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書》三部曲】
睇岩井俊二的《最後的情書》,無法不抱著比較的心情。與25年前他的成名經典《情書》比較,與兩年前由他導演、陳可辛監製的中文電影《你好,之華》比較。所以,強烈建議,如果想認真地看此片,最好先看《情書》和《你好,之華》,或者,像我看完《最後的情書》後,再上網重溫之前兩部電影。
再看畢三片後,我覺得岩井俊二可能希望觀眾把《情書》概念放下,想到最好就是自己向自己的經典致敬,所以,這應該真的是"last letter"了。
我兩年前已經看過《你好,之華 》,與今次的日文版《最後的情書》,從頭到尾劇情、人物幾乎完全一樣(註/劇透:有什麼不同之處?),地點由大連/上海搬至宮城縣仙台地區/東京,而大連是導演母親出生地,仙台是他的家鄉,致敬之情明顯。加上在《最後的情書》出現《情書》主角中山美穗和豐川悅司扮演一對夫婦的cameo(在《你好,之華》的胡歌和譚卓),更是終極致敬,不過,如高建兄所言,「既是岩井給粉絲的禮物,也是給粉絲開的玩笑,給回憶的致命一擊」,《情書》迷要打醒精神留意了!
整體來說,《你好,之華 》比較黑暗、憂鬱(始終是中國東北為背景,尤其主角中學年代大陸較貧窮的日子),《最後的情書》較多色彩、陽光、帶有希望,松隆子的演繹也比周迅多些喜感,少些鬱抑;日版男主角是男神福山雅治,慶幸沒有重現中版男主角秦昊的頭髮造形。故事中重要的兩位要分飾兩角的年輕女演員的演出,中版的鄧恩熙和張子楓,實在比日版的廣瀨鈴和森七菜出色。
始終,《情書》已是神級經典,《最後的情書》沒可能超越,而《情書》的故事其實更簡單,它的成功,不少來自當年處於最fit狀態的中山美穗,加上導演利用到盡的北海道和關西高山浪漫美麗景色,先入為主。《你好,之華 》在這方面完全沒有靚景可言,導演擅長觀感上的浪漫打了折扣,在《最後的情書》中導演才在故鄉仙台景色再下些功夫,但夏天的宮城,仍不能與《情書》的雪景、slo-mo氣氛比較。也許,導演不想觀眾作這些比較,還是用喪禮、圖書館、感冒這些場景和情節,和親自製作的悠揚配樂,逗一逗觀眾的回憶,寫下《情書》最後一章。
兩年前給《你好,之華 》的短評:
https://www.facebook.com/CharlesMokOffice/posts/2075325479201435
註(有劇透):兩部最後情書有何不同之處?中版女主角的丈夫是個kidult,沒有形容他的職業,日版中是個在家工作的漫畫師(庵野秀明客串自己?),性格上也是日版比較likable。但人物中最大分別是,中版裡姐姐的小兒子,變成了妹妹的小兒子,因此日版也把中版中描述小兒子鬱在心內不能接受母親逝去而離家出走的一段戲,完全刪去。
#光影評 Kin Ko
「俊昊日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俊昊日文 在 Charles Mok 莫乃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俊昊日文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俊昊日文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俊昊日文 在 [情報] 2PM 俊昊日文迷你專輯、舉辦日巡- 看板Oneday 的評價
- 關於俊昊日文 在 俊昊寫的日文新歌耶而且這個根本就不是MV啊... - 2PM Taiwan ... 的評價
- 關於俊昊日文 在 My House 日文版歌詞很直接耶 聽到2021版本俊昊的歌聲 ... 的評價
- 關於俊昊日文 在 [新聞] 絕非易事李俊昊最近對80名記者所做的事- 看板KoreaStar 的評價
- 關於俊昊日文 在 [閒聊] 最近很多人喜歡的男偶像(2PM 俊昊)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俊昊日文 在 [新聞] 絕非易事李俊昊最近對80名記者所做的事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俊昊日文 在 [影音] 2PM 俊昊迷你一輯《CANVAS》MV、音源- 看板Oneday 的評價
俊昊日文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是枝裕和:再一次,從這裡開始》的書名說錯了一半:「再一次」代表已經有了第一次,此話不實。看了這本書,你才會發現,也許你對國際揚名日本大導演是枝裕和,從來都一無所知。
我們可以看是枝裕和的電影,理解他是什麼樣的創作者。我們甚至不用看電影,也能知道他在當今影壇的地位。日本電影一蹶不振不是說說的,40 年前日本電影如何輝煌,40 年來日本電影就如何低落。
現在的日本電影連「娛樂觀眾」這件事都難以達成,而要以作者論的角度來找尋傑出的日本導演,更是困難:大家拍的電影看來都一樣,而且都一樣令人昏昏欲睡。
白石和彌是一個特例,所以近年來他拿「日本奧斯卡」藍緞帶獎拿到手軟,但是他與是枝裕和還有些許距離,畢竟是枝導演不只在日本拿獎,還獲得了坎城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獎、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提名、入圍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提名、入圍威尼斯影展競賽等等海外殊榮。
想想導演山下敦弘捧著真實的金棕櫚獎時,那入迷的神情,就知道日本影史上第四位得到金棕櫚獎的是枝,在日本電影圈裡,站在多麼令人景仰的高位。
是枝有實力,還有動力。他如今已超過 10 年,連續每年都推出新作品──不只是長片電影、還包括紀錄片、電視影集、電視廣告或 MV,這還不算出書或是其他插花性質的創作。是枝裕和是如何能保有高度的創作能量,同時又能讓自己的作品水準與意涵,維持在一條筆直的創作思維與價值觀上?
妳無法在《海街日記》或《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裡獲得這些疑惑的解答。但是《是枝裕和:再一次,從這裡開始》這本書帶領觀眾,跑到大銀幕的背後,看看那個比手畫腳的人長什麼樣子。
如果你是是枝導演的粉絲,也許你已從各大記者會或訪談裡認識了他。但那可不是輕鬆事,至少你還得追著日本新聞一篇一篇看(假設你懂日文)。《是枝裕和:再一次,從這裡開始》直接跨越了語言的隔閡,收集了許多珍貴的資料,讓你一站補足完整的是枝裕和世界。
「一站補足」這種說法並不誇張,這本書開頭就是導演本人的專訪,再來是對談,以及 13 位名家對是枝的觀察、訪談紀錄、是枝本人的日記、本人的散文等等。這不是一本是枝裕和自傳,是從自剖、他人分析與自我創作當中統合出的諸多視點,以 360 度並跨越時間的方式,凝視著是枝裕和這個人,與他的作品。這不但是一站補足,這根本是「一眼看足」是枝。
說真的,我忌妒這本書,應該說,我為其他的大導演們感到忌妒(或憤怒),他們也應該擁有這樣的待遇──應該有,但我們在台灣能見到以這種多樣化方式,去迫近一位電影創作者的書籍並不太多。
相對地,《是枝裕和:再一次,從這裡開始》就顯得彌足珍貴,因為它不只突顯了導演本身的創作起源、創作觀與人生態度等等,這種多樣化的清晰觀察,更容易看出是枝身處的創作環境與文化氛圍。
是什麼樣的人跟他一起工作?「是枝組」(是枝成立的製片公司名叫「分福」)裡頭都是什麼樣的人?那些優秀的演員是如何與他合作?或是如何影響彼此?哪些業界氛圍改變了是枝?哪些業界趨勢是他討厭的?《是枝裕和:再一次,從這裡開始》雖然是縱觀是枝導演的影壇半生,但同時也綜觀了 40 多年來日本影劇史的浮光掠影──你知道嗎?書中有一大篇幅其實是在談伊丹十三呢。
補充一個書裡沒提到、但是是枝討厭的影壇趨勢好了XD。他很討厭電腦動畫:「我不太相信電腦動畫,常聽到有人說『這一段之後再用電腦修』,結果呢,之後再也沒人去改的狀況是很多的。」嗯~是枝不像很多導演會用「很假」「不真實」的理由正面批評電腦動畫,聽起來好像他很討厭大家把電腦動畫當作懶惰的藉口,各位不知道認不認同呢?
日本諧星出川哲朗因為綜藝節目外景需求,跑到坎城影展胡亂地找尋大明星合照(照越多越好)。不會英語又不懂禮貌的出川很難達成任務,但是某一次,他剛好遇上了當時到坎城參展的是枝導演。語言不通的出川立刻在記者席興奮大叫導演,這位當時因《小偷家族》而被坎城認為是熱門獲獎人選的導演,竟然乖乖地走下台階,穿越馬路,跑到沒禮貌又不識大體的出川面前與他合照。
這麼誠懇,根本不像國際大導的導演。但是在是枝裕和的訪談裡,這種誠懇並不陌生。《是枝裕和:再一次,從這裡開始》裡他與 Lily Franky 對談,兩人曾經合作過電影,他們可以就「什麼 A 片最色」、還有「是枝很想挑戰情色片段」這些內容談得樂趣橫生。
Lily Franky 是出了名愛講話又會講話,這場對談裡很多時刻,都像快嘴與笨拙夥伴的諧星搭檔表演搞笑段子。但是同時又忠實地、呈現了是枝創作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對創作最終想要描繪的終點風景,是一篇自由、有趣、又頗富深意的好對談。
老實說,我還沒看完這本書時,光看完這場對談就決定要推薦了,因為太有趣了。當時想著,如果書來了,後面很難看也不要緊了,裁掉就好了XD。
但當然後面精采的部分更不少:玩弄視覺影像的名導米歇爾龔德里、法國女神茱麗葉畢諾許、今年在全球影壇大豐收的奉俊昊、專門蹂躪淚腺的日本小說家重松清等等 13 位各界名人,從景仰的角度、分析的角度、曾經合作過的角度來談是枝,各有特色,也各有個人關注的面向。
廢話寫得太多,只是要表達《是枝裕和:再一次,從這裡開始》是最近看到最有趣的電影相關書籍,也是少數看完之後立刻再看第二遍的書。大王要大力推薦,推薦給喜歡日本電影、喜歡是枝裕和導演、想要了解導演創作觀、瞭解近代日本影藝圈歷史的朋友們。
或是推薦給想要看本有趣書籍的朋友們。
★2 月 11 日上市!你可以在這些地方買到(或先預購)這本書:
博客來:http://bit.ly/2S71Hhj
三民:http://bit.ly/2S4cn0m
金石堂:http://bit.ly/37arSb7
誠品:http://bit.ly/377Wn1z
★這本書有兩場精彩可期的活動:
☆「虛構與真實:是枝裕和的執導與生活」
時間:3月14日(六),14:30
地點:台北電光影裡書店
講者:馬欣小姐
活動細節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72929093377446/
☆「電影之外的是枝裕和:那些無人知曉的事」
時間:3月15日(日),14:30
地點:高雄的三餘書店
講者:鄭秉泓先生
活動細節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19817588533543/
時報出版 #是枝裕和
俊昊日文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是枝裕和:再一次,從這裡開始》的書名說錯了一半:「再一次」代表已經有了第一次,此話不實。看了這本書,你才會發現,也許你對國際揚名日本大導演是枝裕和,從來都一無所知。
我們可以看是枝裕和的電影,理解他是什麼樣的創作者。我們甚至不用看電影,也能知道他在當今影壇的地位。日本電影一蹶不振不是說說的,40 年前日本電影如何輝煌,40 年來日本電影就如何低落。
現在的日本電影連「娛樂觀眾」這件事都難以達成,而要以作者論的角度來找尋傑出的日本導演,更是困難:大家拍的電影看來都一樣,而且都一樣令人昏昏欲睡。
白石和彌是一個特例,所以近年來他拿「日本奧斯卡」藍緞帶獎拿到手軟,但是他與是枝裕和還有些許距離,畢竟是枝導演不只在日本拿獎,還獲得了坎城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獎、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提名、入圍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提名、入圍威尼斯影展競賽等等海外殊榮。
想想導演山下敦弘捧著真實的金棕櫚獎時,那入迷的神情,就知道日本影史上第四位得到金棕櫚獎的是枝,在日本電影圈裡,站在多麼令人景仰的高位。
是枝有實力,還有動力。他如今已超過 10 年,連續每年都推出新作品──不只是長片電影、還包括紀錄片、電視影集、電視廣告或 MV,這還不算出書或是其他插花性質的創作。是枝裕和是如何能保有高度的創作能量,同時又能讓自己的作品水準與意涵,維持在一條筆直的創作思維與價值觀上?
妳無法在《海街日記》或《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裡獲得這些疑惑的解答。但是《是枝裕和:再一次,從這裡開始》這本書帶領觀眾,跑到大銀幕的背後,看看那個比手畫腳的人長什麼樣子。
如果你是是枝導演的粉絲,也許你已從各大記者會或訪談裡認識了他。但那可不是輕鬆事,至少你還得追著日本新聞一篇一篇看(假設你懂日文)。《是枝裕和:再一次,從這裡開始》直接跨越了語言的隔閡,收集了許多珍貴的資料,讓你一站補足完整的是枝裕和世界。
「一站補足」這種說法並不誇張,這本書開頭就是導演本人的專訪,再來是對談,以及 13 位名家對是枝的觀察、訪談紀錄、是枝本人的日記、本人的散文等等。這不是一本是枝裕和自傳,是從自剖、他人分析與自我創作當中統合出的諸多視點,以 360 度並跨越時間的方式,凝視著是枝裕和這個人,與他的作品。這不但是一站補足,這根本是「一眼看足」是枝。
說真的,我忌妒這本書,應該說,我為其他的大導演們感到忌妒(或憤怒),他們也應該擁有這樣的待遇──應該有,但我們在台灣能見到以這種多樣化方式,去迫近一位電影創作者的書籍並不太多。
相對地,《是枝裕和:再一次,從這裡開始》就顯得彌足珍貴,因為它不只突顯了導演本身的創作起源、創作觀與人生態度等等,這種多樣化的清晰觀察,更容易看出是枝身處的創作環境與文化氛圍。
是什麼樣的人跟他一起工作?「是枝組」(是枝成立的製片公司名叫「分福」)裡頭都是什麼樣的人?那些優秀的演員是如何與他合作?或是如何影響彼此?哪些業界氛圍改變了是枝?哪些業界趨勢是他討厭的?《是枝裕和:再一次,從這裡開始》雖然是縱觀是枝導演的影壇半生,但同時也綜觀了 40 多年來日本影劇史的浮光掠影──你知道嗎?書中有一大篇幅其實是在談伊丹十三呢。
補充一個書裡沒提到、但是是枝討厭的影壇趨勢好了XD。他很討厭電腦動畫:「我不太相信電腦動畫,常聽到有人說『這一段之後再用電腦修』,結果呢,之後再也沒人去改的狀況是很多的。」嗯~是枝不像很多導演會用「很假」「不真實」的理由正面批評電腦動畫,聽起來好像他很討厭大家把電腦動畫當作懶惰的藉口,各位不知道認不認同呢?
日本諧星出川哲朗因為綜藝節目外景需求,跑到坎城影展胡亂地找尋大明星合照(照越多越好)。不會英語又不懂禮貌的出川很難達成任務,但是某一次,他剛好遇上了當時到坎城參展的是枝導演。語言不通的出川立刻在記者席興奮大叫導演,這位當時因《小偷家族》而被坎城認為是熱門獲獎人選的導演,竟然乖乖地走下台階,穿越馬路,跑到沒禮貌又不識大體的出川面前與他合照。
這麼誠懇,根本不像國際大導的導演。但是在是枝裕和的訪談裡,這種誠懇並不陌生。《是枝裕和:再一次,從這裡開始》裡他與 Lily Franky 對談,兩人曾經合作過電影,他們可以就「什麼 A 片最色」、還有「是枝很想挑戰情色片段」這些內容談得樂趣橫生。
Lily Franky 是出了名愛講話又會講話,這場對談裡很多時刻,都像快嘴與笨拙夥伴的諧星搭檔表演搞笑段子。但是同時又忠實地、呈現了是枝創作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對創作最終想要描繪的終點風景,是一篇自由、有趣、又頗富深意的好對談。
老實說,我還沒看完這本書時,光看完這場對談就決定要推薦了,因為太有趣了。當時想著,如果書來了,後面很難看也不要緊了,裁掉就好了XD。
但當然後面精采的部分更不少:玩弄視覺影像的名導米歇爾龔德里、法國女神茱麗葉畢諾許、今年在全球影壇大豐收的奉俊昊、專門蹂躪淚腺的日本小說家重松清等等 13 位各界名人,從景仰的角度、分析的角度、曾經合作過的角度來談是枝,各有特色,也各有個人關注的面向。
廢話寫得太多,只是要表達《是枝裕和:再一次,從這裡開始》是最近看到最有趣的電影相關書籍,也是少數看完之後立刻再看第二遍的書。大王要大力推薦,推薦給喜歡日本電影、喜歡是枝裕和導演、想要了解導演創作觀、瞭解近代日本影藝圈歷史的朋友們。
或是推薦給想要看本有趣書籍的朋友們。
★2 月 11 日上市!你可以在這些地方買到(或先預購)這本書:
博客來:http://bit.ly/2S71Hhj
三民:http://bit.ly/2S4cn0m
金石堂:http://bit.ly/37arSb7
誠品:http://bit.ly/377Wn1z
★這本書有兩場精彩可期的活動:
☆「虛構與真實:是枝裕和的執導與生活」
時間:3月14日(六),14:30
地點:台北電光影裡書店
講者:馬欣小姐
活動細節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72929093377446/
☆「電影之外的是枝裕和:那些無人知曉的事」
時間:3月15日(日),14:30
地點:高雄的三餘書店
講者:鄭秉泓先生
活動細節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19817588533543/
時報出版 #是枝裕和
俊昊日文 在 俊昊寫的日文新歌耶而且這個根本就不是MV啊... - 2PM Taiwan ... 的推薦與評價
俊昊 寫的日文新歌耶而且這個根本就不是MV啊根本年曆拍攝花絮好嗎有沒有這麼省蛤明明日本賺很多但還是好喜歡這種清新風哈哈哈. ... <看更多>
俊昊日文 在 My House 日文版歌詞很直接耶 聽到2021版本俊昊的歌聲 ... 的推薦與評價
2021/10/07 - 635 Likes, 4 Comments - Love Junho (@lovejunho900125) on Instagram: “ My House 日文版歌詞很直接耶 聽到2021版本俊昊的歌聲我 ... ... <看更多>
俊昊日文 在 [情報] 2PM 俊昊日文迷你專輯、舉辦日巡- 看板Oneday 的推薦與評價
2PM 俊昊將在2018年一月發行全新個人日文迷你專輯、舉辦日巡
圖片來源:2PM Japan @Twitter
2PM 俊昊將在2018年1月25日發行第六張個人日文迷你專輯,並舉辦全國巡迴前往五個都
市開唱。
經紀公司 JYP Entertainment 在8日透過 2PM 日本官方網站、官方推特宣佈,俊昊將在
明年生日當天,即2018年1月25日發行全新日文迷你專輯《Winter Sleep》,與舉辦日本
全國巡迴演唱會《JUNHO (From 2PM) Winter Special Tour “冬之少年”》的消息。
由2013年起,俊昊連續五年在夏天發行個人專輯、舉辦日本巡演,這次為了慶祝他的生日
,特地在1月25日發行他的首張冬季專輯,而俊昊親自製作的新專輯將能讓大家感受到冬
天的感性,公開的封面照也將冬季的感覺極大化,充滿浪漫、唯美的感覺。
新專輯《Winter Sleep》同名主打歌雖然是首慢歌,但會給人溫暖的感覺,以與自己對話
為主題,讓大家能從不同角度去看俊昊,透過 MV 俊昊會營造出夢幻又溫和的氛圍,與自
己相對並唱歌的樣子。
此外,配合新專輯的發行,俊昊由1月20日以札幌為開始,1月25-26日於福岡、28-29日於
大阪、2月17-18日於名古屆、2月23-24日於東京,共五個都市舉辦九場演唱會,其中東京
演唱會是在日本公演聖地武道館舉辦,這是俊昊第三次在武道館開唱。
另外,俊昊最近在國內以演員身份回歸,與元真雅合作主演的 JTBC 全新月火劇《只是相
愛的關係》將在12月11日晚上11點 (韓國時間) 首播,最後來看看俊昊《冬之少年》巡演
預告吧:
https://youtu.be/FJwTO3woEi4
♥♥ — 如若轉載請把以下文字帶走!謝謝!— ♥♥
翻譯撰寫:Kpopn 的 Jessica
內容來源:xportsnews
影片來源:2PM Japan Official YouTube Channel @YouTube
轉載請註明:Kpopn 及所有來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182.18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Oneday/M.1515341321.A.19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