕只是給個鼓勵也好。
這樣不夠,於是我執業的場所越換越小,從醫學中心、到地區醫院、到診所,只為了能夠有多一點時間跟他們互動,因為我很用心的做了評估、做了治療規劃,好希望可以多幫他們一點。
這樣不夠,心理評估與治療,一次都是以一小時來算的,我曾經一天工作十個小時,也才服務十對親子,於是我開始演講、開始寫書,就算你無法當面遇到我,我也希望可以傳達心理學可以幫到你的地方。
這樣不夠,我還希望除了透過文字之外,可以真的跟更多家長說到話、試著解決更多家長的問題。
📌 於是,我跟大大學院合作,開設了這門線上音頻課程【不說教不動怒的親子教養實戰課】。9/26(本週日)前,#早鳥優惠即將結束,現在加入還可以抽我的「線上互動諮詢小教室」!歡迎把握機會>>https://bit.ly/3lujxKy
無論是當面遇到我、聽我的演講、看我的書、聽我的線上課,我都很誠懇的,希望透過我的努力,慢慢的影響你的教養方式,慢慢的增溫你們的親子關係。
我一直很記得,我的老師跟我說,一個心理師的養成不容易,知識分子要有自覺,要對這個社會有貢獻。
我能夠對這個社會做的貢獻,就是把我知道的親子教養知識,加上我的經驗,幫助一對對的親子。
有人說,理論是理論,實務是實務,會這麼說的人,只是呆呆的套用理論,根本不知道變通,理論跟知識當然很有用,不然的話,你不用來聽我的課,去問你家鄰居的大嬸就好,他們育兒的經驗也很多。
身為一個知識分子,我有責任幫你把關,兢兢業業的更新知識,兢兢業業的把知識運用在親子教養上,我想,這是我對你的負責。
我走過了第一個十年,陪伴了好多對親子,也希望可以陪伴你,還有你的孩子一起成長。
我有一個夢,希望要世界上的親子,都能夠笑著面對彼此。
如果你也認同,歡迎你一起加入我的親子教養課。
👉 #限時早鳥優惠倒數中,只到9/26(本週日)!早鳥優惠價只要NT$1,500(原價$6,800)就能加入,馬上報名【不說教不動怒的親子教養實戰課】,再抽「線上諮詢互動小教室」>>https://bit.ly/3lujxKy
#如果你報名了,也歡迎留言+1,讓我親自感謝你的支持!
兒童復健 在 謝金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每天為你讀一點書 S01E52 疫情中如何幫助發展遲緩的孩子 feat.吳欣治醫師
這個夏天應該對很多年輕爸媽來說非常難熬,一方面要工作、一方面又要照顧小孩,尤其是一些比較需要早期療育的協助介入的小朋友,疫情期間也不方便去看醫生,那怎麼辦呢?我們今天邀請的來賓是 台北慈濟醫院 兒童復健中心主任吳欣治醫師,吳醫師要來跟我們談談,疫情期間我們如何來協助發展遲緩的慢飛天使。
*Photo by Anna Shvets from Pexels
📙每天為你讀一點書 📙 👉️點開連結直接聽
https://sndn.link/readforyou/hWvJvr
-------
由謝金魚主持、慈濟基金會獨家贊助
不論你在哪裡,我們都在這裡,每天九點,為你朗讀。
Sound On:
https://sndn.link/readforyou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0SwHu6Voc8eNV4trI8N0ZX
KKBOX:
https://podcast.kkbox.com/channel/KlHdUqx6AIr-Fdpprn
apple:
https://reurl.cc/a9vXVl
Google:
https://reurl.cc/zeWKpe
兒童復健 在 KidPro醫學級兒童發展教育團隊-恬兒職能治療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適合4歲以上 #握筆基礎小遊戲
從開學到現在,最近私訊開始出現兩個大宗,
除了分離焦慮的問題外,另一個就是孩子開始需要大量寫字✏,
建立書寫的基本功之前的文章有提到許多
沒看過或想要複習的捧油,我們整理出來囉!
【你該知道的寫字前的知識,攏底家】
寫字,孩子準備好了嗎? https://ppt.cc/f0FTxx
書寫前六大準備能力 上肢動作篇 http://bit.ly/2NhgWR0
書寫前六大準備能力 視知覺+視動整合篇http://bit.ly/2TaHBo1
書寫前六大準備能力 雙側協調+運動覺篇 http://bit.ly/2V7fjYI
-
其實還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虎口穩定度
虎口穩定度不好會影響什麼呢?
在影片中都有示範和解說喔!
影片重點:
☑建立虎口穩定度的小遊戲,只需要手+紙+積木
☑虎口穩定度對寫字的重要性
☑如何觀察虎口穩定度
-
訂閱Youtube,好多好玩遊戲在這裡:
http://bit.ly/youtube-kidpro
兒童復健 在 曼曼職能治療師的育兒紀錄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特別邀請到「小梅西」來為我們示範 「佛系守門員」,果然緣份到了自然就能防止對手得分!
【粗大動作】能向前踢球
【精細動作】丟球給他能去捕捉
【語言認知】能指出圖片中物體
【生活自理】能粗略用毛巾擦嘴或手
💡 捕捉球的項目,本片拍攝時,寶皇沒有像平常那麼動態,這個項目比較是寶寶知道要去停住/接住他人丟過來的球(尚沒有立即接到沒關係),會是比較動態的過程。
💡 18個月之後的發展里程碑,大部分發展檢測表會以18-24個月來列出,所以拍攝項目是依寶皇現階段發展出18-24個月內的項目,但也符合由簡而難的發展順序。
💡發展里程碑皆有緩衝期,當月尚未熟練該技能,皆尚有時間發展(依項目可抓3-6個月),可持續在生活中帶領練習,並記得等待給予寶寶時間反應與表現。若有疑慮建議尋求兒童復健科門診或早期療育聯合門診等專業評估協助。
#影片中寶皇1y8m29d
================================
訂閱按讚我們的平台,育兒知識不漏看!
📺食尚夫妻Youtube: https://goo.gl/eH5GBR
👍食尚夫妻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hisunfuchi/
📔食尚夫妻部落格: https://shisunfuchi.blogspot.tw/
=========================
曼曼職能治療師曾任職於兒童發展中心並為知名兒童發展促進活動的講師並受邀於各大親子網站擔任駐站專家與作家。與湯姆哥和寶皇藉由插畫、照片、影片、心智圖等,提供最實用的寶寶發展促進活動、寶寶玩具、感覺統合、育兒知識、婦幼用品、生活等小撇步分享,期盼能夠促進家庭教養的親子關係,讓爸媽育兒更簡單。
兒童復健 在 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兒童語言發展階段
這一次特別邀請臺安醫院兒童心智科 黃國洋醫師,跟我們講解一下兒童語言發展里程碑,以及有什麼徵兆是父母需要特別注意的。
各個年齡層,應該出現一些語言的行為,父母可以觀察的部分,可以分為「理解」跟「表達」
#0到1歲 :叫喚反應,牙牙學語
#1到2歲 :了解物品名稱,單字
#2到3歲 :明白指令,雙詞/簡單問句
#3到4歲 :了解分類(水果, 動物),短句/連接詞 (後來,然後)
#4到5歲 :聽懂大部分對話,長句/電話應答
#5到6歲:理解所有成人日常生活話語,推理/抽象意義 (因為…所以...)
目前兒心的研究顯示自閉症孩童可在4-6個月大時就出現和正常嬰兒不同的地方,最明顯之處是他們「對照顧者的眼神追視不良」。
6個月後,自閉症嬰兒呈現較明確的症狀:
對叫名不大反應
眼神對視缺乏
1歲後的自閉症幼兒呈現:
眼神接觸少
缺乏共享式注意力
對物品的偏好勝過與人互動
語言遲緩
堅持度高
自我刺激行為多
所以如果寶寶出生時聽篩正常但4個月大後不大看人,對叫喚不大有反應,就要小心了。
父母可找兒科醫師、兒童心智科醫師,兒童復健科醫師。
兒童復健 在 [寶寶] 請問林口長庚兒童復健醫生-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我家兒子1y8m,但會說的話很少
只會叫爸爸,任何人都叫爸爸
跟好,是,謝謝
其他都是聽不懂的話
所以想帶去林口長庚評估
請問有推薦的醫生嗎?
陳嘉玲醫生網路掛號都是額滿的
還有其他推薦的嗎?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0.27.23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483979944.A.8D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