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快與慢」,聽了幾次的樊登讀書會,才發現原來家裡有這本書。
是一位朋友借給我的,當時她認為我是個不好接近的人,應該是要我多看書,好好反省吧😆
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的著作,
他是有史以來第一位,以心理學家地位的獲得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
第一個感覺就是,原來是做行銷的😆
透過了解顧客心理,獲得成交。
不只是消費行為,
很多事並不是我們表面所看到,
而能夠了解有多深,要不斷學習與體驗。
印象最深刻的是峰終定律。
回想曾經體驗過的IKEA賣場,
一支10元的霜淇淋開始去了解。
幾年前,在逛完IKEA會有幾種感覺,
逛好久,腳酸。好複雜的環境,東西好多。走道繞來繞去,好像迷宮。
經常看到相同的優惠產品,而不是我想要的……
但是,
最後來支便宜好吃的霜淇淋,
前面的辛苦,忘掉大半了。
愉快的結果,決定體驗的感受。
最後能對顧客施以小惠,
未來成交的機會更大。
有興趣可以搜尋樊登讀書會,
一起來聽書。
#優格先生的創業人生
#樊登讀書會
#思想快與慢
#成為更好的人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人 有 幾種感覺 在 Yahoo Style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想令男生愛上你?就要畀到佢呢幾種感覺!
👉👉詳情:https://bit.ly/3ydsFa3
------------------------------------------------------------
▶▶立即下載Yahoo App,5月請你食GODIVA軟雪糕,立即下載: http://bit.ly/3nkqfkl
人 有 幾種感覺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最近有這樣的心情嗎?覺得做什麼都不對、摸東摸西覺得很煩躁,沒做事覺得很空虛,可是要做點什麼又覺得不知道從何開始。你看了很多的書、讀過一些相關的方法,動力還是等於零,那該怎麼辦呢?
正所謂解鈴還需繫鈴人,小叮做事小叮噹,我們得先了解「提不起勁」是什麼。對我來說,這可能混雜著下面幾種感覺:
1.空虛感:其實這是混合著幾種複雜情緒的感覺,由於感覺太多了,腦袋實在是運轉不來,所以互相抵消打架,最後就用一種很模糊的感覺叫做「空虛感」來代替。某種程度上,它是為了避免讓我們體驗到各種不舒服、痛苦、生氣、憤怒、悲傷,用來蓋住上面這些情緒的一塊「國防布」。所以你會覺得怪怪的、空空的,但如果你真正描述,你又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
2. 無力感:這裡的無力有兩種情形,一種是有目標,可能是有想要完成的事情、可是覺得自己沒有力氣完成、怎麼做都沒有辦法達到,沒有電力、沒有動機、沒有幹勁;另外一種是沒目標,可能面臨人生的抉擇和交叉點,頓時失去了方向,不曉得從今以後何去何從。不論是哪一種,都像是茫茫大海當中漂泊的船隻,在等待被救援、或者是引擎可以啟動的時候。
3. 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不論有沒有目標,現在之所以會待在原地、覺得什麼都不想做、什麼都沒有力氣,有一種可能是認為自己做什麼都沒有用。既改變不了現狀,也無法逆轉勝,所以不如在心態上面像隻「烏龜」,減少能量的消耗。
那該怎麼辦呢? 對我來說,想要改變現狀,首先得先承認、並且接受當前的現狀。聽起來很廢話,但如果你沒有承認現在的狀況,一直逃避去追劇或者是打電動的話,可能暫時可放鬆,但接下來也只有滿滿的罪惡感而已。
為了讓自己嘗試面對潛意識裡面的恐懼,前陣子我去買了一塊黏土。做完黏土練習*,並且嘗試跟自己對話,一段聲音從內心慢慢湧現出來:其實你已經走得很遠了,但你總以為自己還沒開始走。你內心的智慧老人一直在船上等你,你已經知道了問題的答案,所以他沒有要回答你。
霎時間,我覺得好像內心的某個部分被懂了,我一方面覺得,原來我不是一事無成,另外一方面又覺得,好像有一股小小的能量,正在醞釀當中。
腦袋轉太快的時候,或許你可以把一些能量轉到手上,在完形心理治療上面我們稱之為覺察「外界」,而不是只困在自己的頭腦思考(中界)當中。畢竟,你已經在腦袋裡面轉很久了,是時候換別的方法來感受自己的身體了。
這個看似迂迴的方式,的確幫了我很大的忙 — —不過度強迫、甚至不明確指引,只是要你把內心的形象呈現出來,試著多多端詳,有些事情就會自然水到渠成。
然後我終於發現一件事情,那些覺得自己現在很軟爛、沒有動力、提不起勁的人,或許在這些感覺下面藏著更多沒有被看見的感覺,當這些感覺被看見、或許就能突破原本的一潭死水,轉動命運的齒輪。
*關於黏土練習請搜尋:「如何告別「提不起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