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武打場面寫的這麼仔細,就會因掛一漏百而構成另一個影響 : 內容趨空洞。
整部小說的前一半,即是第一回到第十一回(全部二十回)的二十幾萬篇幅,基本上可以說是"搶救文泰來大兵",大致劇情也就是文泰來被清兵抓去,紅花會舵主陳家洛跟十幾個武功卓絕、文韜武略在江湖無雙的兄弟們幾次想方設法的救.............然後救不出來。
後半部救出文泰來了,劇情就落在 乾隆身世之謎,陳家洛希望以此讓乾隆迷途知返,然後自己去新疆遇到美女--香香公主,相知相愛然後替他們跟清兵打仗,最後香香公主被乾隆奪去,接著公主自殺雙方一場大戰............就沒了。
#51萬字就講了這些。
顯而易見的就是,因為很多武功場面講得非常仔細,壓縮了劇情;或者可以反向來看,其實劇情(相對後來非常有名的幾部)很簡單,但填充了大量過於仔細的武打場面,所以把可能20幾萬字能交代完的故事,撐充到51萬字。
讀起來自然會讓人很難著迷深入,無法樂在其中了。
(而且金庸小說,有好幾部都把 吸引眾人你爭我奪的根本設定為一個"天大寶藏",大家為了寶藏爭奪很正常,但飛狐系列、連城訣裡面都認為 得到一大筆錢就能驅逐滿清韃子,然後建立漢人帝國的這個想法,我認為還是草率了。
雖然建國需要基金(不信的去問陳水扁),但只有錢就能推翻一個立國快一百年的大國,然後成就另一個國家的大業嗎?
差遠了,那是要人、要糧、要組織、要支持度,還要運氣的事情,而且那筆錢能有多少? 能用多久? 只能說,單純的事情講起來比較簡單,所以閱讀時還是不要想得太複雜會比較入戲。)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就能體會我弟說的"很難看"的原因所在;這可能也是我到現在,遇過很多同樣也喜歡金庸的人,卻從沒聽說過誰自稱喜歡《書劍恩仇錄》這部書的原因了。
#真的很難讓人喜歡。
-----------------
但我們做人要公平一點,也該了解一下當時的背景。
首先,這是金庸先生第一部長篇連載小說,很多地方也不會這麼圓滑、角色也不會這麼豐滿、劇情也不會那麼複雜;拿後面作品來批評前面,自然不甚公允;要是我第一部就是《書劍恩仇錄》,然後一路看下來,我想一定會有倒吃甘蔗的感覺。
另外,寫得很仔細(到妨礙流暢性)也是一個原罪。
畢竟,金庸寫小說的背景發生在1954年,吳氏太極拳第二代嫡系傳人-吳公儀與白鶴派-陳克夫在澳門擺擂台比武之後。
這場比賽雖然雙方打了一場王八拳,鬧的不勝不負不和的結果,但卻引發大家對武俠武功的幻想,所以之後金庸與梁羽生便拉開了武俠小說世界大戰的報紙連載序幕(金庸是《書劍恩仇錄》,梁羽生是《龍虎鬥京華》)
在那樣資訊貧乏的環境裡,在這麼幻想滿點的情況下,而且當年香港普遍習武或是看醒獅表演風氣盛,自然寫得越是像樣、越有武俠風采,寫者跟讀者越能感到滿足。
《書劍恩仇錄》作為這樣的時代產物與金庸的第一本連載小說,這樣的結果真的無可厚其非。
-------------------
而寫的仔細,也並非是亂寫。
金庸雖然自稱自己全然不懂武術,但對武術倒也不是真的全無所知。
例如,他自己說他自己是受到民國時期武俠小說跟說書的影響才有這麼多元素創作,但卻也聽說過金庸本身習練過太極拳,而且正是剛剛提到的"吳氏太極拳"。
1980年,吳氏太極拳第三代嫡系傳人-吳公藻整理了先人傳授跟自己的經驗,編成了《吳家太極拳》一書,並且得金庸為其書作跋;金庸在跋文中用了不到700字,講述了他對太極拳的精要與理解。
從那篇文章看來,我認為金庸對太極拳不是只有幻想,而是有一定認識與實踐的;另外從其小說中好幾次提到的太極拳使用情節(《書劍恩仇錄》的趙半山、《倚天屠龍記》的張三豐&張無忌、《飛狐外傳》的何思豪),其實就其描述場景來看,使用方式與時機也是大致正確的。
所以,我個人認為金庸甚至可能練過,並以其養生;才有辦法在小說中寫出正確的用法,才能在現實生活中為太極拳譜作跋。
但我憑甚麼這樣猜?
我想可以援引另一部小說《飛狐外傳》來作證明。在第四章〈 鐵廳烈火〉裡金庸描述了太極門高手--趙半山(就是《書劍恩仇錄》裡面的那位太極拳+暗器高手)趁著與太極門孽徒陳禹對打的當下,出言點撥在旁觀看的小胡斐,其嘴裡講的「亂環訣」、「陰陽訣」與各種示範,確實是太極拳練習與使用的心得跟要義。
再加上兩人後來的交戰敘述(已經沒有《書劍恩仇錄》裡的那麼繁瑣)兩人使用的招式與背景,確實是正確的理解與對拆,可以知道這不是金庸老先生的幻想空想;而提到用招發勁均需"冷、急、快、脆",更顯示他對太極拳的理解已經很深,才能讓拳理這麼深入淺出(有些理論歸結,甚至聽得我醍醐灌頂,身上寒毛直豎)
由於這些敘述,不是抄來的,必定只能是自己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講述;而且這些招式的應對拆解,必須真的知道怎麼練、怎麼施展,才能組合的出來。
所以要說他不懂武術,全憑幻想,我想是絕對不可能的;是不是高手不好說,但他肯定深深浸淫過。
-----------------
總之,《書劍恩仇錄》這部小說,雖然不能跟金庸其他作品相提並論,但也海放了很多其他人的武俠小說;況且,這還是金庸一個很具代表性的作品。
至於我推不推?
只能說,要看這部小說必須有很大的覺悟。裡面還是有很多胡攪蠻纏的人,跟個性頑固到不通人情、莫名其妙到智商可能有問題的人物設定(讓我一度以為我在看古龍的《絕代雙驕》),讓劇情很多都是基於簡單低級的誤會下開展的。(不信去看看 鐵膽莊的那場亂鬥,跨幅還很大.........也是視聽時的一個圓寂點)
沒有愛,或是命不夠長,真的還看不完
------------------
那看電視劇呢?
youtube上能找到2002年中視拍攝的版本,主角是趙文卓,實在是英姿颯爽,但是人物對白劇情低能到我看了兩三集就很難支持下去了,但選角跟卡司還是一時之選的。
另外也能找到2008年中國拍攝的版本,裡面的主角喬振宇我不熟悉,但鄭少秋扮乾隆卻早就是個專業戶了,那深入人心的定裝與英氣,就算他躺在那裏扮死去的乾隆,我還是覺得沒人可以取代。
但我還沒看完,無法告訴你們好壞;但能肯定的是,《書劍恩仇錄》這部小說在原著上劇情不豐滿,所以電視劇如果要把集數拍個四五十集,劇本上勢必要大大改動跟撐充,所以大家就會面對偏離原著很多的幻想情節,除非他們忠於原著的重現武學(肯定沒人看懂),或是忠於原著的讓它繼續空洞下去..............
但換個角度想想,反正小說劇情不豐滿,電視劇如果能改成大家能接受的版本,看得高興其實也未嘗不是好事。
想想甄子丹的《葉問》吧,拍了四集亂七八糟的,打日本人、英國人、美國人,到處征服異邦人,差點沒打出地球征服外星人,最後只有主角的名字跟葉問有關(葉問除了葉準之外,其實還有葉正、葉少華兩子,也不只一個老婆),大家還不是看得很爽?
總之,希望大家能享受其中囉
(PS : 這篇寫到現在也"不過"四千字左右,其中講了多少東西? 你再想想陸菲青跟人家打架打了5548字,叫人看了聽了有多難熬了)
.
.
.
#寫完了耶
#有沒有看過連續劇跟小說的人可以分享一下差異?
#我也很多話題想跟大家聊
#但是為五斗米折腰後真的只想睡覺然後工作
#希望大家平安健康的度過難關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金庸小說 #倚天屠龍記 #神鵰俠侶 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真實歷史人物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上一集講了射雕英雄傳,今天我們來說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由於神鵰俠侶和射雕英雄傳裡面很多人物都重疊了,所以今天加進倚天屠龍記一起說。 在神鵰俠侶裡面,有提到個古...
「倚天屠龍記張無忌喜歡誰」的推薦目錄:
- 關於倚天屠龍記張無忌喜歡誰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倚天屠龍記張無忌喜歡誰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倚天屠龍記張無忌喜歡誰 在 重點就在括號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倚天屠龍記張無忌喜歡誰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倚天屠龍記張無忌喜歡誰 在 [自抒] 倚天屠龍記的4位女角- 看板JinYong 的評價
- 關於倚天屠龍記張無忌喜歡誰 在 大家喜歡倚天屠龍記裡的哪個角色?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倚天屠龍記張無忌喜歡誰 在 倚天後傳:小昭為張無忌生下兩子,黃衫女子成為二房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倚天屠龍記張無忌喜歡誰 在 《倚天屠龍記》裡,為什麽笑到最後的是趙敏? | PTT新聞 的評價
倚天屠龍記張無忌喜歡誰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看到2019年《倚天屠龍記》的評價不佳,但很有意思,這個版本少數被人稱讚的地方,在於其中一首插曲:找了年輕歌手曲蕭肖冰唱了很美的歌〈倆倆相忘〉。
⠀⠀⠀⠀⠀
但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人知道,〈倆倆相忘〉的原唱,其實是辛曉琪,這是1993年版《倚天屠龍記》原本的插曲。而且會出現〈倆倆相忘〉這首歌的緣由,也很有意思,因為這是一首小昭的專屬主題曲,更精確的說法,這是首小昭要在故事裡唱給張無忌聽的歌曲。
⠀⠀⠀⠀⠀
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張無忌和小昭被困在光明頂密道,怎麼找也找不到出口,小昭憂心公子,便說「咱們既然出不去了,發愁也沒用。我唱個小曲兒給你聽,好不好?」張無忌雖急但也不好意思拒絕,於是,小昭唱了由元朝關漢卿寫的曲〈喬牌兒〉:
⠀⠀⠀⠀⠀
「世情推物理,人生貴適意,想人間造物搬興廢。吉藏凶,凶藏吉。富貴哪能長富貴?日盈昃,月滿虧蝕。地下東南,天高西北,天地尚無完體。展放愁眉,休爭閒氣。今日容顏,老於昨日。古往今來,盡須如此,管他賢的愚的,貧的和富的。到頭這一身,難逃那一日。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百歲光陰,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
可是,金庸能在小說裡寫進如此文言的小曲,讀者可以細讀,能仔細去理解裡頭的引經據典,但做為必須通俗的電視劇來說,實在不是容易讓觀眾能懂的文字,電視劇的節奏必須要在幾秒間就讓觀眾理解,所以,當時與滾石唱片合作的製作人楊佩佩,便找了作詞人厲曼婷,以〈喬牌兒〉為基礎,寫了一首歌以便讓小昭(當時是陳孝萱)在電視劇裡唱給張無忌(當時是馬景濤)聽:
⠀⠀⠀⠀⠀
拈朵微笑的花
想一番人世變換
到頭來輸贏又何妨
日與夜互消長
富與貴難久長
今早的容顏老於昨晚
眉間放一字寬
看一段人世風光
誰不是把悲喜在嘗
海連天走不完
恩怨難計算
昨日非今日該忘
浪滔滔人渺渺
青春鳥飛去了
縱然是千古風流浪裡搖
風瀟瀟人渺渺
快意刀山中草
愛恨的百般滋味隨風飄
⠀⠀⠀⠀⠀
⠀⠀⠀⠀⠀
實在是很美的歌詞,「日與夜互消長/富與貴難久長」,用這樣看似簡單的排比句,卻非常有深意的詞寫出關漢卿曲裡的原意。「海連天走不完/恩怨難計算/昨日非今日該忘」前六個字寫出武俠景象,後兩句寫出武俠作品的寓意。
⠀⠀⠀⠀⠀
「縱然是千古風流浪裡搖」「愛恨的百般滋味隨風飄」,愛與恨一切都隨浪流,隨風飄。這首詞的意境放在現在來看,雖是要寫的淺,但意義仍是非常深。
⠀⠀⠀⠀⠀
這首歌很可惜,放在楊佩佩的電視劇裡,它無法比現在劇迷印象最深刻的片頭曲──周華健的〈刀劍如夢〉耀眼。放在辛曉琪的專輯裡,它無法比它的前一首、李宗盛為辛曉琪量身打造的〈領悟〉還要震撼,但這的的確確是首很棒的歌。
⠀⠀⠀⠀⠀
這首歌前奏編曲的異國情調,想是為了搭配小昭的波斯身份,比起現今年輕的曲肖冰以一種早已知道會分離似的哀怨唱法,道出小昭的悲,我還是比較喜歡辛曉琪那像是看破風塵似的唱法,婉約中帶有大氣,而它的美並不因為時代而消散。
倚天屠龍記張無忌喜歡誰 在 重點就在括號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看到2019年中國版的《倚天屠龍記》的評價,很差,但很有意思,這個版本少數被人稱讚的地方在於其中一首插曲,找了年輕歌手曲肖冰唱了很美的歌──〈倆倆相忘〉。但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人知道,〈倆倆相忘〉的原唱,其實是辛曉琪,這是1994年版《倚天屠龍記》原本的插曲。
會出現〈倆倆相忘〉這首歌的緣由,也很有意思,因為這是一首小昭的專屬主題曲,更精確的說法,這是首小昭要在故事裡唱給張無忌聽的歌曲。
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張無忌和小昭被困在光明頂密道,怎麼找也找不到出口,小昭憂心公子,便說「咱們既然出不去了,發愁也沒用。我唱個小曲兒給你聽,好不好?」張無忌雖急但也不好意思拒絕,於是,小昭唱了由元朝關漢卿寫的曲〈喬牌兒〉:
「世情推物理,人生貴適意,想人間造物搬興廢。吉藏凶,凶藏吉。富貴哪能長富貴?日盈昃,月滿虧蝕。地下東南,天高西北,天地尚無完體。展放愁眉,休爭閒氣。今日容顏,老於昨日。古往今來,盡須如此,管他賢的愚的,貧的和富的。到頭這一身,難逃那一日。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百歲光陰,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可是,金庸大師能在小說的文字裡寫如此文言的小曲,讀者可以細讀,能仔細去理解裡頭的引經據典,但做為必須更通俗一些的電視劇來說,實在不是容易讓觀眾能懂的文字,電視劇的節奏必須要在幾秒間就讓觀眾理解,所以當時與滾石唱片合作的製作人楊佩佩,便找了作詞人厲曼婷,以〈喬牌兒〉為基礎,寫了一首歌以便讓小昭(當時是陳孝萱)在電視劇裡唱給張無忌(當時是馬景濤)聽:
拈朵微笑的花 想一番人世變換 到頭來輸贏又何妨
日與夜互消長 富與貴難久長 今早的容顏老於昨晚
眉間放一字寬 看一段人世風光 誰不是把悲喜在嘗
海連天走不完 恩怨難計算 昨日非今日該忘
浪滔滔人渺渺 青春鳥飛去了 縱然是千古風流浪裡搖
風瀟瀟人渺渺 快意刀山中草 愛恨的百般滋味隨風飄
實在是很美的歌詞,「日與夜互消長/富與貴難久長」,用這樣看似簡單的排比句,卻非常有深意的詞寫出關漢卿曲裡的原意。「海連天走不完/恩怨難計算/昨日非今日該忘」前六個字寫出武俠景象,後兩句寫出武俠作品的寓意。「縱然是千古風流浪裡搖」「愛恨的百般滋味隨風飄」,愛與恨一切都隨浪流,隨風飄。這首詞的意境放在現在來看,雖是要寫的淺,但意義仍是非常深。
這首歌很可惜,放在楊佩佩的電視劇裡,它無法比現在劇迷印象最深刻的片頭曲──周華健的〈刀劍如夢〉耀眼。放在辛曉琪的專輯裡,它無法比它的前一首、李宗盛為辛曉琪量身打造的〈領悟〉還要震撼,但這的的確確是首很棒的歌。
這首歌前奏編曲的異國情調,想是為了搭配小昭的波斯身份,比起現今年輕的曲肖冰以一種早已知道會分離似的哀怨唱法,道出小昭的悲,我還是比較喜歡辛曉琪那像是看破風塵似的唱法,婉約中帶有大氣,而它的美並不因為時代而消散。
倚天屠龍記張無忌喜歡誰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金庸小說 #倚天屠龍記 #神鵰俠侶
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真實歷史人物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上一集講了射雕英雄傳,今天我們來說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由於神鵰俠侶和射雕英雄傳裡面很多人物都重疊了,所以今天加進倚天屠龍記一起說。
在神鵰俠侶裡面,有提到個古墓派。其實歷史裡面的確實有活死人墓,但是就不是林朝英(chao2ying1)創立的。我們上次也有說到王重陽,他的確是全真教道教的創始人,在1160年,他自稱喝醉酒後遇到得道者‘兩人’,給了他真言五篇,所謂的兩人並不是兩個人,其實是暗指‘兩口’人,兩個口加起來就是一個呂字,也就是呂洞賓。
哦~原來是飲大左~
他過後就出家修道,隱居在終南山,他在終南山自鑿(zao2)一墓,號稱活死人墓,更燒香供奉自己的靈位。
過後他就開始傳教,更收了七個人當他的徒弟,也就是全真七子了。
那麼誰是尹(yin3)志平呢?現實中的確實有這個人,他是全真七子丘處機的第二弟子,在神鵰俠侶裡面,他就是侮辱了小龍女的那個人,馬的!小龍女是我的!
當大家看到這一段的時候,真的不明白為何金庸那麼狠心的玷污(dian4wu1)純潔的小龍女,是否需要在小說中產生一些缺陷,才貼近真實的人生呢?這樣才能顯示出楊過的堅持嗎?應該有不少人在心中罵過尹志平這個敗類,但是大家都誤會了。。。
歷史中的確實有尹志平,他在道教修行上有著很高的成就,而且更是醫術高明,在災難中救濟貧民百姓,得到大眾的擁戴,所以金庸過後覺得不該污衊(wu1mie4)這個真實的歷史人物,於是在新版的神鵰俠侶裡面把尹志平改成凱志丙。
那麼突必烈(hu1bi4lie4)也是真實歷史人物,他是拖雷的第四兒子,在1246年攻陷了宋朝,創立了元朝,而全真教並沒有像小說一樣抵抗蒙古,在元朝時代全真教是受到重視的,只是在忽必烈信佛過後就開始沒落了。
現在說到了倚天屠龍記,時代背景是在元朝的末期,先說朱元璋,他就是推翻元朝而創立明朝的人,大家聽過月餅的傳說吧!就是把紙條塞進月餅裡面,通知大家月圓當天起義,講的就是朱元璋。但是他一做了皇帝過後,就把所以建國大臣和大將都殺了。是個非常心狠手辣的人。
在小說裡面,他是靠明教才推翻了元朝,所以為了紀念,所以才把明字放在朝代裡面,稱之為明朝。所謂的明教,其實就是日月神教,日加月,就是一個明字。
在歷史裡面這個宗教是源自於波斯,叫做摩尼教。是一個混進回教,基督教和佛教的綜合宗教,而來到了中原,更是加進佛教裡面的釋迦牟尼,所以叫做摩尼教。對於當時的人來說這是魔教。
裡面的人都是異端。
但是在元末時代,由於當時元朝禁止白蓮教,彌勒(mi2le4)教等,這就是起義的源頭,韓山童等人以紅巾裹(guo3)頭,以白蓮教和彌勒教為旗幟(qi2zhi4),起義造反,自稱為紅巾軍,而朱元璋曾經加入名叫‘小明王’的韓林兒的旗下。聽說這韓林兒就是張無忌的原型,而朱元璋就是韓林兒離奇溺死後就替代了他,傳說中是朱元璋下的毒手。
那麼武當派裡面的張三豐,也是真實歷史人物,創立了武當山派的道教,他是南宋末期到明初的道士,在【明史方伎傳】裡面更記載,他在武當山結廬而居,還在寶雞市死而復活,也是太極拳的創辦人。傳說中他出生的年份是1247年,去世時的年份是1464年,哇!不就是217歲嗎?有沒有那麼誇張哦!
至於明教的五散人,就是彭瑩玉,張中,說不得,周顛和冷謙都是真實人物來的,尤其是彭瑩玉,他就是剛才我們說的彌勒教的師祖,而其他幾人都是道教裡面的人物。
那麼倚天屠龍記裡面的九陽真經是真的嗎?答案是沒有的,不過在故事裡面,寫這本書的就是達摩,他是南天竺或者是波斯人,是中國的禪宗創始人,也是少林寺的鼻祖,所有的少林武功都是源自於達摩。例如:易筋經,洗髓經還有少林七十二絕技。
在故事裡面,除了達摩本人練成九陽神功,還有一個人就是覺遠和尚,覺遠是歷史裡面也是有的,他是少林寺的僧人,把蔡,李,劉,莫的民間拳法加以吸收和整理,並制定習武的戒律,是南少林拳法的中興之祖。更是對以後的廣東洪拳有著很大的影響。
好啦~大概說到這裡,如果有那個人物漏掉的,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下一集我們來說鹿鼎記吧!這個是金庸最後一本小說,也是最崩壞的一本,所以我最喜歡就是這一本,裡面的韋小寶不是什麼正義人物,也不會武功,但是裡面的情節就是讓人沉迷下去,我那時好像是用了一個禮拜來看完整本書。
好啦!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倚天屠龍記張無忌喜歡誰 在 大家喜歡倚天屠龍記裡的哪個角色?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大大:1.請問有看過倚天屠龍記的網友們~~~你們喜歡裡面的哪個腳色呢?又最討厭哪種腳色?2.最希望張無忌跟小昭趙敏珠兒周芷若誰配對?3.喜歡哪一版的倚天屠龍記?4. ... <看更多>
倚天屠龍記張無忌喜歡誰 在 倚天後傳:小昭為張無忌生下兩子,黃衫女子成為二房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倚天後傳:小昭為 張無忌 生下兩子,黃衫女子成為二房,又 張無忌 生下了龍鳳胎!# 張無忌 #黃衫# 倚天屠龍記 #趙敏. ... <看更多>
倚天屠龍記張無忌喜歡誰 在 [自抒] 倚天屠龍記的4位女角- 看板JinYong 的推薦與評價
1.周芷若
總覺得金庸對她真的很好 定位應該是"愛情與道德責任兩難的冷傲女性"
傷殷離(劃了十幾刀之後居然還沒死)
嫁禍給趙敏 差點殺了謝遜滅口
如果一開始追連載看到後面 應該沒有人會想到最後竟然由黑轉白了
如果要護航 可以說是因為從小便與家人分離 被滅絕要脅立誓 個性才偏激起來
張無忌的感覺是又敬又怕 還真沒錯 周芷若給人感覺就真的是既美艷又冷傲
讓人猜不透心思 常常在想 如果不是張無忌顧及舊情 最後真的還會在一起嗎?
周芷若如果不顧舊情只論愛情的份量 其實真的可以選擇更愛她的宋青書在一起的
這種惋惜 其實跟阿紫寧可喜歡喬峰卻不選擇游坦之有點像 游坦之也是一廂情願
2.殷離
失去家庭溫暖 處境似乎比周芷若更慘 定位是"失去家庭溫暖的偏激女性"
之所以喜歡張無忌 也是因為唯一對她好的只有他(曾阿牛)
中間被周芷若害死 本以為戲份沒了 落得給張無忌懷念 給周芷若作惡夢的份
沒想到最後復活 作用居然是給周芷若解套 解完後張無忌就給她自己一個人走了?
最後變得瘋瘋癲癲一人 有點落寞的配角
3.小昭
似乎是金庸最喜歡的女角之一 定位便是"死心塌地的服侍張無忌"
之所以喜歡張無忌 好像也是張無忌那種對每一個人都好的個性
真的是跟傭人沒兩樣的感覺 只不過除了對張無忌很用心很喜歡
張無忌對她除了"憐惜" 不知還能有什麼感覺
就身為男生而言 對小昭這類角色真的是有種說不上是真愛卻又捨不得的一個人
4.趙敏
張無忌和趙敏之間的互動 總讓我想到郭靖與黃蓉 令狐沖與任盈盈
趙敏和黃蓉相同的地方在於足智多謀 任盈盈的個性我比較生疏 描寫不出來
就身分上的衝突 三者對男主角之間的難處都不一樣 也都成為劇情好看的地方
趙敏是族群之間的國仇家恨(蒙古狗)
黃蓉和任盈盈則是繼承江湖對父親的刻版印象(妖女)
黃蓉喜歡郭靖
源於認識之初郭靖的憨厚正直和無私的感情 絕非郭靖後來愛國愛民的表現以及功夫
趙敏喜歡張無忌 除了張無忌搔癢逗得她情竇初開這段情節
還真是想不到趙敏究竟是愛他哪裡?總該不會是一種挑戰吧?!
想像自己居然可以跟江湖武功第一的人在一起的那種征服感?蒙古人的基因我真猜不透
----------------
金庸說張無忌的個性有點優柔寡斷 還可以有四位女生喜歡她 還真是很難想像
畢竟這傢伙不像楊過那種熱情奔放又很會逗女生的類型
除了青梅竹馬(?)的周芷若 其他三人對張無忌的喜歡 還真是有點牽強
只能說真的是主角威能 人強真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203.19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