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媽」是誰的姨媽?「#那個來」是哪個來?
#這篇寫的很長,如同昨日佳微在總質詢與盧市長的長談。
佳微昨天在總質詢與同樣為女性的盧秀燕市長,探討「月經」,月經是每個生理女孩子都會有的生理狀態,但是衍生而來在全球的問題如「月經貧窮」、「月經污名化」的問題產生。這在世界各國越來越被重視,您也知道這樣的名詞嗎?
#月經污名化
指的是月經這樣的生理狀態,讓女性遭受貶低,因而遭受偏見、歧視。這也包含不敢公開談論月經或拿出生理用品,就像小紅、那個來、mc、姨媽,甚至是去便利商店買生理用品的時候,店員都會問要不要牛皮紙袋包起來,而這些都是肇因於從小兩性在 #月經教育 的不確實上。
#月經教育的不落實
從小的月經教育上,常常都是被排除在正規課程之外,或是簡短被老師所帶過。幾乎都是老師額外將女學生聚集起來,然後有時候是一些外面廠商來座談並提供生理用品,男學生被排除在課程之外,回去後女孩子更是隱隱藏藏的把發下來的生理用品帶回去。
這樣的月經教育造成的月經污名化,有些小男孩會對於月經做為一種玩笑,讓女孩子從小對於這樣的月經認知,也有一種隱晦之意。更使得很多女孩子在急需衛生用品時,也不敢太公開借用衛生棉。即便有些健康中心有提供,也不敢在有男生的情況前往索取。
但這樣不落實的教育下,配套措施完善非常重要。若此時女廁有衛生棉自動販賣機,可以解決這樣教育下,孩子急需的困境。佳微發現台中市校園的衛生棉自動販賣機建置,嚴重不足。
#台中國高中衛生棉自動販賣機建置不足
根據佳微調閱的資料,台中市國中高中校園有建置衛生棉自動販賣機的比率。國中僅僅只有2.08% 的建置數,高中總體的建置數也只有21.27%,連傳統女校台中女中都沒有建置。
假設市府不願意全面免費發放,那也應該讓孩子能在校園中更便利,也能更便宜的得到衛生棉,不也是替孩子有更好的著想嗎。我們為政者是否應該主動多替這些孩子想的更周到一點,怎能僅讓學校自己去處理這樣的需求?
但佳微更希望的是, #全面免費的提供學生衛生棉!
如台北市、台南市,都已經陸續規劃甚至編列預算,讓女學生有免費的衛生棉可以使用,解決因為月經這樣女性天生會有的生理狀態而導致的經濟不公平現象。身為女性的盧秀燕市長,不應該更帶頭做得更多?更盡善盡美嗎?
因為這樣的月經貧窮,在全世界都已經越來越被重視,盧市長應該要想得更為全面,替全台中市女性著想,而不是在質詢中一直糾結回覆在預算如何還是廠商品牌這樣的問題如此狹隘。
#何謂月經貧窮?
這是近年才被正式提出的名詞,但全世界都有存在這樣的問題,意思是指 #無法負擔月事所需生理用品的高額費用,且缺乏可取得生理用品資源的管道,因而造成一些生理女性處於一些生理劣勢更嚴重的是導致疾病發生與身體健康影響的一種社會現象。
根據統計,在 #台灣 每一位生理女性平均一生要花近10萬的衛生棉與相關生理用品。雖然這對很多人來說不是很大筆的數字,但對於一些經濟弱勢的民眾無疑也是一種負擔。
更可能衍生的現象就是有些女孩子為了節省家裡開銷,家裡可能只會允許一天只用一兩片衛生棉,我們都知道這樣長時間不更換衛生棉,容易導致婦科疾病的發生率提高,若陰道感染後可能會進而衍生更多重大的併發症嚴重一點會影響到女性的生育。
這也不僅僅是發生在台灣,根據南韓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2005年至2015年的統計顯示, #南韓 貧窮的女性相較富有的女性,陰道感染的比例高於1.6倍。#在日本 今年也有近五分之一的年輕女性在民調上指出,負擔衛生用品的費用很辛苦。甚至 #在英國,也有十分之一的青少女因為無法負擔生理用品,而深陷月經貧窮的困境之中。
#盧市長與市府各局處首長應好好思考
市長您是女性首長,該如何以身作則做為表率非常重要,具有指標性的意義,應該全面提升台中市對於月經議題的重視程度。
無論是社會局或是教育局,社會局應透過社工全面提供給弱勢家庭女性足量生理用品,教育局也應該全面性的思考,不該僅是回覆健康中心有提供急用這樣的答案,並不會所有的孩子都會隨時向健康中心求援,還是會有我前述月經貧窮所導致的生理疾病的狀況。
另外也應規劃更全面的月經教育來破除月經汙名,不僅僅是女孩子,讓男孩子也能夠理解到女性月經來時的不便與困難,讓一些小孩子間時常對於月經這個詞彙所衍生的不經意玩笑話能夠減少,避免造成更多無形中的污名與傷害,希望這些孩子能夠彼此學習了解自己之外,如何更同理他人。
#終結月經貧窮 #去除月經污名化
#台中市政府教育局 #台中市政府社會局 #盧秀燕市長
#台中市議員 #北區
#賴佳微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NTDHealt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林昭庚教授是台灣第一位針灸博士,曾於1980年榮獲沙烏地阿拉伯王國金袍獎、1990年薩爾瓦多共和國總統克里斯第雅尼頒發學術貢獻獎、1993年獲李登輝總統頒發總統文化獎-----等等,對國家與中醫藥有重大貢獻,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那麼針灸療法有甚麼特點,和吃藥相比在治療上有何優點? 這一集探討主題...
「何謂重大疾病」的推薦目錄:
- 關於何謂重大疾病 在 賴佳微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何謂重大疾病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何謂重大疾病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何謂重大疾病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何謂重大疾病 在 大疾病險一定要有7項,特定傷病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何謂重大疾病 在 何謂重大疾病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何謂重大疾病 在 何謂重大疾病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何謂重大疾病 在 指甲變形重大疾病徵兆杵狀、匙狀指肝肺出毛病健康2.0 的評價
何謂重大疾病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兩招分辨流感與新冠肺炎!流感季節,莫讓小感冒變肺炎大插管:「流行性感冒」是冬季常見的傳染性疾病,雖然致死率不高,並已有預防疫苗上市,但基於其發生季節性、高度傳染力及傳播範圍廣的特性,我們仍不可忽視其對人體健康的重大衝擊,而且近年曾爆發數次全球性大流行,造成數十萬人死亡,更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最近令人聞之色變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與「流行性感冒」有類似的特性,以下將概述二者的差異【註1】。
■每逢秋冬,老人家因為肺炎造成死亡的案例,屢見不鮮
「萬芳醫院感染科-蘇迎士 主治醫師」說,老年人因免疫力不如年輕人,容易發生因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咳嗽、打噴嚏、發燒,嚴重時甚至是肺炎,如果沒有妥善治療,會進一步導致病人活動力變差,需要臥床,生活無法自理,甚至造成死亡。
肺炎即使治療痊癒,老年人有時仍會留下一些後遺症,常見臥床一兩個禮拜,且插管限制活動會造成重症後肌無力,肺部功能受損,體力大不如從前,需要他人照顧及長期心肺功能復健,對老年人的身體,皆是不可逆的傷害,值得重視【註2】。
■何謂上呼吸道、下呼吸道?
呼吸系統的構成是由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等器官組成。肺是外在環境與血液內氣體交換的場所,而鼻、咽、喉及氣管則是氣體的通道,在解剖上來區分:
「上呼吸道系統」:鼻、咽、喉。
「下呼吸道系統」:氣管、支氣管、肺部。(也就是呼吸系統中,除了上呼吸道以外的其他部分)【註3】。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 Virus)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的比較
流感的傳染性、症狀及傳染途徑雖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相似,但仍有不同處(比較表詳貼文附件:「流行性感冒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的差異」)。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COVID-19)是由SARS COV-2所造成,而流感(Influenza)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所造成。【註1】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內科」蘇一峰 主治醫師表示,武漢肺炎的感染以「下呼吸道」為主,所以下呼吸道(咳嗽、喘)的症狀會比較多!相對來說,上呼吸道的症狀(鼻塞流鼻水、喉嚨痛)比較少見,這是武漢肺炎的一個重要特色!【註4】
■兩招分辨「流感」與「新冠肺炎」
1. 新型冠狀病毒潛伏期較長
▶「流感病毒」:
潛伏期約1~4天左右,病程約一週。
主要攻擊上呼吸道,病情過後幾乎不會有後遺症。
▶「新冠病毒」:
潛伏期約14天左右,病程可達幾個月不止。
主要攻擊下呼吸道,有可能導致無法復原的肺纖維化,肺功能大幅下降。
2.有無下呼吸道症狀
▶「新冠肺炎」對於一些染疫卻看似「沒有發病」的人,也可能會有下呼吸道症狀,需透過X光或電腦斷層才能分辨。如以下症狀:
1.胸悶、胸痛
2.咳嗽時胸骨後方疼痛
3.走路會喘,講話會喘
4.身體莫名燥熱,或特別容易覺得冷【註5】
■萬芳醫院感染科-蘇迎士 主治醫師提醒
老年人預防肺炎,平時需飲食均衡、增強免疫力,降低病毒感染機率,更要定期接種疫苗,如肺炎鏈球菌、流感疫苗。此外,老年人保持運動習慣也很重要,如有氧運動、散步、登山、體操及舞蹈等,都是老年人保持體力最好的方式,另外重訓如啞鈴、彈力帶,深蹲及伏地挺身等,可以增加心肌力,一旦感染引起肺炎,可以加速身體復原,避免後遺症發生。【註2】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註1】
CASE 臺大科教中心 - 「流行性感冒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的差異」:https://bit.ly/3kWmcJ1
∎【註2】
CNEWS 匯流新聞網 -「小感冒變肺炎大插管! 老人家生活中有這5大特徵最易發生」:https://bit.ly/3oRUrng
∎【註3】
馬偕紀念醫院「呼吸系統的構造及功能」: https://bit.ly/3gK8yrS
∎【註4】
早安健康 - 「武漢肺炎、流感症狀難分?胸腔重症醫:一張圖看懂有何不同」:https://bit.ly/34eQAIR
∎【註5】
Heho健康 - 流感季節又到了,兩招教你如何分辨流感與新冠肺炎 !
https://heho.com.tw/archives/145781
➤➤照片
∎【註1】、【註4】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新冠肺炎 #流感 #肺炎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感染科 /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何謂重大疾病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家長霸凌小孩也會造成悲慘的後果,就跟被同儕霸凌一樣。
諸多研究皆發現:
●體罰會增加攻擊性行為。遭到體罰的孩子比較可能透過暴力來解決問題。
●體罰會使行為問題惡化。雖然體罰或許可以短期見效,但研究顯示時間一久就會失效。當孩子遭到體罰時,其行為問題會愈來愈嚴重。
●體罰與較低智商有關聯。愈常被打的小孩,他們的發展愈遲緩。即使是不那麼常被打的兒童,也很可能智商較低。
●嚴厲處罰可能提高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遭到體罰的孩童較可能罹患情感疾患、焦慮疾患、人格疾患以及產生物質濫用問題,影響範圍會從兒童時期延續至成人階段。
取自《告別玻璃心的家長強心針》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我們直播的時候,談到愛一個人的方式。在我們的傳統上,也常把處罰孩子美化成一種愛,但這篇摘文顯然不同意這樣的說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285938239315233/
其實,我們談「正向教養」的時候,大概也都談到這篇摘文裡的重點了。我能理解,很多家長之所以無法停止處罰,甚至是體罰,是因為家長不知道拿掉處罰之後,還可以怎麼教孩子。
關於拿掉處罰之後,可以怎麼教育孩子,下一篇會有更具體的做法。這一篇主要就是談處罰會造成的困境—其實這些困境我們也都重複談過好幾次了。
拿掉處罰,意味著我們要花相當多的時間,學習如何用其他方式教育孩子。所以除了下一篇之外,我會再另外找一本書,從正向教養的觀點,再談如何具體地跟孩子討論界線,但同時又能傳達愛。
祝願您,別心想著要孩子變好,卻使用霸凌孩子的手段!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1126254431091441/
……………………………………………………………..
不混淆管教與處罰
【文/ 艾美・莫林】
傑夫與海蒂帶他們十一歲的兒子狄倫來接受治療,因為他們對兒子的行為已經束手無策了。雖然狄倫一直都難以管教,但他愈大變得愈愛反抗,現在什麼話都聽不進去,而且似乎完全不在乎自己被處罰。
傑夫和海蒂迫不及待地舉出狄倫有哪些不良行為,兩個人甚至搶起話來了。他們表示,狄倫拒絕做家事、對上床時間討價還價,而且一直和他的弟弟打架。海蒂說:「今天稍早也是。他把葡萄汁打翻在客廳的地毯上,他根本不應該在那喝果汁的。結果他不但沒有請我們幫忙清理,反而用椅子把汙漬蓋住。」
她話才講完,傑夫馬上插嘴:「昨天我叫他沒寫完回家作業不能離開書桌,結果我才離開一分鐘,他就跑去弟弟的房間,想要拿他的掌上型電玩,結果他在偷拿到之前就被我抓到了。」
每當他有偏差的行為,他們就會拿走一樣他喜歡的東西,跟他說只要他當個「乖孩子」就可以拿回去。但他乖乖聽話的時間都沒有久到可以把東西領回去,所以他漸漸失去所有福利。傑夫解釋:「他的房間現在只有一張床和幾件被子,其他什麼都沒有了,我們不得不把其他東西都拿走。」狄倫不准使用任何電子產品,還被禁足在家,除了在學校以外,都不能跟朋友見面。
海蒂說:「我們之前會打他屁股,但他長大了,繼續打屁股實在不太恰當,現在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傑夫附和道:「我爸爸以前會用皮帶打我。我一直跟狄倫說,他很幸運,我沒拿皮帶抽他。但他的行為舉止再不改善的話,我可能真的會這麼做。」
爸媽講話的整個過程中,狄倫只是靜靜地盯著地板。為了讓他加入對話,我問他在學校有沒有遇上什麼麻煩,他說:「不算有。」海蒂表示,他有時會因為上課說話被老師叫去談話,有幾次則是因為功課沒寫完,下課必須留在教室,但他從未受到任何重大的違紀處分。我問海蒂和傑夫,他們覺得為什麼狄倫在學校表現這麼好,海蒂說:「可能他喜歡學校,為了老師才乖乖表現。」
經過詳細的評估後,我向傑夫和海蒂說明,狄倫沒有憂鬱症、焦慮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或任何其他心理健康問題。一開始他們很失望,本來希望我的治療可以找出他素行不良背後的潛在問題或「根本原因」。但我向他們解釋,好消息是只要稍稍改變他們的教養方式,應該就能導正他的行為。他們已經絕望到什麼都願意嘗試了,因此立刻點頭答應。
他在學校表現良好,證明他具備在有秩序的環境中控制自己行為的技巧。我制定的計畫是讓狄倫無需接受治療也能做出改變。畢竟,我不想負責說服他遵守爸媽訂的規矩,但我可以為他爸媽提供協助,想辦法讓他在家也會想好好表現。
我要協助解決的主要問題有二:
1. 狄倫沒有遵守規矩的動機。他的父母沒收了他的所有東西,又沒說清楚狄倫要怎麼做才能把東西拿回來,所以他乾脆直接放棄。
2. 海蒂和傑夫對狄倫已有偏見,因此影響了他們的教育方式。他們認定他是「壞孩子」,總認為他不會乖乖聽話。
我建議他們透過下列三種方式來處理這兩個問題:
1. 花時間與狄倫好好相處。起初,他們堅持不要和狄倫玩遊戲或做好玩的事,因為他們覺得他不會變好。但我建議他們和狄倫建立一些正面的時光,讓他有動機改變自己。每天只要花十五分鐘,全心全意地陪他玩接球遊戲或桌遊,就能改善他的行為。
2. 注意狄倫的好表現。我鼓勵他們每次看到狄倫表現良好就讚美他,不管是多小的事都好。接下來,為了進一步強化狄倫的良好表現,他們應該在狄倫聽得到的時候,多向彼此、奶奶或是其他人說狄倫的好話。如果他能夠聽到爸媽讚美他乖乖聽話,他就會更有動力保持下去。
3. 每天給狄倫重新開始的機會。為了增加狄倫的動機,他必須知道自己每天都有機會獲得福利。如果他在學校表現良好,就可以看電視;或是回家作業寫好了,就能有玩電腦的時間。
海蒂和傑夫以為需要用更嚴厲的處罰,才能「讓狄倫學到教訓」。然而,唯有改變他們和狄倫的互動方式,並善用管教而非處罰,才能修正他的行為。
傑夫認為他們給予狄倫的正面關注,是所有介入方法中最有效的一個。狄倫的許多行為問題都是源自於想要獲得爸媽的注意力,即使是負面的關注也不打緊。從他們每天都花一定時間陪伴他後,他的失控行為就少了很多。
海蒂和傑夫也漸漸相信狄倫有能力做出更正確的選擇。而當他們開始相信他能夠守規矩後,狄倫對自己也更有信心了。
…………
為什麼父母會把管教與處罰混為一談
海蒂和傑夫以為必須要執行嚴格的處罰,才能讓狄倫的表現有所改善。因此他的行為愈脫序,他們就處罰得愈兇,結果演變成難以打破的惡性循環。
孩子違規要承受的後果,哪種具有教育性質,哪種只是加以懲處,兩者間的差異十分微妙。但如果你無法分辨不同之處,就可能會讓情況變得更糟。
▍家長相信處罰有效
我幾乎每天都會聽到家長說「現在都不能管教小孩了」,或是「這就是當今社會的問題所在,連懲罰小孩都會惹禍上身」。或許你聽過類似的話,甚或你自己也曾說過。我同意,現在許多小朋友沒有受到足夠的約束,但我不認為加重懲罰是解決之道,孩子需要的是適度管教。
處罰和管教之間有很大的差異:管教是為了訓練、教育孩子為未來做好準備;處罰則是讓犯錯的人接受會使他感到痛苦的罰則。
處罰強調的是錯誤,讓孩子對自己的不當行為心生愧疚,而管教則可以告訴孩子下次要做得更好。
處罰可能是體罰,像是掌摑、打屁股或用棍子揍;但也可能是言語上的,例如吼叫、詛咒或辱罵。
在公開場合羞辱孩子或使其感到丟臉都屬於處罰的一種。為了讓孩子感到難堪,在臉書上說他成績單上沒一科及格,也算是處罰的一種。
▍處罰有時是出自於絕望
二○一六年春天,華特迪士尼世界的海灘發生一起兩歲男童被鱷魚咬走的事故,全世界的人開始爭相討論男孩的父母是不是「失職家長」。這對父母在這起可怕的意外中失去了孩子,還要被一群聲稱自己絕不會如此「疏忽大意」的人安上壞人的罪名。這則新聞報導播出不久前,還有另一起小朋友在辛辛那提動物園裡,掉到大猩猩圍欄內的不幸意外。令人惋惜的是,動物園飼養員怕小孩子被殺死,只好開槍射殺大猩猩。那名孩童在意外中沒受到嚴重的傷害,順利脫身。
該起意外的影片在網路上廣為流傳,社群媒體被無數留言灌爆,批評該對父母「教養失敗」。雖然大家對意外發生前幾分鐘的狀況一無所知—像是家長距離小孩子有多遠,或是小孩子怎麼掉下去的—但還是大力要求追訴家長的刑事責任。即便調查人員已經宣布,他們不會被控告危及兒童安全或其他罪名,但輿論還是認定他們有罪。
這類新聞報導清楚說明我們現在的社會風氣。網際網路對某些人來說,就像在邀請他們在公開場合對當家長的人品頭論足一樣。這類批評言論讓父母覺得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放大檢視。如果孩子在超市裡鬧脾氣,別人會怎麼看待你的教養方式?或是你在他比棒球時想要給他一些建議,但他卻出言不遜,其他家長會怎麼看你?相較於花時間教孩子自制,當爸媽的有時難免狗急跳牆,不惜採取他們想到的一切必要手段來管好小孩。
▍處罰立即見效
處罰帶來的恐懼和痛苦短期內可以立即見效,不過可惜的是,也會造成長期的後遺症。但對只想要孩子馬上聽話或立刻安靜的父母來說,處罰確實是有效的手段。
以下舉例說明家長偏好處罰而非管教的常見原因:
●處罰比較不需要家長花太多心力。小孩不乖打屁股大概只會用掉你二十秒的時間,但沒收電子產品二十四小時則表示你要面對百無聊賴的孩子一整天。
●處罰讓某些家長感覺自己擁有主控權。如果用一個恐嚇的眼神或打兩下就能讓孩子守規矩,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大權在握。
●處罰會讓家長心裡好受一點。因為孩子不肯安靜讓你忍不住對他吼叫,或是因為他在超市讓你丟臉,所以你打了他,這些行為或許可以稍稍發洩你內心壓抑的情緒。
▍混淆管教和處罰會損及孩子的自我價值
自從海蒂和傑夫用更嚴厲的方式處罰狄倫起,他們的關係就開始惡化,狄倫也不再想試著遵守他們訂的規矩。他的叛逆行徑讓他們灰心喪氣、心生挫敗,但不斷施加處罰只會讓他的行為更加乖張而已。
我遇過很多像狄倫父母的個案,這些家長用盡手段想要逼孩子乖乖聽話。但我也發現,有些家長對不是很重大的違規行為也會施以嚴厲的處罰,即便這些處罰不常發生,但還是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體罰會造成反效果
瑞典在一九七九年成為第一個禁止對孩童體罰的國家。起初,反對派認為這會讓整個國家陷入一片混亂,因為小孩子將無法學到何謂適當的行為。但第一代不受體罰的小孩長大成人後,全國的犯罪率並沒有升高,而且偷竊罪與毒品相關犯罪甚至還有下降的趨勢,飲酒問題和青少年自殺率也有所下滑。
緊接在瑞典之後,許多國家也明文禁止了對兒童體罰。然而在美國,打小孩屁股還是合法的。事實上,美國有十九州允許學校管理人員用戒尺處罰行為不當的孩童,而在其他州內,用木製品打小孩則被視為虐待兒童。然而,我們很難在體罰和身體虐待之間劃出一條明確的界線。媽媽的男朋友可以打她小孩的屁股嗎?你可以用皮帶打小孩嗎?可以在孩子身上留下傷痕嗎?美國的某些州明文規定了哪些是不允許的行為,但其他州則仍留有解釋空間。
文化和宗教上的諸多差異在在影響著家長要不要打小孩的決定,但我想大多數的專家都會同意,因為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而打小孩,絕非可以接受的行為。
反對體罰兒童的重要組織機構眾多,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美國兒童與青少年精神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以及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是其中幾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一項為期五十年的研究及其他諸多研究皆發現:
●體罰會增加攻擊性行為。遭到體罰的孩子比較可能透過暴力來解決問題。
●體罰會使行為問題惡化。雖然體罰或許可以短期見效,但研究顯示時間一久就會失效。當孩子遭到體罰時,其行為問題會愈來愈嚴重。
●體罰與較低智商有關聯。愈常被打的小孩,他們的發展愈遲緩。即使是不那麼常被打的兒童,也很可能智商較低。
●嚴厲處罰可能提高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遭到體罰的孩童較可能罹患情感疾患、焦慮疾患、人格疾患以及產生物質濫用問題,影響範圍會從兒童時期延續至成人階段。
針對體罰進行的所有研究,幾乎都沒發現體罰有任何好處。不過,二○○五年發表在《臨床兒童和家庭心理學評論》(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上的一項研究確實發現,二到六歲的兒童如果拒絕去旁邊暫時隔離冷靜,偶爾用打屁股的方式處罰他們,效果遠勝於其他管教策略;該研究也發現,把孩童強制放在隔離的空間一下下也有同樣效果。然而,有效不代表小孩不會因此受到體罰的長遠後果影響。
▍大吼大叫同樣有害
有些家長會很自豪地說:「我從不打孩子。」但這些家長有的會吼叫、咒罵孩子。
研究顯示,包括咒罵、吼叫、辱罵等嚴厲的口頭管教,其造成的傷害可能跟體罰一樣。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二○一三年的一項研究追蹤了九百六十七名中學生兩年,發現遭到嚴厲口頭管教的孩童,比較可能會有行為問題和心理健康問題。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發現吼叫沒有任何效果,受試兒童的問題行為並沒改善。即使他們的家庭大部分的時候都是溫暖有愛的,但難聽的話語會讓孩子失去守規矩的動機。
▍管教過當讓孩子成為高明騙子
一位惱火的媽媽對我表示:「她動不動就在說謊,連她自己都搞不清楚她什麼時候在說真話了。」她說她十歲的女兒奧麗薇亞無時無刻不在說謊:「她會說『沒有,我沒有吃杯子蛋糕』,但明明滿嘴都沾滿了糖霜。」上星期她的爸媽質問她為什麼房間這麼亂,她居然說,她上學前已經整理乾淨了,一定是有小偷闖進家裡把房間翻得亂七八糟。她爸爸大聲說:「你能相信嗎?」
奧麗薇亞實在太奸詐狡猾又滿嘴謊言,導致她爸媽再也不相信她說的任何話,也實在不知該拿她如何是好。
不過當我了解他們的管教策略後,奧麗薇亞不說真話的原因就不證自明了。她爸媽的脾氣不好,一生氣就大吼大叫,之前只要她不乖,他們就會打她屁股。
而且,他們的管教策略也前後不一,一下是不給她看電視,一下是叫她做額外的家務。有次奧麗薇亞說她在打掃房間,但實際上是在看電影,爸爸發現後,氣到把她房間的門整個拆下來,而且再也沒有裝回去。
難怪奧麗薇亞要撒謊,如果爸爸一生氣就拆門,誰會想老實說:「嘿,我今天做錯事了。」奧麗薇亞知道說實話和說謊話的差別,但誠實只會害她重重受罰而已,所以她學會了避開爸媽怒火的最好辦法就是撒謊。
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二○一一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相較於一般的孩子,受到嚴厲管教的孩子更常說謊,而且他們的撒謊技巧會變得異常高明。到三或四歲時,這些孩子為了避開麻煩,還能夠編織出縝密的謊言。也就是說,嚴峻的處罰導致孩童更不會對自己的不良行為負起責任,因為他們不會把心思花在修正自己的行為,反而會想辦法避免被抓包。
▍公開羞辱會導致孩子自我觀感變差
為了讓孩子乖乖聽話,家長圈最近出現一個令人有些擔憂的趨勢,也就是利用羞恥感讓孩子服從。並且有許多家長轉而透過社群媒體來執行公開羞辱策略,為的是讓孩子記取教訓。
加州的一位媽媽為了處罰她十一歲的女兒,逼她拿著一張告示牌站在街角,上頭寫著「我在學校舞蹈表演上跳電臀舞,絲毫不尊重我的爸媽」。另外有一位科羅拉多的媽媽,她發現十三歲的女兒在臉書上假裝自己已經十九歲,因此拍下了自己質問女兒的片段,並在影片中逼女兒承認她還會看迪士尼頻道,然後把影片張貼在社群媒體上。
還有一些家長開始用髮型來讓孩子感到丟臉。喬治亞州甚至有一位理髮師設計了一款名為「班傑明巴頓特別造型」的髮型,專門用來懲罰不乖的小朋友,讓他們理完後看起來像小老頭一樣。
值得玩味的是,許多父母擔心霸凌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結果自己卻成了惡霸。家長霸凌小孩也會造成悲慘的後果,就跟被同儕霸凌一樣。
當然,這些都是比較極端的案例。但許多父母或多或少都做過類似的事,像是在Instagram上張貼小孩凌亂的房間照片,或是在臉書上公開孩子的偏差行為。在YouTube上搜尋「兒童羞辱」(child shaming)就會跑出超過十四萬筆影片結果,裡面都是家長逼小孩拿著標語說「我是惡霸」這類的話語。
公開羞辱兒童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甚至會讓行為問題更加惡化。試想一下,兩個小朋友同時有機會接觸到毒品,其中一個覺得自己很好,另一個覺得自己是壞小孩,你覺得誰比較可能為了自己好向毒品說不?
不用說,讓孩子難堪也會傷害你們的關係。你的孩子會把你當作邪惡的怪物,專門帶來痛苦和折磨。與其這樣,難道你不會希望有個尊重你意見的孩子嗎?
.
以上文字取自
告別玻璃心的家長強心針:掌握13不原則,堅定父母教出堅強小孩
大 塊 ✦ https://bit.ly/3bUic7l
博客來 ✦ https://bit.ly/2WQG3jY
誠 品 ✦ https://bit.ly/3bNgKU8
momo ✦ https://bit.ly/2NCHAVo
金石堂 ✦ https://bit.ly/2WRPoYy
讀 冊 ✦ https://bit.ly/2LR6xvm
大塊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LocusPublishingCompany/
.
7/11台北公益免費_葛拉威爾《解密陌生人》新書分享講座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136708193381293/
已額滿_7/14 台北公益免費講座_我們與和解的距離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368801245302/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7/25高雄公益免費_善牧第五屆爸比媽咪節-親子有話好好說(高雄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0194072308694/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何謂重大疾病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林昭庚教授是台灣第一位針灸博士,曾於1980年榮獲沙烏地阿拉伯王國金袍獎、1990年薩爾瓦多共和國總統克里斯第雅尼頒發學術貢獻獎、1993年獲李登輝總統頒發總統文化獎-----等等,對國家與中醫藥有重大貢獻,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那麼針灸療法有甚麼特點,和吃藥相比在治療上有何優點?
這一集探討主題:
1.何謂經絡
2.何謂任脈、督脈
3.針灸治病之原理---從古代的學說及現代的研究兩方面來探討
4.穴位名稱的由來
5.針灸與止痛---針灸可以治療64種疾病
6.臨床經驗分享
7.針灸醫師如何減少針灸時的痛感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台灣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中醫學系講座教授 也是台灣第一位針灸博士 林昭庚教授來和大家介紹針灸的奧秘
-----------------------------------------------------------------------------------
每週五 晚上18:30 /重播:週六晚 21:30 /週日早 10:30
線上直播請看 http://www.ntdtv.com.tw/live
或是加入我們的談古論今話中醫FB粉絲團 https://goo.gl/H3jsDi得到更多中醫調理的最新資訊。
(NTDhealth) http://www.ntdtv.com.tw/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網路直播:http://www.ntdtv.com.tw/live
何謂重大疾病 在 何謂重大疾病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推薦與評價
日後, 罹患癌症或重大疾病才有理賠,「保戶在等待期過後沒多久,就 ...[PDF] 友邦人壽重大疾病名稱及定義差異說明急性心肌梗塞(重度). 係指因冠狀動脈 ... ... <看更多>
何謂重大疾病 在 何謂重大疾病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推薦與評價
日後, 罹患癌症或重大疾病才有理賠,「保戶在等待期過後沒多久,就 ...[PDF] 友邦人壽重大疾病名稱及定義差異說明急性心肌梗塞(重度). 係指因冠狀動脈 ... ... <看更多>
何謂重大疾病 在 大疾病險一定要有7項,特定傷病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何謂 7大重大疾病?22項特定傷害?】工商時報統整給您! 壽險重大疾病及特定傷病險必須「套餐化」。 保險局打算明訂重大疾病及特定傷病的疾病項目及定義,同時規定重大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