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42] 細說分鏡 Vol.19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60
🖍真正勾起共鳴的絕不是表面,而是隱含在照片中,那些不為人知抉擇的密秘
🖍那才是照片的靈魂、故事與含意
🖍了解過後,才足以激起我們心中的感動的共鳴
前面說了很多「照片、故事、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特別是「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也許會有人認為,那不就是「創作動機」嗎? 其實不是,我認為創作動機,是整個我們自己生命中的一個「火花」,有點像是「靈機一動」「天外飛來一筆」的感覺,又或著是抱著特定的觀點拍下的作品,說說這觀點與照片的關係如何一同呈現,所以我認為「創作動機」跟「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是不同的觀念。 這一篇,我們來談談這點
🟥旅行攝影與攝影旅行
「旅行攝影」與「攝影旅行」是完全不同的攝影觀念,也同是完全不同區旅行方式,他們都是一種旅行,但整個目的完全不同。
🔹旅行攝影,我的定義是「在旅行中所見、所拍」,這一次旅程看到什麼,在你的眼裡覺得有趣而拍下這些照片,看起來每一張照片都是獨立的,但攤在你的旅程時間軸上,照片的順序也就是旅途的痕跡。
攝影旅行則是「為了攝影所規畫的旅行」,為了照片目的,而規畫的旅行,包含出發、經過、抵達、等待,路途不見得順,但就為了那張照片最好的時候,所規畫的行程。🔹
「為了等待從傍晚進入深夜」,在一景點足足待了近 2 個小時,哪裡也去不了,因為我曾看過他人的作品,那景點、那景觀傍晚日落的照片真是迷人,算好差不多時間前往該處,然後一等就等上好段時間,就為了拍攝那 2 個小時光線與色溫的變化。
但就旅行的角度就不見得如此,旅行規畫上,通常是以「效率」「方便」為主,數個點都要一一的 「Check」,達成,那麼在有限的時間下,安排好路線、交通、用餐、住宿很重要,儘管不是每個人都是抱著這樣子的方式旅行,也有些人是「隨意」,到了再說,反正都要去那幾個地方,不如就看心情、看天氣做決定,而這一路拍攝的照片,自然也就是旅行的記錄。
「因為旅行而攝影,與為了攝影才旅行」,這二種心情我都有過,帶給我二種截然不同的攝影與旅行的心得體驗,前篇文章說到「唯有真的站在不同立場」,我們才有機會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同一件事情。
🟥何時的念頭
何時產生這念頭? 那就要談談幾年前我自己辦過一場「旅行攝影」分享會的故事講起。
那天分享會後結束,在回程路上,心裡在想今天的分享會的心得,像是哪張投影片覺得不錯,哪個點可以做的更好,每一次的分享會我都會這麼簡單的自己檢討一下自己表現好不好,同時旁邊一位人,曾與我一同自助旅行的朋友問我一些事情,他問我說他即將自己前往義大利,在找尋交通票券資訊上,網路的資料很亂,每個人說的都不大一樣,問我該怎麼辦?
🔹「這很正常呀」,我說,因為寫這些旅行分享的人,他們自己也很可能第一次去,在旅行過程知道要介紹交通票券資訊給人參考,由於他們是第一次,遇上什麼、就拍下什麼、記下什麼,有時照片沒拍到,忘了細節而交代不清是很正常的,另一方面有時年代久遠,交通資訊需要更新…,種種因素下你看的網路資料都有可能不完全正確,但可以當作背景知識,隨機應變,除非是特定地點,不然大多數的原則都是通用的。🔹
其實我也是呀,我也寫了不少相關的旅行介紹的文章,也寫過一些旅行交通、票券的使用方式,經常都是「第一次」到某個國家,解決交通問題,除了參考別人的資訊外,自己也會特定的「拍下」特定的照片,像是「車站、車票、置物櫃」等等,再配合文字來搭配解說,因為有此經驗,回答起朋友的問題就顯得自然。
爾後在捷運站門口彼此告別後,我一個人往回家路上思考今天分享會的問題,以及剛剛與朋友互動的過程,突然才覺得「啊,不對」,今天的主題根本就與心中說的內容完全相反,今天的分享會是屬於「旅行攝影」 - 分享旅行中的照片,但我最想說的,其實是「攝影旅行」,是為了要分享「照片故事」以及「照片背後的故事」,而由於今天的主題是「旅行攝影」,自然投影片的內容順序,是以「旅行的順序、痕跡」做安排。
也正因為心裡很想說的是「攝影旅行」,也難怪為何某幾張投影片,我覺得應該順序調換,或是「併在同一頁說」會比較洽當一點,但一這麼做,就覺得講起來不大有順序,時間順序就會彼此交錯,讓觀眾覺得…,怎麼一會說今天拍的照片,一會說後天、一會說昨天照片的感覺。
過去自己辦了數場,以「旅行攝影」為主的分享會,每次說完心裡感受都隨著現場觀眾互動不同,感想也不同,但覺得始終…,離我心裡想分享的「故事」有一些落差,卻無從說起,直到這一天晚上,我才找到心中那塊最想說的天地。
🔹「我最想說的,是為了攝影作品,所追求的旅途,無論甜蜜與否,那才是一張照片我挑選出來最單純的念頭,正因為是為了追求那張照片的結果,所有的準備規畫都是以「它 – 照片」為出發點思考;但如果是旅途中所看到、見到所拍下的照片,好像我只是過客,順手一拍,除此之外 – 沒了,這種照片並不是好不好看問題,而是缺乏一點…,我心裡最在意的事情,在分享過程總有點不是那麼踏實的感覺」🔹
🟥抉擇與密秘
「我也想聽聽,別人的分享一張照片背後的抉擇與密秘」,除了拍照技巧外,同時也希望聽出這些拍照技巧,是如何抉擇出來的? 是唯一的答案嗎? 還是在許多答案中,選擇最適合當下的?
就像記者訪問發明燈泡的愛迪生,「你是如何知道要用那東西來做出燈泡的?」,愛迪生回答說「我不知道什麼可以達到,我只是找到 99 種失敗的方法,最後一個才成功」,雖然真實歷史故事並非那麼簡單,但這過程也與我們追尋一張照片過程,有一些雷同可以參考的點。
任何一張照片,拍攝方式、技巧與手法,說明出來原理很簡單,比如用什麼相機搭配多少鏡頭焦段,快門光圈感光度的組合、是否使用濾鏡等其它工具輔助,天氣是如何預測,又什麼時間點下拍攝,這些都是我們最後知道的「結果」,這些資訊若能在攝影分享會一一的提及,非常實用。
但如果真的對一張照片更「細細的切入多問二句」,就知道結果背後都有一些故事,礙於分享會的主題、時間有限下,那些故事通常都會被忽略掉,而這才是我最想聽到的部分,因為我知道如果我也去了相同的地點,採用了相同的拍攝方式,假設天氣狀況也相同,我也不見得拍出相同的作品,經常如此,人人都有類似的經驗,此時不免會覺得「他人總是留一手絕活」,確實有些人是如此,但有些並不是這樣。
🔹就好比聽人說…,看一個成功的人,不要只聽他成功的故事,要看看他遇過什麼樣的失敗、如何失敗、失敗的過程是什麼,因為成功無法複製,但失敗可以盡可能的迴避。
攝影也是一樣,光是聽著他人如何拍出成功作品,不代表你就能複製他人的成功,他一但在過程中遇上挫折與失敗,那我想人人都很有可能遇上相同的情況,那麼單單聽如何拍出這張照片「成功的要素」,是無法滿足我的好奇心,而背後不知失敗多少次、等待多久,準備多少才能達到,就算同一點蹲上好幾回,每一次的天時與地利也都不同,最成功的照片不見得是「天時與地利」最好的搭配,可是在那一次如何配合天與地,做出照片不同的抉擇,那才是最有趣的部分。🔹
🟥讓聽眾共鳴
「共鳴」是很難的,我談了 100 張照片,能讓底下的聽眾、學生產生共鳴的照片,若有 10-20 張有共鳴的話,我覺得對我來說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這往往是我不斷編排講義參考的點。
要解釋一個抽像的概念,並且透過具體的圖、文、口語表達,讓底下的讓聽眾有「共鳴」那才是最棒的照片例子,而這樣子的照片是有的,但要一試再試,才知道同一張照片,在數場課程中是否經得起「共鳴的考驗」,也就是在課堂中,這個例子能吸引學生目光,數次都能達到那層效果,我才確定這組照片能讓他人達到心中的共鳴,這樣子的照片,我會用一個簡單的名詞稱乎他 - 「哇照片」。
🟥「哇照片」
「哇照片」不好找,真的,為了讓講義更加精采,我經常在改裡頭的例子,無論是在過去的照片裡翻找,或是重新拍新的,都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有時反而越改越糟糕,再將之前的例子放回來也是常有的事情,但經過幾年的經驗下來,我漸漸覺得…,這個「哇照片」其實存在我電腦硬碟裡許久,而且還不少,只要我放慢速度,放鬆心情,好好的欣賞一些照片,想想當時這麼拍的理由,再看看這張照片能否在課堂上傳達得清楚。
🔹但如何確定課堂上我能否傳達清楚呢? 我會用單純一點的標準,這一張照片已是好段時間前拍的,在看這張照片,是否能讓「脫離拍照當下的我」,重回現場、感受它,如果可以訴說更多「照片故事以外的事情」,讓我自己回想更多這張照片以外值的事情,包含當時的天氣、心情、身體狀況、遇到的大小事等等,如果可以讓我自己,在看自己的照片回想起這些事情,通常成為我心中的「哇照片」機率就高多了,最後挑選出來在課堂上分享,往往會有不錯的效果。 (當然,有的自以為不錯的 “哇照片”,反而產生反效果,下次這例子拿掉就好)🔹
🟥站在台上,心在台下
任何主題的演講、分享,台上的講者應該不時的留意聽眾的情緒,是否對你的內容理解、投入,而不該自顧自的一股腦的說完每一張投影片,趕在時間內講完它,有些是「為了講完而講完」,有些則是「講不完就算了,跳過」,看看一位講者是否是熟練,從整個分享過程,除了時間的掌握,聽眾情緒拿捏得當宜,整場聽下來掌聲如雷,意猶未盡,那就是一場完美的分享。
這個不容易,真的,但也不難,同一個主題講上數十次,任何人也都能練習到一定的程度,而這一切的開始就從「講稿、投影片」的設計心態開始,熟練的講者,在一開始投影片準備心態,就不是以「張數」來思考,而是如同書寫一篇文章,簡單的「起承轉合」結構,帶著聽眾慢慢進入你的世界的前提下,規畫每一場分享,這點確實不容易,即使再熟練的講者,面對全新的主題,頭幾次也不見得都能做到這點。
🔹我覺得最好的「講者」,應該具備一種能力「人站在台上,心留在台下」那種能力,同時也是一種境界,要如何讓自己分享內容,能一次比一次好,這種能力非常重要,不為了時間、投影片張數而趕工、拖戲,而是與觀眾一同享受這個過程,畢竟人是站在台上,無法用第三人稱看待自己的表現,但講者的「心眼」可以時時看看自己,觀察聽眾,內容是已經固定了,但盡可能改變節奏,搭配音調調整、肢體動作、不時插穿其它故事、笑話,來讓整場分享更加成功,才能記下此次的失敗,下次做的更好。🔹
我想抱著「人站在台上,心留在台下」的心態,努力的改進分享的過程,每次一都比前一次更好,讓 100 張照片分享,能張張讓人感動,心中產生「共嗚」。
🟥攝影旅行、共嗚與「哇照片」
讓我找到最多「哇照片」,在數萬張照片堆裡,往往是在「為了攝影而去旅行」的照片裡得到最多的可能,因為一張「哇照片」通常挑選標準,都是對一張照片非常深切的感觸,我才會挑選出來。
🔹「一張照片真的勝過千言萬語」,這句話是對創作者自己才成立,對於底下的聽者,我則是將照片背後的千言萬語,精挑細選整理出來,如此一來才能讓聽眾,了解一張照片「如何拍攝」「背後故事」,以及「如何達成與失敗」,使得一張照片,無論是對拍攝者,或是其他聽者,更有其生命、靈魂與含意,讓大家產生共鳴,在這空間裡不斷的繚繞講者的語話,以及聽眾的笑聲、掌聲。🔹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同時也有3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泰辣 Tyl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當初把廢墟改造成蜉蝣的時候 因應二樓的女巫主題而建了黑色廚房與飯廳 但由於飯廳的採光不如廚房那麼好 導致一過傍晚就整個昏暗到無法使用 最後只好淪為倉庫般的閒置空間 最近決定把它改造成更好用的空間 也是這個房子比較缺乏的溫馨療癒風格 一起來看看如何大改造吧!!! 00:00 Before 02:0...
傍晚 色溫 在 13's幸福食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保有天然的傳統鹽田景色,很適合親子同遊💕最近傍晚的色溫也好美,來約會看夕陽吧😘😘
https://13blog.tw/post-1344/
傍晚 色溫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真的就是一個字! 忄亡!😳😳
突然發現忙這個字是心+亡
好貼切啊
忙起來就是心累🤣🤣
分享一下太忙而「需要」的retail therapy
其實我在十幾年前就想要買Goyard
但每次準備要買的時候愛馬仕就會出現包包
佔掉了我所有的包包預算🤣🤣
我已經說想買狗牙包說到一開始好姐妹們會幫我分析顏色尺寸,
到現在,我只要ㄧ提想買狗牙包
他們就會說:去買!去買!快去!不要再說了!
她們已經被我煩死了🤣🤣
昨天就跟霍華德說包包們用來用去
真的這種托特包的最好用
他馬上說:那你是要去買明明以前就有然後賣掉的LV neverfull嗎?
當下我好欣慰,19年的婚姻果然不是白過的😂😂
他學了好多包包👜👜
我學了好多球員🏀🏀
總之⋯今天送完小孩,處理完一些事情之後,突然覺得我今天必須衝去看狗牙!現主時!Right now!
結果就是出門到買好離手回家,一小時解決
本來看中的是St Louis GM
但現場櫃姐拿出了這個剛進來而且只有一個的帆布雙面包
妮們也知道
聽到「#只有一個」
這就必須先搶啊
我最近對於「搶」這字,越來越有感觸
還有⋯
我突然發現Rodeo drive離我家實在太近了
這⋯到底是好是壞啊(抖~)🤪🤪
▫️▫️▫️▫️▫️
同場加映我們家附近的一個open house🏠🏠
這間要8M 🤑🤑
而且open house 做在週間weekday傍晚
這擺明了就是他鎖準了這個區域的住戶
進去根本就是一個趴踢💃🏻💃🏻🕺🏻🕺🏻
有live music and catering
但⋯媽呀 大家都不戴口罩🤦🏻♀️🤦🏻♀️
所以我們快速看完快速逃跑💨💨💨💨💨
不過房子本身是很讚的(雖然整間房子都用色溫5000以上的燈,實在不是我的菜)
有8百萬預算的朋友可以考慮要不要來西區做鄰居😂😂
好⋯Happy Friday ! Happy Weekend !
▫️▫️▫️▫️▫️
🌈🌈來IG找我玩:https://www.instagram.com/princessarah8/
✨
📚📚美國中文童書母嬰用品推薦:http://www.yobabyshop.com?aff=42
✨
#househuntingwithsarah
#跟莎拉一起逛openhouse
#跟莎拉一起逛房子
#sarahrealestate
#sarahbh
傍晚 色溫 在 泰辣 Tyl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當初把廢墟改造成蜉蝣的時候
因應二樓的女巫主題而建了黑色廚房與飯廳
但由於飯廳的採光不如廚房那麼好
導致一過傍晚就整個昏暗到無法使用
最後只好淪為倉庫般的閒置空間
最近決定把它改造成更好用的空間
也是這個房子比較缺乏的溫馨療癒風格
一起來看看如何大改造吧!!!
00:00 Before
02:01 改造過程
05:17 After
⚠️拍攝時因為項鍊一直敲到麥克風
造成喀喀聲,在這邊鄭重向大家道歉!
-
本次使用的家具與裝飾品 ‣ https://bit.ly/36D7nX6
更多商品看這邊 ‣ https://bit.ly/3xIsxyQ
HOLA提供安心賣場環境,即日起實施 #實聯制登記
也提供專人服務,到店快速取貨 ‣ https://bit.ly/2VFjr7H
(註:HOLA家具樓層在2樓,影片為口誤,不要跑錯唷!)
-
設計相關請私訊「蜉蝣陳列設計」粉絲團
或寄信到 [email protected]
北歐輕奢玻璃圓球檯燈 ‣ https://taobao.ec/3g2hhx
北歐ins風簡約陶瓷花瓶 ‣ https://taobao.ec/3l472u
北歐創意矮凳絲絨沙發 ‣ https://taobao.ec/3h455v
-
‣ 影片剪輯軟體:Adobe Premiere Pro
‣ 音樂:epidemicsound(付費音樂平台)
‣ FB https://www.facebook.com/TylaHsiao/
‣ IG https://instagram.com/ty_ty_so_hot/
‣ 合作Mail tylaissohot@gmail.com

傍晚 色溫 在 烙野孩imyeahh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第九十二部影片,屏東縣北大武山步道一日遊
拍攝於2021.01.16
烙野孩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E7%83%99%E9%87%8E%E5%AD%A9-108421374001542/
烙野孩IG:https://www.instagram.com/im_yeah_hi/
身為南部人,沒爬過北大武山真的汗顏,這次就先來探路,走到北大武山步道3.8k喜多麗斷崖,聽說這裡的雲海壯麗,算得上國內數一數二的觀雲海景點,可惜,我們沒有看到XD,下次吧!
這次出發前,先到內政部警政署網站上登記資料(https://nv2.npa.gov.tw/NM107-604Client/),到時候要繳交。
一早,不到8點,到達新登山口,停了上百輛車子,整裝出發!
第一段,新登山口至舊登山口。
距離約3k,大概走了90分鐘,超過一半是平緩的路,其餘小小爬坡,不難,到達舊登山口了~繳交資料。
舊登山口附近有廁所,設備完善,聽管理員說,廁所再往裡面走300m,有一大片空地很適合放鬆休息,這次沒有到達這裡,之後再探探。
第二段,舊登山口到3.8k喜多麗斷崖。
從舊登山口開始,步道標示為0k,我們要走3.8k到今天的目的地,喜多麗斷崖看雲海,3k之前不會太難,偶有陡坡而已,高度都在2000m以下,就算1月爬,還是蠻熱的。到了3.2k之後,雖然離目的地指勝600m,但坡度變大,路變窄,很容易塞車,因為很陡,爬起來也很累,最後,終於到達目的地,3.8k喜多麗斷崖,從舊登山口大約走了2.5小時。
剛到斷崖時,還有點展望,坐下來煮個午餐,就變一片白牆了,一直到我們離開,都是一片白牆,這裡已經超過2000m,停下來身體會冷,要穿上外套。有經驗的山有說,今天的狀況,要傍晚比較有可能有雲海了,無奈我們2點前一定要下山,這樣才不容易摸黑,第一次來探路,要保守一點。
2點出頭下山,2個小時回到就登山口,一樣是3.8k-3.2k容易塞車,後面就很好走了。
在到舊登山口之前,遇到一藍色白尾大型鳥類,是藍腹鷴,根帝雉很像,但是帝雉沒有大白尾,所以是藍腹鷴,而且是公的。母的帝雉根藍腹鷴很像,都是土色的,不是藍色的,要看腳的顏色辨別,藍腹鷴的腳都是紅色的,很明顯,帝雉的腳是黑色的。
舊登山口休息很久,等等隊友,回到車上剛好天黑,建議腳程不快的人,2點一定要下山。
這次是來探路,看看難度在哪裡,其實走到山屋(檜谷山莊)不難,前半段像在走壽山一樣,之後有機會,來挑戰登上北大武,看是單攻或是兩天一夜囉~
離開時要帶走垃圾,最好可以帶袋子幫忙撿垃圾。
對影片有問題可以在下方留言,有幫助的話🙇懇請按讚訂閱分享。
北大武山新登山口:https://goo.gl/maps/Fm2zmuPuMnDLrHXd6
北大武山舊登山口:https://goo.gl/maps/27BbWhyj4ghSyCEy7
步道2.5k水龍頭:https://goo.gl/maps/6ivtaTMzaTErSTve6
步道3.8k喜多麗斷崖(光明頂):https://goo.gl/maps/PkzxJqPgU2NZCYyk9
檜谷山莊:https://goo.gl/maps/MCcxDSfXx4Rytgyb9
北大武山三角點:https://goo.gl/maps/YyVQ6wEQW2NSNkxTA
#Taiwan#台灣#高雄#Kaohsiung
#Hiking#爬山
#Outdoor#戶外#旅遊
#烙野孩#imyeahhi

傍晚 色溫 在 許靖韻「小背心」Angela Hu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集好開心同Vincy 合唱我首歌《琢磨》?
好耐無唱過,希望有個新鮮感比大家 ?
《今晚唱飲歌2》EP3:https://youtu.be/Oa89M-VqhKI
#許靖韻 #AngelaHui #像極了愛情
#小背心 #今晚唱飲歌2 #今晚唱飲歌 #AngeLadys
Lyrics 歌詞
《 #如何掉眼淚 #鄭秀文 》
如吃掉芥辣都不刺鼻
洋蔥不再釋放傷感氣味
也許我今睌應該約你 看一齣 悲慘戲
明明暗地裡是愛到要死
偏要扮成二人是知己
落淚都需要避忌
連情緒崩潰亦怕騷擾你
如何掉眼淚 欲哭找不到根據
這愛情沒你准許 笑我沒有這資格 別為你心碎
如何掉眼淚 自知身份都不對
要決堤 沒缺口 讓苦戀哽於心裡
沖積結聚 完場時仍然讓這秘密 埋藏在眼睛裡
玫瑰盛放讓花粉撲鼻
陽光多猛雙眼都不要避
最好有風叫沙礫四散 刺激多些分泌
然而繼續暗地愛到要死
一再扮成二人是知己
落淚都需要避忌
連情緒崩潰亦怕騷擾你
如何掉眼淚 欲哭找不到根據
這愛情沒你准許 笑我沒有這資格 別為你心碎
Wooh~~想因你痛快的流淚
願眼淚 像被你搾取
不想這一世 如同這死水 Ah~~
如何掉眼淚 欲哭找不到根據
這愛情沒你准許 笑我沒有這資格 別為你心碎
如何掉眼淚 自知身份都不對
要決堤 沒缺口 讓苦戀哽於心裡
沖積結聚 完場時仍然讓這秘密 埋藏在眼睛裡
沒藉口哭得心碎
只想眼淚 回流時連同著這秘密 埋藏在血管裡
《 #一場誤會 #衛蘭 》
對你暗戀者真太多 似位歌手好叫坐
而平日你凝望我 這慣常一眼可殺死我
你也許疏離到不能再疏 我竟多心想太多
常期待愛情路過 至義無反顧被你教唆
我到底寂寞過剩 才謝絕冷靜
多麼想以眼淚換來同情
日日算命 如命中注定 一堆虛構溫馨
是我敏感 誤會戀愛降臨
從未發生 交不出初吻
從來沒有 情人會行近 日落黃昏
誤會你有心 日夜苦惱自尋
想得近 卻遠得過份
無聊像我 無聊當緣份 亦是吸引
我也許孤獨到熄滅了燈
覺得彼此抱得更親
戀愛妄想症 錯覺還是吸引
《 #慢慢喜歡你 #莫文蔚 》
晚餐後的甜點就點你喜歡的吧
今晚就換你去床的右邊睡吧
這次旅行我還想去上次的沙灘
球鞋手錶
襪子和襯衫都已經燙好
放行李箱
早上等著你起床
慢慢喜歡你
慢慢的親密
慢慢聊自己
慢慢和你走在一起
慢慢我想配合你
慢慢把我給你
慢慢喜歡你
慢慢的回憶
慢慢的陪你慢慢的老去
因為慢慢是個最好的原因
書裡總愛寫到喜出望外的傍晚
《 #琢磨 #許靖韻 》
吹一天歪風 打一個眼色 找一個品格的證人
花一天放空 大眾在樂極 規則有太多不成文
無字頭 又嫉妒勢力 又不自量力
得不到片刻的憐憫 不屑虛張聲勢 偽造我餘生
下意識 變得 赤裸 真相面前鑿開自我
受再多 壓抑 痛楚 不足以破壞甚麼
想邀請你的 眼睛 耳朵 欣賞我這樣裂開做我
久不久一次琢磨 如沙礫 如鑽石 無可不可
裝一天烏鴉 貪一下刺激 多一次發相的趣聞
穿一天暗花 汗血是毒液 歌曲有太多不流行
無字頭 又罪大惡極 又一路樹敵
緊張過髮尖的微振 討厭取寵譁眾 願望卻成真
下意識 變得 赤裸 真相面前鑿開自我
受再多 壓抑 痛楚 不足以破壞甚麼
想邀請你的 眼睛 耳朵 欣賞我這樣裂開做我
久不久一次琢磨 如沙礫 如鑽石 無可不可
撐得過一次一次失言 失眠 證實我未脫落哪一面
跨得過一次一次糾纏 拖延 發現我未褻瀆哪一點
不要踐踏不可觸碰我的底線 繼續對峙繼續接受誰的挑戰
下意識 變得 赤裸 真相面前鑿開自我
受再多 壓抑 痛楚 不足以破壞甚麼
想邀請你的 眼睛 耳朵 欣賞我這樣裂開做我
久不久一次琢磨 如沙礫 如鑽石 無可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