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接到姊妹的訊息,說孩子轉去自學團體了。雖然自己會比平常辛苦,但是觀察了孩子跟孩子們相處,知道什麼路是適合孩子的。
上次跟跟柏甫見面時,是去日本出差,他也才小學,一轉眼,看到Jimmy桑在臉書的分享,跟Jimmy 說阿姨也覺得很驕傲啊!
寺子屋是日本在古老時代,還沒有學校時,他們先從寺廟開始,由和尚,長者,有學識的人開始私塾,寺子屋就是寺廟內的小屋,在那裡授課,開始所謂的教育教學,也就是私塾的開始,他現在除了營運寺子屋私塾的線上數學,也替各公司行號設計網站、網頁,名片等一連串的設計,當然他的名片,也是自己設計的,如果大家有需要,可以請他幫你們服務。
他的名片如圖,我問他為什麼他公司的Logo是設計成這樣的呢?他説:他的Logo是連接DO兩個字,製作無限符號,包含了無限的想要和學院學生一起挑戰各種事情的想法。
私塾ISHIZUE作爲和風,和風的要素,結合了枯山水的設計。意爲以江河爲形象,隨時應對變化的學院爲目標。
寺子屋官網:
https://www.terakoya-ishizue.com
「他14歲創了公司,今年拿到MIT創投基金的第一名,今年他16歳,9月24日就17歳了,他一直都有他自己的想法⋯
如何去把小孩子的能力引發出來,還有如何發展他們的長處,當他的長處大過於他的缺點時,這些缺點就完全看不見,人沒有十全十美的,只是你的缺點大過於你的優點的時候,大家就會把目光放在你的缺點。有時候缺點,也可以把它變成長處。」
-
把自己公司「黑村」設立後就遇上了疫情,但是在疫情休息的當中,反而想了很多事情。於是有了「黑村Junior 」的想法,跟阿G爸討論了很多,阿G爸覺得我應該要好好的把這二三十年在教育上的努力放大。
孩子們有很多夢想,我期待大人不要打滅這些創意。於是找了一軍寶貝一起來討論。這個週日又要跟現在的小廚一起做菜開會。#孩子們的夢工場,勉勵自己要努力完成✅!
期待更成熟後,可以跟大家分享,其實更期待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讓教育更多東西落地。(我就是可以為了孩子變的很不要臉🤪
《 天才 》
何謂天才,就是放對地方的人才;反過來說,你眼中的蠢材,很可能也只是放錯地方的人才。
例如你和一位土著被困在非洲叢林,既無食物,也無水喝,那麼你將把這位土著當作「天才」,因為他懂得各種求生的技巧。
相反地,如果把他帶到辦公室要他使用電腦,那麼情況將會完全不同,你可能會認為他是「白癡」。
的確,天生我材必有用。有些科學家連音階都抓不準,有些畫家連一封信都寫不好,可是當他們「把自己放對地方」,就可以成就非凡。
史蒂芬.史匹柏就是個例子,他因為高中的成績非常差,沒有任何電影科系願意准許他入學。相反的,他走進電影工作室,認真學到了他所需的技能。今天,他不但製作了許多評價極高的影片,更成為家喻戶曉的大導演。
畢卡索剛出道時原本想當詩人,結果他的詩被極具鑑識能力的絲泰茵夫人評得一文不值,他因而回心轉意。幸好有這位貴婦的提醒,否則這世界不就少了一位大畫家了嗎?
其實,所有的人事物原本都是美好的,只是所屬的地方適不適合而已。
如美味的湯汁滴到襯衫上即變「骯髒」,原本含在口中的食物,只要吐出來就變得「嘔心」,把它吞下去反而「有營養」。
即便是骯髒污穢的垃圾,只要放對地方(埋在土裡),也能滋養大地,開出美麗的花朵,長出能夠帶給我們健康的食物。
這世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或一件東西,是沒用或卑賤的,任何人或物,只要放對了地方,都會成為有用的「可造之材」。
人就像是種子一樣,地球上有各種氣候及土地,但每一塊土地並不一定適合每一種植物生長,
若能找到一塊適合該種子生長的土地及氣候,那該顆種子便能生長茁壯。
生命的最高境界,即是選對舞台,走出自己的路,然後盡情地發揮獨特的才華與能力。
一切美善的事物和各樣完美的恩賜都是從天上來的,是從天父來的;只要你願意,只要你不灰心,相信你也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人生舞台,並且盡情歡唱生命的樂章。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好听的歌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Phỉ Nhi|菲儿| 好听的歌曲| part 6| yy 4823|best china song 2015 2016 Phỉ Nhi|菲儿| 好听的歌曲| part 6| yy 4823|best china song 2015 2016 音樂,廣義而言,就是指任何以聲音組成的藝術。英文Musi...
何謂 音階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際朋友詢問FingerFlow一階「手指建立10堂課」課程內容:
一階十堂手指建立課程大綱
·第1堂 手臂全然放鬆與單音支撐
·第2堂 五支手指單音支撐位置與轉指練習
·第3堂 兩音連結
·第4堂 節拍器慢速練習與手腕運動模式
·第5堂 從慢速加快步驟
·第6堂 安定面與律動練習
·第7堂 快速轉指運動模式
·第8堂 下行音階進入流動狀態
·第9堂 樂曲快速音群練習
(貝多芬熱情奏鳴曲、大黃蜂,或德布西煙火)
·第10堂
自己挑選平常練習時覺得困難樂段運用「手指建立」方法解決。
以上課程視學員進度調整
在此說明:一階10堂課是一個開始,揭開技巧解決途徑,為FingersFlow 演奏技巧的基礎,10堂課最後快速下行音階為讓學員經驗何謂「流動狀態」。依照我們帶領的通例:按照此方法‘’持續’‘練習,音階自然可到180以上;加上「技巧課」的訓練,蕭邦練習曲難度將大幅降低,您會發現多數鋼琴技巧可獲解決(這是鋼琴演奏一大革命)。幼童則因手指強度需拉長時間。但如果認為10堂課即可解決鋼琴技巧者,請考慮其他課程。
此為濃縮課程,適合12歲以上,並具小奏鳴曲以上程度,「手指建立」為演奏基礎,初學者可考慮個別課。
何謂 音階 在 吉拉的漫畫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為什麼我每次都沒辦法吹準?」
「你吹之前都沒想過音高在哪裡嗎?」
在每吹出一個音之前,都要有意識到音高在哪個位置,而平常練習的方法就是對著調音器練長音、放慢練音階/教本/曲子等。
然而很多人用調音器練習都是練「用眼睛來調音」,沒有真正把耳朵打開來好好聽音高在哪,更沒有真正用頭腦記下每個音之間的距離。
吉拉在樂團很常看到剛剛提到的「眼睛調音法」,何謂「眼睛調音法」呢?
有些人可能因工作關係姍姍來遲,坐定位後便開啟了手機APP/調音器(而且還不用拾音夾…),為了不吵到指揮講話/樂團練習,於是用很憋很憋小小聲的音色及音量去調音。
其實這樣的做法只是白費力氣,調音前你應該先熱嘴,將今天人跟樂器的搭配狀態熟悉一下,接下來才開始做調音動作。
若是在吵雜的環境,你應該使用拾音夾,讓調音器能夠更準確收到你的聲音。
接下來,眼睛先不看調音器,眼睛先不看調音器,眼睛先不看調音器,用你最習慣及最健康的吹奏音量及音色打出長音,待長音穩定後再看調音器是否亮綠燈,最後視狀況進行調整樂器。
但合奏當中,音準是不斷在變化的,當樂團所有人都高20音分時,就你亮綠燈,你還是不準;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想辦法訓練自己的耳朵,不要永遠仰賴機器。
機器是給你單獨練習用的,不是拿來團練用的。
不能練樂器時又該怎麼辦呢?
試著「唱」出來吧!樂器因為有指法輔助,按什麼指法就是什麼音及其泛音跑出來,但人體沒有指法可言,唱歌時還是得仰賴自己的耳朵及對音高的記憶。
吹樂器就跟唱歌一樣,唱歌當下你的頭腦會快速運轉去想下一個音高在哪裡(不要跟我說你沒有,那是你從小就會開始唱歌,也習慣了,自己沒意識到罷了,不然你只會走音走得亂七八糟。)吹樂器也該如此,每吹出下一個音時,去好好想想他的位置應該在哪裡。
自己在家可以試試看,開啟調音器,對調音器唱出你最常調音用的音,看看你心中的音高位置到底有沒有偏差喔!
(我都-20,可惡😒😒😒)
我是一點都不愛喝酒🍻的吉拉🦖,希望今天的圖能靠北到你,文章卻能幫助到你❤
何謂 音階 在 好听的歌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Phỉ Nhi|菲儿| 好听的歌曲| part 6| yy 4823|best china song 2015 2016
Phỉ Nhi|菲儿| 好听的歌曲| part 6| yy 4823|best china song 2015 2016
音樂,廣義而言,就是指任何以聲音組成的藝術。英文Music一詞源於古希臘語的μουσική(mousike),意即缪斯(muse)女神的藝術。而中文的音樂二字,許慎《說文解字》解釋為「音,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認為音樂和聲音的區別,在於音樂需要透過人心去想像和創造。音樂可分為創作、演奏、聆聽三個過程,在不同文化和社會,對於音樂的過程及其重要性都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在西非鼓樂里,每個人皆是參與者,人們不會區分作曲者、演奏者和聆聽者的身份。
至於何謂聲音、噪音和音樂的區別,沒有公認的標準。因為音樂和數學、物理相關,歐洲自古希臘時代開始,有人論述樂理。在西方樂理中,音樂的主要元素有音高(或聲音的頻率)、節奏和音色。不同的音高重疊形成和聲,音高依據節奏進行成為旋律,常用的音高形成音階和調性,規律性的強拍和弱拍形成節拍,拍子的快慢構成速度。但近代有不少音樂家不認同傳統的理解,例如二十世紀美國作曲家約翰·凱吉認為任何聲音和靜默皆是音樂。音樂可以分為不同種類,但每種種類的區別常常是含糊和具爭議的。
音樂可以用樂譜描述,依據樂譜演奏,但也有不少音樂類型如民歌或爵士樂是由演奏者即興創作的。樂譜作為一種符號的語言,只能描述聲音的屬性或指示演奏所需的技巧,卻無法記錄聲音本身。因此在錄音技術出現之前,欣賞音樂必需現場聆聽,或自己親身參與演奏。傳統上欣賞音樂有特定的場所,從古時的宮庭、教堂、廟宇到今天的音樂廳、酒吧等等。十九世紀末,留聲機的發明令聲音可以紀錄和複製,改變了欣賞音樂的模式,一般認為錄音技術和大眾媒體是流行音樂形成的主要因素。現在人們可以在家中聆聽唱片和音樂錄像,透過無線電以收音機和電視接收聲音的訊號,也可以携帶隨身聽在任何一個地方聆聽音樂。
演奏音樂需要透過歌唱或樂器。廣義的樂器包括一切可以發出聲音的工具,在石器時代人們已經開始製作原始的樂器。今天電腦和不少電子音樂產品可以透過MIDI製作音樂。
音樂是一种需要學習的技能,而在不少國家的基礎教育中包括有音樂課,而一些音樂學院則提供專業的音樂教育。音乐学是一個歷史的科学的研究音乐的广阔领域,其中包括音乐理论和音乐史。另外自十九世紀末開始有民族音樂學,研究各地不同的音樂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E8%8F%B2%E5%84%BF-608451902626545/?ref=notif¬if_t=page_fan 要是大家喜欢,请订阅,并分享 , 谢谢
█► Google Plus : https://goo.gl/hlOCPa
█► Fanpage facebook: https://goo.gl/LfHZzB
█► Subscribe : https://goo.gl/SBIL3r

何謂 音階 在 好听的歌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菲儿 Phỉ Nhi 好听的歌曲 part 5 yy 4823_best china song
菲儿 Phỉ Nhi 好听的歌曲 part 5 yy 4823_best china song
音樂,廣義而言,就是指任何以聲音組成的藝術。英文Music一詞源於古希臘語的μουσική(mousike),意即缪斯(muse)女神的藝術。而中文的音樂二字,許慎《說文解字》解釋為「音,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認為音樂和聲音的區別,在於音樂需要透過人心去想像和創造。音樂可分為創作、演奏、聆聽三個過程,在不同文化和社會,對於音樂的過程及其重要性都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在西非鼓樂里,每個人皆是參與者,人們不會區分作曲者、演奏者和聆聽者的身份。
至於何謂聲音、噪音和音樂的區別,沒有公認的標準。因為音樂和數學、物理相關,歐洲自古希臘時代開始,有人論述樂理。在西方樂理中,音樂的主要元素有音高(或聲音的頻率)、節奏和音色。不同的音高重疊形成和聲,音高依據節奏進行成為旋律,常用的音高形成音階和調性,規律性的強拍和弱拍形成節拍,拍子的快慢構成速度。但近代有不少音樂家不認同傳統的理解,例如二十世紀美國作曲家約翰·凱吉認為任何聲音和靜默皆是音樂。音樂可以分為不同種類,但每種種類的區別常常是含糊和具爭議的。
音樂可以用樂譜描述,依據樂譜演奏,但也有不少音樂類型如民歌或爵士樂是由演奏者即興創作的。樂譜作為一種符號的語言,只能描述聲音的屬性或指示演奏所需的技巧,卻無法記錄聲音本身。因此在錄音技術出現之前,欣賞音樂必需現場聆聽,或自己親身參與演奏。傳統上欣賞音樂有特定的場所,從古時的宮庭、教堂、廟宇到今天的音樂廳、酒吧等等。十九世紀末,留聲機的發明令聲音可以紀錄和複製,改變了欣賞音樂的模式,一般認為錄音技術和大眾媒體是流行音樂形成的主要因素。現在人們可以在家中聆聽唱片和音樂錄像,透過無線電以收音機和電視接收聲音的訊號,也可以携帶隨身聽在任何一個地方聆聽音樂。
演奏音樂需要透過歌唱或樂器。廣義的樂器包括一切可以發出聲音的工具,在石器時代人們已經開始製作原始的樂器。今天電腦和不少電子音樂產品可以透過MIDI製作音樂。
音樂是一种需要學習的技能,而在不少國家的基礎教育中包括有音樂課,而一些音樂學院則提供專業的音樂教育。音乐学是一個歷史的科学的研究音乐的广阔领域,其中包括音乐理论和音乐史。另外自十九世紀末開始有民族音樂學,研究各地不同的音樂文化。 要是大家喜欢,请订阅,并分享 , 谢谢
█► Google Plus : https://goo.gl/hlOCPa
█► Fanpage facebook: https://goo.gl/LfHZzB
█► Subscribe : https://goo.gl/SBIL3r

何謂 音階 在 好听的歌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音樂,廣義而言,就是指任何以聲音組成的藝術。英文Music一詞源於古希臘語的μουσική(mousike),意即缪斯(muse)女神的藝術。而中文的音樂二字,許慎《說文解字》解釋為「音,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認為音樂和聲音的區別,在於音樂需要透過人心去想像和創造。音樂可分為創作、演奏、聆聽三個過程,在不同文化和社會,對於音樂的過程及其重要性都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在西非鼓樂里,每個人皆是參與者,人們不會區分作曲者、演奏者和聆聽者的身份。
至於何謂聲音、噪音和音樂的區別,沒有公認的標準。因為音樂和數學、物理相關,歐洲自古希臘時代開始,有人論述樂理。在西方樂理中,音樂的主要元素有音高(或聲音的頻率)、節奏和音色。不同的音高重疊形成和聲,音高依據節奏進行成為旋律,常用的音高形成音階和調性,規律性的強拍和弱拍形成節拍,拍子的快慢構成速度。但近代有不少音樂家不認同傳統的理解,例如二十世紀美國作曲家約翰·凱吉認為任何聲音和靜默皆是音樂。音樂可以分為不同種類,但每種種類的區別常常是含糊和具爭議的。
音樂可以用樂譜描述,依據樂譜演奏,但也有不少音樂類型如民歌或爵士樂是由演奏者即興創作的。樂譜作為一種符號的語言,只能描述聲音的屬性或指示演奏所需的技巧,卻無法記錄聲音本身。因此在錄音技術出現之前,欣賞音樂必需現場聆聽,或自己親身參與演奏。傳統上欣賞音樂有特定的場所,從古時的宮庭、教堂、廟宇到今天的音樂廳、酒吧等等。十九世紀末,留聲機的發明令聲音可以紀錄和複製,改變了欣賞音樂的模式,一般認為錄音技術和大眾媒體是流行音樂形成的主要因素。現在人們可以在家中聆聽唱片和音樂錄像,透過無線電以收音機和電視接收聲音的訊號,也可以携帶隨身聽在任何一個地方聆聽音樂。
演奏音樂需要透過歌唱或樂器。廣義的樂器包括一切可以發出聲音的工具,在石器時代人們已經開始製作原始的樂器。今天電腦和不少電子音樂產品可以透過MIDI製作音樂。
音樂是一种需要學習的技能,而在不少國家的基礎教育中包括有音樂課,而一些音樂學院則提供專業的音樂教育。音乐学是一個歷史的科学的研究音乐的广阔领域,其中包括音乐理论和音乐史。另外自十九世紀末開始有民族音樂學,研究各地不同的音樂文化。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8%8F%B2%E5%84%BF-608451902626545/?ref=notif¬if_t=page_fan 要是大家喜欢,请订阅,并分享 , 谢谢
█► Google Plus : https://goo.gl/hlOCPa
█► Fanpage facebook: https://goo.gl/LfHZzB
█► Subscribe : https://goo.gl/SBIL3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