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媛吃什麼|老字號潮州粿】
喜歡新加坡,文化的融合能品嚐來自不同風采的小吃。
今天要登場的加東老字號美食 #榮潮州粿 手慢就吃不到的那種~
潮州在節慶或清明祭祖時都會準備粿,用糯米與蕃薯粉製作外皮,每個顏色皆有不同含意~
讓我們來瞧瞧 ⬇️
#白色筍粿
白色粿皮,傳統上是清明祭祖的供品,裡面包筍絲與蝦米等...
榮的這間用料新鮮,吃得出筍的爽口鮮度。
#糯米紅桃粿
喜氣的粉色代表吉祥,通常用來祭拜神明。內陷是糯米、蝦米與花生等炒過爆香。
這間的糯米傳統古早味,香氣四溢,澱粉爆表沒關係~
#芋頭粿
這..小新怕青椒,阿媛怕芋頭。
但根據前線朋友回報,芋頭用料實在,醇厚口感值得卡路里。
◽️
榮算是新加坡名氣很高的潮州粿店,還有高麗菜、韭菜口味,下次想試看看。
買回來,加熱或煎一下口感更好喔!
◽️
節慶的美食,是回憶的傳承。下次來加東,記得買一個品嚐❤️
#資訊如下
店名 |Yong’s Teochew Kueh
地址 |150 E Coast Road, S428837
時間 |早上8點 - 下午3點 (週一休息)
價格 |$1.2 起
#潮州粿軟中帶韌的外皮
#如同人生
#什麼加如同人生也很哲學🤣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
什麼加如同人生也很哲學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07/%E8%88%87%E4%B8%8A%E5%B8%9D%E8%A8%8E%E5%83%B9%E9%82%84%E5%83%B9%E7%9A%84%E5%BE%8C%E6%9E%9C%E2%94%80%E2%94%80%E8%89%BE%E8%8E%89%E7%B5%B2%E2%80%A7%E5%AD%9F%E8%8B%A5%E3%80%88%E6%9F%B1%E5%92%8C%E6%A8%91%E3%80%89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孟若 #小說 #諾貝爾文學獎
────
上一集我們講述了艾莉絲.孟若的小說〈浮橋〉,尼爾和金妮這對夫妻陷入了緊張關係,尼爾將太太獨自留在車上;
而金妮突然有了尿意,躲進玉米田小解,回來後遇到一位小鮮肉瑞克。瑞克開始與金妮攀談。
這對初次邂逅的男女,討論了一件奇怪的事:
「是嗎?」他說:「我也不戴錶。我從沒見過也不戴錶的人。」
她說:「對,從來不戴。」
「我也是。從來就不戴。我不知道為什麼。從來不想戴。就像,我好像本來就知道時間。差個一兩分鐘上下。頂多五分鐘。有時餐館顧客問我,你知道幾點嗎,我就告訴他們。他們根本沒注意到我沒戴錶。廚房有鐘,我一有空就去查看。從沒一次我得進去跟他們更正的。」
「我也曾經能那樣,偶爾。」金妮說:「我猜若從不戴錶,你會發展出一種感覺來。」
「是啊,真的會。」
「那你說現在幾點了?」
他們討論手錶?當然不是。他們在討論時間?討論現在幾點?可能也不是。
他們真正在討論的,絕非時間本身,而是一種「特異功能」:對自然韻律的感知。
他們這種人自有其「體內時計」,這種器械不是規範日常作息的鐘錶,而是向自然敞開、向人的本性敞開。
伊格言說,他們「心跳同於自然」。
於是當金妮的丈夫把她留在車內,獨自到屋內作客(他們正在屋內算命),
他不會知道屋外也正發生一場命定的,未曾預料的意外──金妮和瑞克的邂逅。
對,尼爾當然不會知道,因為尼爾並不是這種「心跳同於自然」的人。
然後在屋外,瑞克將金妮帶上車,開車前往他自己的秘密私房景點,一座橫跨於沼澤上的浮橋:
橋身輕微移動讓她想像所有這些樹和蘆葦田都都安在淺碟子上的土裡,而路是條漂浮的土絲帶,下面都是水。水彷彿這麼靜止,但又不可能是靜止的,因為如果你拿眼盯住一顆星的水影,就看得出那星是怎麼眨動變形又溜出視線。然後又回來了──但可能不是同一顆。
直到這時她才發現沒有了帽子。她下車小便時沒戴,還有她和瑞克講話時也沒戴。麥特講笑話時,她坐在車裡頭靠椅背眼睛閉上也沒戴。她一定把帽子掉在玉米田裡,而慌張中就把它留在那裡了。
伊格言分析,被丟失的帽子顯然隱喻著金妮過去那循規蹈矩的人生、正常無比的文明生活──但這隱喻的威力或許還不如在它之前段那關乎水流與星群的描述。
暗夜中,黑暗正被更巨大的黑暗吞噬,而浮橋邊,沼澤水面恍若靜止,但不盡然。
當你凝視著水面上的星星,那星星可能在難以察覺的極細微波動中移動或隱沒,而後復現──但可能不是同一顆。
伊格言如此形容:
這是一段奇異的述寫。如同海面上漂流的瓶中信,這鏡頭顯然極其安靜,但其內容物又如此「有戲」,如此喧嘩,充滿張力。那「不知是否是同一顆星星」的想法(一段小小的哲思,一段微縮的辯證)投射出某種虛幻感,而「水面搖盪中的星群」之實景,同樣予人虛幻之感。那不是星星本身,那只是星光稍縱即逝的倒影;那不僅僅是虛幻,那是雙重的虛幻。幻視之中,一切實存之物皆彷彿蜃影。讀者與小說主角老婦金妮在此結伴步上了浮橋,意外的旅途;而正是這神秘時刻的初現預示了下一個神秘時刻:一個吻。夜裡浮橋上,男孩與老婦的深情一吻......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什麼加如同人生也很哲學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叫伊格言,這不是我的本名──保羅奧斯特《紐約三部曲》〉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2/08/%E6%88%91%E5%8F%AB%E4%BC%8A%E6%A0%BC%E8%A8%80%EF%BC%8C%E9%80%99%E4%B8%8D%E6%98%AF%E6%88%91%E7%9A%84%E6%9C%AC%E5%90%8D%E2%94%80%E2%94%80%E4%BF%9D%E7%BE%85%E2%80%A7%E5%A5%A7%E6%96%AF%E7%89%B9%E3%80%8A%E7%B4%90%E7%B4%84%E4%B8%89%E9%83%A8%E6%9B%B2%E3%80%8B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保羅奧斯特 #紐約 #小說
─────
你能接受與好友的遺孀結婚,養好友的小孩嗎?人真有所謂「自己的獨特性」嗎?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文章:〈我叫伊格言,這不是我的本名──保羅‧奧斯特《紐約三部曲》〉。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上一集我們談到《紐約三部曲》的壓卷之作〈禁鎖的房間〉。天才作家范修將自己的著作,甚至遺孀蘇菲,都轉交給了童年摯友「我」;「我」就此替代了范修的人生。然而某日,「我」意外在信箱中發現一封奇怪的信──那是署名范修的來信。信中范修感謝「我」所做的一切,妻子蘇菲和小孩都有人照顧了,作品也已順利出版。然而范修警告「我」,切勿試圖尋找他。范修這麼說:
我應該有權力以我認為合宜的方式度過我的下半生......雖然我不喜歡威脅別人,但是我還是要警告你,如果你試圖找出我的下落,我會殺了你......我很高興,人們對我的作品如此感興趣。但是這一切似乎距離我十分遙遠。寫作對我而言,已經是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了,現在我也已對此沒有感覺。我不會要回任何金錢,我也很樂意將所有財產留給你跟蘇菲。寫作曾經是我的宿疾,現在我終於得以痊癒。
范修的「宿疾」痊癒了,但「我」的惡夢才正要開始。現在壓力落回到「我」身上了。這真是范修的來信嗎?還是有人惡作劇?如果這封信確實來自范修,「我」該向蘇菲坦承一切嗎?蘇菲的反應將是如何?這其中隱藏了極大風險。故事中,「我」選擇隱瞞此事,和蘇菲繼續快樂的婚姻生活。然而范修真的希望就此人間蒸發嗎?果真如此,那麼何必又多此一舉,寫封信來,將眾多未知的可能性加諸於「我」呢?范修這人超機車的,不是嗎?
伊格言分析,這正是〈禁鎖的房間〉的曖昧之處──范修內心深處禁鎖的房間,同時亦是「我」內心的禁鎖之地。一個秘密,無人知曉,無從解答,如同一墜入深淵的石塊般無聲無息;因為無論對於范修或「我」而言,理解他人和理解自己幾乎一樣困難。與此同時,文壇開始盛傳范修並無其人,是「我」假冒范修之名寫出了那些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故事急轉直下,出版商希望由「我」執筆范修的傳記,平息此一爭議。
而「我」接下了此一任務。這自找麻煩的程度和范修畫蛇添足的來信幾乎不相上下。我們只能如此猜測:或許「我」意圖藉由「撰寫傳記」此一儀式來「確認」范修的死亡?〈禁鎖的房間〉筆鋒幾經轉折,最終幾乎將這樣的舉止歸因於「恨」......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什麼加如同人生也很哲學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213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前幾天跟一個朋友聊天,我們在進行一個哲學上的辯證;那就是啊,人啊!到底是追求快樂的力量會比較大,還是逃避痛苦的力量會比較大?
那我自己所站的立場,就是當然是追求快樂的力量比較大!因為這是一個生命的本質,是一種創造的驅力。
但是我的朋友喔,他反駁說不是吧!他說逃避痛苦的力量其實是比較大的。
為什麼呢?因為這社會有很多的規範、有很多的禁止,如果我們觸犯了這些部分,我們的自由就會被剝奪,甚至於會失去生命。
所以呢,對人來說因為這些規範,讓我們不去做一些壞事,假如沒有規範的話,其實每個人,都幾乎有可能會是一個無法無天的存在。
一時半刻喔,我還有一點難反駁他,一直到我讀到了一個研究,我在這邊也跟你分享。
你也可以透過這個研究想想看,到底之於你的生命是追求快樂,比較能夠讓你達到你想得到的;還是逃避痛苦的力量,到底是哪一個呢?
其實這個究研是瑞典的卡羅琳學院的精神科醫師,馬克.吉塔特.馬西普,他所主導的。
他設計一個實驗,讓受試者坐在一個電腦前面,並且要求受試者,把手指頭輕輕的放在空白鍵上。
而受試者的工作很簡單,就是呢受試者會在銀幕上面,看到四幅畫當中的其中一幅,假設這四幅畫,分別是克利的畫、畢卡索的畫、康定斯基的畫,和馬蒂斯的畫。
那受試者被規定,每一次只要看到克利的畫,就要趕緊按空白鍵,只要能夠看到按下空白鍵,就可以得到一塊錢美金。
這樣的實驗設計,就是「行動」就能夠得到好處,也就是「追求快樂」的動力。
結果呢,實驗告訴我們,幾乎所有的受試者,只要看到螢幕上面出現克利的畫,就會飛快的按下空白鍵,以獲得一塊錢。
然後同樣的實驗結構,換一個方式設計,我們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這個方式就是哦,研究人員告訴受試者,就是當剛剛說的那四幅畫,裡面的畢卡索的畫出現的時候,你就要趕快按按鈕。
不過這一次哦,當你按下空白鍵的時候,你不會得到一塊錢;當你按下空白鍵,只是確保你不會被「扣」一塊錢。
所以呢,這樣的實驗設計就是,我行動是為了避免傷害;那這樣的動力就是「逃避痛苦」。
這樣的設計,讓我們因為去做某些事情來避免損失,可是只光實驗設計做出這樣的調整,你知道嗎?大概有三成的人會搞不清楚狀況。
不僅如此哦,多數的參與者,在參與這個實驗的時候,他們避免扣錢按按鈕的速度,要比為了得到錢,而按按鈕的速度來的「慢」很多,而且也常常會沒有按到。
這個部分其實跟我們大腦設計是有關的,我們的大腦的設計,是把我們做任何的動作,跟我們能夠獲得什麼,做一個比較強大的連結;而不是和我們做什麼事情,去避免傷害去做相連結。
所以呢,如果行為的目的是為了避免痛苦;事實上,我們在本能裡面,會產生退縮的行為。
「退縮的行為」就是我們的大腦不去做任何的反應,然而這些實驗告訴我們一個結論,就是當我們預期好事情發生的時候,會比預期壞事情發生,更可能付諸行動。
很顯然哦,科學研究的結果支持了我的想法;就是呢,人生追求快樂的力量,永遠會比逃避痛苦來得大很多。
然而談到這裡,我除了很得意,我所在的立場比較正確之外;我更想到很多人面對財務,或者是賺錢這件事情,他們的內在出發點。
我遇過太多人,他們在面對金錢、財物的時候,他們的內在出發點,其實是「逃避痛苦」的;他們害怕自己窮,他們害怕自己失敗。
他們避免自己的生活狀況,跟自己的父母親一樣;所以呢,他們表面上可能很努力。但是呢,總會莫名其妙的跟錢擦身而過。
然而,在他們很努力的學更多賺錢的技巧,跟理財的方法之前,他們應該要先弄懂自己的內在動力,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
其實喔,我很鼓勵你可以檢視一下,自己在面對真實生活當中,特別是財務的這一塊,你內心的那個小劇場、你內在最深的、最被警示的潛台詞是什麼?
是「追求快樂」,還是「逃避痛苦」?
當你意識到自己做跟賺錢,或者是理財有關的事情的時候,你的內在隱隱然的,都有一個逃避痛苦的聲音,那麼我鼓勵你一定要好好的去正視它。
為什麼呢?就像今天分享的這個實驗一樣。逃避痛苦沒有辦法為我們帶來真正有效率的行為;也就是說,「逃避痛苦」不會讓你真正的變富有。
這樣的思維出發點,可以檢視我們每個人跟錢的關係,還有我們看待錢的內在情緒投射,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然而你要深刻的去瞭解這一部分,幫助自己培養起富有的體質的話,我很鼓勵你,可以參與我們近期推出的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
這一門課呢,就是從這個根本的角度出發,讓你能夠重新建立起你跟錢的關係;並且用很具體實務的做法,從記帳開始,一直到學會怎麼樣花錢;你沒有聽錯,學會怎麼樣「花錢」!
綜觀我們的一生,我們花錢的時間,一定比賺錢的時間來的多;很多書籍很多課程教我們賺錢,但是幾乎沒有人教我們怎麼花錢。
其實只要你懂得花錢,把自己跟錢的關係弄好,你會越花越有錢!
我很期待你能夠跟很多朋友一樣,一起加入這一門課程、一起享受富足的人生。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們;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
如同今天提到的【理財心裡學】,相關的內容跟說明,在我們每一段影片裡都有連結;期待你的加入,那麼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