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EP.98 《#學得更好》六個幫你「學得更好」的學習步驟
問你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你的答案是什麼?英國知名教育顧問、同時也是心智圖的發明人東尼.博贊(Tony Buzan)他的回答是:「學習『如何學習』是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掌握學習方式的人,更容易達成生活中各種領域的進步。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learn-better/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Learn Better 學得更好》的作者是美國教育研究專家烏瑞克‧鮑澤(Ulrich Boser),他年幼時雖然被診斷為 「學習遲緩兒」,但是他在掌握「如何學習」的技巧之後,成績開始大幅進步。作者自己本身,可說是這本書的最佳代言人,他對學習的熱忱在這本書中表露無遺。
我很喜歡作者把學習的方法,拆解成各種具體的步驟,搭配許多真實的研究案例和成果,顛覆了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舊學習方法。例如有效的學習應該是「主動參與式學習」、「經常回顧與反思」、「懂得尋找類比與關聯」…等。
這些看似簡單易懂的方法背後,作者會詳細說明使用的原因與時機。書中給出明確的執行步驟,讓無論何種資質或程度的人,都有機會採取書中的方式,循序漸進掌握學習的奧妙。閱讀的過程中,我跟著作者的步調,時而對自己提出問題,時而闔上書本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
這篇文章我除了用心智圖整理這本書的精華之外,也回顧我自己經營部落格的「學習寫作之旅」,與這些學習步驟有哪些相關性,試著讓自己朝向學得更好、寫得更好的方向邁進。
.
#如何學得更好的6個步驟
.
在我回顧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之前,我想先用一張「心智圖」來展現這本書提到的學習步驟與技巧,誠如作者說:「心智圖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和發現內在關係」。這些學習步驟之間,彼此互相有關聯;學習就是一場「心智活動」。
1. 尋找價值:如果不想學,就不可能學得會。想要精通,就必須把自己打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視為有價值的。學習就是理解某樣事物的「意義」。
2. 設定目標:在精通某項技能的早期階段,「聚焦」是關鍵。我們必須弄清楚自己想要學的究竟是什麼,並且設定具體可達成的目標。
3. 提升能力:某些形式的練習可以讓你比其他人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這個學習階段,我們必須磨練自身「技能」,採取專門步驟來提升表現。
4. 延伸知識和技能:我們要在掌握基礎之後,「實際運用」自己知道的一切。要充實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創造出更有意義的理解形式。
5. 形成關連:要試著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識結合在一起。我們不想只是知道某個細節或步驟,而是要知道該細節或步驟如何與其他事物「互動」。
6. 回顧與反思: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容易犯錯、太過自信,所以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知道的知識和技能,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解,「從學習中學習」。
.
#我如何學習寫作?
.
回顧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學習步驟,讓我很驚訝的是,竟然跟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十分相似。理工科出身的我,選擇踏入科技業就職,寫作對我而言,就像是異次元的東西想都不敢想。但是漸漸地接觸到很多有趣的人、觀察到很多厲害的傢伙,發覺自己思想的淺薄與無知,便開始投入閱讀的懷抱。
只是,無奈記憶力和理解力畢竟不是超人等級,發現要把所學紮紮實實記錄下來,才能稍微加深那麼點印象。所以開始試著寫一些手抄筆記,然後在讀到《自由書寫術》這本書的寫作方法之後,被作者的觀念說服:「自由書寫、公開發表、接受回饋」,也因此開啟了我的寫作之旅。
很慶幸的是,我也發現自己採取的方法,跟《學得更好》書中的學習步驟有許多契合之處。以下我會將書中提到的6個學習步驟,搭配自己的寫作歷程,做個回顧與整理,也給有心投入寫作的朋友們一個案例參考。
.
1.#尋找價值
.
回想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技巧不夠?文辭不夠美?管它的,「寫,寫就對了」。我除了在讀完《恆毅力》之後寫下的「目標階層」練習之外,主要是我時時記得三個核心價值,讓自己堅持不懈地寫下去。
首先是「動機」:而立之年才愛上閱讀的我,發現閱讀對我帶來莫大的改變,以及思想上的啟發,因此起心動念想透過自己棉薄之力,盡可能地把我從閱讀體會到的美好,透過文字傳達出去。架設閱讀前哨站部落格則是讓這個理念更容易傳達。
接著是寫作對我的「意義」:我把每一次的寫作,每一篇文章,視為一次的「自我成長」。無論是思想上的,或者是觀念上的,閱讀不同書籍帶來不同的體悟,進而改變自己的舊觀點、整合成新的觀點。
最後是「社群效應」:無論於職場、生活上,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追隨的領導人,我對於一個好的領導人的定義,就是「能夠影響多少的人」,因此選擇公開發表自己的寫作。除了帶來社群的交流,得到不同的回饋與意見,還見到許多網友表示受到我的文章鼓舞,讓我更樂於持續書寫。
「人要在自己所學的事物和自身生活經歷之間建立連結,而尋找價值是做到這一點的方法,促使人們思索:「這對我來說為什麼重要?」
.
2.#設定目標
.
對於我自己的寫作目標,起初並沒有硬性規定自己的發文頻率,剛開始在Medium寫作平台發表的時候,有一搭沒一搭的,頻率平均是2週一篇而且不太規律。後來我改變策略,想要堅守我從《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中學到最棒的一課:「唯有自律才能帶來自由」。
我開始強迫自己每個星期要發表一篇文章,即使平日工作再忙,如果不幸平日沒有寫完,拖稿到週五、週六仍然要挑燈夜戰,完成對自己的許下的承諾。因此我深刻體會到,當我保持平日的自律,才能享有假日的自由(ps. 其實就算如期發文,我還是會把假日拿來閱讀和寫更多東西)。
短年期的目標,是希望這兩年內,能夠完成100篇文章的發表,目前已經踏過一半,朝著目標穩定前進中。我自己的感想是,設定目標除了要「可達成」之外,最好還能多一些「挑戰性」與「強迫性」,畢竟,我們都知道自己有多麼懶,對吧?
書中提到一個特別的名詞叫做「後設認知」,白話文是「思考自己如何思考」。作者發現,時常觀察自己如何思考的學習者,成效會來得更好。在寫作的過程中,則需要讓自己去評估自身的論點,思考自己的想法,想清楚自己想傳達出什麼樣的訊息,無論是給未來的自己,或是讀者。
「寫作活動是整理思路的有效方法,因為在組織句子和段落時,我們經常會問自己一些重要的後設認知問題:誰會讀這篇文章?他們會了解我的意思嗎?我需要解釋那些東西?」
.
3.#提升能力
.
一開始在練習寫作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能力可言。我採取實驗性質的方式,第一個是對自己提出問題,有點自問自答的意味;第二個是重新排列組合閱讀之後的書中重點,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書中提到,面對失敗,是逐漸提升能力的好方法,這一點我倒是很在行。
我試著用不同的文體和架構,去寫每一篇讀書筆記,同樣抱持「實驗」心態,去觀察哪種文體比較獲得讀者青睞,哪種架構容易獲得迴響。發表這麼多篇文章以來,自然有熱烈回響的文章,以及許多無人問津的文章。
我認為,面對失敗的態度,就是把它當成一場實驗,更重要的是要從中學到東西。實驗至今,我倒沒有特別想定型在哪種文體,反而更廣泛地嘗試和衝撞,探索更有趣的寫作方式。畢竟,不要把獲得關注當成寫作的唯一目標,最重要是莫忘初衷,隨時堅守上面的三個核心價值。
最後是《刻意練習》這本書也同樣說過的,得到意見回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尤其能夠幫助自己進行修正、改善,我也很感謝對我的文章進行回饋與交流的讀者,不但讓我有更多收穫,有些建議也讓我耳目一新。
也歡迎你在我的文章留言,或者私訊表達對我寫過文章的看法,你的回饋是我持續進步的最好養分。
告訴自己不要擔心犯錯,要把焦點放在改進上,把錯誤當成習得一點知識或技能的機會。
.
4.#延伸知識和技能
.
我使用的三種手法,跟書中所說的不謀而合。第一種是我喜歡在文章裡「問自己問題」,然後試著用最棒的方式回答。有時候需要回顧書籍本身,有時候要前後參照,有時候甚至得Google或找維基百科,才能有更完整的觀念可以回答自己的問題。每一次的提問,都是一次學習與進步的機會。
第二種是「教別人」,我很認同教學相長,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當我們讀完一個新的概念,若要達到可以教別人的程度,則必須讓自己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辦的到,這時候,就是提升自己技能的好時機。
第三種是「親身實踐」,我自己最有感的是,採取了屬於自己的「晨間寫作習慣」,讓我每天都能擠出一些時間投入寫作。而這個晨間習慣,後來我也把《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整理成很受歡迎的晨間習慣分享文,裡面詳細列舉我自己起床後的習慣,也持續使用至今。
「教別人」就是一種知識應用:透過講授某一主題,我們提供了自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我們用自己的話清楚說明重點,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
.
5.#形成關連
.
把寫作跟自己形成關聯的方法,我採取的第一種,是我喜歡把閱讀一本書的所學所聞,拿來「跟自身的經驗和想法做對照」,讀的過程經常問自己「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或者「我想從書裡學到什麼?」
因此,我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喜歡問自己諸如此類的問題,透過與自己產生關聯,讓寫作的內容更個人化,更能帶來反思與回顧的效果,偶爾還能迸出嶄新的思緒與想法。
第二種是把自己所學給「視覺化」,舉我寫過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篇閱讀筆記為例,在文章裡我把作者講的七個成功習慣,重新組構成由內而外的四個面向,再用「信任」串穿每個元素,畫出一幅示意圖代表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最後,我習慣一邊寫作,一邊回想的過程中,去挖掘以前讀過的書目,跟目前讀的書或者寫作的內容,有何種關聯?做法很容易,首先回想那些書籍跟我在寫的東西,有什麼「相同」?再來回想有什麼「差異」?
透過這樣的模式,可以建立許多觀點的連結,我在《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這邊閱讀心得就用過類似的方法,來對書中我感興趣的議題,進行自我辯證與論述。
「投入學習時,要了解其中的關係、弄清楚因果、看見類比事物與相似之處。學習的目的是改變我們如何去思考某個事實或概念,也就是學會一套思考系統。」
.
6.#回顧與反思
.
我自己閱讀書籍之後,為了寫閱讀筆記或讀後感,會去「回顧」內容主題的其他相關資料。也就是同一個主題,我會盡可能多涉略幾本不同的書。
例如在學習投資理財的領域,我鑽研被動式的指數化投資策略,在廣泛地閱讀了不同切入角度的書籍之後,重新讀過一遍最愛的投資經典《投資金律》,才寫下這篇獲得不錯迴響的投資文章〈真希望20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除了回顧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寫作,讓我得以很專注地「反思」。像是我在寫《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閱讀筆記的時候,起初因為書中內容比較雞湯,讓我的思緒有點兒卡關。
但是,我強迫自己學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所說的:「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不去思考成功的大道理,反而去思考該如何避免錯誤,寫成〈遠離幸福人生的7個建議〉這篇心得。
回顧與反思是一種思維習慣,溫故而知新,才是推動知識更新、反覆運算的終極法則。
.
#後記:#學習是為了超越昨天的自己
.
我原本認為,「閱讀是最好的學習」。但是,經過這一年來的持續寫作,我才發現,「寫作是更好的學習」。我期許自己透過閱讀增進自己對事物的理解,透過寫作則深化了些理解,甚至產生新的洞見。這種讀寫之間相輔相成的效果,也讓我時時處於思緒活躍的狀態。
我很喜歡的知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隨時隨地都在看電影,當一個記者問他是如何成為電影專家的時候,他無奈地大笑而且似乎被問題激怒了,說道:「如果你放棄了生活中所有的東西,只專注於一件事,而你最好把它搞透徹一點。」
從第一篇公開文章〈雙11購物節買書分享〉,一路走到現在,專注於學習一件事情,何嘗不是如此。無數個絞盡腦汁的早晨與夜晚,努力地挖掘腦中的思緒,涉略自己原本不懂的事情,每一字一句都讓我感覺往前走了那麼一點。
雖然,與許多博覽群書、下筆如有神的前輩比起來,我仍像個學徒般剛開始摸索著,但每當我回答自己的這個提問,心中又再次充滿了堅定:「你有沒有比昨天的自己,又更進步了一些?」
同時也有7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護理的100 種可能:白色巨塔外的風和日麗」、「護理的100種可能:白色巨塔內的角落生物」介紹 訪問總策劃:林怡芳 護理師 內容簡介 全臺第一本寫給未來護理人的斜槓指南! 本書寫給正在考慮踏入護理職場、選擇護理系的你, 看見病房外的可能性,打破對護理的刻板印象。 「唰!原地解...
做中學學中做意思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照片裡的婆婆正在販售藤條
一旁的瓦楞紙寫著「品名:藤條
用途:趕牛、驅狗、打豬、教鞭」
圖說:南台灣目前僅見的藤條製作
來源:聯合報
日期:1998-10-04
攝影:胡靖宇
#藤條 #教鞭 #報時光UDNtime
歷史新聞
【1976-02-26/聯合報/03版/】
教師頌藤條 說是開玩笑
教廳認為跡近荒唐 決定調查適當處理
【新營訊】台南縣新營地區某私立中學在考卷上油印「藤條萬歲」等字句的謝姓教師說:那只是「開開玩笑」,並沒有要嚇壞學生的意思。
謝姓教師今年只有廿四歲,剛從體育專科學校畢業不久。他承認確實在平常測驗健康教育的試卷上寫出:「我的臉色青青,我的屁股發紅,藤條萬歲」等句子。
謝姓教師說,他平常好跟學生開玩笑,所以才會這麼做。但據他的學生說,謝老師在考試過後,對成績不及格的學生,都曾以藤條責罰。也有學生說,雖然我們挨打了,但知道老師是為了我們好。
做中學學中做意思 在 外國人在台灣-安德鏡頭下的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Natalia已經5個月了,我們的生活也漸漸步上軌道,我的意思是我們有一些默契和規律了!
老實說我當然不是有經驗的爸爸,因為我的寶寶才5個月,但是有些事是我們在寶寶成長時可以學到的 - 做什麼或什麼不要做,這就是經驗還有從錯誤中學習,最後你有照顧寶寶的一套方法讓你的生活更容易。其中一個就是用日本製的幫寶適拉拉褲,它真的幫忙很多! 它有滿滿的透氣孔,而且柔軟親膚呵護寶寶肌膚不會紅屁股;彈力貼身腰圍,寶寶亂翻都很貼合。很舒服的尿布,讓Natalia不會再因為尿布哭。現在她更會翻了,有時候我們出去外面沒有尿布台,她很好奇新的東西開始轉想要看,我就會換很久的尿布,所以我現在出門都用拉拉褲,直接套上去或是撕掉就脫掉了很方便!
我和老婆平常就喜歡去好市多買東西,當然也會在好市多買尿布。Natalia長大了喝更多奶,尿布也用更多,而且我們常常帶她出去玩,每次只要顯示線變成綠色,我就會換,真的用很多尿布,所以我們喜歡去好市多可以一次買很多尿布,非常方便,價錢也很便宜。
現在幫寶適一級幫拉拉褲L-XXL尺寸9/27~10/3在好市多每箱折價70元,是隱藏的優惠,這次優惠不只店裡面有,網路上也可以買,有特價省更多: https://lihi1.cc/ofKOT
做中學學中做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護理的100 種可能:白色巨塔外的風和日麗」、「護理的100種可能:白色巨塔內的角落生物」介紹
訪問總策劃:林怡芳 護理師
內容簡介
全臺第一本寫給未來護理人的斜槓指南!
本書寫給正在考慮踏入護理職場、選擇護理系的你,
看見病房外的可能性,打破對護理的刻板印象。
「唰!原地解散──」醫院之外,陽光普照,護理魂無所不在。
外國月亮比較圓? 出國不是為了打工度假,而是拓展更寬廣的護理藍圖。
除了醫院內的護理師,在醫院之外還有更多與護理相關的職業,你知道多少呢?
踏出白色巨塔的大門,還能去哪裡呢?
人生的路不會只有一條,不需要限縮眼界或低估自己的能耐,白色巨塔外的護理師們,一起熱血啟程,迎接斜槓人生!
☀原來護理師也可以當立委?
☀從護理師到OL,健康的人也需要被照顧嗎?
☀偏鄉地區怎麼看醫生?我們有遠距諮詢護理師!
☀防疫第一線,你知道機場檢疫護理師在做什麼嗎?
☀飛向國際!在國外當護理師,有這麼容易嗎?
☀研究護理師,到底是學者,還是護理師?
除了我們平時在醫院看見的護理師,
在同一片天空下,還有更多離我們很近,卻不常注意到的護理師們,
希望讓讀者可以對護理師這個職業多一點了解,多一點互相體諒的心。
也希望讓正在面臨職涯十字路口的護生、護理師們有更多的選擇,
記得,人生的道路永遠不會只有一條!
作者介紹
總策劃簡介:林怡芳Harper Lin
#人類圖1/3人 #和信疼痛管理App #貓奴 #咖啡成癮患者
不務正業的腫瘤科護理師、演說家
──學歷這件事──
1999年 清水完全中學高中部畢業
2003年 臺灣大學護理學系畢業
2015年 臺灣大學護理研究所畢業
2021年 陽明交通大學護理博士生
──資歷這件事──
2004~2005年 臺灣大學護理系胡文郁教授研究助理
2005~2018年 臺大醫院腫瘤科病房護理師
2018~2019年 臺大醫院急診護理師
2020年~迄今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研究護理師
出版社粉絲頁: 博思智庫Broad Think Tank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做中學學中做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親愛的女生1、2」介紹
訪問作者:楊雅晴
內容簡介:
■楊雅晴《親愛的女生》從女孩到女生
《親愛的女生》去做每一件妳所喜歡的事情,去成為妳想成為的美好
《親愛的女生2》關係是一場現形記,不論好與不好,都將讓妳看見自己
◆《親愛的女生》
嘿,親愛的女生,
我們可以結婚生子,也可以縱橫職場;我們可以是蕩婦,也可以當廚娘。
而所有決定,都該是妳自己的選擇。
◆《親愛的女生2》
嘿,親愛的女生,
我們的一輩子就是所有關係的總合,所以呀,
★人生在世,關係好,命就好。★
作者簡介:楊雅晴
生於台灣台中,學生時期讀的全是音樂,去過十幾個國家,四十幾個城市,也多半是為了音樂。主修鋼琴,把彈琴當人生修煉。期望能在舞台上舞台下皆付出百分之一百的自己,此生便沒有遺憾。喜歡觀看自己的內心戲,也喜歡觀看別人的,而且會在心中為它們配樂。
二十五歲赴巴黎留學,某個夜裡突發奇想:「如果我親吻了一百個人會怎樣?⋯⋯一定很美。」幾天後便約了學攝影的朋友展開這項行動藝術。一年內於巴黎街頭索一百個吻、拍下一百張吻照,並以文字記錄當下情境與故事,出版《百吻巴黎》。二〇一八年再出版《親愛的女生》,邀請女人們停止自己與自己的戰爭,在有限的時間裡,毫無限制地去做每一件喜歡的事;在好壞並存的世界中,去成為自己想成為的美好。
覺得能夠把腦海中的想像拉到現實中創造出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不論是音樂、文字、影像或故事,今後都會一直創作下去。
作者粉絲頁: 百吻巴黎Kiss.Paris-楊雅晴
出版社粉絲頁: 高寶書版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做中學學中做意思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近年養貓狗成風,人人爭住做奴才。但在九十年代問人:「你有養寵物嗎?」答案可能是他媽哥池(Tamagotchi)。「他媽」日文指「蛋」,「哥池」即「手錶」,意思代表隨身電子寵物機。這隻橢圓形又會叫的蛋,1996年由BANDAI推出,裏面養着來自他媽哥池星球的寵物。當年風靡全球,不少人上學上班也帶着它,定時餵食、清糞便、做任務,悉心呵護它長大。因為成功讓人花費大量時間飼養虛擬寵物,設計他媽哥池的橫井昭裕和真板亞紀更贏得1997年搞笑諾貝爾經濟學獎!
時至今日,還有人玩他媽哥池嗎?八十後Yvette Lam是他媽哥池收藏家,擁有超過380隻,有的還在日本寄送過來。除了機身,Yvette還收藏不少周邊產品,例如鉛筆、吊飾、手鏈、耳環、頸鏈、水杯、陶瓷以及衣服,花了約15至20萬元。意想不到的是,Yvette在2017年才開始收藏他媽哥池,她說:「小學時父母擔心我玩物喪志,所以只能借堂哥的他媽哥池玩,中學到外國讀書,沒有特別留意這玩意。」直至四年前一位朋友送她一隻,童年回憶湧上心頭,從此展開收藏之路。不過雖擁有300多隻,但她經常玩的只有幾隻,因為工作繁忙,所以選擇簡單容易飼養的,可用來減壓。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610/MUHNPPVDYRCBJEKWNJTKCOOFNQ/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他媽哥池 #美少女戰士 #柯南 #手袋 #諾貝爾獎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