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階思考》部落格文末抽書 x2 本
你聽過 股癌 Gooaye 嗎?過去一年多來,這檔長踞各大 Podcast 排行榜的投資理財節目,儼然成了很多人的通勤良伴(包含我!)。我身邊很多朋友也因為聽了節目,開始對投資產生興趣。今天就來幫大家介紹這本塞滿了股癌風格的著作。
部落格圖文 https://readingoutpost.com/grey-thinking/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灰階思考》這本書的作者是 Podcast「股癌」的節目製作人謝孟恭,這個談投資的節目上架數週內就成為台灣 Podcast 各平台總排行榜第一名。節目的內容比較偏大眾向,尤其適合股市「菜雞」(投資新手)收聽。
在這本書中,作者彙整了之前在節目上分享過的精華,搭配許多財經界的故事和各路投資大師的觀念,寫出了這本同樣適合投資新手的投資書籍。書中分成三個段落鋪陳,首先是排除人們常見的思考偏誤,接著是廣納多元思考的心態,最後是實際付諸行動的叮嚀。
對於投資老手而言,這本書稍嫌簡單和淺薄,但我覺得這正是作者厲害的地方。起初我聽股癌的時候,也認為怎麼都在說一些簡單的入門知識。後來我漸漸改觀,為什麼這些晦澀的財經知識從他口中說出來就這麼「直白好懂」又「平易近人」,真的要換成我自己說的時候,卻如同有鯁在喉、難以開口?
原來,把艱深的觀念,用三歲小孩也能聽懂的方式說出來,其實就是一門「表達的藝術」。作者的投資觀念和策略對投資新手很有幫助之外,我更喜歡觀察的是他如何把這些事情用白話文說出來的方式。以下我整理這本書的九個重點,以及一些我的延伸想法。
.
【排除思考偏誤】
.
1.打破常見的迷思
物極不一定必反。「漲多必跌、跌多必漲」這句投資人琅琅上口的順口溜不一定總是成立,實際的情況是:(1) 漲多不一定必跌,有些公司的護城河就是夠深,能夠持續、穩定地長期成長、(2) 跌多不一定必漲,當一家公司的營運和競爭力都持續出狀況時,可能直接一跌不回頭。
別跟股票談戀愛。根據美國市值前3000大企業加權計算出來的「羅素3000指數」,自從1980年來漲幅已經超過七十倍,但是驚人漲幅的背後,僅來自於7%企業的貢獻。反而有40%的企業,市值下跌了七成以上。選對股票的報酬很驚人,但選錯股票的懲罰也很嚴重,別單壓、重壓單一企業。
.
2.別盲從大神
小心股海牛鬼蛇神。媒體和網路上有許多財經專家會把自己包裝成能夠預測股市走向的神人,但是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所謂的「老師」最後要賺的就是學費。很多人面對投資選股的壓力時,往往會希望抓到一隻浮木,甚至是起了貪念想要找一夕致富的方法,卻往往落得適得其反。
站在大盤的肩膀上。股癌節目裡總是不厭其煩地提醒,大盤是很難被打敗的存在。根據數據指出,美國市值前500家企業市值的「標普500指數」已經連續十年打敗85%以上的主動型基金經理人。因此初踏入股市的新手很適合從「定期定額投資大盤市值型ETF」的策略著手,站在大盤的肩膀上先勝過絕大多數的投資人,再逐漸提升自己的投資眼光和技巧。
別把思考外包出去。作者譬喻地很傳神,人們常常有病急亂投醫的情形,誤把路邊邪廟當神廟。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去瞭解自己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度」,所謂專家或老師給的建議必須要自己消化吸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如同《思考外包的陷阱》這本書提到自主思考的觀念:「讓專家和科技隨侍在側,而非讓他們主導大權」。
.
3.當心同溫層陷阱
避免深陷同溫層。人類長久演化下來的「群性」,讓我們對群體內的人緊緊團結,對群體外的人毫不手軟,甚至恨意濃烈。投資方法和策略千百種,如果太過於執著於某一種策略,然後又跟同溫層內的人一起取暖,往往會忽略了其他多元的觀點,錯過了潛在的警訊,這對投資不一定是好事。
加入新的同溫層。意思是跳出原本的舒適圈,針對不懂、不熟的事物,先去瞭解,而後評論。如同美國作家費茲傑羅曾經說過的:「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有時候要刻意讓自己擺脫意識形態上的枷鎖,試著去理解「反面」立場的觀點,讓自己能夠同時掌握不同面向的看法。
讓大師成為你的同溫層。這讓我回想起另一本《知識的假象》書中提到:「人類並非完全獨立思考和評論事情。更多的是我們借助著人類知識共同體,建構起自己的知識地圖,進而形塑而出自己的價值觀。」只有當我們看得夠廣,踩在更多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描繪出更完整的知識地圖。
.
【廣納多元思考】
.
4.謹慎面對加工資訊
如何善用加工知識。隨著數位時代蓬勃發展,資訊的爆炸已經不單是用洪水氾濫可以形容,我們每天接觸的「加工知識」也越來越多。作者提醒,「只」吸收加工知識可能會造成偏食和營養不良,必須懂得把加工知識當成一種「索引」,用它們來找到資訊的源頭。
懂得找到資訊源頭。許多優良的加工知識產出者,會把資料來源檢附在文章內、文章末、影片註解中,如果要避免「斷章取義」的速食現象,就必須真正投入時間,找到資料最源頭的「原型食物」來吸收。與其聽別人說巴菲特今年又說了什麼,倒不如直接找他親筆寫的股東信。
大師之所以是大師。作者舉例像是投資大師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瑞.達利歐(Ray Dalio)都擅長利用備忘錄跟投資人溝通自己的想法,這些備忘錄的觀點之犀利、視野之遼闊,而且他們總是在修正自己的看法,學習新的東西。我很喜歡的俄國詩人普希金(Pushkin)曾經說過:「閱讀是最好的學習。追隨偉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門科學。」因此,要培養和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從大師的眼中看到不同的世界。
.
5.贏家的特質
樂觀,但不天真。這邊指的不是天真浪漫型的樂觀,而是要瞭解「風險」的本質,預期前方一定會有許多「驚濤駭浪」,但心底清楚在長期趨勢的發展下,人類社會將持續「進步」和「成長」的樂觀態度。我們必須瞭解什麼是短期的波動,什麼又是長期的成長。
耐心,穩中求勝。耐心這個特質放在現代的社會環境,只會越來越稀缺。巴菲特曾經說過:「我一生99%的財富,是在50歲以後獲得的。」他深知投資的報酬來自於「時間」加上「複利」,也就是他著名的「雪球理論」(找到濕的雪和一條長長的山坡,讓雪球越滾越大)。當投資人越是急著殺進殺出,這顆雪球就越是滾不大。
行動,承擔風險。最近我讀到德州撲克冠軍選手吳紹綱寫的《致富強心臟》這本令我印象深刻的書,作者提到成功就是要「承擔多一點風險」(Take more risk.),而且把風險控制在「安全邊際」之內。應用到投資也是一樣的,我們要認識到「風險」是比「報酬」更加重要的一環,承擔你可以承擔的風險(但別失控),才有機會獲得甜美的報酬。
.
6.總是保持質疑
質疑是一種求知的態度。作者認為保有質疑的態度,就如同幫自己繫上一條「安全帶」。2020知名交易平台Robinhood有一位二十歲美國青年,誤以為自己交易失策負債73萬美元,選擇結束自己生命。事實上,他並沒有賠這麼多錢,只是因為他搞不清楚遊戲規則,也沒向券商再詢問細節,結果才讓憾事發生。
求證是必要的行動。資訊發達的現代,人們習慣看網美打卡美食、推薦景點,甚至有時候連投資標的都要「跟風」一下。問題是,當我們沒有對細節仔細求證,連自己再跟什麼、買什麼都不清楚的時候,往往會淪為股票市場裡的「韭菜」(大戶眼中容易被收割的散戶)。懂得綁上一條質疑的安全帶、自己採取行動去求證事實的人,可以在投資這條路上走得更穩、更安全。
.
【實際付諸行動】
.
7.從認識自己開始
認清自己是誰。書中提到一個作者去面試特斯拉業務員的故事,面試官要求在場的面試者試著「賣給他一輛特斯拉」。結果每個面試者都使出渾身解數背出特斯拉的性能、規格、特色。竟然沒有一個人問面試官買車的用途是什麼?家裡有幾個人?如果我們在投資之前,沒有認識自己投資的「目標」,會很容易迷失方向、心猿意馬、心慌意亂。
投資沒有萬用答案。每種投資方式的風險和報酬可能都彼此不同,每種年齡層、每種職業屬性的投資方式,也不一定完全相同。投資沒有完美的「公式」,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以及最「符合」自己投資目標的策略。與其問哪種投資標的最好,倒不如問怎樣的投資策略最適合自己。
別輕視風險接受度。我們都知道股市大起大落,卻時常輕視了當自己辛苦賺的血汗錢在帳面上「大跌」時的心理感受。這讓我回想起探討頂尖投資家如何追求報酬、管理風險的《投資超級英雄進化論》書中有一句話書說得非常好:「投資人無法管理報酬,但卻有能力管理風險」。重要的是拿出自己賺來的真金白銀,真正投入到市場中實際感受那種起伏帶來的情緒,你才會知道自己對於風險的承受度如何,再進一步思考如何管理風險,採取適合自己的策略。
.
8.別把雜訊當訊號
財經界亂象多。在這個大多頭年代,冒出許多號稱可以「事前預測」和「事後驗證」的投資專家,或者把任何意見都說得「模能兩可」的投資大師。這些雜訊常常會引起人的貪念,想說賭個一把,說不定這次就被這個專家大師說中,能夠翻身翻倍呢!結果,雜訊始終是雜訊,跟隨雜訊行動的後果好一點是載浮載沉,差一點就直接溺水滅頂。
接受多元持續修正。即使我們選定了某一種投資策略,也不要讓自己故步自封,要記得讓自己保持接收最新的市場訊息(前提要懂得區分訊號和雜訊),對策略作出微調和修正。我很喜歡的《跨能致勝》這本書中提到:「最成功的策略是能把乍看不同的各種情況連結起來,看見深層結構的相似之處。」持續接收多元意見,異中求同,是打造成功策略的不二法則。
.
9.炒股前先炒人生
人生如骰子,很難一次就豹子。有在投資的朋友或許都聽過這句玩笑話「本多終勝」,一開始有龐大「初始資金」的人,都透過一樣的投資報酬率,往往會遠勝過初始資金較小的人。如同前文提到,你雖然無法管理「報酬」,但你能控制的是「提高累積本金的能力」,無論是加薪、轉職、創業,都能幫你帶來更多的銀彈,讓你在市場上擲出更多骰子。當你能骰出更多次、骰得比別人更長久,相對就提高了骰中豹子的機率。
投資自己,是最重要的投資。因此,與其心心念念在投資報酬率這種「不可控」的因素,倒不如努力投資自己,這才是唯一「可控」的因素。在《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這本書中有一個很棒的投資觀念:「真正擁有無限成長潛能、讓你可以更快達到財務自由的,其實是創造更多的收入」,也就在專業和事業上持續「開源」。投資自己,才是真正最重要的投資。
|黑白之間都是灰,找到無限價值的所在。
【有聲書讀後感想】
我當初第一次要讀《灰階思考》的時候,雖然自己已經有這本的電子書了,但那時候在「1號課堂 App」看到這本書竟然也出了「有聲書」?而且全暢聽會員還可以直接聽整本?當下超興奮!可是仔細一看,竟然不是主委本人的原音重現,而是找來 Podcast 百靈果的凱莉操刀演出。
雖然當下有一點期望撲空,可是真的給他聽下去之後,我就改觀了。因為這本書的文字很淺顯易懂(股癌風格,晦澀金融投資知識直白講),加上凱莉的說書口條真的很流暢,我一邊開車一邊聽這本書,就像是平常在聽股癌一樣暢快。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我是最早開始聽的讀者之一,整本有聲書都還沒錄製完成。接下來就變成每天推出一個小章節,然後我就很像在「追劇」一樣,每天上班通勤時聽一個新的段落。這也是我第一次把有聲書當成追連續劇來聽,是個很有趣的經驗!
總結來說,這是一次非常特別的聽書體驗,我雖然聽過許多 Audible 英文有聲書的經驗,卻都是同一性別的作者+說書人,沒有聽過這種作者和說書人是不同性別的組合。對於這本有聲書的組合,我很欣賞1號課堂的操作手法,除了噱頭十足之外,也確實帶給我很獨特的體驗。
有興趣聽這本書有聲版的朋友,可以參考我的1號課堂使用心得文章,你也可以聽 YouTube 上面的試聽版感受一下。新書發表的時候他在台北簽書會也有一段現場分享,你可以聽聽看他怎麼說。
.
【後記:保持思考的多元性】
.
如同這本書的核心觀念:「零到一之間,有無限個數字,黑與白之間,也有無限個色階。」與其說這是一本談投資的書,不如說這是一本談「思考方式」的書。真正深諳投資的大師,也都是善於思考、熟捻人性、多元吸收、持續改善自己的終身學習者。
這本書的心得分享是我花了「最久」時間寫出的一篇文章,前後總共寫了三個多禮拜才陸續成型。或許這也是對我自己最好的鍛鍊,時常腦袋裡想得太難、太深、太複雜,以至於要用白話文說出口的時候,卻難以開口。
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逐漸克服原本的知識枷鎖,也不斷去思考如何將艱深的觀念,轉換成絕大部分讀者都能聽懂的語言。我還想在文章裡偷偷告白,我一開始錄製自己的說書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遇到瓶頸的時候,總是會聽股癌的節目來獲取靈感,從他流利又不用呼吸的節奏裡找到單口秀的信心,從他直白又流暢的閒話家常裡找到豁出去的釋懷。
回顧起來,股癌節目在去年異軍突起之後,不但讓投資和財經知識更為普及,也扮演起一個社群平台,讓許多不同的財經資訊能在上面廣為流通。「投資」這個被許多老一輩人視為洪水猛獸的東西,也以更加親切好懂的形式出現在我們身邊。
如果你對投資這件事還抱有一絲疑慮,那麼這本書能帶給你一些穩定內心的力量和學習的方向。如果你已經有投資經驗卻還心浮氣躁,這本書能帶給你一些老生常談的經驗和智慧。或者,你也可以從類似我的視角切入,學習怎樣把晦澀知識講到讓人直白懂。
這個世界現在最需要的,不是大是大非的二元論觀點,也不是充滿仇恨和傻樂觀的偏激言論,而是懂得軟硬兼施、多元並蓄、異中求同的灰階思維模式。
.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ySfEm3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GREY
使用期限:7/28~8/3
.
感謝 天下文化 提供抽獎贈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天龍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給你看光光了還不訂閱►https://goo.gl/8Bwpwu 我們有自己的娃娃機店了唷『天龍城娃娃』 地址: 板橋區溪崑二街16巷19號旁 地理位置是『樹林夜市出入口』(新路沒門牌) 近期熱門影片Top3↓↓↓ 使用假鈔測試兌幣機►https://youtu.be/9mjFBxOrZyk 不用...
伏見大神 在 職涯成長駭客-Crysta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自媒體時代,如何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讓人資看見】
-從人資角度看個人品牌經營議題新主題解鎖
2021.06.16 中原大學線上演講解鎖
佛系講師之路,北部學校解鎖,之前都跑南部母校,今年終於解鎖北部學校XD
活動範圍在北部居多,我要許願更多北部的學校、機構邀約XD
今年疫情關係,差點以為這場演講要取消,但還好最後變成線上版。
這場疫情來得很突然,對於開課的人是個轉型的時機,從線下轉成線上,擅長帶實體工作坊的我,雖然早在去年疫情一爆發,就買好C922鏡頭、Blue Yeti麥克風,但還是抗拒XD
因為我真心喜歡實體深度交流,但這樣的危機也是轉機,終於讓我面對轉線上這件事。
▌主題創新設計:人資不再談履歷面試,改談品牌經營
人資身分只能講履歷、面試、還有職場嗎?試試談個人品牌經營呢?
履歷面試這還是很重要,但人資招募的方式已經越來越多元,除了傳統104以外,人資早就潛伏各社團去參加活動,主動認識人才,但學生怎麼可以不知道這件事呢?
以一個當過人資身分的創作者,來談談這件事應該很合適。
於是這場活動,我分成三個部分來談-
1、那些年我遇過可怕的面試者範例
(個版恐怖發言、履歷寫得亂七八糟、用字遣詞很可怕)
2、5W1H開始打造個人品牌
3、實體社群跑跳方法
▌線下教學轉線上:放下完美主義,回到教學本質
還好這場課程開始之前,我已經連開一個月的IG直播,先讓自己習慣對著空氣自言自語(?)先習慣鏡頭....
每天爬很多大神的線上教學文,還好各級學校老師當前鋒,他們研究了許多厲害的玩法,我看得眼花撩亂的,甚至還很焦慮怎麼那麼多方法,我該怎麼做?
因為我實體課程,是給學員精品化體驗為主,我還在三月開了課程精品化工作坊,教大家怎麼設計一場精品化的課程體驗,所以也會希望自己線上課程,也能夠做到這樣的要求。
但在自己沒那麼熟悉的領域,還要要求自己一次到達過去的高度,就變成莫名的焦慮。
但後來,我決定回到教學的本質,回到分享的初心,能夠與學生真心交流,什麼有的沒有的插件、遊戲、安排其實都沒那麼重要。
所以最後,我選擇以簡單的聊天室互動為主,用最簡單的1、2,去做互動;也會設計思考題,請他們在聊天室直接打上想法,直接收集他們的想法;有開鏡頭的同學,也請他們直接在鏡頭運用手指、表情作互動。
最後,也得到熱烈的回應與響應。
▌當知識導遊不是知識大神
分享一開始,我就先請學生猜猜我跟他們差幾歲,目的是想告訴他們,我跟他們不遠,所以他們此時對於未來的迷茫、對於職場的一萬個為什麼,我都理解。
因為過去在大學的時候,我也很喜歡聽演講,但當時學校比較常找的是年紀差20-40歲間的講師來分享,這些講師知識濃度很高,可惜我們年齡差距太大,同時生命歷程不夠深,所以無法參透,也無法同時對彼此有深刻共鳴,這是我覺得可惜的地方。
過去,曾被要求過要成為那種高高在上、很 hard 的講者,我試過一陣子,真的不想成為那個樣子....
而我想當的,並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知識分享者,而是真的能走下來,陪你一步步、帶著你完成些什麼,玩些什麼的知識導遊。
學生也回饋,覺得我的講課風格親切友善、很願意互動,看來我正走在知識導遊之路無誤呢!
▌透過教學分享,傳遞溫暖、少批判和平等的文化
會後有收到一位學生的心得很感動,從他的字句當中看出,我想傳達的,包裝在那些乾貨或是有趣的案例、互動下,我想傳達的確實透過我的行為、言語、案例傳達出去了。
而我,傳達了什麼呢?
我告訴學生,我們和公司之間是平等的,面談過程就像相親,沒有誰比較低微,你需要薪水和工作經歷,對方需要你的能力與人力,你們彼此都是平等的!
另外,課前和窗口老師做課程對焦時,窗口老師提到希望讓學生了解,網路上的發言適當性很重要,於是我想,那絕對不能直接說教,誰喜歡聽說教呢?我也很討厭阿!
於是我設計角色扮演,設計了有情境的題目,讓兩位學生照著扮演,結束之後,我問問學生,如果你是其中一個人,你的同學在你臉書上亂發言,你會有什麼感受?
接著,再請學生假設自己是人資的話呢?
你看到面試者在自己同學板上亂留言,可能會有什麼內心os?
先請他們留言分享自己的答案後,我一一告訴他們,人資的內心戲演變。
其實我也不知道這樣的設計管不管用,我知道一定很好玩好笑,但他們能否深刻體會換位思考的重要性呢?
還好他們都能夠在這活動中試著換位思考,去想想對方的感受,並能體會更深的意義。
這就是我希望的,也是我經營自媒體,分享職涯洞察的初心,希望透過我的內容、文字、教學、分享,傳遞和過去時代強硬的風格不同的文化,平等、溫暖、更多理解、交流,少點批判的職涯文化。
因為我始終認為,職涯應該是個讓人愉快的大型實境遊戲場,不該是像我之前在地獄公司一樣,硬生生把自己身體與心靈操成行屍走肉,每個人都不管最終是否走向公司組織裡的遊戲場,都應該是快樂的在裡面遊玩,而不是被痛苦的折磨。
P.s學生的個資不方便曝光,所以圖經後製過
伏見大神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Why Women Kill》第二季登陸香港 】
想起一次看舞台劇的經驗。
一直都是香港著名劇作家莊梅岩的忠實擁躉,2014年的春天,得知她寫於五年前(2009年)的經典劇作《聖荷西謀殺案》在澳門藝術節重演,生怕未來日子無法等到香港再有機會公演,於是極速決定購票,更隆重其事訂一晚酒店房,當作是在馬交短遊散心。說回《聖荷西謀殺案》的演出,故事佈局出色,劇情一秒逆轉,愈看愈心寒;有趣是,台上的演員,絕大部份都是澳門人,甚至導演黃樹輝亦然,沒一位是認識的,但無損投入程度,因為精巧而完整的劇本已為今次演出打下紮實基礎。
經過多年來本地主流媒體的調教下,香港人(包括我在內,曾經)看待影視作品時都非常迷信「卡士」,好像只要有天皇巨星擔正,就可以讓超爛劇本起死回生,成為大賣佳作,事實上這類「騙案」早已「上演」無限次,依舊有人中伏,彷彿不明白好劇本與好演員,兩者缺一不可,然而前者質素優劣遠比由誰演繹角色重要,日前在myTV SUPER看到跟貼美國播放、在當地點播平台「Paramount+」(前稱「CBS All Access」推出的全新劇集《Why Women Kill》(港譯《靚太殺機》)絕對可以引證上述見解。
看看演員表便知這番話不難明。2019年8月推出第一季,三個年代、六個角色,Lucy Liu(劉玉玲)之外,若不向「Google大神」求助,是不會知道其他演員是誰、拍過哪些作品。來到第二季,「問題」更嚴重,只好怪自己看美劇看得太少,七位主要演員,Allison Tolman、Lana Parrilla、B.K. Cannon、Jordane Christie、Matthew Daddario、Veronica Falcón和Nick Frost,統統不知他們是誰,聽到名字後的大腦直接出現人樣的機會率是零,正常情況下應該不會開劇,猶幸,創作人是Marc Cherry ── 我記得,因為他最出名的作品,是2004年首播的《靚太唔易做》(Desperate Housewives),再看看爛蕃茄(Rotten Tomatoes)的評分,第一季觀眾評分(Average Audience Score)高達97%,第二季更癲,100%(暫時只得9人評分,相信數字稍後會回落),真咩?基於《靚太》獲好評,決定開劇試試佢,又確實幾好睇。
顧名思義,《Why Women Kill》就是「點解女人要殺人?」,有看過第一季也知道,三個女人分別殺死自己的伴侶,十集劇情就是清楚交代箇中因由,還有她們性情上有何轉變。來到第二季,不再玩三個年代交替出現,反而故事發生在1949年,兩個阿太,Alma(Allison Tolman飾)其貌不揚,照顧家人和打理花園是她人生的全部,她一心希望能夠成為洛杉磯最高級園藝會的成員,其中一人正是闊太Rita(Lana Parrilla飾),二人無論社會階層和生活品味都有明顯距離,卻因為兩個男人:Alma丈夫Bertram(Nick Frost飾)和Rita情夫Scooter(Matthew Daddario飾)而令生命出現翻天覆地的轉變,結果讓她們狠心殺人?
無意劇透,只想說,第二季的故事走向如剝洋蔥鋪展出來,完全出乎意料,去到第一集結束時更留下大量疑問,這種處理擺明令觀眾吊癮,想快一點看到第二集,這就是編劇的功勞,劇中不同角色之間環環相扣的關係原本隱藏得很好,卻因為第一幕出現的那份報紙而逐漸顯露,換言之,編劇團隊創作劇本時,必須心思細密,從大至小,再由小到大的設計好每條故事線,才不會令故事往爛尾的方向推進。更重要的一點,是無需先看《Why Women Kill》第一季才看第二季,因為兩季故事完全無關,但如果看了第二季第一集之後心癮起,建議可倒過來先看第一季,再緊貼美國播放進度看第二季亦無不可。
《Why Women Kill》第二季預告:https://bit.ly/3gaqDkl
美劇系列:
《Friends: The Reunion》:https://bit.ly/3fmUzsX
《薩克薛達之正義聯盟》:https://bit.ly/3py5ZO3
(09062021)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美劇 #whywomenkill #paramountplus #mytvsuper myTV SUPER #usdrama #yautaitung #AllisonTolman #LanaParilla #BkCannon #JordaneChristie #matthewdaddario 美劇咁樣睇 黑咖啡聊美劇 #VeronicaFalcón #NickFrost #靚太殺機 #莊梅岩 #聖荷西謀殺案
伏見大神 在 天龍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給你看光光了還不訂閱►https://goo.gl/8Bwpwu
我們有自己的娃娃機店了唷『天龍城娃娃』
地址: 板橋區溪崑二街16巷19號旁
地理位置是『樹林夜市出入口』(新路沒門牌)
近期熱門影片Top3↓↓↓
使用假鈔測試兌幣機►https://youtu.be/9mjFBxOrZyk
不用爪子也能出貨►https://youtu.be/D2TkzBTT6Dc
逼迫台主放大貨►https://youtu.be/cwRQjhL6yTs
近期好評影片Top3↓↓↓
輸家打屁屁ft.yan►https://youtu.be/zchdqQs0h70
輸家打屁屁ft.3tv►https://youtu.be/PJhjb9F9-vE
輸家打屁屁ft.侯漢克 巧巧►https://youtu.be/y8FI_pP-q0I
輸家打屁屁ft.城市生活►https://youtu.be/J4ebxi95wKE
夾緊一點!團隊內戰►https://youtu.be/VSJedffAkC0
工商/合作請私訊FB臉書:天龍德
#影片最後有彩蛋
#伏見大神
#神戶牛

伏見大神 在 稻荷神社到底是在拜誰?5分鐘帶你了解日本神明帶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分鐘帶你了解日本神明帶來財運的稻荷神社⛩️&宇迦之御魂 大神 |Mr.Sean香老闆聊日本神話 ... 2023 日本京都之旅世界文化遺產 伏見 稻荷大社EP2. ... <看更多>
伏見大神 在 伏見稻荷大社 的推薦與評價
伏見 稻荷大社(伏見稲荷大社)是一位於日本京都市伏見區內的神社,是遍及日本全國 ... 伏見稻荷大社主要是祀奉以宇迦之御魂大神為首的諸位稻荷神,自古以來就是農業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