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氣候變遷:城市暴雨篇
台灣 沉了嗎?
這不是海平面上升,淹沒過土地,而是一個「熱帶性低氣壓」,伴隨著西南氣流,就讓南台灣徹底泡在水裡
(民眾)人家來載你 你為什麼不想出來呢?
強颱規模的瞬間暴雨如炸彈狂襲,多數地區24小時內,就降下超過600毫米雨量,剎時間,道路變成河,農田淹成湖泊,沒有人知道這裡究竟是海洋還是陸地
誰能想到行駛中的小貨車,竟會在暴雨中成了3.5噸的潛水艇?嘉義甚至傳出有人開車滅頂,多虧救難人員及時趕到才救回性命。高雄仁武這位老先生眼看滾滾泥流,就快把家園吞沒,拚了命地清除垃圾,以為能就此打通排水:但就像這戶人家試圖一瓢一瓢地把黃泥水舀出去,根本是螳臂擋車。
(高雄仁武居民)
早上醒來就看外面已經,外面的車。子已經都(淹)快到玻璃了,我們裡面都已經淹起來了。
台灣2018年先後躲過十個颱風侵襲,讓夏季南台灣的水情一度吃緊,但這波豪雨雖然灌飽了水庫,卻也一口氣沖垮了當地4327億的治水神話。
先前花大錢蓋的滯洪池失靈,人民怒批政府防災仍停留在史前時代,完全是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
(當地居民)
這個政府眼睛瞎了嗎?你設這個有用嗎?淹到這裡耶,你不救這個是人禍,因為下雨沒有淹,是雨停了這個地方才淹,你治水有問題耶!
「海綿城市」概念的再深化,幾乎每逢暴雨過後就會被重新討論。
這原是由澳洲人口學者Budge 2006年率先提出,要大家注意人口過度集中,馬路不滲水,恐讓都市成為災難引爆的核心。現在談抗暖化已經緩不濟急,人類迫切需要因應極端氣候的解決方案,頭號要務就是避免地表皮膚因為水泥地無法滲水。
(柳中明/全球氣候變遷研究專家)
(我們想)把城市改變成一種叫"海綿城市"的概念,雨水一來它就吸水,我們就讓它(城市)吸飽水,大熱天的時候(城市地底)裡面儲的水,就會蒸發出來,讓這個水泥城市下的土壤,都被封死的狀況之下,它把那個氣孔全面打開。
前台大全球氣候變遷中心主任柳中明,在2012年率先向各界推薦台灣自創的JW生態工法。這猶如替地表量身訂做毛細孔,即便外觀仍是水泥大樓 柏油路面,但雨水其實已經直通地底生態圈,再藉由土裡的小動物和微生物,勤奮工作 捕捉路面上的二氧化碳,轉換成新鮮空氣做為回饋,就能讓一座城市自主呼吸。
彰化農家出身的發明人陳瑞文,雖然是個學徒出身,國中畢業的水泥工,至今卻已擁有一百多項專利,且很懂得巧妙結合塑膠和水泥這兩種百年不化的材料,全方位地幫城市降溫 、防洪 、抗旱 、捕碳。
(陳瑞文/JW生態工法發明人)
我們是運用自然解決自然,讓整個都市不淹水的主因,就是打開地底下,打開鋪面,讓整個鋪面底下,成為一個滯洪池,也就等於一個地下濕地,地下河川 地下儲水槽這個概念。
陳瑞文的想法很簡單,「永續」「平價」。
將原先外界眼中最不環保的混凝土,以綠色工法垂直向下,第一層先以塑膠管當支柱灌入水泥,讓中空塑膠管,不但成了地表的毛細孔,水泥樓板還足以乘載人類文明的重量,接下來的碎石層,再一次平均分散承重,同時讓雨水滲入 過濾,待第三層自然土壤吸飽雨水後,便能涵養地底生態系統。
粗估台北市道路鋪面若全採用JW生態工法,可承受的透水率將是一分鐘200毫米,等於在地面下儲存20座大湖,夏季也可降溫至少攝氏三度,節電30億度,路面碳捕捉 130萬噸。
(陳瑞文/ JW生態工法發明人)
今天我們聚集在COP22 (摩洛哥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為的就是要如何拯救我們共同的母親 ,地球。
陳瑞文憑藉著這項獨門技術,多次橫掃國際環保發明大獎,並連續三年獲邀出席聯合國氣候會議展出,且不只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全球目前已有超過30國,先後與他接洽專利與技術授權。
但唯獨台灣受限於政府採購法(採取最低價格標),往往只因造價略高就寧願退回,繼續採用傳統透水磚或者瀝青,完全無視於這種生態工法,每年其實可以有效省下龐大的維修費用,整體從鋪設工程到維護並未高出瀝青路面。
(陳瑞文/ JW生態工法發明人)
這套生態工法,它是一個系統,適合地球的表面,不管你是在岩盤上面,在屋頂上面 ,在水泥地上 ,在沙漠的地方 ,在冰天雪地的地方,在都市的城市裡面,它都可以因應當地的需求,而提供他們所需要的環境修復的一個功能。
台北市2010年主辦花博時,也曾採用過類似海綿城市的工法,精心規劃設計的鑽石級建築新生三館,不僅放進了生態池和綠化屋頂,還開闢了一條水生植物的渠道,水道沿著夢想館蜿蜒迂迴,讓原本污濁的水,經過野薑花 紫蘇草 水稻 空心菜筊白筍等水生植物的過濾洗滌,慢慢變成乾淨的清水,加上海綿道路。
但這些先進的觀念,最後卻被有心政客淹沒在,「空心菜一把五百」的政治口水中,台北市府原先有意引進全市綠色屋頂的改造,最終也遭中央內政部營建署,以不得增加容積率考量為由駁回申請。
(曾瑜/時任廈門市政設計院院長)
現在我們(廈門)的雨,是續存了可能10%到20%,80%是排掉的,那以後我們要改過來,我們70% 80%的雨水要留住,20% 30%要排出去。
中國大陸近來也致力推動「海綿城市」,廈門便是其中之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自2013年率先提出後,同年10月北京當局便明確公布16個試點,計畫在50多平方公里面積的城區範圍內,3年內投資865億人民幣,以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模式,徹底實現城市「小雨不積水 大雨不內澇」的目標。
近期上海規畫公共空間,也在位於徐匯區的龍華機場下,悄悄設置了一座「雨水銀行」,那裡原是一條1.6公里長的混凝土飛機跑道,在航空功能褪去後,規畫者就順著跑道走向,打造出一條下凹式綠地及海綿道路,既豐富了城市風貌又兼具環保。
(傅祥卿/上海西岸開發有限公司項目管理部副部長)
收集到雲錦路半幅路的雨水,過濾以後,把這部分水作為廢水利用,(藉此將)海綿城市的概念,推廣到整個濱江建設裡面。
再回過頭來看台灣,每逢淹水才會想起「海綿城市」,但也僅限於寫在白皮書裡的口號。
2017台北淹大水,市長柯文哲曾說要打造水冷散熱的海綿城市,但隨後公布的政績宣傳影片,卻遭批評透水磚並不透水,且並未指出夏季是否有助降溫,徒具其名 未符其實,而他任內打造三橫三縱更是採用透水瀝青,造成的熱島效應不但更甚柏油,也不具儲水治洪效果。
時隔一年 南台灣又遭暴雨重創,陳瑞文感嘆自己這套JW生態工法,即便是法國環境發明展上的金牌作品,還被聯合國譽為解決暖化的關鍵技術,卻連承諾他願意專利無償提供給台灣,也在家鄉推動不了。
當暴雨 、洪水 、乾旱和熱浪註定成為常態,無論是眼前或世界各地的災難,都有可能是明日的台灣。
我們的政府實在不應再虛應輿論,必須立即推動長遠的城市及國土改造計畫。
億豐 塑膠管 在 喬幼-芒果公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_^)/★\(^_^)
喬幼之公務人員太失望篇
中市議員踢爆 公務員集體假簽到 蹺班賺外快
台中市議員吳顯森昨指控,台中市政府路燈養護技工,偷料販賣、蹺班回家、集體假簽到加班,被控偷料的技士蕭主忠,昨由政風人員陪同到廉政署中部調查組說明,否認侵占,檢察官訊後請回;台中市長胡志強說,他不清楚全案細節,但「絕不護短、依法辦理」。
吳顯森指控,台中市路燈管理科一年經費五億元,但大雅區龍善街路燈不亮,他和民眾通報一個月後仍未修護,他氣得請助理跟拍,從五月六日至廿五日,發現管理科技士蕭主忠每天準時上班,卻到豐樂公園辦公室疑似「偷東西」,並和其他技工蹺班。
吳顯森表示,蕭涉拿走新舊安定器(新品約四百元)、電線等材料,有一天拿了八個新安定器,載到住處下方的牛肉麵店,晚上再運到大里區中興路一間水電行存放。
吳顯森質疑,蕭員月薪三萬五千元卻偷公家材料,新的直接賣,舊的拿回去辦公室調換新品,假裝有去維修,根本是「洗料」。
記者昨赴被指為放材料的大里中興路透天厝,一樓果然堆滿塑膠管等水電材料,但大門深鎖無人應門。
當事人否認 檢方訊後請回
廉政署中部調查組表示,蕭主忠供稱,市議員說的水電行是他朋友開的;他每天都從辦公室領料,再依安排路線一路維修路燈,且每天下班都直接回家,工作袋內所有舊的、壞的、新的材料也一併帶回家,隔天回辦公室再報帳,都有帳目,不可能侵占。
但吳顯森的助理還拍到,疑有技工蹺班,跑去幫承包市府工作的水電行工作,還有技工回家去顧檳榔攤、五金行;吳顯森五月廿六日會同建設局副局長臧澎田突擊檢查辦公室,發現有十名技工明明下午兩點才上班,居然上午十一點就已簽到。
多人疑浮報加班費 市府查
吳顯森說,曾幫行政院副秘書長蕭家淇開車的陳姓技工,上班時間為下午兩點到晚上十點,五月卻有八天,將下午五點至九點或五點半至九點半報加班,疑似浮報加班費。但路燈管理科澄清,陳姓技工屬機動組,有時上白天班、晚上加班。
呂姓技工被檢舉上班時間回家顧檳榔攤,其妻喊冤說,丈夫忘了帶鑰匙,上班時到攤子拿鑰匙就離開,就被人拍照檢舉,實在很委屈。她曾聽聞丈夫說,該議員常找路燈養護工的麻煩,也曾聽說議員的兒子或親友在做路燈工程。
建設局長吳世瑋表示,蕭姓技士承認拿材料,但強調「沒拿去賣錢、沒圖利自己」,至於多名技工蹺班、溜班、疑似浮報加班費,已送考紀會調查,路燈管理科長張添嘉昨被降調為非主管職。
檢察官表示,路燈管理科多人集體偽造簽到,是否涉及刑責,還是單純行政問題,應由市府政風室先調查,如有涉及刑責再移送。
" 喬幼點歌站 " 貪得無厭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x7hfjVVgV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