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關係中堅定守護心靈
■ 人際關係是永遠的課題
我們總以為不嚴重的人際問題能讓我們變得堅強,不,是我們總是以為自己已經非常堅強了,但有時還是會因為人際關係而心灰意冷。人與人之間的問題大抵都是如此,人際關係是考驗我們成熟和堅強程度的最佳試鍊。如果我們都能像孤島一樣獨自生存,就沒有必要變成熟,也不必煩惱如何讓自己的心更加堅強。
但是,因為我們需要與他人一起生活,所以我們不得不學習變得更有智慧,否則會很痛苦。因此,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也說過:「人類所有的煩惱都源於人際關係。」
「源於自己的煩惱,比如內心的煩惱是不存在的,不論是什麼類型的煩惱,必然有他人的影子。」
─岸見一郎、古賀史健,《被討厭的勇氣》
我在面對衝突時尤其脆弱,即使我不是當事者,只是旁觀者,也容易感到害怕。雖然經歷過許多事件後,我自認得到了足夠的訓練,但如果處在衝突的狀態中,我的心臟仍會砰砰直跳,並驚慌失措。看著這樣的自己,我明白:「啊,我還差得遠呢!」
大家在與他人的關係中也會存在特別脆弱的部分,比如,無法忍受自尊心被他人傷害、因為不能忍受無禮的人而憤怒,導致衝突變大,或因為內向,所以站在群眾面前就會很痛苦等等。每個人都因為自己的個性而有各種各樣的苦衷。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習慣這些呢?
也許我們永遠不可能變得完美。許多七、八十歲的老人們也會吵架,並因為人際關係而受傷,或許我們一輩子都會因此而煩惱。無論我們多麼成熟且堅強,遇到問題時仍會痛苦,所以我們只能盡力尋找避免痛苦的方式。
隨著經驗的累積,我們逐漸了解如何避開最糟的情況,也愈來愈知道該如何明智地應對。有些方法對於在人際關係中守護自己的心特別有幫助,現在我想談談其中幾個。
(1)不要浪費力氣證明自己是對的
認同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那是驅使人行動和成長的原動力。孩子們為了得到父母或老師的認可不斷努力並逐漸成長,成人們則為了獲得能在社會中生存的能力而付出努力。在親近的朋友和夫妻之間,如果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認可,也容易產生失望的情緒。但也正是這種「認同需求」引起許多人際問題,使我們在人際關係中變得很脆弱。
反向思考後會發現,我們只要能從「認同需求」中獲得自由,就能活得更開心。被他人眼光所綁架的人,會強迫自己把心思花在許多不必要的事物上,當我們的認同取決於他人時,我們就無法自己掌控,結果就是再怎麼努力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饋。
尤其韓國是特別喜歡批評的社會。看著最近的新聞報導,我有時會覺得,別說認可和支持了,只要不挨罵就萬幸了。隨著網路的發展,許多人在匿名的保護傘下說出許多可怕的話。另外,我們藉由手機聊天工具不斷與人接觸,所以幾乎二十四小時都在接受他人的評論。我們在學校學習國文、英文和數學,但卻沒有學到智慧溝通的方法。在職場,甚至家人之間也經常互相批評。愈是親近的人,說話愈尖酸,愈讓人感到痛苦。我們會覺得對方似乎完全不了解自己,因而傷心且委屈。這樣的情緒讓我們很容易崩潰,任何人都一樣。
但是,說話傷人的人,內心往往有著傷痛。無論他們多努力希望獲得認可,也不會有太大收穫。因此,守護自己的方法不是費盡心思證明自己是對的,不是將精力放在強調「那個人是錯的,我是對的」上,相反地,應該把焦點轉到自己身上,了解自己為什麼這麼傷心。這樣就能看到隱藏在這些情緒後的認同需求,並且能了解到「啊,我是因為想得到認可才這樣啊!」、「原來那個人不知道我的真心,所以我才會傷心。」這樣一來,我們反而會減少向外尋求認同,也能節省心力,因為我們已經了解自己了。
請記住,不要因為尋求他人認同而浪費力氣,甚至失去自己。如果是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的問題,他人不認同也沒關係,乾脆讓自己挨罵也是一種方法。若我們可以相信自己,能夠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即使沒有他人的支持,也完全沒問題。就算他人不認同,你所做的事依然是正確的。別人詆毀、討厭自己,或者嫉妒自己,事後回過頭去看,往往會發現那對我們的人生並沒有多大影響。反而是為了討好別人,或者為了證明自己正確才會消耗過多的能量,因為這讓我們將生活的主控權放在他人手上,容易讓我們迷失方向。我想大家應該都不希望因為執著於他人的認同,而讓自己的人生朝不願意的方向發展。
「你正確不是因為別人認同你,而是你實際做的事及其理由是健全的。」
─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
(2)覺察比較的情緒
不是別人折磨自己,而是自己折磨自己的情況之一就是自卑感。因為未達到他人決定的標準而感到自己不足,這就是自卑感。自卑感需要有比較對象才會產生。我也會不知不覺把自己與他人比較,並因此覺得自己不夠好。但是你知道,其實自卑感和優越感沒有分別嗎?在佛教心理學中,比較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統稱為「傲慢」。通常我們會認為感到優越是傲慢,但事實並非如此。優越感、自卑感,甚至認為自己和別人是同一等級的心態都是一樣的,都是因為「比較」而產生的。
將其他個體與自己比較,並感到痛苦的生物只有人類。田裡的花也是照著自己的步調開花,不會和別的花比較。請想想看,看著梔子花盛開的杜鵑花,會因為自己不開花而傷心嗎?花朵們都是依據季節開花和凋謝,不會費盡心力模仿其他的花,也不會因為長得比別的花好而驕傲。在這方面,人類也許比花更脆弱。
但是,如何消除這種自然而然比較的心態呢?持續研究佛教冥想的美國第一代冥想領袖約瑟‧戈爾斯坦(Joseph Goldstein)是這麼說的:每當產生比較之心時,只需要觀察一下自己的心。也就是說,當傲慢的心態出現時,沒有必要灰心喪氣,也不必責備自己或感到驚訝。只要對自己說:「啊!這個情緒又來了。」並接受它,同時了解這只是暫時而非固定不變的心態,如此一來,這種情緒就會自然消失。
我之所以認同將比較的心稱為傲慢的心,是因為人與人之間大部分的問題都是源於「我們自認為了解那些我們其實不了解的東西」。只看到他人的某一面,便與自己進行比較,其實這也是誤以為了解他人的傲慢態度。複雜的人類,能讓我們像用尺衡量東西一樣簡單地分析並比較嗎?
然而,這樣的錯誤卻以各種面貌蔓延。父母以生下孩子為由,介入子女的生活,直到他們長大成人為止,並認為自己知道什麼對子女最好。不只如此,好朋友、戀人或夫妻之間也會輕易定義對方「是某種人」,並以此作為指責的工具,甚至彼此詆毀。
但是,我們究竟為何能輕易說出「了解」誰呢?我們連自己也不了解,卻認為自己很了解別人,這實在太荒謬了。
「因此要反覆告訴自己:『我不了解任何人。』父母和子女、丈夫和妻子之間都應該要互相提醒。我們所知道的只有自己並不了解對方(……)因為不了解,所以需要對方說明,並像初次見面一樣傾聽對方。如果不打破『了解』的信念,並反覆提醒自己不了解對方,就無法逃出這個地獄。」
─李允珠,《忍耐自己的時間》(나를 견디는 시간)
正如李允珠作家所說的,我們所了解的只有我們並不了解任何人(家人、朋友、戀人)。
(3)區分他人與我的界線
因為自以為了解他人而產生的常見錯誤,就是輕易侵犯他人的領域。所以人際關係中,需記住的第三點就是「區分他人與我的界線」,我們必須記住對方是對方,我是我。
無法區分他人和我的界線會引起兩大問題。一是依賴,因為無法確信自己做的選擇是否正確,所以總是依賴父母或朋友的意見。為了安心,總是希望別人陪在身邊,如果不能如願以償,就會把責任轉嫁到他人身上,這相當於把自己生活的自主權讓給了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人。
另一個問題是干涉。就像父母希望操控子女的人生一樣,介入他人的人生。這是家人之間經常發生的情況,也很常發生在朋友、同事或戀人之間。因為愈親近愈容易越界,也愈容易讓人相信自己能改變對方。
干涉並不只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對方身上,也包含為了幫助家人、朋友或同事,過度消耗自己的心神。舉例來說,一位母親因為覺得失業的兒子很可憐,所以繼續提供經濟援助,母親很容易覺得這是「為了兒子好」,但其實也有可能只是為了不讓自己覺得不舒服,所以持續提供兒子經濟支援。母親的支援會不會反而使兒子失去立足的機會?會不會因為這樣,兒子反而無法下定決心獨立呢?實際上這樣的情況很常發生。
很多人總是以「因為愛你」為由幫助他人,卻拖延了那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自立」。那真的是愛嗎?
因此,我們有必要區分「為了他人」介入某件事,是真的為了那個人,還是為了讓自己心裡舒服。我們應明確區分他人和自己的界限。尤其是因為東方集體主義文化的特性,讓我們從小就生活在不區分界線的家庭環境中,這也讓我們在這方面經常感到疑惑。每個人的界線都截然不同,所以更容易無意中犯錯,並產生衝突。我們應該如何分清楚界線,並互不侵犯呢?
認為所有的煩惱都源自人際關係的阿德勒,也認為這個問題很重要。因此,阿德勒強調「課題分離」。就是要將他人的課題與自己的課題的分離。他告訴我們明確且簡單的區分標準。那就是,思考誰最終會面對這個選擇帶來的結果。
面對成績或前途問題後果的是子女本人,如果失業的兒子不求職,其結果應由本人負責,因為沒有任何人能代替另一個人生活,所以能負責選擇結果的人只有當事者一個人。我負責我的生活,你負責你的生活。
不要把自己的課題推給別人,也不要把別人的課題攬在自己身上。再親近的人對自己指手畫腳,也不能被對方動搖。我們人生的決定權在自己身上。
到目前為止介紹的三種方法都不是容易實踐的方法。但如果對這三點掉以輕心,不僅心靈會受到威脅,甚至會失去自己生命方向的鑰匙。在人際關係中堅定守護自己的心,就像是自己堅強地主導自己的生活一樣。如何?這三點是不是值得一試呢?以下提供在實踐過程中能給予勇氣的短祈禱文來幫助大家。
「我做我的工作,你做你的工作。
我不是為了符合你的期待而活在這個世界上。
你也不是為了我才存在於這個世界。
你就是你,我是我。
如果我們的心偶然相合,那是美好的事,
若不是如此,那不是沒辦法的事嗎?」
─弗雷德里克.皮爾斯(Friedrich Salomon Perls)
.
《#我的心也需要呵護》
快樂會消逝,情緒也會過去,你需要的是奪回心靈方向盤,照顧脆弱的心
내 마음을 돌보는 시간: 연약한 마음을 단단하게 지켜내는 셀프 심리학
.
作者:金慧伶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今天(9/15)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在人我關係中,要能守護自己的心,對我來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交友簡單,減少不必要的互動。這包括社群網站上面的朋友,還有我們選擇關注的對象。
還有多花時間在自己身上,這要刻意排時間給自己,而不是有了空閒時間再說。照顧自己的心靈是責無旁貸,可是多少人不願意對自己好好負責。
祝願您,能藉著這本可愛的書,持守內心,減少無謂地向外追逐!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95的網紅工程師媽咪的斜槓實驗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i, 我是工程師媽咪Jean,一名自媒體個人品牌教練 數位直銷轉型輔導 MLM4.0 線上研習會👇🏻 https://www.jeanchao825.com/mlm4-0 做直銷的各位朋友,對不起,久等了⋯⋯ 最近越來越多人,在投資與投機之間迷失方向 無論是開實體店,或是在網路上創...
「他人即地獄分析」的推薦目錄:
- 關於他人即地獄分析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他人即地獄分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他人即地獄分析 在 工程師媽咪Je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他人即地獄分析 在 工程師媽咪的斜槓實驗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他人即地獄分析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他人即地獄分析 在 まとめまとめの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他人即地獄分析 在 [心得] 他人即地獄-親愛的...徐文祖- 看板KoreaDrama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他人即地獄分析 在 韓劇#他人即地獄角色剖析+有雷心得#文極長- 戲劇綜藝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他人即地獄分析 在 [問題] 他人即地獄結尾問題- koreadrama | PTT娛樂區 的評價
- 關於他人即地獄分析 在 [心得] 他人即地獄-親愛的...徐文祖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他人即地獄分析 在 [閒聊] 他人即地獄-有人陷在這部無法出坑的嗎 的評價
他人即地獄分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能量交換機制》
理想的情況下,一旦我們透過意識在自己與他人之間創造出一條通道,那麼光子就會開始雙向傳輸、彼此交換。
當我們療癒他人時,我們會將自身的光子傳送到對方身上。
不僅如此,當我們對某人感到生氣憤怒時,也會自動地在自己與那個人之間創造出通道,不自覺地想去吸收對方的光子。
但要實現這一點,我們必須使那個人處於一種不穩定的負面精神狀態中,比如懷有愧疚、恐懼、羞恥、悲傷、憤怒、憎恨、害怕或震驚等情緒。
相反的,如果對方處於一種充滿愛且穩定的精神狀態,就能阻絕他人吸收自己的能量,同時也不會讓自己陷入負面情緒中。
這樣一來,他就能保護好自已的生命能量,不會遭受任何損失。這是「一的法則」中最重要的教導之一,如果你想要保護自己的生命能量,可以透過這種方式來實現。
假如有人能成功地從他人身上獲取能量(也就是讓他人在精神上屈服於他的憤怒),那麼這人就能將他人身上DNA所儲存的光吸收過去,這也是直接獲取能量的一種方式。
在得到這些能量後,這人的專注力會提高,感覺自己活力四射。但是,這種獲取能量的方式實際上非常冷酷無情,而且沒有意義。
這種人常被稱做——情緒能量的吸血鬼。
「就讓她去大吼就好啦!」如果對方堅持過那種憤怒和恐懼的生活,改變他們並不是我們的責任,你完全沒有必要承受負面思考的人所帶來的麻煩,也別抱持「想讓他脫離地獄」的拯救者心態。
對付負面的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任由他們繼續。
當你與具有負面人格的人相處(雖然你可能不想跟這樣的人有任何牽扯,但很多時候我們是無可避免或無法選擇的),尤其是發生爭執時,對方一定會用偏激而負面的言語來激怒你,惹得你怒火中燒。
如果可以,盡量與他們保持簡單的關係就好。
即使對方批評我們這種「放任」的做法是不關心他們,你也不要在意。若對方是你的至親好友,善良的你實在無法對他們置之不理,也可以嘗試另一種。
你可以進一步認同他們的負面想法,譬如說:「我知道這對你來說有多難過,這件事真是糟透了。」諸如此類的話。
這乍聽之下,似乎違反常理,但是強化對方的負面感受,他們或多或少會感到放鬆,因為這會讓他們覺得不需再為自己負面的態度辯解,將有助於他們朝有益的方向邁進;也或許當他們「看見」自身負面的情緒時,反而能有所突破。姑且不論結果如何,至少這個做法,可以讓他們意識到自己身處負面狀態時的模樣。
這個方法不僅能幫助他人,對自己也會有很大的助益。
當我們想抵抗別人的負能量時,同時也會產生負能量。
但如果我們能夠順其自然讓對方的負面情緒產生,並讓它離開,我們將只是個旁觀者,而非像海綿一樣吸收別人的負能量。
從他人身上吸取能量時,無論從別人身上奪取了什麼,不久後,奪取的東西也將會通過一種相似方式被拿走。
其實,還有另外一種更有效且完全無害的獲取能量方式,那就是:內心抱持著真實的愛,讓自己活在全然的愛之中。
丹尼爾-班諾博士總共分析了一百九十一項關於精神療癒的不同研究。在這些實驗中,他讓受試者有意識地對各種活的生物體進行療癒,包括細菌、水藻、植物、昆蟲、動物,還有人類。令人意外的是,丹尼爾經過分析發現,在這一百九十一項實驗中,有64%的實驗顯示出明顯的效應,甚至在一些實驗中,受試者還能有效進行遠距治療,比如從紐約到洛杉磯這樣的距離。
這些實驗再次顯示:當我們將自己的思想及感受(特別是懷抱著愛),聚焦於一個生命體時,就會打開一條通道,讓光子進行傳輸。
這種效應非常穩定,在大部分關於療癒的科學實驗中,都能清楚地觀察到這種效應的存在。
然而,最讓人高興的是,根據「一的法則」所說:當你療癒他人時,你自己的生物光子並不曾有任何損失,在療癒過程中,你的角色類似一種能量稜鏡,只是轉送宇宙能量到療癒對象身上而已。
「一的法則」對這一點有進一步的闡述:(能量)療癒者並非是靠自己的力量對他人進行療癒。
在療癒過程中,他的作用其實是一種通道,讓具有智慧的宇宙能量能借此為療癒對象提供自我療癒的機會……
你們人類文化中的傳統治療者,實際上也是如此運作。很多療癒者無法完全瞭解,他們的責任只是提供一個治療機會,而不是去治療他人。倘若他們能夠瞭解這一點,他們就會有如釋重負的感覺。
那些無法平衡生活和工作的療癒者,可能會發現自己很難接收「智能無限」的能量。因此、他們可能會變得扭曲失真,導致自己和他人的能量失調。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最好馬上停止自己的療癒工作。
靜,減少消耗
虛,吸收能量
實際上,整個生命的過程就是能量的獲取與釋放的過程。
除了從飲食中獲取能量外,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我們還需要從虛空中獲取能量、這個能量的獲取其實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虛、靜二字而已。
虛極、靜篤是道家修煉的最高層次。在這個狀態下,天地的能量可以為我所得。
首先,你要靜下來。靜下來,代表你開始減少能量的消耗;而虛,才能開始從太空宇宙中吸收能量。
而能吸收到什麼樣的能量,則取決於你的內心,你有什麼樣的內心,你就會感召到什麼樣的能量。
這就是同氣相求、物以類聚的道理。
智慧,也是一種能量
智慧是一種能量,而且是高級的、看不見的能量。一個人能力的大小,其實起關鍵作用的還是他的智慧。
智慧能量的來源需要我們能虛極靜篤來從天地吸取。
一個靜不下來,虛不下來的人是不可能有什麼大智慧的。並且一個人擁有的能量大小是和他的心量完全成正比的,他的心量有多大,他吸取的能量就會有多大,能量越大,能力就越強。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付出能量代價的。
其實,無論是生命的過程還是做任何事情,都是能量的收放過程。我們說,當一個人運氣好的時候,他往往做什麼事情都容易成功,因為這個時候他內在的能量是充足的。
我們的能量消耗主要是通過起心動念消耗的。你每發出的一個念頭都是通過能量的消耗來完成的。
能量具有吸引性和傳染性兩大特性。相同振動頻率的能量會互相吸引,引起共振。
此外,能量還具有傳染的特性,如何才能讓自己時時刻刻擁有強大的正能量呢?這需要方法、需要智慧,更需要不斷地練習。
#讓生命充盈正能量的五個原則
01.鎖定好你的焦點
我們的生活,我們身上所擁有的正負能量的比例完全是由我們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心態,即所關注的焦點來決定的!
當我們能夠掌控好自己所關注的焦點時,我們就把握了生命的主動權。
能量法則最重要的原理就是:我們關注什麼,我們自己就是什麼,什麼就會越多。
如果我們向自己、向他人、向世界傳遞和發射了很多負面的能量,那這個負面能量首先會回饋給我們自己,我們生命中的負能量就會發生災難性的增長;如果我們能真誠地向自己、向他人、向世界傳遞和發射愛、感恩與欣賞的能量,那麼首先被愛、感恩與欣賞的能量滋養的也是我們自己,我們的人生一定會越來越好。
幸福、成功和喜悅將永遠與我們相伴。
02.應對負能量不要抵制,只能轉化
能量原理中一項很重要的法則就是:我們抵觸的東西,我們害怕的東西,我們試圖消除的東西都一定會持續存在。
因為無論我們抵觸什麼,我們害怕什麼,我們恐懼什麼,我們都是在給它關注,而給它們關注也就是意味著給它能量。
所以,我們抵觸的東西往往會持續存在,並且它的能量會越來越強大。
03.管理好語言、視聽與生活環境
我們的語言是一種頻率極高的能量。
當我們在祝福別人的時候,實際上自己也在被祝福;當我們在咒罵別人的時候,自己也在被咒罵;我們攻擊別人,其實等於是在自我攻擊,因為我們是最忠於自己感受的那個人。
04.分享帶來更多美好能量
在一生中,我們奉獻、給予的越多,我們幫助的人越多,我們的生命就越有價值,我們的正能量就會越強。當我們吝於付出,吝於給予時,也就是生命凋謝的開始。
05.愛與感恩創造世間最大的正能量
感恩,穿越時空,改變我們的過去;
感恩,塑造喜悅,彰顯我們的現在;
感恩,夢想成真,創造我們的未來。
你有足夠的尊重自己嗎?
你允許你身邊充滿可以和你進行能量交換和能量滋養的朋友嗎,還是你老好人做的太久了,對於身邊大量的一味要求你付出而無法給到你情感和能量滋養的」朋友「做不到斷捨離?
我們要正確的看待自我價值。朋友之間需要是平等的,你也需要多和高頻或至少是同頻的人交朋友。
一方不可以永無止境的付出,忽略自己被滋養的需求-本身就是一種對自己不尊重和低自我價值的體現。
我們需要足夠地尊重自己,也許我們周圍的人做不到和我們正能量的交換,但至少,我們可以多留出獨處的時間去平衡我們的需求,由內在甘泉滋養自我。
正能量,不僅是一種思想,更是一種真實的存在。瞭解能量的流動韻律,在內心、人際、環境三個維度創造出你的正能量場域!
他人即地獄分析 在 工程師媽咪Je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做直銷的各位朋友,對不起,久等了⋯⋯】
最近越來越多人,在投資與投機之間迷失方向
無論是開實體店,或是在網路上創業
都沒有賺 #快錢 這件事❌
可能有些直銷人心想,
妳只是酸葡萄🍇而已吧?
但其實,你們所謂的快速致富,我也經歷過!
一個顧客一張訂單獲利10-20萬⋯⋯
然後瘋狂被邀約到公司各大小團隊講課,
可是,你知道嗎?
這樣的獲利,讓我陷入地獄⋯⋯
(我覺得我失去初心,一切都只為了money💰)
於是我在2019年底決心停下來,重新覺察
什麼是我真的想要的獲利模式?
我發現沒有所謂「快速致富」
即使有,這在統計學上都是較低「再現性」的
任何投資都是需要3-6個月以上的時間,
需要有耐心等待,
你一定聽過欲速則不達,
卻又偏偏在市場中失去耐心⋯⋯
自從我2018年創業和經營直銷以來,除了我自己曾經急躁而失去大局,我也遇過太多沒耐心,想要一夜致富的夥伴,但我能做的就是分析給你們聽,但接不接受是你們自己的決定⋯⋯
想到過去一年,有很多身邊的朋友,甚至是自己曾經的合夥人,做直銷後覺得被騙,或是投資一大筆費用購買產品後卻沒得到完整的售後服務⋯⋯
往往聽到這些這消息,我心中都會覺得悶悶的
這是我做直銷、做網路行銷的使命,
但我真的太慢了🥲
從2019年8月啟動全網路直銷到現在
我失去好多幫助他人的機會
於是他們選擇了賺快錢的機會
然後可能最後發現又被騙了⋯⋯⋯
我懂戶頭只有1000不到,領不出來的痛苦
這就是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在做Youtube、直播和錄Podcasts⋯⋯
👇🏻👇🏻👇🏻
我盡我所能,努力想要告訴妳們
我的故事、我的教訓,還有我如何翻身....
我付出我所有在幫助需要的人
我想讓你們知道,我已經很努力了
但製作好的內容、有價值的品牌
就像是重訓練出完美肌肉與線條
#唯有持續不斷訓練 #才能讓肌肉日漸強大
對不起,我可能慢了一步
這次真的讓你們久等了!
#9月23日線上課程即將開賣
#這是一個6週的工作坊
#我會陪你們一步步打造自己的網路直銷品牌
#我願意全力以赴
那你們呢?
願意跟著我,一起讓生活過得更好嗎?
#數位直銷 #自動進人 #集客行銷
#MLM #MLM4.0
#個人品牌 #賺錢 #網路賺錢
他人即地獄分析 在 工程師媽咪的斜槓實驗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Hi, 我是工程師媽咪Jean,一名自媒體個人品牌教練
數位直銷轉型輔導 MLM4.0 線上研習會👇🏻
https://www.jeanchao825.com/mlm4-0
做直銷的各位朋友,對不起,久等了⋯⋯
最近越來越多人,在投資與投機之間迷失方向
無論是開實體店,或是在網路上創業
都沒有賺快錢這件事❌
可能有些直銷人心想,妳只是酸葡萄🍇而已吧?
但其實,你們所謂的快速致富,我也經歷過!
一個顧客一張訂單獲利10-20萬⋯⋯
然後瘋狂被邀約到公司各大小團隊講課,
可是,你知道嗎?
這樣的獲利,讓我陷入地獄⋯⋯
(我覺得我失去初心,一切都只為了money💰)
於是我在2019年底決心停下來,重新覺察
什麼是我真的想要的獲利模式?
我發現沒有所謂「快速致富」
即使有,這在統計學上都是較低「再現性」的
任何投資都是需要3-6個月以上的時間,需要有耐心等待,你一定聽過欲速則不達,卻又偏偏在市場中失去耐心⋯⋯
自從我2018年創業和經營直銷以來,除了我自己曾經急躁而失去大局,我也遇過太多沒耐心,想要一夜致富的夥伴,但我能做的就是分析給你們聽,但接不接受是你們自己的決定⋯⋯
想到過去一年,有很多身邊的朋友,甚至是自己曾經的合夥人,做直銷後覺得被騙,或是投資一大筆費用購買產品後卻沒得到完整的售後服務⋯⋯
往往聽到這些這消息,我心中都會覺得悶悶的
這是我做直銷、做網路行銷的使命,
但我真的太慢了
從2019年8月啟動全網路直銷到現在
我失去好多幫助他人的機會
於是他們選擇了賺快錢的機會
然後可能最後發現又被騙了⋯⋯⋯
我懂戶頭只有1000不到,領不出來的痛苦
這就是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在做Youtube、直播和錄Podcasts⋯⋯
👇🏻👇🏻👇🏻
我盡我所能,努力想要告訴妳們
我的故事、我的教訓,還有我如何翻身….
我付出我所有在幫助需要的人
我想讓你們知道,我已經很努力了
但製作好的內容、有價值的品牌
就像是重訓練出完美肌肉與線條
唯有持續不斷訓練,才能讓肌肉日漸強大
-----
對不起,我可能慢了一步
這次真的讓你們久等了!
🔥9月23日線上課程即將開賣
我會陪你們一步步打造自己的網路直銷品牌
我願意全力以赴,那你們呢?
願意跟著我,一起讓生活過得更好嗎?
#數位直銷 #個人品牌 #自動進人
#集客行銷 #網路賺錢 #銷售漏斗
我是工程師媽咪Jean,一名自媒體個人品牌教練
數位直銷轉型輔導 MLM4.0
線上研習會👇🏻
https://www.jeanchao825.com/mlm4-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ij-uWSptt0/hqdefault.jpg)
他人即地獄分析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脫口秀是殘忍的嗎?可以拿鄭南榕開玩笑嗎?可以拿客家人開玩笑嗎?可以拿黑人來開玩笑嗎?界線在哪裡?
#冷血 #藝術 #歧視
───
☞〈冷血告白〉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8/07/09/冷血告白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當一個小說家有多辛苦?我們往往以為藝術創作者都很任性,可以毫無顧忌地消遣他人,消費現實;但其實藝術本身也很可能反過來剝削作者、消費作者自身。脫口秀演員博恩以鄭南榕自焚為題材的笑話引來了諸多批評;而近日也出現了一陣以「客家人很吝嗇」為主題的笑話創作風潮──這很可能都是「藝術嗜血」的例子。這是我們今天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冷血告白:論藝術嗜血〉。
上一集我們講述了電影《柯波帝:冷血告白》的故事,Capote採訪滅門血案兇手,寫此非虛構小說《冷血》,但這同時也令他陷入了權力慾、道德兩難與私人情感的困局。冷血的是誰?看似是滅門血案的兇手,但其實也是藝術家Capote自身。
......事實上,作為藝術形式之一種,小說當然也是嗜血的。小說對作者的剝削何其恐怖。小說家的心智,往往必須時常來回擺盪於「極端殘忍冷靜」與「極端溫暖熱情」之間。正如上一集所提到的,因拍攝蘇丹飢荒中的垂死小女孩而飽受抨擊的Kevin Carter──小說家必須冷血(如同攝影師冷靜等待禿鷹翅膀展開之瞬刻),小說家又必須時時充滿同情(才拍得出小女孩的飢餓與痛苦)。作品必須冷酷精準(夠冷血才能辦到),又必須滿懷悲憫(心地柔軟才能辦到)。
所以對於小說家來說,駱以軍所說的「身份移位」、「奪胎換骨」,確實都只是基本功而已。小說家必須分飾多角,設身處地,投入情感,塑造出不同角色的生命──而這些,都屬於極基本的細節。如若缺乏基本功,那麼此一藝術品必然便稱不上是一部好作品。藝術家為此傾注之情感(無論此一情感是冷酷、同情、鄙夷、嘲諷、震驚,或是溫柔)往往正是小說之核心,述說著人性的幽微;而小說此一藝術形式若有任何「深刻」之可能,即在於此。那就是超越在所有「全景」之上的靈光。然而這些靈光,卻可能被小說建築完成後醒目的「全景」所遮蔽。當我們看到一部偉大小說的完成,總會被成品醒目的全景所震攝,忘了這壯闊奇觀的背後,小說家如何艱難地一磚一瓦建造它......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8uARdZjZ00/hqdefault.jpg)
他人即地獄分析 在 まとめまとめの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まとめのまとめ】
チャンネル登録はこちら
https://goo.gl/QN6ioA
真似基地ママが身近にいる。
大学のころから知り合い。
私は彼女が苦手だった。
厭味や嫌がらせしたり
しながらも私の人生を
そっくり真似する。
真似するのは服とかじゃないし、
彼女が私を真似る目的が、
あとからそれを貶し、
こんなことやってるあんたは
ダメ女、って感じで自分が
優越感もちたいだけから
キチガイだと思う。
大学卒業後から
・職業:同じ職業で、
私は職場の花形的ではないが、
結婚して出産しても続け
られそうな移動もないような
職種を選ぶ。
基地ママは男でも激務といわ
れる職種。
私の仕事を
「あんな簡単でらくなとこpgr」
と貶すが基地は出産後結局
続かず退職。
・結婚:私が婚約したら
一週間後に元彼に電話して
結婚しよう!
→結婚
・妊娠:結婚して即不妊治療
病院いき妊娠。
小梨を馬鹿にしていた。
私は数年後不妊治療を開始
してそのとき一時的にパート
勤務になった。
ここでもパートを馬鹿にするため、
自分は仕事を続けるが転勤を
命じられ夫とは別居婚。
子供は自分の親に丸投げ。
数年後私が妊娠したことを
知ると自分も即子作り
(すぐできるw)
体を大事にせず流産
→キチガイみたいになき喚き退社。
私の出産後半年ほどで第2子出産。
・家:うちの町内に
引っ越してきてうちから
見える場所に同じような家を建てる。
・車:同じ車を買った。
・仕事:うちが夫婦で自営を
はじめたらキチガイも自営を始める。
しかも職場も同じ町内でほぼ隣り。
・保育園:うちの子の
保育園に入園してきて、
数ヶ月でやめる、
「あんな園ちっともよくないわ」
先生や園の悪口をいいまくる。
・税理士:同じ事務所の同じ
人を指名。
(どういう手を使ったのは謎)
あとで同じ税理士ときいて驚いた。
つい最近いつもの「ちっとも
よくなryでクビにした。
基地外に張り付かれて可哀想
一生迷惑かけられるなんて地獄だ
・貯金や保険:若いとき
すべて聞いてくるからその
ときは正直に教えてた。
同じ商品に手を出し、
数年後ちっともよくなryで解約。
(金大損してるじゃんwww)
虫唾が走るくらい気持ち悪い
んだけど、
(特に家と職場と税理士の件)
どういう気持ちでこんなこと
やるんだろ。
そのくせ道で会うと
あからさまに私のこと無視したり。
いちど若いときに同じ会合に
出たとき、
私が席をはずしてたら私の
バッグを勝手に取って中には
いってる持ち物とかをみてた。
それからほんとに気持ち
悪いと思った。
あ、気持ち悪いこともう
ひとつあったわ。
私昔ピアノが好きでピアノ科
目指してた時期があるんだけど、
今度基地は娘に猛特訓させて
ピアノ科受験させるよ。
私の小さい頃の憧れの職業も真似。
しかも娘つかって。
でも申し訳ないけど無理だと思うよ、
ってレベル。
気にしすぎて貴女が
ノイローゼにならないようにね。
そこまでな人だと、周りも
キチはキチって分かってると思うし。
可哀想なキチさん
wwwwくらいに思えるといいね。
ありがとう。
最近基地ママの態度がすごい
攻撃的だからちょっと
吐き出してみた。
あかの他人の私をどうして
そこまで憎悪してしかも憎悪
しているくせに近くに
引っ越してきたりして
長年にわたってつけまわす
んだろうね。
まさかとは思いますが、
この「真似基地ママ」とは、
あなたの想像上の存在に
すぎないの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
とんでもないです(泣)
普通の主婦っぽく生活してますよ。
結構よく知ると本性出して
ガツガツしているのがばれるので、
みんなだんだんと距離を
おいて離れていっている
みたいですが。
ぱっと見とても社交的な基地
ママですが、
今はママ友とかいない
んじゃないかなぁ。
あ、引っ越してきてすぐ時
私の近所のママ友にも
さっそく近づいていって
一緒にBBQや花火したり、
家族旅行とかいってました。
(そういうときだけ
「おみやげ」届けてくれる
んですけどね)
でもそのひとももう全く
一緒にいません。
実際にいるよ。
男の方だけどね。
真似しようとしてたし、
人生そのもの乗っ取ろうとし
てたからね。
縁切ったけど。
偽物はしょせん偽物しか成り得ない。
偽物ではなく偽者ね。
連絡取り合うの止めたら?
私なら妊娠する前に、
自分の関係者全てを
たちきって遠くに
引っ越してから子供を作るよ。
本当なら結婚だってしなかった。
同じスペックか又は寝とら
れたら嫌だし、
子供の名前も同じなんて嫌だもの。
精神的ストレスを排除する
行動をとる気がないみたいだし、
耐えるしか無いね
あなた間違ってるl
憎悪じゃくて、愛情とか憧れ だよ。
すごくあなたになりたくて
あなたに近づきたくて仲良く
なりたくて真似てみる。
「キチには、こういうのが
似合うよと買って笑顔で
勧めてあげるとやると思うよ」
愛じゃないよ、愛だったら
もっと温かいよ。
キチは760のことを、
相手からの悪口に耐えたり、
苦労したり、プレゼントして
ご機嫌取ったりそんなこと
全くせずとも和やかに仲間の
輪に入れてもらってる。
親に無条件で愛されている。
悩まず、ちゃくちゃくと
人生を築いているように
勝手に思い込んで、
激しく嫉妬しているだけ。
キチは、キチな性格ゆえに、
760の境遇には一生
なれないんだけど、
その憧れの立場になるために
性格を変えようって地味な
自助努力を嫌い、
形を真似して成果も真似する
ことで自分も760の人生
送ってるような
「気になってるだけ」なんだよ。
真似したらさぞ、760な
人生らしく、
気持ちも幸福に浸れるかと思いきや、
真似するために人の心を曲げ
まくって「容器」だけ強引に
作るものだから、
他人からの温かい目線は
キチに注がれることも一生無い。
真似して仕上げていった
キチの努力は実在するだけに、
努力()の割りにちっとも
報われない!!!!!と、
キチはますます自業自得の
嫉妬に苦しむ。
>
「キチには、こういうのが似合うよと
これは、キチの心理に分け入って、
キチの問題を細かく把握して、
本望と不満を分析して、
そして真心からキチに提案する。
キチの反発も絶対溶け落ちてしまう、
と強硬な信念を持ち、
「キチの育て親になる」
気持ちでやらないと、
逆に大怪我を負ってしまうよ。
そんな危険な賭け、軽々しく
他人が提案はできないし、
膨大な愛が必要な行為な
んだからそこまでキチに
向けてあげる義理なんて
760には全くない。
逃げるほうが安全。
これは冗談じゃないの?だから
「わたし、家を買おうと思っ
てるんだ。
誰よりもはやく。
限度額一杯を超えてローンを
組んで誰よりも大きな家が欲しい。
人よりも早く家が欲しいんだ!
もちろん私の名義も入れるんだ!」
とか言ってあげたら?って事でしょw
760です。
790さん、ありがとう。
得体の知れない妖怪みたいな
モノと思っていた基地ママの
考え方ってこうなんだな、
と思い、何にも怖がることが
ないような気がして少し
気持ちが晴れました。
そういえば何か私の人生の
転機で変化を起こすたびに
「ずるいわ」と、よく半ギレ
きみに彼女にいわれたのですが、
意味がわかりませんでした。
途中からどう考えても基地
レベルだと思って逃げ
続けてはいたんですが、
職場が同じということもあり、
共通の知人もいるので
どうしても情報が
どこからかもれるんでしょうねぇ。
共通の人にも彼女が
基地だなんていったら、
どうなるかわからないし
誰にもいえませんでした。
退職
→独立したときに数年立って
まず近所に引越ししてこ
られて再び目の前に現れ
られたときは、
たとえは悪いですが、
よく監禁された方がもう逃げ
られないと思ってあきらめて
しまうような絶望的な気分に
なりました。
でもやっぱりいつかは
逃げたいと思い、
起業時の借入金の返済が
いつか終わったら、
お金をためて、親や子育ての
ことなど何かのきっかけがあれば県外
(私の故郷。
基地の故郷や現住所とは
飛行機移動の距離)
あたりに移るのを目標にし
てるところです。
これは誰にもいっていません。
基地とウトメとの関係ってどうなの?
「ずっと嫁姑問題で悩んでたけど、
実は最近誤解が解けて物凄く
仲良くなった。
今度トメと二人でランチする」
「子供も義実家大好きだし
子供の教育の為にもお祖
父ちゃんお婆ちゃん子って
良いって聞くから、
義実家を二世帯に改築して、
自営業もそこでやろうって
計画してる」
「ウトメが子供の面倒見て
くれるから仕事も楽になるし
私もバリバリ働ける、
義実家孝行、
一石二鳥どころか四鳥位!」
とか言ったらどうかな?
これでまんまと引っ掛かって
くれないかなーwww
引っ掛からなかったら
「計画はもうちょっと先
延ばしにする事にした」
とか言えば良いし、
まんまと引っ掛かったらざま
ぁwwwしとけば良い。
今までのレス見る限りでは、
少なくとも基地が暫くしたら
トメと仲良くなりました
アピールしてきそうで
ワクワクするwww
余計なウソはつかないがよろし
ひっかきまわすみたいでは
楽しいかもしれないけど、
キチガイと積極的に接点を
持とうとしてどうする
自分の楽しみのために糞
みたいなアドバイスもどきするなよ
成功例の蓑笠を踏まえてな
のかもしれんが、
さすがにそれはやめた方が
よさそうなプランだな。
まんまと引っかかるほど、
素直なバカとは思えんからなあ。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8jUUX5lxkk/hqdefault.jpg)
他人即地獄分析 在 韓劇#他人即地獄角色剖析+有雷心得#文極長- 戲劇綜藝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 首先先誇獎一下導演,在這部劇的最一開始- 韓劇,他人即地獄. ... 再來來分析文祖的殺人手法: 文祖有屬於自己的一套遊戲規則,而他殺人最大的宗旨 ... ... <看更多>
他人即地獄分析 在 [問題] 他人即地獄結尾問題- koreadrama | PTT娛樂區 的推薦與評價
第一次看心理犯罪的偶像劇沒有看過"他人即地獄"的漫畫結尾在幻想與現實跳來跳去透過鍾宇的女友視角只見鍾宇掐住自己的脖子後又對空氣說話而鍾宇的視角 ... ... <看更多>
他人即地獄分析 在 [心得] 他人即地獄-親愛的...徐文祖- 看板KoreaDrama - 批踢踢 ... 的推薦與評價
第一次看OCN的戲就挑戰最後一集列18禁的《他人即地獄》,一共就10集,一天最多看一
集不能再多了XDD
看到後來我突然想起了自己當初為何沒看這部戲,因為比起鬼片我更怕會斷手斷腳或噴血
的驚悚片啊!
第三集開始演出殺人片段我覺得是個轉折點,劇情越來越刺激,最後面徐文祖吃肉時露出
的詭異笑容真的讓人心底發寒啊~~~
我只能說...當李棟旭的戲迷心臟真的要很好耶XDD
完全無法想像《他人即地獄》的前一部作品是呆萌小瓜呆的《觸及真心》權正祿律師啊~
而我對男主角任時完的印象還停留在《未生》,覺得他好適合演這種「社畜」的角色...
不過從第六集開始鍾宇的眼神越來越不一樣了,到最後幾集黑化的模樣也是真的蠻嚇人的
!
尹鍾宇身邊的人真的一步一步在逼他走向「地獄」,
職場戲的部分男女主角的同事真的有演出那種機車感,伊甸園考試院的房客們也給人一種
超級煩躁又讓人發毛的壓迫感,看到第七集的時候才赫然發現這部戲基本上一集只演一天
的故事,根本就是度日如年啊!
而徐文祖這個角色,當然就是引導男主角尹鍾宇走向地獄的大魔王,前半段我覺得這角色
最恐怖的不是殺人的畫面,而是突然對著你笑或站在遠處直愣愣地看著你的時候... 真的
怕爆!!!
身為心理師,看到這類的戲劇應該會見獵心喜,針對主角的心理狀態大肆剖析一番,但我
看這部戲的時候大多數的時間都在欣賞李棟旭的變態演技,然後心想變態哪有這麼帥XD
不過還是可以認真分析一下啦~
因為劇中沒有呈現徐文祖曾遭受怎樣的創傷,只有設定他是個孤兒院長大的牙醫師。所以
我會認為他屬於先天因素為主的人格障礙,而且應該是B類群的人格障礙(反社會、邊緣
型、戲劇型、自戀型),這個類群的共通的特點就是非常本我主義。
徐文祖說:「如果有想罵的人就去罵,如果有想殺的人就殺掉,想說就說,想做就做,這
樣不是更人性化嗎?」
光這些話就顯現了「反社會人格」中具攻擊性且缺乏道德感的狀態;而徐文祖也讓我看到
了「自戀型人格」的影子,他曾說可以控制他人的死活讓他覺得自己像神一般的存在,而
且他非常享受在自己的殺人的過程之中,視自己為「特殊人才」,自我中心且缺乏同理心
,甚至時常顯現出一種尊爵不凡的氣質,嗯...就是徐文祖的樣子XD
劇情的最後鍾宇如願活著逃出了考試院,但真正的地獄不是考試院也不是辦公室,
真正的地獄是被黑暗吞噬的心靈。
而黑暗的種子已經種下,從此以後,他們真的永遠在一起了。
=
奇妙的雜記:
1. 前幾天上班時一個職場前輩突然叫我「親愛的」害我突然心頭一驚...XD
2. 週四晚上地震時,我正好看到徐文祖在殺鍾宇公司代表的畫面,一邊看殺人一邊天搖
地
動整個驚嚇指數爆表啊!!!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劇來聊-心理師的看戲雜記
https://www.facebook.com/dramachatps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1.173.18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oreaDrama/M.1607783226.A.203.html
DD
※ 編輯: joanne34 (36.231.173.181 臺灣), 12/12/2020 22:51:09
希望以後可以接到有很多動作場面的電影,雖然要辛苦老李了XD
於是每個影片我要開彈幕看一次關彈幕再看一次XD
※ 編輯: joanne34 (36.231.173.181 臺灣), 12/13/2020 00:07:45
髒亂,還好撐過來了...
有些人是不喜歡徐文祖不確定有沒有死這個設定嗎?!
我是覺得他真的死了啦,但也活了活在男主角心裡...
※ 編輯: joanne34 (36.231.173.181 臺灣), 12/13/2020 13:19:46
※ 編輯: joanne34 (36.231.173.181 臺灣), 12/13/2020 20:56:27
※ 編輯: joanne34 (36.231.173.181 臺灣), 12/13/2020 23:28:0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