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資深製作人打給我:「妳現在媒體資源很有力量,好好運用」。
記得我的老闆,董事長告訴我:身為記者,筆可以幫人,也可以殺人。
所以我們要小心拿捏,一篇報導出去,影響的是很大的層面,可以讓一間原本月營收上億的企業,面臨商譽危機,
也可以讓一個人瞬間垮台,
可是卻也可以讓一個被社會唾棄的人,起死回生。
所以那些媒體人必須很小心謹慎。
但現在我們可以看見很多讓詐騙、賣假貨、做偏門的人,高舉他的行為,然後讓年輕人效仿....
或是一篇小三與正宮的八卦新聞,也可以讓人民忘了還有更重要關注的社會議題。
現在的媒體讓台灣人集體變成低智商的社會(這是經濟戰略家-大前研一 說過的話),
我們可以看見紅人被大肆報導,民眾也對沒有營養的影片內容,罵髒話、三字經、怪異的行為舉止...把低俗當有趣,甚至他們因為大言不慚、荒謬言論...人氣水漲船高,可以接見官員、總統、領袖...
他們會變成網路的勢力,讓這樣的人來領導這一代的孩子們,這樣的文化不讓人憂心嗎?政府還有媒體有在認真思考和把關嗎?
那些紅人我沒有說他們是壞人,他們也沒有不好,他們有自己的客群和影響力,可是大家有沒有發現,為什麼爆紅的都不是學者、專家...而是這些在社會底層的人?(底層不是指貧窮,而是環境文化的不同,曾經我在新聞公司,總編輯有叫我寫一篇:網紅是高趨勢還是曇花一現,內容我訪問了學者專家,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分析探究)
主要還是可以發現,台灣的人民很多都還在中下的水準,所以才會被這些共鳴吸引。
一個人要有中心思想,這些是內核、生命經歷、智慧,如果你有中心思想你不會被這些人事物所影響。
所以媒體報導真的很重要,如果今天電視台新聞認真的想改變台灣的風氣,想提升觀眾的素養,他們會改變風向去捧一個很有知識水準的人,餵養有營養的新聞,
其實觀眾還是很多有水準文化的,他們可能很期待媒體和網路能做些什麼改變,我們董事長一直朝這個方向努力,所以我們公司沒有腥羶色的新聞,
一個好記者,不會想要寫沒營業的文給觀眾,但也因為這樣經營非常辛苦,因為沒有流量,可是還是有這麼一群默默守護的人。
我們必須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身分,我們是有話語權、為人民替政府把關,我們是第四權監督,三權分立(Trias Politica)﹣行政、立法、司法有關,媒體、公眾視聽的第四種制衡的力量。
尤其以前那個年代(我們董事長那時代他今年70歲)他們記者的身分是很被看重的,大家會怕會尊敬他們,但隨著現代媒體的素質參差不齊,現在年輕記者時常不被放在眼裡,大家對記者的態度也不是很友善,那是因為他們先不尊重自己發出來的新聞。
所以堅持做一個不被風向打亂的媒體人。
#敬辛苦的工作者
#歡迎分享
#筆可以幫人也可以殺人
#如何用筆創造好的價值
#才是值得去深思探究的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家瑋GAWI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張家瑋 #GAWII #開啟小鈴鐺訂閱提醒 今天這集比較認真一點 因為 我覺得 不管怎麼樣 是該讓更多觀眾了解『選秀節目』面臨最大的問題了 我們到底該像個 觀眾 看看熱鬧 還是真的去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我們有辦法嗎? 問題是不是一直得存在? Pray for George Floyd. (剛好最...
「值得 關注 的社會議題」的推薦目錄:
- 關於值得 關注 的社會議題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值得 關注 的社會議題 在 鬼才阿水Awa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值得 關注 的社會議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值得 關注 的社會議題 在 家瑋GAWI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值得 關注 的社會議題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值得 關注 的社會議題 在 你值得關注的議題:台灣高居不下的自殺死亡率】... - 報導者 ... 的評價
- 關於值得 關注 的社會議題 在 目前社會議題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值得 關注 的社會議題 在 目前社會議題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值得 關注 的社會議題 在 【犢講座】小野:從書桌走向群眾,開始關注社會議題的心路 ... 的評價
值得 關注 的社會議題 在 鬼才阿水Awa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孩子的美學教育該從小扎根
相信許多朋友都看過我上周的國中課本開箱影片,現在孩子講求多元學習,與我們過往的填鴨式教育有著截然不同的成長方向,對我這樣的影音創作者而言,最優先的,就是「內容」「美學」「設計」等各式各樣議題。
當媒體開始報導台灣的課本紅到日本時,我認為最核心的關鍵,就在於他們做出了與其他出版社截然不同的選擇,讓日本的知名插畫家「水上多摩江」與課本結合,這也代表著現在的教材,不只背負著傳授知識給下一代的任務,更期盼能從小孩子就學習「美感教育」,這對未來的發展是相當重要的。
對我而言,我很遺憾我出社會後使用到的技能,幾乎都是大學甚至出社會後才磨練起來,大概很難想像,長大後做為導演與創作者的我,從小的美術幾乎都處於及格邊緣。
從小我所受到的教育,總告訴我美學並不能讓你吃飽,知識才能,有趣的是,我現在正走向全然不同的道路上。
當我很好奇為何台灣又再一次的登上日本新聞版面,竟然不是因為台灣防疫優異,而是課本有了全新不同的靈魂,這也讓我引發了高度興趣,透過蒐集資料與實際拍攝,帶大家一起來看看與我們過去所熟知的有何不同,在這幾天大家都躲在家自主防疫的同時,我認為是個很不錯的嘗試與體驗。
相信粉專中一定還有許多習慣於閱讀我文字,也不知道有影片的朋友,我也希望透過這則貼文,讓更多人一起來看看我所呈現的心血。
台灣歷經多次的教改,課本的意義也從過往的「政令宣導」「政治洗腦」的工具,轉而成為集結各領域專業工作者的結晶,從課文撰寫、書頁排版編輯、插畫製作、美術設計等,最後集大成的作品,也就是我們教育下一代的核心。
我認為教材的進步,正形塑著下一代全新的樣貌,這些我們就學時每天陪伴我們上下學的一切,正是我們學生時期最無法抹滅的回憶,這也不難想像,背後的團隊與出版社,需要肩負怎樣的付出與努力,才能成就這一切。
遺憾的是,當我們看見光鮮亮麗成長的一步,背後的卻是課本的刻意抑價,許多人所不知道的是,一本陪伴我們一學期的課本,價格可能比你手上的一本筆記本都還便宜許多,在這背後的結構與組成,更值得大家關心與思考。
當雙北的孩童都改成遠端教學時,無法去補習班安親班時,這些課本便成了陪伴他們最久的重心,我們常說一分錢一分貨,有了最好的品質,但價格是否因低廉造成了其限制。
太多的太多都值得與大家探討。
這也是為何我選擇用影片的方式呈現,既然我自己都身為一位導演與創作者,希望大家忽略我因疲倦所產生的黑眼圈的同時,也能多關注這樣的社會議題,這始終是我想做的,也是我持續努力的一切。
這篇文章寫好放在存檔放了好久,但最近實在太多事情值得關注,所以等到今天才終於覺得是個適合的時間來跟大家討論,如果還沒有看過的朋友,我也優先將影片份在粉專置頂兩天~
IG : Awater0911
專屬社團 - 鬼才阿水Awater的東吳水軍社團
「浪Live」4791472 / 鬼才阿水Awater
值得 關注 的社會議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說個我朋友的故事
「那時候的狀態,是工作上累積到某個程度,開始有點餘裕,覺得工作對妳的刺激慢慢減緩。一般人通常都會選擇換工作,可是我當時認為光是換工作無法解決我的問題,反而會因為跳槽後有更好的收入,又落入溫水煮青蛙的狀態。我內心的思考是:現在的工作繼續做下去還能做多久?如果過了十年,我還能保持一樣的熱情和動力嗎?還是可能失去了競爭力後,不敢再有任何改變?」
三十幾歲就是外商公司主管,事業如日中天的羅怡君,並不因為身處職涯中的高峰而覺得滿足,反而在那時候自覺,如果繼續在原單位待下去,有一天,她可能連轉換跑道的機會都沒有了。
一直在關注社會趨勢的她,心知肚明,在這個時代,不管是什麼職業,都講求創新,過去大家覺得穩定的工作,現在反而不是個優點。面臨人生中別人難以理解的低潮,她雖然也考慮過要轉職,但仔細評估以後,覺得真正的問題不是「在哪裡工作」,而是需要對下一個十年的自己負責。
仔細思考,她發現在原本工作中最能引起自己興趣的是各種社會議題,如果可以找到一個新的選項是能夠兼顧家庭的,或是自己一睜開眼就非常想去做的,或許是她可以嘗試的挑戰。當時,她想到的,就是與教育相關的工作,有可能會給她遠大於目前工作上老闆肯定的成就感。
我記得,跟怡君是在新書座談或親子相關活動認識的,一開始跟她不熟,只知道她是教養書籍《刺蝟媽媽與穿山甲女兒的思辨對話》的作者,常常在親職的頻道或活動看到她,總覺得她應該是個非常有教養理念的媽媽。
後來,可能真的有緣分,幾次的活動相遇,讓我們一下子就熱絡起來。我覺得最有趣的,就是我是內向人格特質的人,她則是超級外向人格特質的人,她甚至為了好好理解內向人格特質的女兒,還經營了一個社團「愛,我的內向小孩」,來討論怎麼跟內向人格的人相處,但我們相處上卻完全無隔閡(我自己覺得啦!)。
很喜歡她直來直往的個性,以及善於分析策略的特長,跟她經營社群、一連串教養或親職相關著作的爽朗風格比起來,我更欽佩她在口語表達的幽默與犀利。而這些讓人喜愛的特質,同時又結合她對教育、教養的熱忱,讓她一路出了六本書,演講邀約、合作不斷,但這些其實都跟她當年的工作完全沒有關係。
「前一份工作離職時我已經有小孩,因為小孩所以接觸到教育,發現到自己的興趣度很高,也會覺得自己若對教育做了什麼或改變什麼,就會很有成就感。原先上班的工作有機會接觸公益團體,所以我對於社會議題或公益的部分也很有熱情,會不自覺去注意這些新聞,自己做連結;所以在轉換的時候就思考,想法不需要那麼侷限,除了換工作之外,我有沒有可能換一種生涯?」
曾經想過騎驢找馬的怡君,其實也躊躇過,後來覺得既然不可能在公司待一輩子削弱自己的競爭力,就乾脆展現決心先離開後,重新整理再出發。於是她在還沒有計畫的狀況下,毅然辭職,打算第一年先花老本過生活,算是對自己的投資。
同時,怡君的女兒剛上小一,開始閱讀並接觸新事物,有很多想法,怡君把自己跟女兒相處的過程寫下來,沒多久就被一些媒體看到並轉載,讓她得到肯定,也有動力繼續寫下去。
和怡君接觸的過程中,我發現,她的觀點常常和別人不同,讓我很驚豔,也觸發了我用不同方式來思考,相信很多喜歡她的網友也是這麼覺得。不一定是大家眼中所謂專家或老師的教養觀才值得參考,重要的是她對事物的觀點,如何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網路寫作到第六個月,有出版社問怡君要不要合作出書,促使她認真思考,這就是她下個階段要走的路嗎?一旦投入,可能就很難再回職場,但她很快就下定決心,做出了她的選擇。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培養,也是一個等待。等待我自己有沒有新的想法出現、等待我自己有沒有新的面向出現,因為人三、四十歲後,是一個價值觀的轉換,我希望我往後十年,能為不同的價值觀奮鬥。」
聽到怡君這段話我好有感,四十歲的我,也面臨了為不同價值觀奮鬥的抉擇。
出了第一本書《刺蝟媽媽與穿山甲女兒的思辨對話》後,怡君更專注在寫作,是平常生活中最主要的工作項目,雖然還沒辦法成為收入,但起碼有一個重心在。出書效應也會有一些演講邀約,一連串開啟了不同的賺錢方式,演講帶給她更多自信,這條道路,她越走越順。
到目前,怡君的斜槓人生算是發展到中期,轉眼已是她離職第七年,總共出了六本書,都是她每個階段關注的重點,可能是孩子碰到的問題,或是整個外在環境影響……等;她特殊的個人潛質,讓她挖掘的議題都領先時事討論,只是出書的當下,有時社會共識還不成熟,所以單以銷售量來說,成績都不是太亮眼。但對她而言,重要的是她在某些議題的發言權,能夠傳達她的想法與理念。
出書後,她也開始經營小朋友的讀書會,得到更大的成就感。雖然很少在Facebook 上招生,靠著大家口耳相傳,很多區域的家長都把小朋友送來參加。面對孩子的問題,直球對決並臨場反應,變成她的專長,她也希望運用這樣的方式,來建構跟別人不同的定位。
「其實很多小孩願意來讀書會,並不是這裡讓他寫作進步了,而是他可以找到趣味相投的朋友和得到意外的放鬆,這給我更大信心─我想要當一個能放心說話的大人,讓更多小孩子有這樣的人生經驗。」
最新的進度,是怡君忽然又開了間「Home Page 首頁讀書館」,她認為這個社會裡給孩子的空間太少,特別是注重同儕的青少年,幾乎沒有可以討論聊天的地方,連去圖書館都會被嫌太吵,因此結合推動閱讀的想法,這間號稱是「可以說話的圖書館」也就因此誕生。
從認識怡君以來,雖然看到她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社會議題在關注,但不變的是她仗義執言,不畏權勢的風骨,都展現在她所有的文字或演說上,特別是對青少年議題的發聲,總是讓我十分有感。接下來她還有個想法,就是可以帶領經營線下社群的孩子,讓想法真正結合生活實踐,從做中學、從團體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協助孩子們找到目標感,進而對人生產生動力與熱情,可說是結合陪伴孩子與社會價值的斜槓媽媽。
#怡君的斜槓心法
有些媽媽陪伴孩子會很鬱悶,或是一斜槓就過了頭,忘了不去上班的初衷是陪伴孩子長大,其實追根究底,是自己沒有肯定「陪小孩是一件有價值的事」。不管身旁的人有多少冷言冷語,妳都要明白,為什麼一開始自己會做出這樣的選擇,才不會離初衷越來越遠。
這是我朋友的斜槓之路,給大家參考喔!
臉書搜羅怡君:孩子教我們的事的事
斜槓身分:媽媽/作家/講師/活動主持Home Page 首頁讀書館書館讀書館館主
值得 關注 的社會議題 在 家瑋GAWI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張家瑋 #GAWII #開啟小鈴鐺訂閱提醒
今天這集比較認真一點
因為 我覺得 不管怎麼樣
是該讓更多觀眾了解『選秀節目』面臨最大的問題了
我們到底該像個 觀眾 看看熱鬧
還是真的去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我們有辦法嗎?
問題是不是一直得存在?
Pray for George Floyd.
(剛好最近的社會議題,都值得我們更關注)
-
MORE ABOUT GAWII aka 鬥牛
IG@gawiitheone : https://www.instagram.com/gawiitheone/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GAWiiTheONE/
Weibo : https://www.weibo.com/specialdavid
Lang live(ID:2972655): https://goo.gl/ZMDtgz
iM(ID:1118703) : https://goo.gl/TcB5fm
-
【青春有你系列反應】
MAMA上集:https://youtu.be/kapuLUxRTts
MAMA下集:https://youtu.be/OjvyaZHqyQw
十面埋伏上集:https://youtu.be/TajEZpIn96M
十面埋伏下集:https://youtu.be/SHbE1ymrnBE
劉雨昕 VS 林凡:https://youtu.be/Pbe_3v1Dc-8
我怎麼這麼好看 上級:https://youtu.be/KAksDMe8DtQ
我怎麼這麼好看 下集:https://youtu.be/GSdOZrxm_M0
Lion練習室+1萬訂閱!:https://youtu.be/r4YZAMA751Y
非日常狂歡:https://youtu.be/bknRRQFym2c
溯:https://youtu.be/9z_eqDfrVxQ
I'm Not yours:https://youtu.be/EN4TBkS79uo
-
【cover系列】
是心動啊:https://youtu.be/vcpOuaBzPgs
想見你:https://youtu.be/tZgLQJOUiBU
好喜歡你:https://youtu.be/kR_YFcoNuwM
少女:https://youtu.be/M-Oxl7hYLSw
小時候的我們:https://youtu.be/uO-fKgm8tEo
摩天動物園:https://youtu.be/gMvyolWn3ac
說好不哭:https://youtu.be/WK9po0lzVvs
-

值得 關注 的社會議題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繼《我們與惡的距離》之後,又一必看台灣影集!強壓眾多韓劇,勇奪Netflix收視第一!
🔥七個命案的背後藏有什麼玄機?每名死者的死都有特定的意義?
🔥每個懸案背後都有令人落淚的故事,影片告訴你它們的關聯!
我們覺得《誰是被害者》是繼《我們與惡的距離》之後,另一部必看的台灣影集,也是我們認為近年來最好看的作品之一。和《與惡》類似,《誰是被害者》部分內容取材自真實發生過的社會事件,並聚焦在極需所有人關注的社會議題,透過生動的角色刻畫,讓觀眾看到這些時常在新聞中聽到的類似人物,背後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而和大部分的人相比,不幸的是,當悲劇發生在他們身上時,卻沒有遇到能夠拉他們一把的人。
因為有了『破案』這個主題,整部影集多了幾分懸疑的氣氛,讓觀眾不由自主地想要跟著主角們的腳步,除了找出真相之外,也同時理解了每位角色做出各種決定背後的動機與心情。即便影集最後我們不一定能夠認同某些角色的行為,卻能夠同理造成他們最後處境的歷程。
《誰是被害者》才剛上線沒幾天,就榮登Netflix排行榜第一名,影集全部 只有短短八集,每集大約一小時,已經全部上架。今天的節目我們會介紹影集的無雷大綱,接著會藉由分析劇中7個命案之間的關聯,來探討影集教了我們的事。這部影集有非常多東西值得討論,因此我們預計還會再製作一支影片,詳細解析劇中三位主角:鑑識員方毅任、記者徐海茵、以及刑警趙承寬,千萬要記得回來收看喔!
--------------------------------------------------------------------------------
【更多劇評】
【我們與惡的距離】
《我們與惡的距離 (無雷)》⇨ https://youtu.be/B-87R84vbk4
《我們與惡的距離:完結》⇨ https://youtu.be/HONNZ5TKYUA
【想見你】
《想見你:時間軸解密》 ⇨ https://youtu.be/2DbhUIwAtz8
《5部不輸想見你的穿越神片》 ⇨ https://youtu.be/RFt1fJkIZF4
《李子維完美情人5大招》 ⇨https://youtu.be/WrvRWCmvswk
【夫婦的世界】
《夫婦的世界》 ⇨ https://youtu.be/EPxyONGlI4g
《夫婦的世界:離不開渣男的4個原因》 ⇨ https://youtu.be/gqo-VKMxQx8
《夫婦的世界:婚姻的3種狀態》 ⇨ https://youtu.be/tN-_nJuPmL8
【屍戰朝鮮】
《屍戰朝鮮:喪屍疫病終極解析》 ⇨ https://youtu.be/e5m9l3vS4Vs
《屍戰朝鮮:李蒼深度解析》 ⇨ https://youtu.be/Q9XlksT9z8k
《屍戰朝鮮:第一季》 ⇨ https://youtu.be/twhsEjXOSdE
《屍戰朝鮮:第二季》 ⇨ https://youtu.be/9IOUeUkBXOw
《屍戰朝鮮:3大懸念》 ⇨ https://youtu.be/DUKFeAJDD2o
【梨泰院Class】
《梨泰院Class:主角群結局解析》 ⇨ https://youtu.be/mkFkXW4VXJs
《梨泰院Class:前10集深度解析》 ⇨ https://youtu.be/hpQKSKkIuho
《梨泰院Class:10大金句》 ⇨ https://youtu.be/1SdyP0fL1LU
【哈囉掰掰我是鬼媽媽】
《哈囉掰掰我是鬼媽媽》 ⇨ https://youtu.be/toywnt0Ql0o
《哈囉掰掰我是鬼媽媽:瑜理鋼和珉貞三角戀深度解析》 ⇨ https://youtu.be/uBegPsHtyMM
《哈囉掰掰我是鬼媽媽:完結篇》 ⇨ hhttps://youtu.be/gOikuqlQUtk
【愛的迫降】
《愛的迫降》 ⇨ https://youtu.be/RUy_axd4CHU
《愛的迫降:徐丹具承俊深度解析》 ⇨ https://youtu.be/680GHj0QtRc
#誰是被害者
#Netflix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值得 關注 的社會議題 在 目前社會議題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國研院公布百大社會議題,環境、勞動權益、糧食、災害、能源皆上榜· 民眾關注的課題普遍趨向自身權益或日常生活相關· 世代間的價值落差可能源自生活型態的 . ... <看更多>
值得 關注 的社會議題 在 目前社會議題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國研院公布百大社會議題,環境、勞動權益、糧食、災害、能源皆上榜· 民眾關注的課題普遍趨向自身權益或日常生活相關· 世代間的價值落差可能源自生活型態的 . ... <看更多>
值得 關注 的社會議題 在 你值得關注的議題:台灣高居不下的自殺死亡率】... - 報導者 ... 的推薦與評價
國慶日以外,你值得關注的議題:台灣高居不下的自殺死亡率】 你知道嗎?10月10日不只是國慶日,更是#世界心理健康日。 過去20年來,全球自殺率都在下降,然而台灣不僅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