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進校園就是反法治嗎?
小綠燈媽媽 王婉諭 拿著某小學設「青天三鍘刀」公仔大做文章,說包青天其實是個審檢不分、違反控訴原則的反法治角色。
要談法治教育就認真談吧。
法官是各文明社會古老的存在,然而現代檢察官制度於19世紀初才出現,歷經法國、德國、日本,20世紀初傳到中國清朝,中華民國於1935年正式採行。
包拯則是11世紀初的北宋人。根據《宋史》記載:「公性峭直,惡吏苛刻,務敦厚,雖其嫉忠,而未嘗不推以忠恕也。」
正史中的包拯,清正剛直,卻為人敦厚。
世間對包青天的形象,主要來自明清時期流傳的《包公案》,及其衍生創作《三俠五義》,知名的「青天三鍘刀」便來自小說第九回。
先斬後奏的「尚方寶劍」也是明朝產物,由皇帝賜與武將整肅軍紀之用。
包青天的三道御鍘只是威脅恐嚇的刑具?這樣的觀點未免太過狹隘。我沒當過家長,但我當過老師,我想我會這麼教孩子。
龍頭鍘斬皇親國戚,代表「律前平等」;虎頭鍘斬文武大臣,代表「刑上大夫」;狗頭鍘斬平民百姓,代表「懲治罪惡」。
龍頭鍘的「律前平等」正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體現。
《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太子嬴駟犯法,商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意即居上位者犯法不罰,所以法律窒礙難行。
現代版本可見於我國憲法與聯合國公約。
《中華民國憲法》第7條:「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第7條:「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並有權享受法律的平等保護,不受任何歧視。」
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26條:「所有的人在法律前平等,並有權受法律的平等保護,無所歧視。」
至於虎頭鍘則是對傳統觀念的推翻,《禮記‧曲禮上》曰:「刑不上大夫。」講的原是乘車之禮,卻常被解為文官有不受刑之特權。
《孔子家語‧五刑解》曰:「其有大罪者,聞命則北面再拜,跪而自裁,君不使人捽引而刑殺。」
因為古人重氣節,也就是「念你是一代宗師,你自盡吧」的道理。但是貪官汙吏怎知恥呢?所以需要虎頭鍘斬之。
遺憾的是,這些都是小說戲曲的情節。正是因為現實社會中貪贓枉法的政客橫行,人民只能將精神寄託在文學作品。
例如,行政院帶頭違法、各部會包庇藏私、民代護航放水,社會大眾對司法行政,又怎麼會有信任呢?
「孩子,包青天不是現代法治的榜樣,卻是古代司法的演變,透過故事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提醒人們不能忘記對正義的追求。」
身為立法委員,抓著審檢不分以今非古,剝離孩子學習律前平等、嚴懲貪官汙吏的觀念,才是反法治又反教育。
【追伸】
事實上,10世紀後半葉的中國宋代司法相對嚴謹,在當時領先西方文明的神聖羅馬帝國。從「糾問式訴訟」到對抗式訴訟,遲至19世紀和20世紀初才確立。用現代訴訟制度以今非古,只會顯得思想狹隘。
另外,中華民國的「審檢分隸」,是1980年的事。然而檢察署去法院化,甚至是2018年才發生,法界認為即使如此仍未完全實現「審檢分立」。
其實這一個問題很簡單,對於小學生的法治教育,是教導「律前平等」的基本法律原則較重要,還是教導「三級三審、兩造詰辯、上訴救濟」的司法訴訟制度較重要呢?
--
⚡️定期小額捐款,贊助核四公投經費(2021元/月)
https://p.ecpay.com.tw/B457051
⚡️定期小額捐款,贊助核四公投經費(828元/月)
https://p.ecpay.com.tw/DBDB79E
先斬後奏寶劍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稍早看到了一則新聞,讓我有些話想說。
台南市某小學學校設置了青天三鍘刀的大公仔,學校號稱,希望將電視劇《包青天》裡的虎頭鍘、狗頭鍘、尚方寶劍等,成為「法治教育的另類素材」,還說,希望學生能從歷史故事中學習法治的觀念,成為知法、守法的好國民。
新聞裡還能看到孩子們看似好玩的,趴在虎頭鍘上做出搞笑的表情,大夥開心一同合照。
我理解想將法治教育落實在校園中的動機,但是,我其實並不那麼贊成這樣子的「教材」,出現在孩子的校園裡。
或許看似有趣幽默,但是,其實包青天是個審檢不分、違反控訴原則的「反法治」角色,更別說尚方寶劍甚至還可以先斬後奏,當事人毫無救濟管道。這個角色、這些故事,其實離所謂的「法治」非常遙遠。
若真的把包青天時代的判刑模式搬移到現代,恐怕才是法治的崩壞。
法治教育,不該只停留在灌輸孩子「守法就好」,或透過這樣威脅、恐嚇的「刑具」來意識到做錯事會被處以嚴厲的懲罰就好。我認為,真正的法治教育,應該是要教導孩子去思考法的脈絡,為什麼需要法律?讓他們理解後,願意自發性地去遵守,甚至進一步地去思考每個法律的合理性。
平常我也常常和孩子討論,「他是不是壞人?」、「怎樣才是好人壞人?」、「做錯事就是壞人嗎?」、「違法就一定是不對的嗎?」,這些事情都不是簡單的對或錯,好與壞的二分法。小一的雙胞胎,在他們的認知裡,做了違法的或不好的事就是壞人,我和先生也曾經違反交通規則被開過紅單,所以我和爸爸是壞人嗎?如果有一個小孩被性侵了,另一個人看到了為了幫這個小孩而跟對方打了起來,這樣打人的人就不對、就是壞人嗎?
在和他們討論的過程中,逐漸教他們如何學習思考、判斷,而光是這樣討論就常常花了我許多時間,站在教育的立場上,我覺得這樣的過程是必要的、是應該盡可能提供的。
教育,不能只想著好玩、速成、想著簡單就好。
先斬後奏寶劍 在 臺北居敬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恭祝全臺 廣澤尊王 聖誕千秋🎉
相傳廣澤尊王是由一位牧童得道升天而來,其中紅臉造型的廣澤尊王又稱「保安尊王」、「郭聖王」及「郭王公」,民眾盛傳廣澤尊王時常顯神蹟救助苦難,是泉州人的傳統守護神,隨清朝農民移墾傳到台灣。
依據史冊記載,保安廣澤尊王姓郭名忠福,福建泉州南安人,後唐莊宗同光年間﹙九二三~九二五﹚二月廿二日生於南安清溪梓里。
十六歲時得道升天,鄉人於得道升天處建廟供奉,以後屢有靈驗,曾助滅宋宮火災。 由於郭聖王保民安國的事蹟,先後受朝廷封勅有三
宋光宗:勅封威鎮忠應孚惠廣澤侯
宋寧宗:晉封提伯王,加封保安王
宋寧宗:再累加忠應威武英烈保安廣澤尊王
十三太保,在台灣的說法是保安廣澤尊王與妙應仙妃的十三個兒子,或是尊王的部將,而在大陸的說法則是保安廣澤尊王的分靈,如第一個分靈出去的,稱為大太保,以此類推至十三太保。
大太保尊稱:玉敕代天巡狩元帥府二代欽差,其職為帶父工作,監督之職行,鎮守在詩山龍山宮。
二太保尊稱:金闕順天尊王,其職為管上界及下界之事,又守聖王之祖墳,鎮守在清溪威鎮廟。
三太保尊稱:五當東方武士,其職為武將,神力強盛,專司驅邪,犯陰之事,鎮守在巨門鰲峰宮。
四太保尊稱:南北巡總指揮,其職為負責連絡,大事皆由其連絡、處理,鎮守在溪頭溪頭宮。
五太保尊稱:代天行醫,其職為精於醫術,常常行醫,鎮守在殿阪景福社。
六太保尊稱:雙忠尊王,其職為主持公道,處理民眾之控訴,鎮守在大延壽山宮。
七太保尊稱:東天王,其職與六太保大致雷同,鎮守在宮下澳頭宮。
八太保尊稱:武燕王,其職為監督,在十三太保之間察巡,負責督導諸太保,鎮守在溪東溪東宮。
九太保尊稱:五常軍元帥,其職不明,鎮守在山兜銘境宮。
十太保尊稱:察巡天下,其職為負責察巡天下,鎮守在坑柄坑柄宮。
十一太保尊稱:金封秀士,其職為文士,專辦文字之事,鎮守在羅埔駐龍宮。
十二太保尊稱:童月王,其職為天下巡狩,到處雲遊察巡,鎮守在古宅行祠宮。
十三太保尊稱:代天總代巡,其職為可以上天庭,到地獄,亦可管人間,配有尚方寶劍,可以先斬後奏,鎮守在仙境永安宮。
十三太保分別各守一宮,皆離祖廟詩山鳳山寺不遠,而且各宮皆在離詩山不遠之十三個村落中,每一村落一宮,以鳳山寺為中心,形成衣各信仰圈.
以上敘述皆出自於「說聖王‧道信仰‧透視台灣廣澤尊王」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