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一覺醒來,宮人都在做什麼?】
傳說宮門內秘辛多,宮門外的人不論古今大概都不免為之好奇,明代畫家仇英就畫出《漢宮春曉圖》,此畫可謂畫家的力作,呈現宮中仕女日常休閒活動,包括琴棋書畫等活動,展示春曉時一派祥和的後宮妃嬪生活。
《漢宮春曉圖》長達 5.7 米,全卷描繪的人物多達 114 位,觀者從右至左看去,人物次第出場,人數雖多卻刻劃精心:有奕棋的貴妃、奏樂的樂師、聞歌起舞的舞者、案前刺繡的仕女、採花的嬪妃、閒聊中的侍衛、房中趴卧讀書的密友……人物舉止、神情、服裝,以至造景、器物、傢具,都精彩紛呈,看點極多,叫人目不暇給。
畫題為「漢宮」,即漢代宮廷,因此畫中為佳麗畫像的畫師,讓不少人聯想到西漢畫師毛延壽為王昭君寫像的著名故事。漢代劉歆撰的《西京雜記》有記載,西漢元帝後宮佳麗甚多,見面機會不多,所以派畫師毛延壽為各人畫像,再由皇帝按圖召幸。那時不少宮人賄賂畫師,希望能畫得自己美一點,只有王昭君沒有,結果無緣見皇帝,後來更被送往國外,嫁給匈奴首領。配上這故事想像,更是讓這幅描繪後宮生活的畫卷內容豐富起來。
除了畫中人物,宮門內外的春景都可堪細味,宮門外曖曖霧氣中花木扶疏,又可見鞦韆與一尖頂建築,屋頂正中更有火燄寶珠裝飾;門內亭台樓閣、欄杆門牆、林木奇石以界筆畫成,刻劃精緻且用色濃豔典麗,更顯春光明媚。
值得留意的是,畫題雖說「漢宮」,但仇英描繪仕女時有借用不同朝代仕女圖的痕跡,畫中並結合大量明代流行的元素,可說是畫家對皇家後宮生活的綜合想像。
此畫在清代得到重視,更作為康熙六十大壽的賀禮收入內廷,清宮畫院的畫家也作有多幅與這幅題材相似的作品。
作品資料:
明 仇英
《漢宮春曉圖》
縱30.6cm,橫574.1cm
絹本 設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art.thewalters.org
#有人物 #在山水裏看花鳥 #用筆記 #着墨彩 #放位置 #記共鳴 #藝術品 #藝術 #文化 #繪畫 #春天 #春曉 #漢宮 #仕女 #apaintingaday #artlover #painter #hkinsta #instagood #hkig #artist #museum #culture #morning #spring #palace
仕女圖畫家 在 四十.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寂寞拍賣師》每個贗品都有真實的一面
有看過新天堂樂園跟海上鋼琴師的影迷,絕對不要錯過,義大利導演吉賽佩托納托雷(Giuseppe Tornatore),《寂寞拍賣師》是他的第二部英語片。
第一個出場的是佛吉爾
佛吉爾是個非常專業的拍賣師,沒有人可以反駁他對於正品和贗品的見解。
佛吉爾常常一針見血的指出仿作:「仿作畫家會情不自禁地想在仿作上加上個人的風格或象徵」透過放大鏡看到眼睛深處的縮寫字母,解釋了一切。
第二個出場的是比利
《The best offer 》中文翻譯成《寂寞出價師》直指核心,但我愛《最佳出價》,能夠更深入說出佛吉爾在與畫家比利從事不正常的拍賣仕女畫作,看似在拍賣場上屢屢成功合作,但卻對比利的畫不屑一顧,而埋下何謂最佳出價的伏筆。比利不壞,曾試著提醒:「任何的情感都可以造假,即使看起來像真的,卻只是贗品。」
第三個出場是克萊兒
「不管之後我們發生什麼事,你要相信我是真的愛你。」
看起來無害,有著廣場恐慌症,跟佛吉爾是離開人群的同路人,初見眼神沒有靈魂,讓人想拯救,欲擒故縱的從讓佛吉爾破口大罵,到願意不分染髮,第一次送花追求,到願意引退,共度餘生。
第四個出場的是羅勃
手藝精湛的機械工程師,佛吉爾隨意撿拾的零件,拼湊出一個機器人,這是我覺得故事最精彩的地方。所有的故事並非只是高級仙人跳,而是佛吉爾也促成這個贗品的開始。每一次佛吉爾拿到更多零件,羅勃只是巧手組合,聽著佛吉爾的愛情初體驗,愈來愈看見機器人的模樣,也愈來愈接近真實的謝幕。
「每個贗品都藏有真實的一面,我再同意不過了。
所以我會想念你,歐德曼先生。」
最後在布拉格「日與夜」餐廳裡,齒輪不斷轉動,而佛吉爾面對他的此生最佳出價,用整面嘔心瀝血收集來的仕女圖,買下最後留在他身邊唯一的藝術品,那幅因為鄙視畫家朋友的巨大代價。
仕女圖畫家 在 鄭宗弦的美食與故事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那一雙神祕的眼睛
〈谿山行旅圖〉長約二公尺,寬約一公尺,畫中央矗立著一座巍峨雄偉的大山,山下有一隊小商旅,兩人四驢栩栩如生,是北宋大畫家范寬的傳世名作。觀賞者一靠近它,馬上就會感受到有如臺北一○一大樓壓頂的磅礡氣勢,為之震撼與驚歎。當它展出的期間,朝聖者絡繹不絕,受歡迎的程度一點也不輸給義大利天才畫家達文西的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因此贏得了「東方的蒙娜麗莎」美譽。
據說〈蒙娜麗莎的微笑〉吸引人的地方,除了一抹微笑之外,還有那雙神祕的眼睛。很多人舉證歷歷說蒙娜麗莎的眼睛是活的,因為不管你觀畫時站在哪一個位置,她的眼睛總是充滿魅力的望著你,讓人為之著迷,不忍離去。
我雖然未曾到過法國羅浮宮欣賞〈蒙娜麗莎的微笑〉,但是三十年前,我卻在〈谿山行旅圖〉中發現了另一雙神祕的眼睛。那雙眼睛虎視眈眈的注視著我,眨也不眨,緊盯著我不放,讓我十分驚訝,並且疑惑不已。
讀到這兒,你一定非常困惑。別急,這事說來話長,請聽我細說從頭。
我雖是少年兒童文學作家,然而小時候卻立志要當畫家,因為我從小就熱愛畫畫。
還記得三歲時,阿嬤教我剪紙蝴蝶、畫小白兔,小小年紀的我,覺得從手中的一枝筆可以變化出各種東西,真是既神奇又不可思議的事。上小學後,我參加學校的繪畫比賽,常常拿第一名。爸爸看到獎狀時,總是備感榮耀的帶我去買水彩顏料當獎品,更增強了我對畫畫的興趣。
念小五時,我終於正式去學習國畫,享受到無比的樂趣。哇!原來沾了白顏料和紅顏料的毛筆,可以畫出美麗的牡丹;單色的墨,竟然可以繪出層次分明的樹石,也能暈染出漸層的雲水。我的國畫老師施富美老師,儼然成了我的超級偶像。
我立志要當一位國畫家,我想臨摹古畫,可是買不起名畫選集,只好從哥哥收藏的古畫郵票中去揣摩。因此我畫了明朝仇英〈漢宮春曉圖〉裡,一位手執輕羅小扇撲著粉蝶的宮女,也畫了唐朝周昉的〈簪花仕女圖〉。然而那些圖案被極度縮小在幾平方公分之中,人物的五官、衣服的皺褶、手指的輪廓等,幾乎全憑想像,委實讓人感到迷惘與辛苦。
就讀國一時,我發現一本唐詩的書中有彩色的青綠山水〈明皇幸蜀圖〉,人物清晰可辨,便開心的著手臨摹。當我挺起彎了一整天、痠疼不已的腰,看著完成的全開畫作時,心裡充滿了成就感。
但我最嚮往的畫作其實是〈谿山行旅圖〉,而我所能找到尺寸最大的畫面,就收錄在故宮博物院出版的《故宮藏畫精選》裡,雖然它的面積不到原畫的二十分之一。由於這本精選集是精裝書,價格不菲,為了買它,我學打中國結來賣給同學,花了一段時間才籌到書款。
我迫不及待用全開的熟宣紙來臨摹這幅名畫。描出了山石的輪廓之後,我不停的用筆墨揮點范寬發明的「雨點皴」,宛如連綿數日的梅雨落下,千點萬點積聚出「明暗」與「前後」的立體感,讓磅礡的山勢慢慢凸浮出來前後歷時十多天才全部完成。
經由臨摹大師的作品,我從筆觸中體會到:構思要有大格局,布局要流轉律動,宛如訴說有趣的故事。而最重要的是下筆前得先充沛信心,以「大師」自我要求,才能畫出「大師」的氣度。
就在第二次臨摹這幅畫時,我發現了那一雙神祕的眼睛。經過仔細的搜索、分析,我慢慢看出它們屬於一組龐大山石的一部分,同時感到駭然,因為那看起來不只是一組山石,而是一頭巨獸。
我把這祕密藏進心中,沒有告訴任何人。
過了七、八年,接觸了少兒文學後,驚喜於文學祕境的深邃優美,我便義無反顧投入文學創作之路,開始出版文字作品,漸漸疏離了畫畫。
我發現寫作需要沉穩、專注,尤其創作長篇小說或數十萬字的系列作品,更需要堅強的耐心和毅力。「圖像式思考」更是串起抽象的文字,組織成具體的人物、情節,來表達主題、彰顯主旨的最佳利器。而這些功夫,回頭想想,竟都是我從畫畫那兒學來的。
臨摹故宮名畫,使我涉獵了其他類別的故宮國寶。它們不但滋養了我的生活,也成為主題,被我寫進書中,豐富了我的文學作品。「穿越故宮大冒險」系列在寫過玉器、珍玩、銅器、瓷器之後,終於能一吐為快,把「那一雙神祕的眼睛」融入以「繪畫」為主題的這本新書中,我感到非常興奮,因為這背後還隱藏了好幾段曲折感人的故事。
現在,就請你先深呼吸,然後跟著「我們」一起走進畫裡,揭開所有的祕密。
第五集79折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8223?sloc=main
一到五集合購72折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8207?sloc=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