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後,我又遇到同樣的一句話。
多年前我在學校演講時,一位家長站起身來、當場指著我說:「我從小也是被打大的,打到我現在事業有一番成就。我愛我的孩子,我打他、打到他不敢調皮搗蛋。這樣有什麼錯?你懂教育嗎?」
一時之間,全場突然安靜了下來;一時之間,我既挫折、又難堪,什麼話都說不出來。從那一天起,我決心努力研究體罰與不當管教對孩子(以及成年人)的傷害。
直到前幾天,我又聽到了類似的話。
「我從小就經常被打,說實在話,我挺感謝我父親當時願意打我,不然我現在應該就去撿角了。我是覺得,孩子是該用打的。」
現場的家長露出有些尷尬、卻又有些被同理的表情。
我深呼吸了一口氣,準備開啟一段對話。
「那是幾歲的時候?你多高呢?」
「那很久以前了,大概八、九歲吧,那時候我很矮。」父親比了自己腰部的高度。
「聽起來,你很感謝父親不管多麼忙碌,都願意花心思管教你、關注你,是嗎?」
我說:「那時候的你是怎麼了?怎麼經常惹得父親生氣呢?」
「就是不乖啊,不寫作業、沒有做家事、也偷拿過別人的東西。」
「這個孩子發生了什麼事?他是一個頑劣的孩子嗎?」
「也沒有啦。那時候就很閒啊,父母親都在工作,小時候就是調皮、不懂事,才會搞東搞西!」
「所以聽起來,小時候的你有一段時間都是獨處的,因為父母親都在工作。」
「對啊,我們家從事OOO,所以我放學後就都自己找事做。盡量不要去打擾到父母。」
「所以這個孩子經常是孤單的,他盡可能找事情做、陪伴自己,不讓自己無聊,對嗎?」
父親點點頭。
「我聽見,小時候的你不僅獨立,也有一份貼心。」
「怎麼說?」父親露出困惑的表情。
「因為,你不只會陪伴自己,還盡可能不要吵到父母工作。」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有時候你已經努力了,卻還是不小心讓父母親生氣、然後被處罰……。」
父親好像愣了一下。
我接著問:「那個時候有人會在你寂寞的時候陪你、教你比較適當的行為嗎?」
父親搖頭。
「父親都怎麼打你呢?」我問。
「皮帶、塑膠水管、衣架、拖鞋、巴掌……」父親一個一個唸出來,每唸一個,現場的氣氛好像又更沉默。
「一個從小忍受著孤獨,知道要陪伴自己、不可以吵父母的小男孩,真的需要被這些東西毆打,才能更懂事嗎?」
我放輕音調問:「還是他需要的,只是一個可以陪伴他玩的人、一個能夠好好地教他的人,就夠了呢?」
父親沒有再說話。
「把拔,如果有機會遇到小時候、身高大概是到腰部的自己,你也會選擇拿皮帶打他嗎?還是你會願意牽著他的手坐下來、為他的傷口抹一些面速力達母,然後陪他聊聊天、教會他一些事呢?」
我們的對話暫時到這裡。
不管這位父親後來是否調整了教養孩子的概念,我只希望在那當下,有一個長年以來受了傷的孩子,能夠有機會被了解、呵護。也讓他知道,其實自己不需要被這些東西傷害,也可以是很棒的孩子。
這段對話的目的,不在於否定父母對孩子的愛、或者否定父母親的用心。
小孩子從未懷疑父母親管教的用心,但他卻鮮少有機會了解到:他真正需要的,其實遠遠大過於體罰。
https://www.facebook.com/706145509514903/posts/4152689698193783/?d=n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萬的網紅關韶文 關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自己喜歡的樣子、別人喜歡的樣子,找到舒服的位置!」 - 在高中的時候我讀的是「男女分班」,全班都是汗臭味和熱血的氛圍,一開始真的超級不習慣,因為第三節課就要衝熱食部買食物,上課的時候趁老師沒看到就偷吃飯,第四節中午才能好好跑去打籃球。(可是我又不打籃球?) - 我和丘曄過去很常被問到「如何維持好...
「作業研究在學什麼」的推薦目錄:
作業研究在學什麼 在 獨立評論在天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果不是因為阿嬤,我不會有今天!」#徐唯嘗 說。
花蓮縣私立四維高中二年級的徐唯嘗,是本屆 #總統教育獎 得主之一。在學校成績優異,校排名前3%;更是金牌游泳健將,109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創下1,500公尺自由式個人三連霸。一點都看不出來,這個動靜皆宜的大男孩,其實從小就被診斷出 #專注力缺陷過動症,還伴隨 #讀寫障礙 和 #肢體不協調。
「我教他寫作業,什麼方法都不行,我跟他說,我要去走一走,冷靜一下,不然我一定會發火的!然後等我回來,我發現,房間那個電風扇的罩子凹了一塊,他頭上紅紅的,原來是他用頭撞電風扇。我問他,他跟我說,『阿嬤,我不喜歡我自己。』」即使過了那麼久,阿嬤回想起這一段,還是難過得說不出話⋯⋯
https://bit.ly/3m02puD
作業研究在學什麼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值得細看詳文到最後🙏🏻
幾年後,我又遇到同樣的一句話。
多年前我在學校演講時,一位家長站起身來、當場指著我說:「我從小也是被打大的,打到我現在事業有一番成就。我愛我的孩子,我打他、打到他不敢調皮搗蛋。這樣有什麼錯?你懂教育嗎?」
一時之間,全場突然安靜了下來;一時之間,我既挫折、又難堪,什麼話都說不出來。從那一天起,我決心努力研究體罰與不當管教對孩子(以及成年人)的傷害。
直到前幾天,我又聽到了類似的話。
▓
「我從小就經常被打,說實在話,我挺感謝我父親當時願意打我,不然我現在應該就去撿角了。我是覺得,孩子是該用打的。」現場的家長露出有些尷尬、卻又有些被同理的表情。
我深呼吸了一口氣,準備開啟一段對話。
「那是幾歲的時候?你多高呢?」
「那很久以前了,大概八、九歲吧,那時候我很矮。」父親比了自己腰部的高度。
「聽起來,你很感謝父親不管多麼忙碌,都願意花心思管教你、關注你,是嗎?」我說:「那時候的你是怎麼了?怎麼經常惹得父親生氣呢?」
「就是不乖啊,不寫作業、沒有做家事、也偷拿過別人的東西。」
「這個孩子發生了什麼事?他是一個頑劣的孩子嗎?」
「也沒有啦。那時候就很閒啊,父母親都在工作,小時候就是調皮、不懂事,才會搞東搞西!」
「所以聽起來,小時候的你有一段時間都是獨處的,因為父母親都在工作。」
「對啊,我們家從事OOO,所以我放學後就都自己找事做。盡量不要去打擾到父母。」
「所以這個孩子經常是孤單的,他盡可能找事情做、陪伴自己,不讓自己無聊,對嗎?」
父親點點頭。
「我聽見,小時候的你不僅獨立,也有一份貼心。」
「怎麼說?」父親露出困惑的表情。
「因為,你不只會陪伴自己,還盡可能不要吵到父母工作。」「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有時候你已經努力了,卻還是不小心讓父母親生氣、然後被處罰……。」
父親好像愣了一下。
我接著問:「那個時候有人會在你寂寞的時候陪你、教你比較適當的行為嗎?」
父親搖頭。
「父親都怎麼打你呢?」我問。
「皮帶、塑膠水管、衣架、拖鞋、巴掌……」父親一個一個唸出來,每唸一個,現場的氣氛好像又更沉默。
「一個從小忍受著孤獨,知道要陪伴自己、不可以吵父母的小男孩,真的需要被這些東西毆打,才能更懂事嗎?」我放輕音調問:「還是他需要的,只是一個可以陪伴他玩的人、一個能夠好好地教他的人,就夠了呢?」
父親沒有再說話。
「把拔,如果有機會遇到小時候、身高大概是到腰部的自己,你也會選擇拿皮帶打他嗎?還是你會願意牽著他的手坐下來、為他的傷口抹一些面速力達母,然後陪他聊聊天、教會他一些事呢?」
▓
我們的對話暫時到這裡。
不管這位父親後來是否調整了教養孩子的概念,我只希望在那當下,有一個長年以來受了傷的孩子,能夠有機會被了解、呵護。也讓他知道,其實自己不需要被這些東西傷害,也可以是很棒的孩子。
這段對話的目的,不在於否定父母對孩子的愛、或者否定父母親的用心。小孩子從未懷疑父母親管教的用心,但他卻鮮少有機會了解到:
他真正需要的,其實遠遠大過於體罰。
▓
#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
圖\Pixabay
原文載於遇見嘿狗狗 - 胡展酷心理師Facebook 👍🏻👍🏻
作業研究在學什麼 在 關韶文 關關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自己喜歡的樣子、別人喜歡的樣子,找到舒服的位置!」
-
在高中的時候我讀的是「男女分班」,全班都是汗臭味和熱血的氛圍,一開始真的超級不習慣,因為第三節課就要衝熱食部買食物,上課的時候趁老師沒看到就偷吃飯,第四節中午才能好好跑去打籃球。(可是我又不打籃球?)
-
我和丘曄過去很常被問到「如何維持好人緣?」其實在學校和職場上的關鍵不太一樣,有時候可以很活潑、有時候反而要保持低調,今天跟大家分享我們保持「不討人厭」的關鍵。
-
謝謝大家對「負能量週記」的喜歡,雖然沒有超級亮眼的成績,但是每一集的內容我們自己都很喜歡,也喜歡在這樣不快樂的日子裡,可以繼續陪伴你們。(最近也在研究要如何遠端錄音,技術上仍然碰到一些困難,我們會盡力的。)
-
如果有什麼關於節目的意見,也歡迎留言和按下五顆星,和我們分享哦!
Podcast全系列 ‣https://linktr.ee/kuan_choo
-
【本集重點】
-
00:00 負能量週記來了!
00:30 有助乳汁分泌的「負能量週記」穩定在排行榜上
01:07 分類在KIDS&FAMILY是有巧思的
02:25 解釋「負能量」的取名由來
02:55 關韶文最近蠢事:電鍋乾燒了三天
03:45 今日主題:在團體中如何維持好人緣
04:44 漂亮的女生有原罪?容易被女生討厭?
06:10 丘曄國小時曾被排擠
08:16 丘曄的老二哲學:龍頭會換 老二不會換
09:00 關韶文進高中時一度無法融入同學中
11:00 關韶文高中分到男生班後的綽號
12:00 關韶文被迫成為春暉社社長?
14:50 再次解釋「日理萬機」講錯的過程
16:00 老大老么那集有一段俗諺被剪掉
17:17 關韶文一直岔題是因為看到丘曄的門牙沾到口紅
17:55 學生時期人緣好 進職場也是一樣嗎?
18:19 你在辦公室是會狗腿的人嗎?
19:30 拍馬屁與表現自己只有一線之隔
20:17 辦公室有兩種人:「受委屈直接大哭」和「默默解決問題不張揚」
21:32 丘曄在現場突然大力地開果汁
22:20 關韶文在臉書上很活躍 一方面是為了讓重要的人看到
23:40 丘曄想把收到的Podcast回饋分享給大家
25:10 學校跟職場最大的差別
26:11 主題回到學生時期:第一學期的班代都會被排擠?
27:50 關韶文怎樣都可以接歌
28:45 岔題聊到電腦作業系統以及關韶文訪綱印不出來
30:40 丘曄大學時期常當公關安排聯誼
32:10 聊天能力是可以練習的
33:21 團體生活的聊天技巧可以從「觀察」開始
34:40 丘曄的小孩會分享班上同儕的相處模式
35:20 丘曄哽咽?只是被口水嗆到啦
36:36 丘曄的小孩迷上「一加一大於二」
37:35 丘曄小孩的同學沒有人認識關韶文
38:00 丘曄會拿捏職場的開玩笑尺度嗎?
39:27 關韶文教大家職場得體的狗腿方式
41:00 台灣人很喜歡用星座分辨人?
-
#Podcast #丘曄 #負能量週記
-
【負能量週記Podcast Ep7】聊到爆哭!幻想跟偶像性行為?現場失控feat.丘曄
https://youtu.be/zprHn9gRvJc
【負能量週記Podcast Ep6】參加過最「荒謬」的比賽?從健康寶寶到查字典!feat.賴珮如、丘曄
https://youtu.be/V5SFDjUXRqw
【負能量週記Podcast Ep5】「訪問蔡依林發抖、跨年演唱會幕後慘況」丘曄首次企劃Podcast!
https://youtu.be/ma8r50bkjuQ
【負能量週記Podcast Ep4】旅遊歷險記!飛車搶劫、被騙錢、航空業獨家玩法!
https://youtu.be/_9_mWYfUWUs
【負能量週記Podcast Ep3】職業光環背後的負能量!航空公司的神祕監控單位!記者出過最糗大包!feat.丘曄
https://youtu.be/pKbF7SdMB9E
【負能量週記Podcast Ep2】關韶文在單親家庭長大!聊聊「你是小時候想成為的大人嗎?」feat.丘曄
https://youtu.be/W3Ok-gKuMNQ
【負能量週記Podcast Ep1】愛聊天就能經營社群?有什麼好處?關韶文尋覓到「頻道神隊友」丘曄!
https://youtu.be/hkbh7FxFBl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人生勝利組,要當人生努力組!📣】
職業訪談、工作vlog、減肥列車、美妝保養、聰明消費、投資理財、美食旅遊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thanreporter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ethan_kuan_kuan/
LINE ‣ https://lin.ee/e1ebDrI
Podcast音檔 ‣ https://linktr.ee/ethanyoutube
Podcast節目 ‣https://linktr.ee/kuan_choo
合作邀約Mail ‣ ethankuankuan@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6tE0EzA8mI/hqdefault.jpg)
作業研究在學什麼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 8.21 開班!]《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二十七期)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地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pse.ee/5TB7F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一定聽過「成功是給有準備的人!」
那你會不會好奇,到底該怎麼準備、何時準備?而「準備」在我們的大腦,跟心智運作的過程當中,到底會起什麼樣的作用?
事實上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會從一個很有趣的實驗做開始。
這個實驗的對象是老鼠。有一群研究者,在老鼠的大腦上,去插了很多探針,去接了很多電線。
簡單來說呢,就像是情報片一樣,情治單位接了竊聽器,在老鼠的大腦裡。而這個老鼠呢,正在學習怎麼樣走出迷宮。
所以囉,研究人員就可以監看,當老鼠在學著,怎麼走出迷宮的過程的時候,牠的大腦怎麼運作的?
更有趣的地方是在於,當這些老鼠學累了、學完了,準備要去睡覺的時候,在睡眠狀態底下的老鼠,牠的大腦又是怎麼運作的?
當老鼠睡著之後,研究者就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又驚人的現象。就是呢,這個老鼠在睡眠狀態底下,牠的大腦開始重播,一系列的跑迷宮的形態。
老鼠會在睡眠的某個階段,把這個形態拿出來一播再播;而重播的速度,比白天實際跑的時候快很多。甚至於,會把這樣的形態,在睡眠的同時,在大腦裡面重播數千次。
當老鼠的大腦,在重播狀態的時候,如果有一個很壞的研究生,在這個時候把老鼠叫醒。
那接下來,就會發生一件令人驚訝的事情。這個事情就是,這個老鼠在第二天,一樣在跑迷宮練習的時候,就會發生困難。
這樣的情況,似乎顯示著老鼠在睡覺的時候,牠會把白天所學過的東西,定型在自己的大腦裡。而你打斷牠睡眠當中,不斷重播的狀況,其實你就中斷了牠的學習。
那這個時候,你一定會問人類的學習,是不是跟老鼠也一樣呢?答案就是哦,我們的大腦不但是跟老鼠一樣,而且我們做的還要更複雜、更多元。
我們會跟老鼠一樣,在睡眠的時候,在大腦裡重播白天的學習經驗。但是跟老鼠不一樣的地方是,我們會充滿了更多情緒相關的回憶,會在睡眠週期裡,不斷的出現。
而我們也很清楚知道,其實情緒;不管在我們面對「認知型」的學習,還是「行為」的學習的時候;其實「情緒」都產生了,一個很大的推波助瀾的催化效果。
所以,你可以把這樣的現象當成是什麼呢?就是當我們好好睡覺、好好休息的時候;這種所謂的「離線處理」的歷程,在睡覺的時候發生。
我們在睡覺的時候,我們會把外界隔絕一陣子,讓我們能夠更專注的,去處理在我們的大腦裡,認知的內部作業。
所以,這一系列的研究,就告訴我們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叫做「睡眠」很重要。如果你不斷的在認真學習,不管是觀念、技術、行為…等等的,各種形態的學習。
當你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沒有配合「好好的休息」跟「睡覺」;那麼你的學習,是很難定型跟固化的。
可是,第二件事情,就是我今天開頭,為什麼說「成功是給有準備的人!」?
所謂「準備」的概念,就是你會提前處理這件事、你會提前蒐集相關的資訊。特別在蒐集相關的資訊,跟沉澱概念的過程;它跟我們在學習任何新事物的歷程,其實是一模一樣的。
所以你想想看,當你面對到任何任務的時候,你沒有提前準備,這是不是也意謂著,你在睡覺、在休息的過程當中,所謂的「離線處理的歷程」,根本不會啓動。
至少當你在睡覺的時候,你「離線處理歷程」裡面的東西,也絕對不是你要去做的那件事情,因為你沒有給它原始的材料。
所以,回到我自己的經驗裡,多年授課跟教學的經驗,我都很清楚知道,備課是一件不能省略的功夫。
但是如果你問我,準備課程、準備內容,我會在什麼時候準備?我說,就算那門課,我已經講了無數次,我都一定至少會在前一天,就準備它。那如果我今天面對的挑戰跟任務,是我相對比較陌生的,那我一定會提早準備。
甚至於呢,這「提早」的程度,可能是在我認知到,我要面對這件事的那一刻,我就已經在準備了;不管是蒐集資料,還是整理概念。
總而言之,我會在當我意識到這件事的那一刻,開始進行一些具體的準備。因為我知道,假設這一個任務是三個月之後發生。
那麼我就要讓我自己,在這三個月的過程當中,每一次在「離線處理歷程」裡,我都有很多的材料,可以讓我的潛意識來幫我工作。
可是現在問題來了!我知道對很多朋友來說,你知道「提前準備」很重要,但是你就是「不想要」提前準備;或者是,你就內心有很大的抗拒,關於「提前準備」這件事。
說白了,就是你知道「提前準備」很重要,但是你做不到啊。然而,為什麼你做不到?是因為你把「準備」這件事,賦予了它太沉重的任務。
我們來說文解字一下喔,所謂的「準備」,是不是就只是個起步?誰會要你在準備起步的時候,就等於最終的結果呢?
我們都很清楚知道不可能這樣子,但是我們的心中,沒有把這件事情浮上台面,去面對它的話。
你就會很容易在潛意識裡、在你所有的行為決策跟判斷裡,會有一種感覺,叫做「我只要開始做它,我就彷彿要為最終的結果負責任。」
但是呢,如果這個時候,你可以告訴自己:「我讓起步,就只是起步就好。我讓這個起步簡單、容易,不會有任何心裡的抗拒。」
那麼請問,在你面對這個任務的deadline,這中間的所有時間裡,是不是可以啓動很多的「離線處理歷程」呢?
所以,如果你參與過我的線上課程,叫「時間駕訓班」。你一定對一個觀念很熟悉,叫做「讓起步就只是起步就好。」
那如果你沒有參與過這一門線上課,我很鼓勵你,可以加入一起學習。因為我們的生命當中,任何事情我們都要知道,我們怎麼樣運用與生俱來的大腦運作的形式,來幫自己事半而功倍。
而這一切其實它不神秘、它也不困難;關鍵就在於你要知道,怎麼樣來運用自己的大腦?
而其中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所謂「成功是給有準備的人,而準備就是越早起步越好。」
在「時間駕訓班」的線上課程裡,會用具體、實做的方法,讓你一步一步的知道,怎麼樣「讓起步就是起步就好。」
其實生命當中,無所不在的各種挑戰,都可以用這個原則跟方法,讓你活得更游刃有餘,成為你時間的主人,祝福你。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內容提到的「時間駕訓班」這一門線上課。
詳細的課程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很期待在線上,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1cPPctFHKA/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z_5Az8FZehIGawsl4D5GAIIlolw)
作業研究在學什麼 在 作業研究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與作業研究有關的話題. ... 想請問下版上工工所的學長姊們,因為目前可能會選考生管組,如果之後研究方向想要往人工智慧還有數據分析這方面嘗試的話,這領域的教授會 ... ... <看更多>
作業研究在學什麼 在 [心得] 工工所OR組- 精華區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首先必須說 我不算是一個夠努力的人 但有著好狗運
以下是好運讓我上的學校
台大工工甲組 正取
成大工工甲組 正取
台科大工工 備取6
我算是一個比較不知道方向的人 可能沒有非常下定決心馬上就決定我要考什麼
我只知道我不想要念的是哪些東西 又有想要繼續念研究所的想法
所以在篩選在三思考之後 選擇考工業工程所
我是在大約大二升大三的時候報名了補習班
那時候根本連要報哪幾顆都還沒有確定 只知道好像越早越便宜 也不知道怎麼選
就莫名其妙補了一間
大三的那一年 一整年去補習班補習的次數 大概十根手指頭數的出來
真的開始準備是在大三升大四的暑假 才真正的算是開始補習
工工所 考的是 1.統計 2.作業研究 *3.生產管理
1.統計
首先統計因為是自己本科系的所以在心理上根本就已經贏了別人
就算在學校還一度重修 心理很狂妄的想應該還是比外面那票人還強吧
所以從暑假開始聽統計學的開始 我就已經邊聽課邊再做題目了
我有聽過張子傑 張翔 兩個人的統計
張子傑的上課方式是我比較喜歡的 因為他很幽默 是一種很老派的幽默
而且他通常只會強調重點 她覺得不重要的東西會很快速的跳過
適合已經知道統計基本在幹什麼的人去聽
我個人認為如果是第一次補的話 聽他的課可能會很多東西聽不懂
但是如果已經有統計的底子 直接去聽的話 可以很快的抓到重點
我是屬於不喜歡聽很繁瑣的細節的人 又習慣自己看書念
所以聽他的課 覺得可以事半功倍
另外
張翔的統計 會比較適合第一次念統計的人去聽
從頭到尾都講得非常仔細
所以時間會很長 她會講很多很仔細的事情 是平常你不會注意到的
但因為這樣 所以有時候讓我覺得有點煩
所以我常常會在上課的時候邊寫題目 在聽到突然大聲叫的時候
就知道他要開始重點來了 所以就要快點仔細聽
在念統計得時候 主要還是要靠自己動手寫題目
我自己把張子傑一千題有寫完 張翔七百做了四分之一吧
另外在學校幾個同學自己組了一個讀書會 每個禮拜會寫一兩個單元的統計
就這樣做完一輪
然後在差不多一月的時候就開始寫考古題 大約寫了六七年各個學校的統計
以這種方式複習 保持手感
到最後就會覺得 該會的都會 其他的就是靠運氣了
我想當寫到這種感覺的時候 怕的大概就是無母數跟回歸了
統計就是一直寫寫寫 不會的就把整章看懂 接著就只好背了
以下是我統計成績
台大 90
成大 67 我以為我會很高
交大 89
清大 70
台科 80
2.作業研究
在大三的暑假第一次開始聽李維的作業研究 雖然之前在學校有修過一次外系的作業研究
但因為實在是聽不太懂只覺得好像在玩遊戲做智力測驗
懵懵懂懂的混完這堂課
因為算第一次也只能聽一次 所以基本上盡量不翹課 怎樣也要補到
聽完一遍 都已經大四上學期了 題目也不知道從哪做起
所以也是幾個同學組成了讀書會 每個禮拜考一定單元
大概也是考了一整輪
韓旭600 大概只碰100題左右 會有一種感覺
覺得題目好像都大同小異 所以每個章節都選個幾題來寫
盡量看過每個題目
所以就直接開始做考古題
差不多從92年開始寫 其中有些題目根本沒答案只好催眠自己不會考= =
OR
台大 61
成大 81
清大 59
交大 29
台科 68
我一直以為我是OR王
出來都跟自己想像的分數差很多
如果可以的話 OR一定要找個可以教你的老師
在旁邊有問題的時候 盡量可以問
幫助會很大
否則會一直鬼打牆 繞不出去
就會要一直催眠自己不會考
3.生產管理
將近是放棄了
心裡想說考試前一個月再來念
後來 到了一個月的時候 想說 考交大的前一個禮拜再來念
後來就也都沒有念過了= =
所以抱著考試前再來念的人 不如就直接不要這樣想了
交大 19
4.英文
英文的話 老實說也不知道怎麼念 可是考試前有做個一兩年考古題
抓抓手感
台大 70
成大 47
--------------------------------------------------------------
準備到最後
覺得念書的時候 一個人通常會很容易累 可以找一兩個人固定一起念書
可以互相幫忙 也能夠督促對方 一起鬼吼鬼叫 逛個夜市 喝個酒紓壓一下
不要把自己綁得太緊
念書念累了就應該去動一動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考研究所不像考期中考一樣 他是一個很長時間的事
先準備不代表一定贏
晚起步也不一定就沒有機會
自己心裏面有個準備的時間表 這樣念起書來會比較踏實
天天固定時間會念到書 給自己一天比如念個8個小時這樣的目標
雖然常常沒有碰到邊= =
但是至少有努力一下了
每天都要有碰到書 這點也很重要
尤其在過年那陣子 過完年會覺得自己像個弱智
這種感覺很可怕!
準備到後面 會覺得自己都關在一個地方念書
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人的實力
那時候真的很緊張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根本就弱得要命
還在妄想
但是也只能硬著頭皮準備
所以不時的去打探一下敵情 大概也是很重要吧!
不要太依賴補習班 其實到最後 根本完全都是靠自己
考古題一定要好好的準備 那是到後來不知道要念什麼的時候非常重要的東西
到考完第一間之後 會都念不下書 就只好都看考古題
我每次寫考古題的時候 都限定九十分鐘
不然在考場妳真的會一荒 就手忙腳亂
考試的臨場反應非常的重要
像我被台大的作業研究整著嚇到 到後面明明還有時間 卻腦袋靜不下來
那時候會很手忙腳亂 不時的要深呼吸 提醒自己不要亂
這個動作我覺得比一直看著題目 想破頭 看著時間流冷汗 還有意義
另外 我覺得一定要拜拜
這是心靈的寄託
畢竟運氣對考試 實在太重要!!!!!!!!
所以現在要
吃素 還願!
感謝上天!!謝謝大家!! 祝大家好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6.112.14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