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客家伯公文化 ,發揚美濃客家耕讀傳家精神
阿強陪同張二文校長帶領龍肚國小師生拜伯公
今天適逢農曆八月二日「伯公生」,也是客家土地公的生日,在客家福德正神又稱為「伯公」。今天在張二文校長帶領下,龍肚國小師生準備素果、清茶之外,還準備了各班的班刊、學校出版品,到學校旁的埤塘伯公及龍肚里社貞官伯公上香敬拜,凸顯美濃客家人「耕讀傳家」的精神,也祈佑走過疫情,學子們都可以平平安安讀好書。
#阿強守護家鄉#守護美濃客家文化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的網紅謝志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陳建仁: 謝志忠在台中落地根深20年! 最了解台中人、東勢人的需求!! 拜託支持蔡英文、支持謝志忠、支持民進黨!!! ~~~新總統 新立委 新東勢~~~ 1. 推動東豐快速道路109年如期完工。 2. 結合浪漫台三線,打造客庄浪漫大道,鼓勵青年返鄉就業。 3. 復興在地文化,強力推廣2016...
伯公文化 在 杜文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孩子的基礎教育建設不能等! 】
東平里為國家貢獻良多,不僅是稅收部分, 生兒育女更是勞苦功高!
教育部每年給新竹縣約一億的預算但竹北市卻需要50億來建設學校!
出身自六張犁的文中正與為洲、思銘立委及黨團同志積極向行政院 蘇院長爭取建設經費。
文中也會持續關注東平里的交通與徵收問題為鄉親打造更舒適溫暖的家園!
東平里值得獲得更多的資源與支持。
🖖嗨,請加入🧑🏻🦱阿杜的官方Line👉 https://line.me/R/ti/p/%40060lscqt第一手消息不漏接‼️
#幸福工程師~Yes I do
#杜文中 #新竹縣 #竹北市六張犁伯公文化發展協會 #東平里 #教育
伯公文化 在 江啟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從小孩滿週歲開始,以紅繩穿過平安符,掛在孩子的脖子上,祈求小孩平安成長,每年的同一時間再幫孩子換上新的紅繩,直到小孩滿十六歲,這個習俗稱為「帶絭、換絭、脫絭」是許多孩子成長的記憶,也代表著父母對小孩的愛。
東勢一直維持這樣的習俗,我幾乎每年中秋節前夕都會來參與「石母娘娘誕辰」,幫孩子們帶絭、換絭,看著我們的下一代一年一年的長大。近年在市府的支持下祈福活動擴大舉辦,規劃成「鯉魚伯公文化祭」延續山城重視孩子的優良傳統。
為政者應該與民眾站在一起,今年8月蔡政府突襲式的宣布開放瘦肉精豬肉進口,忽視台灣人的飲食文化。例如,我今日參與活動的東勢區是一個客家聚落,大家熟知的客家美食、如客家控肉、薑絲大腸就是豬肉、豬內臟,政府缺乏溝通、更缺乏配套。
蔡總統不能只盤算著自己的「政績」,更應該走進民間,走進常民生活中,了解到這對一般民眾有多大的衝擊。
在立法院國民黨團的堅持下,開放瘦肉精豬肉進口的相關法令將進入立法院審查,國民黨絕對從嚴把關,讓大家能夠安心的照顧下一代,再過下一個安心的中秋節。
伯公文化 在 謝志忠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陳建仁:
謝志忠在台中落地根深20年!
最了解台中人、東勢人的需求!!
拜託支持蔡英文、支持謝志忠、支持民進黨!!!
~~~新總統 新立委 新東勢~~~
1. 推動東豐快速道路109年如期完工。
2. 結合浪漫台三線,打造客庄浪漫大道,鼓勵青年返鄉就業。
3. 復興在地文化,強力推廣2016客庄12大節慶「新丁粄節」及「天穿日」。
4. 文創保存及復興,推動鯉魚伯公文化祭及巧聖先師文化祭。
5. 爭取東勢高工舊址興建「客家多功能文化園區」,重新打造客家文化重鎮。
6. 全力推廣全台客語示範幼兒園。
7. 爭取農物保險,由政府分攤補助,協助減輕農民負擔,增加保障。
8. 適度修正「農業天然災害補助辦法」,公平保障農民,減少農損負擔。
9. 2018世界花博,豐原到東勢,休閒空間,提供友善休憩環境。

伯公文化 在 謝志忠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林佳龍:
拒絕邊緣化 從豐原開始!!!
中央要有好立委 爭取更多資源回台中!!!
→→→
1.2018世界花博,后里、豐原到山城,打造水岸花都。
2.成功爭取74號線潭子延伸至豐原;東豐快速道路109年如期完工;確保中橫(台八線)安全通車;129線如期完工,拓寬新社聯外道路。
3.打造大豐原轉運中心,心鎖橋原地保留;營造鐵路高架化21.6公里觀光文創站間空間。
4.將后豐、東豐、潭雅神綠廊連結豐原大道、旱溪、大甲溪,建構台灣最優環狀自行車網路。
5.活化北坑、東陽情人谷登山步道;結合潭子新田、大坑、石岡、新社登山資源並增設天空步道及觀景台。
6.整合石岡水壩、水資源回收中心及自來水淨水廠,打造水資源教育園區。
7.結合「浪漫台三線」推動全國巧聖先師文化季、鯉魚伯公文化季、新丁粄節、天穿日;爭取東勢高工舊址興建「客家多功能文化園區」。
8.爭取白冷圳列入世界遺產;發揚在地九庄媽遶境民俗。
9.修正「農業天然災害補助辦法」,推動農作物保險,公平保障農民;杜絕走私菇,保障新社菇農。
10.爭取設立有機肥製造場,有效處理廢棄香菇太空包問題。
11.最嚴格把關食品安全,修改食安法,加重不肖業者法律及賠償責任;建立食品生產履歷,確保食品源頭零汙染,監控有毒物質流向。
12.最嚴格監管空汙,建立跨縣市空汙總量管制平台,增設空汙檢測站;逐年降低高汙染能源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