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我長久疑惑的一個章節
有時候,一本書,不用一整本書,可能一個章節、一句話就可以解開你長久的疑惑。
今天要寫的就是這個章節。
而,很特別的是,今天這個章節跟昨天是同一個章節。
你說,一個章節能寫兩次嗎?
為什麼不行?
一本書之所以是好書,通常是因為當你帶入不同的情境看時,你會看到了不一樣的內容。
昨天,我們是由讀書會的討論來看《原子習慣》的法則2(p.126 - 163),而今天,我想要分享的是我第一次看到這個章節的想法,也就是最原始的想法。
可以說我非常非常喜歡這個章節,這個章節給了我非常多的靈感以及解開了我很多長久以來的疑惑。
▌解答 ① 「#期待某個經驗的感覺往往比獲得那個經驗更好」
這是一個實驗,測試一個名為「多巴胺峰值」的數據,這個數據可以追蹤一份渴望發生的確切時刻。
而實驗證明,「預期一件事情即將發生的時候,也會產生愉悅的反應。」
因為你的大腦分配給想要獎賞的精神迴路,遠比分配給喜歡獎賞的要多。
這代表什麼?這代表如果你可以給自己一個預期的事情,並且這是一件會帶來快樂的事情,那麼即時這件事情還沒發生,你也會因此而感到快樂。
我回想了一下我最近的經驗,的確,
比起你們收到信,在寫的時候預期你們會收到信已經讓我快樂。
比起粉絲團發出貼文,在排程的時候預設你們會在某個時間點看到讓我快樂。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願意一直做下去,而且沈浸在其中的原因。
因為,我的腦袋中的預設,一直帶來愉悅的感覺,多巴胺一直在作用著(笑)。
這解決了我為什麽這麼喜歡寫訂閱制信件的原因。
▌解答 ② 「要打造更好的習慣,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 #加入一個把你想要的行為視作常態的文化之中。」
因為,所處的文化決定了你對何謂「正常」的期待。
並且,#你跟這個群體本來就有些共同點。
我看到這段的時候,真的有一種被打通任督二脈的感覺。
我一直以來,都在思考「為什麼直到現在還有人想要加入日更團」?
我每次都會說「如果你想要日更的話,你也可以自己開始喔,當我們的社團外的成員。」
無法再擴編日更團的成員有其原因,但我一直在想,為什麼不能自己一個人開始呢?我也是一個人在2017年開始持續了一整年後,2020年才開始有一群人陪我的啊!!!
但我看完這段我明白了。
因為,對我,日更已經不是養成一個習慣了,它比較像是一個日常,所以我理所當然不需要特別的群體。
可是,對於某些人這是一個想要養成的習慣,而當身邊的人都沒有在做著一件事情的時候,大家就會想要找同伴,而日更團就是聚集了一群這樣夥伴的地方。
在日更團裡面,因為60個人都處於每天更新的狀態,自然而然妳會覺得不奇怪。而且,所有人的共同特色都是想要寫作、培養個人品牌,共同性非常強。
因此,這是日更團對外的魅力之處,是我浸泡在這裡太久,以至於我無法站在第三人稱的視角看得更清楚。
這個章節,幫助了我這件事情。
但回過頭來說,招收日更團的團員對我而言真的不太可能了,比較可能的是可以培育不同的日更團的分團團長,哈哈哈,如果你看到這段段你有興趣的話,歡迎回信報名。
▌解答 ③ 「沒有任何事物比屬於某一個『族群』的感覺更能支撐動機,這種 #歸屬感把個人的追求轉化為共同的追求。」
這一點充分的解釋了為何日更團的團員向心力很足夠。
因為,大家把個人追求轉化為共同的追求。
我舉兩個簡單的例子。
第一,這次12/26 200人的創作者派對,在第一次徵選籌備幹部的時候,我們有將近30個人參加,最後核心的組長前後也有大概10個左右。更有5個團員是每天每天都在討論的。
第二。寫作了半年後,我為了日更團私下招募了一班孫治華老師的策略寫作課,這堂課在我宣布的24小時之內額滿。
這都是日更團凝聚力很強的例子,還不包含每兩週一次的創作者派對會議、不定時的臨時動議、活動預演等等。
你很難想像,在工作之外,在沒有上對下的關係中,在一個60人的社團裡面,竟然可以做成這樣子。
而原本預計200張票,轉眼間,我們也已經賣出了120張票。
除了講師的內容之外,團員更是自組了9個野台小短講。
這一切,都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然而,原子習慣的這本書給了我很明確的答案。
我可以說,12/26的創作者派對其實根本就是一場大型的眾人的《原子習慣》的成果發表會,哈哈哈。
作者應該要來現場看一下的XDDD
以上,是我今天的分享。
我也很歡迎你到現場來看看,集眾人的力所完成的活動究竟是如何:
https://goldfishblog.tw/2020-creator-party/
你跟這個群體本來就有些共同點 在 能做的太少求好心切可以讓一個人的表現突飛猛進,但過猶不及 ... 的推薦與評價
這點非常重要。 ◎如果你想 ... 有些職場會有小團體,這當中難免會有些流言嫌語。有些事情八卦聽聽就好,自己也要有思辨能力,免得人云亦云,到最後自己也惹得一身腥。 ... <看更多>
你跟這個群體本來就有些共同點 在 一窺Facebook演算法的秘密:你每天看什麼都是它決定! 的推薦與評價
這之後,在被嚴加看管和不斷調整的公式作用下,Facebook 的動態消息(news feed)就會對它們按照(它以為你認為的)貼文的價值程度進行排名。大多數用戶 ... ... <看更多>
你跟這個群體本來就有些共同點 在 Re: [煩惱] 一直被嗆- 看板humanity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個人 也是屬於在團體中 比較容易被嗆的
我深入地思考過 嗆人與被嗆這件事的前因後果
看到這篇文, 心裡稍微有點戚戚焉
偶爾思考一下被嗆的理由 沒那麼難
一個人在團體中的定位 其實是很看運氣的
並不是因為 你在他們眼中是什麼人 你就是那樣子
你在他們眼中是什麼樣的人
有賴於 某個特殊的當下 他們(這個團體的結構)需要什麼樣的人
於是你在這團體中 會在某一段時間之內 被定型
但是 請記住 那並不是你 絕對不是
而且千萬 別因為討好他們或滿足他們 就真的成為他們嗆你的那樣子
你是你 你將會有你獨一無二的人生
他們是不能藉由嗆你 或不尊重你甚至鄙視你而改變這件事情的
你的人生 你的成就 你想成為怎麼樣的人 沒有人能阻止你
你也不會因為他人的評價 而成為你不願成為的樣子 除非你想
而在某個群體中容易被嗆 實在也只是個巧合
你這一生 會是很多群體的成員 也會在很多群體中扮演很多不同的角色
但是 我相信 你會發現 只有在某個群體中你特別容易被嗆
我認為是因為 在某個時間點 這個群體是鬆散的
類似社會學上說:想像的共同體
在人和人的關係之中 人本身是一個一個獨立的個體 並不是個群體
並不是你認識那些人的第一天 你就活該被嗆
而是 這個群體在被建構起來的過程中
需要一個共同的指涉對象 他們才能感覺這是一個群體
嗆你 是這個群體凝聚起來的方式
或加強他們之間的關係 的一種手段而已
重點不在於 "你是誰" 重點在於 "他們需要你被嗆"
我的意思是
團體中一定有嘴賤的 說話不考慮他人感受並以此為樂的傢伙
出乎意料的 這種極度自我的人 為數不少
在團體中可能成為一個群體
而且 這種人能為團體帶來簡單的快樂
和這種人的相處很容易 很輕鬆 是沒有負擔的 各取所需的關係
人是很有趣的 人很矛盾
既不想受傷 不想碰撞 不想付出 就想取得快樂與溫暖
而有些比較盲目的人會以為 這就是他們需要的友誼
此外 坦白說 多半的人 在群體中
求的不是朋友 而是盟友
他不想和誰交心 他要的不是很多 他只要 或者至少一定要一個互利關係
就讓他在人際這方面肯定自己 並為某種其他目的鋪路
換句話說 他只要人脈 朋友對他而言 是可遇不可求
因而 不論是誰 只要是想融入這個群體
最簡單的方式 就是加入嗆你的行列
關於這點
沙特曾經說過相當有趣的分析 他談到愛 是以仇恨為出發點來談的
他認為 如果有A和B和C三人
當B和C共同仇恨著A B和C之間會產生一種關係
那種關係我們稱之為愛情
我個人覺得
他這套分析方式可以應用在
"一群人嗆某人,一群人排擠某人,一群人仇恨某人" 的行為上
簡單說 他想融入這個群體 他就必須做和大家一樣的事
或許他並沒有那麼討厭某個人,
他也覺得,嗆人或排擠人這個行為不太好
但是,當他有某個很強的動機融入這個群體時,
他心中的道德判斷就會變得相當微不足道
並且 他會試圖告訴自己 "嗆他是對的"
說服他自己"他本來就應該被嗆" 來合理化嗆你的行為
這麼做 除了不讓他自己心理上有負擔
某種程度 也減輕了他本身害怕自己無法融入群體的不安
當他每一次在心中合理化嗆你的行為
並且和大家一起嗆你的時候 他會感到 "我是被群體接納的" "我是被群體認同的"
他會感受到一種解脫
因為那些他害怕被群體排除在外的焦慮被減輕了 甚至被解除了
為此 他會感到非常快樂 因為他不再感到焦慮與痛苦
我個人猜測
這個行為 很可能在生理上也會刺激腦部的正向回饋 讓他感到更為愉悅
或許就像性愛或者上癮一樣簡單 只是人類的邊緣系統作祟罷了
人 其實很容易了解 人是天生的享樂主義者
有很多人 是只顧自己爽 別人一概不管的
不過 個體之間當然有所差異
沒錯 這就是機會 讓你觀察 或看清一個人的機會
對於 極度自我 並具有"只顧自己爽"傾向的人
久而久之 他就不再為嗆你這件事 感到良心有任何的不安
(因為嗆你讓他很爽,他打從心底不care你怎樣)
甚或當他嗆你的行為與言詞 傷害到你的時候
他也不會認為他有什麼錯 他會告訴自己 "他活該被嗆 他自找的"
被這種人的言行困擾與困惑的你
可以把這件事情 視為一種 哈 一群懶惰又渴望友誼的混帳的團體的心理治療吧
並且趁此 也可以觀察一下 你有意結交的某些人
趁此評估他們 這是個什麼樣的人
你可以觀察 一個人的良心有幾兩 還是被他心裡的狗給吃了
只要你對他表達 "你對他這個行為有所不滿"
就可以試探 他是否足夠在乎你 或 他具有多少良知足以停止這種自我滿足的行為
如果他不符合上述兩者
也就是 他不在乎你 而且也沒足夠的良知體認你的感受
相信你們在往後的人生 也必然會有其他的問題存在
誰能跟一個 根本不在乎自己的人 或不懂得體貼的人
相處太久而且完全沒問題呢?
甚或 如果你沒有剛好藉機看清楚這點
你必然會因為此人 在往後的人之生中 心靈受到重傷
此外最重要的是 你又何必去在乎一個 其實根本不care你怎樣的人呢
寫了這麼多對人的觀察 你必然會對人感到失望
但 別對人失去信心
你至少還有自己 還有少數人可以相信
我相信 被嗆的人 其實都是能力不錯 但本性卻相當善良的人
被嗆的人 必定是某個方面讓那些自我的傢伙 感覺到 他受到威脅
那種自我的傢伙 就像掠食者一樣 找尋你的弱點 並用你的弱點得到娛樂和滿足
在這種人看來 善良就是你的弱點
而他從不暴露出他自己的
(不過, 我並不認為善良是弱點, 你認為呢?)
他利用了你的善良 滿足他自己簡單的愉悅
與藉著貶低你解除他個人受威脅的感受
僅是如此膚淺的理由
你可以怨恨他 痛恨他 不過大可不必浪費時間這麼做
我認為 被嗆的解決方法
就是找出 你最容易被嗆的點與最容易被嗆的場合
然後 少去那個場合 少和你被嗆的點有關係
但重點是 改變你的生活 找到別的生活重心
久而久之 他們會發覺你的改變 他們會疑惑 會堤防
如果他們還是需要一個被嗆的對象 那他們後來會有其他的代罪羔羊
你不會是因為你自己真實是什麼樣的人而被嗆
你要知道 你只是因為
他們需要"有人被嗆" 且 "你剛好很善良"
所以變成標的 你可以不必被嗆
甚至 你不需要 委屈你自己被嗆 想要藉此融入某個群體
因為 你已成為了祭壇的犧牲 你已成為了他們那個群體的結構的黏著劑
你甘心當一個黏著劑嗎?讓別人去吧 反正他們會找到別人
我認為 唯一的方法 就是離開
去找尋一個適合你生活的地方 或是另一個群體也好
人和人的關係 我認為是一種"結構" 一旦形成 就很難再被改變了
就像化學分子一樣 能夠在某個環境條件下維持的狀態 必然是最適的
改變結構需要付出代價 你得打破鍵結 你得注入能量
也就是 影響力 (或是慘一點你得付出一些代價 可能是讓大家鬧翻之類)
如果你的影響力不足以讓你打破這個"結構"
離開它 會比較輕鬆一點 畢竟也不是只有這些朋友 才值得花時間經營的
以上最近是和朋友討論的一點感想 僅此與你分享
※ 引述《wulingking (等的好辛苦)》之銘言:
: 以前到現在
: 朋友跟我的態度就是
: 有事情找我
: 平常談話不太理睬我
: 會的時候就一起嗆我吐槽我
: 很多年了
: 我不知道是什麼問題@@"
: 如果要改善這個問題
: 請問該怎麼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7.4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