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開學之前,由妹夫開車,與95歲父親訪問華梵大學,內心洶湧起伏。
我在華梵大學連續開課了6年,6年中總共開了6門課(傳播倫理、新聞文學、危機處理的媒體策略、報紙編輯與標題製作、傳記人物寫作、傳播專題研究),1年至少保持開4門課,這在全國各大學兼任老師裡面都是非常非常罕見的。華梵的學生們也很喜歡我,選課人數踴躍,我的教師評鑑98.07分,據說是當年的全校第一名,據說!
但是我對學生們也特別好,台灣新生報採訪主任是我的學生,我推薦了兩位學生去做記者、另外我推薦了一位男生去人間福報做記者、一位女生去基督教論壇報做記者、兩位去香海文化出版社作編輯,圓了他們新聞夢。
老爸看到我竟然連續6年,要跑這麼遠的山上來上課,只為了賺一點點的鐘點費,覺得不可思議!連老妹都驚呼連連,這是我對教育與學生的熱愛,文化大學也很遠,我連續教了廿年。
我們走在校園裡全部繞了一遍,竟然一個人都沒有遇到,一位學生都沒有看到,雖然陽光熾熱,但是心中卻覺得寒冷。
我的好友呂健吉教授邀請我去華梵開設校際的「傳播學程」(六年後從校際降級,我就離開了)。我為什麼要跑那麼遠的地方,連續六年都不間斷。主要的原因是我欽佩曉雲法師辦學的理念。華梵大學真是一個非常好非常好的大學,因為曉雲法師就住在學校裡面,華梵大學就是曉雲法師的廟,就是曉雲法師的佛堂,所以曉雲法師將所有的收入全部投入學校的建設,而且還將信徒的奉獻也投入學校。曉雲法師創下了8個大學第一,包括:師生比例、樓板面積比例、圖書與學生比例等等,如果哪一個學校能夠在任一項上超越華梵大學,華梵贈送一百萬元獎金,這樣的魄力,這樣的自信,這樣好的學校,因為地處偏遠加上少子化衝擊,竟然快支撐不下去了,站在校園裡,環目四顧,為華梵祈福。
華梵大學為了自救從109學年度起,創下空前先例,等同所有學生學雜費全免。大一新生只要修「校園共同維運實習課程」,每周進行5小時的校園維護工作,即可獲得與學雜費同額的「品德獎學金」;大二至大四生也可申請「創新共學獎學金」的全額獎金,形同全校學雜費全免。
我愛華梵,想念華梵的學生,懷念六年華梵時光。
同時也有17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從這個星期一開始,澎湖居民陸續因皮膚出現紅疹又奇癢無比,擠滿當地診所。最後經過台灣多位皮膚科醫師,透過當地診療及遠距門診的方式,綜合研判紅疹的病徵可能是毛毛蟲皮膚炎。因為當地上週五開始吹東北季風,評估是毛毛蟲的纖毛因風大,飄散在空氣中,民眾接觸到皮膚才引起過敏症狀。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傳播專題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公部門X科學傳播專題】 隨著氣候變遷,大雨越來越大、小雨越來越小,留不住水是問題,水大不退也是問題。
那麼,究竟是誰在管理臺灣的水呢?跟著 鄭龜煮碗麵 一起去經濟部水利署 E河川-交流水知識 一探究竟!
#不不是懂水之呼吸的那位
延伸閱讀:
化學物質要從源頭管理,但根本不用管理的化學物質不是更源頭嗎?──深訪化學局局長謝燕儒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86614
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更要聰明的與水一起生活──《科學月刊》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41060
傳播專題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知道政府單位「水保局」在做什麼嗎? 水土保持還能做外交?
74% 國土面積都是山坡地的臺灣,水土保持挑戰重大,土石流、崩塌是無法迴避的風險。
這次公部門X科學傳播專題,鄭龜煮碗麵 來到南投中興新村深訪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局長李鎮洋,就野溪整治、防災意識、科技監測等議題,帶你一起了解水保局近年來最新的作為。
※本專訪盡所能忠實呈現局長觀點,後續會收集各方觀點,也歡迎大家提供意見※
延伸閱讀:
化學物質要從源頭管理,但根本不用管理的化學物質不是更源頭嗎?──深訪化學局局長謝燕儒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86614
「我不是不務正業」──深訪林務局局長林華慶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85865
————
全新計畫《科學生線上學習平台》問卷募集中!填答就有機會獲得精美好禮:https://crowdfundiing.typeform.com/to/CC8XFvbi
傳播專題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從這個星期一開始,澎湖居民陸續因皮膚出現紅疹又奇癢無比,擠滿當地診所。最後經過台灣多位皮膚科醫師,透過當地診療及遠距門診的方式,綜合研判紅疹的病徵可能是毛毛蟲皮膚炎。因為當地上週五開始吹東北季風,評估是毛毛蟲的纖毛因風大,飄散在空氣中,民眾接觸到皮膚才引起過敏症狀。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7025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NS0CjoaTQU/hqdefault.jpg)
傳播專題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幾天,許多澎湖民眾皮膚陸續出現紅腫發癢等狀況,脖子、手臂等部位都出現大面積紅疹,紛紛前往看診,今天的就診人數,估計就有上百人。有民眾以為是疫苗的副作用,而醫師表示,這是接觸性皮膚炎,感染源透過空氣傳播,由於詳細感染源還不明,而澎湖衛生局已介入調查,並強調目前還沒有接到施打疫苗的不良反應通報。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6650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J5jDTKpAQU/hqdefault.jpg)
傳播專題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國內新冠疫情趨緩,加上第一劑疫苗覆蓋率突破5成,讓外界開始期待警戒降級,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即使降級,口罩仍要戴上、不會鬆綁,國內醫師也提醒,在病毒不斷變異下,還是得靠口罩去阻斷傳播。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644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raBpNKI2U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