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留在中世紀的繽紛皇城 | 西班牙托雷多Toledo
距離馬德里不遠的托雷多(Toledo)因為過去是查利五世時期神聖羅馬帝國的宮廷與首都所在,因此有皇城之稱。此處過去也是天主教、伊斯蘭與猶太三種文化交疊之地,有著獨特的文化融合風格,如今更是西班牙的天主教重鎮。在近代,托雷多亦是獨裁者佛朗哥軍隊與共和國軍隊的激戰、摧毀托雷多城堡之處,因此,如果想要一探西班牙歷史縮影和多樣的文化,托雷多可以說是最佳的地點之一。
托雷多在羅馬時期就已經建城,隨後也被西哥特人(Visigoth, 入侵進而摧毀羅馬帝國的外族之一)和摩爾人(來自北非,廣義上的阿拉伯人)給統治過,也都在托雷多留下許多如城牆和清真寺等歷史古蹟。但托雷多最著名的,還是它的中世紀風情,尤其是查利五世定都托雷多後更是輝煌一時。雖然之後繼位菲利浦二世便遷都至馬德里,隨後帶來的經濟衰退卻也意外良好地保存了它的中世紀建築,也讓托雷多因此成了今日的旅遊熱門地點。
我一樣是從馬德里搭乘巴士而來,由於這座堡壘城市位處高地,旅人可以選擇搭乘電扶梯、搭乘公車或步行上山的方式進入城內。雖然一出客運站直行約5-10分鐘就可以抵達搭乘電扶梯的地點,但因為我想要細看這座城市,所以選擇步行沿路拍照而上。托雷多主要的景點有古城門城牆、托雷多大教堂及托雷多城堡,話雖如此,我覺得這個富含韻味的城市另一個吸引我的地方則是它的巷弄。
除了對托雷多人在街道上方懸掛布幔遮陽感到印象深刻之外(後來發現在格納達也有一樣做法),也許我誤打誤撞遇到了節慶,在主要的街道上除了張燈結彩外,還掛滿色彩繽紛、有中世紀徽飾的旗幟。加上中世紀時托雷多是以煉鋼技術出名的製劍名城,過去亦是羅馬兵器製造重鎮,城中又有中世紀兵器博物館,不時會在路上看到刀劍或騎士盔甲的街飾,十足的中世紀氛圍。
城內另一個參觀重點就是改建於十三世紀、哥德式的托雷多大教堂。這座羅馬天主教堂是由原本城內大清真寺改建。在國王阿方索六世從摩爾人手中奪回托雷多時,為了避免流血衝突,國王同意保留並尊重城內的伊斯蘭學術機構、習俗與信仰,甚至開始翻譯城內圖書館中的阿拉伯文典籍,不但讓托雷多能繼續成為重要的文化中心,還讓一些在中世紀歐洲已經失傳的知識又重新流通。這樣的伊斯蘭文化保留措施當然也包含保存大清真寺,然而有日在國王因國務離開城內時,留守的王后與樞機主教趁機派遣部隊武裝奪取清真寺,造成城內的伊斯蘭居民起義反抗。國王得知後十分震怒,打算處決所有參與的人。然而在城內伊斯蘭談判代表Walid的調解下,除了請國王網開一面外,還說服居民接受天主教為正統,免除掉一場腥風血雨。而大清真寺也由此重建成天主教堂。
由於重建幅度之大以及長達267年的工期,今日已經看不出一點其前身清真寺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其令人讚嘆的天主教堂配置,被認為是最歌德且最有西班牙特色的教堂。建築結構主要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中殿、花園及鐘塔、禮拜堂等祭壇後方的小空間。中殿中最令人讚嘆的就是祭壇上約有兩層樓高的鑲金木雕版。上面講述了耶穌從出生到被釘上十字架的故事,雕刻入微且詳實,栩栩如生。此外也不要錯過祭壇後方的巴洛克式的壯觀石雕El Transparente。如同其名,這座石雕最特別之處在它屋頂特別設置的天窗,讓自然光隨時能照亮在石雕上的設計。而教堂內另一處值得一訪的地點就在El Transparente的對面的Chapterhouse。這裡應是過去樞機主教與其他神職人員議事的地方,除了雕飾精美的銅門與天花板之外,牆上的壁畫與歷代樞機主教肖像也值得留意,歷代主教的肖像也包含比較近代、帶著眼鏡的主教,同時也能看到從古至今的畫風改變。其實托雷多大教堂還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但礙於篇幅無法一一列舉,就交給各位實際去發掘了。但托雷多大教堂如此的精彩,也顯示出托雷多是西班牙天主教重鎮的象徵。
托雷多的象徵性也讓它在西班牙內戰時成為戰場。當托雷多右翼的軍事首長拒絕交出城內的彈藥給共和國政府的戰爭部長時,共和政府就從馬德里派出軍隊進行圍剿,右翼的反抗軍則退入托雷多城堡中繼續抵抗,即是著名的托雷多城堡圍城。而北上的佛朗哥軍隊,也決定不直取馬德里而前去托雷多進行營救。其實托雷多不論是對共和國或佛朗哥都沒有太大的軍事價值,但雙方還是為了此役的象徵意義前去圍城/解圍。在經過兩個多月的圍城,城堡大部分結構都被摧毀,800反抗軍(包含550婦孺,且婦孺不擔任防禦工作)對8000共和軍的劣勢下,佛朗哥的援軍抵達托雷多,化解了托雷多城堡的圍城。此役除了是佛朗哥軍事上的勝利,其宣傳效果更是難以估計,算是拉開了西班牙近四十年的法西斯獨裁歲月的序幕。
這座繽紛皇城的可看之處實在太多,建議大家時間排寬裕一點。我因為拍照拍得太過癮,導致沒時間到城外拍一張經典的托雷多全景圖,希望之後能再訪補遺!
更多我的旅行照片請參考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helmchangphotography/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阿富汗極端宗教武裝團體塔利班,15日攻陷了首都喀布爾,掌控所有政府機關,並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總統甘尼以避免流血為由,飛往塔吉克共和國避難。歐美撤離大使館的軍機、直升機,頻繁在喀布爾上空出現;好幾千名驚恐不安的阿富汗人,湧向喀布爾國際機場,想要搭飛機離開,場景和1975年越南西貢淪陷,如...
伊斯蘭 共和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印度洋上的眼淚,斯里蘭卡】
第一次去斯里蘭卡是2017年,從馬來西亞吉隆坡搭乘廉價航空亞洲航空到可倫坡獨自旅行,單程機票才1640台幣。共十四天逆時鐘轉了一圈,在南方的加勒古城差點熱到中暑,高山茶園區的哈普特萊差點冷到感冒,在巴杜勒定做了人生第一套莎麗,在康堤湖邊被人稱讚斯里蘭卡小妞。過了幾年,我問爸媽要不要去斯里蘭卡,於是規畫了第二次的自助旅程,外掛三個拖油瓶,我爸,我媽,我阿姨,以及十包泡麵,然後剛好碰到了covid-19疫情爆發,旅途最後一晚被民宿拒絕入住,甚至差點被海關刁難到回不了家。
即使如此,還是很推薦斯里蘭卡。因為形狀像極了梨子,也有人說是眼淚,於是又得名「印度洋上的眼淚」。梵語古名叫Simhalauipa,意為「馴獅人」,又稱為獅子國。十八世紀由英國統治,正式改名為「Ceylon」,中文名為錫蘭,在1972年廢除君主制度,正式改名為「斯里蘭卡共和國」。不過早些年斯里蘭卡並不和諧,經歷了25年的內戰,坦米爾伊蘭試圖在北方建立獨立國家,最終在2009年宣告失敗,至此斯里蘭卡才有了統一。
為何斯里蘭卡又稱為佛國?其淵源從公元前兩百247年說起,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其子來島,從此僧伽羅人擯棄婆羅門教而改信佛教。據說公元四世紀時,印度王哥哈塞瓦為了避免佛牙舍利落入敵軍之手,於是讓艾瑪瑪菈公主將佛牙舍利藏在髮髻中夾帶到斯里蘭卡,至此之後佛牙舍利便為斯里蘭卡王權的象徵。也因為一海之隔,印度佛教被伊斯蘭入侵滅亡之際,卻在此保留了下來,目前斯里蘭卡有近八成的人都是信仰佛教,少數有印度教、伊斯蘭與基督教。
通常自助旅行到訪前,我都會做比較長時間的歷史功課,以免出遊到了當地會鬧了笑話,或是犯了當地禁忌。斯里蘭卡又稱為乾淨版印度,只有一海之隔的兩地有著相近的飲食、語言與生活文化,但比起髒亂不堪的印度街道,這裡簡直就是天堂。
斯里蘭卡的旅遊可以區分三個路線,分別為北方文化三角路線、高山茶園路線以及南方的海岸與野生動物路線。當時路上就有碰到背包客說:「如果你對歷史沒有興趣,建議你就別往北方走!路程顛頗就算了,去了更傷心。」我問:「為什麼阿?」他說:「導遊就跟你指著眼前廢墟說古城遺址。」倘若你對佛教及當地文化不理解,恐怕也只能落入走馬看花都不清楚去哪的窘境。有人建議直接去世界遺產-巨岩上的皇宮遺址獅子岩即可,最好是早上出發登頂,下午過熱,許多人都在攀爬過程中中暑。
中部山區高山茶園路線相對熱門,遊客可以從可倫坡搭乘火車到第二大城康提,這裡有著名的佛牙寺,相對可倫坡的煩躁奔忙,康提就透露出古城的悠哉與恬靜。從這裡可以購買車票到高山茶園區努瓦拉埃利亞、哈普特萊與埃拉,沿著火車窗景可以飽覽山脈壯闊美景與茶園風光,還可以選擇在茶園裡住宿一晚,一早吃著英式早餐配著錫蘭紅茶,好不愜意。
南部海岸線則有古城加勒與雅拉國家公園,建築在岩石上的加勒城堡是當初荷蘭人在原葡萄牙人所建城防基地上擴建而城,城內有著四百年的歐風建築,不管是小洋房還是鋪著石板的小巷,都讓人彷彿有穿越古今的感動。夕陽時分可以漫步古城海堤,遠望著印度洋。雅拉國家公園又稱為小非洲,在這裡輕而易舉看到大象、孔雀跟鹿,可以參加當地的一日旅遊團,搭乘四輪驅動的吉普車前往,只是注意天氣炎熱,最好多帶水跟電風扇。
斯里蘭卡是靠觀光為主的國家,除了豐富的自然山林,最讓人印象深刻就是當地人的熱情善良,幾乎人人都掛足了微笑,你走在路上都會有人前來詢問,最讓我深刻是經過某人舉辦婚禮,就被當成座上嘉賓。幾乎去過的人很難不愛上這個國家。
-----
這周 千萬別錯過 9/18 晚上8:00 直播 印度洋的眼淚 斯里蘭卡
【直播】9/18 9PM 斯里蘭卡 微笑獅子國
感謝 乾媽 斯里蘭卡 Spa Ceylon Taiwan
跨海贊助要送 #乳香青檸精油蠟燭(限量慶典版)
有聽才有抽
-----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https://reurl.cc/4yEqzV
伊斯蘭 共和國 在 華爾街日報中文版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影片:塔利班統治下的喀布爾正在如何改變】
在新政權統治下的阿富汗首都,一切都在迅速發生著變化。牆壁上,塔利班的口號取代了女性活動家和歷史人物的肖像;街頭小販開始出售塔利班成立的「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的國旗;抗議活動每天都在爆發,大多數由女性領導。《華爾街日報》記者 Yaroslav Trofimov 將鏡頭對準喀布爾,一探共和國垮台後的劇烈變化。圖片合成:Michelle Inez Simon
伊斯蘭 共和國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阿富汗極端宗教武裝團體塔利班,15日攻陷了首都喀布爾,掌控所有政府機關,並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總統甘尼以避免流血為由,飛往塔吉克共和國避難。歐美撤離大使館的軍機、直升機,頻繁在喀布爾上空出現;好幾千名驚恐不安的阿富汗人,湧向喀布爾國際機場,想要搭飛機離開,場景和1975年越南西貢淪陷,如出一轍。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0302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伊斯蘭 共和國 在 The World TODA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法國 巴黎日前發生一宗駭人聽聞的兇殺案,一名教師在街頭遭一名兇徒襲擊並斬首。該名教師早前在課堂上探討「言論自由」主題時,向學生展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諷刺漫畫,懷疑因而招致殺身之禍。
這個事件也再度突顯法國長期以來的 #種族融合 問題。伊斯蘭和共和國世俗主義價值是互斥的嗎?法國該如何化解社會衝突?
《TODAY 看世界》每日精選國際話題,帶你秒懂世界大事!
↳ 看所有報導 https://lin.ee/7MAbPS0
馬上訂閱 LINE TODAY 官方帳號,全球脈動隨時掌握!
↳ 訂閱起來 https://lin.ee/19eXmdD

伊斯蘭 共和國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停課標準」為零下30度,幼童低於零下25度亦不必上學。而在薩哈共和國的首都雅庫次克,只要氣溫低於零下45度,學生就不用上課。但在Oymyakon,「停課標準」為零下52度,而且只適用於1至5年級的學生。生於極地,有些事情不由得他們選擇,零下51度都要乖乖上學。等記者帶大家參觀一下他們的校園生活,看看冬天的冠軍是怎樣煉成的。
早上8時﹐室外氣溫是零下43度,我們在學校外等待同學回校。Oymyakon盆地的居民不多,這間中小學是村內少有的學校,服務着兩條村的居民。大部份學生都是徒步上課,本以為路程會讓他們很難受,但從同學們的神態,我感受到他們已非常習慣這條世上最寒冷的上學路徑。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港女嫁穆斯林】:瞞家人拍拖4年信埋伊斯蘭教 為巴基斯坦老公學煮咖喱:佢話我Rubbish!(果籽) (https://youtu.be/xT3rvyE00eY)
【臭豆腐烈女】喪母後拜師成全港唯一女師傅 獨門醃法不授徒:如果佢反骨我點交代 (https://youtu.be/nOnn7uQCxIw)
【流浮山蠔民】養香港蠔50年收成等三年半 良叔獨撐蠔田捱到殘:阿仔唔接手冇人做 (https://youtu.be/zb-rYILQZms)
【筲箕灣東大街】魚蛋河名店對決!名廚食評人實試 王林記魚蛋有水準 安利切腩似湯渣(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vYjGxQtbgxU)
【九龍城老粥店】廣東撞粥賣足71年 結業再重開 第三代傳人:有信心保持招牌 (https://youtu.be/NA460vTgiq4)
【借貸逾10億】葉玉卿以愛共闖「面子關」承認老公申請破產 (蘋果日報 ) (https://youtu.be/3Gle3Uo0WzI)
#果籽 #俄羅斯 #雅庫次克 #停課 #冬天的冠軍 #Oymyakon #薩哈共和國 #莫斯科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