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種下了善念 回到你身上的就是善念
你種下了破壞 回到你身上的就是破壞
你種下了信任 回到你身上的就是信任
你種下了自私 回到你身上的就是自私
外行人看熱鬧
內行人看門道
外表看起來相像
但內容卻有無法複製的秘訣
透過三享
透過教育
透過未來的整合資源
透過圈子
透過同心
當初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理,就是「緣起」。人間萬事萬物都是仗「因」託「緣」,才有「果」的生起,此「果」又成為「因」,待「緣」聚集又生他「果」;因此,佛教認為,宇宙人生都離不開因緣果報。
講到「緣」,所謂的「因、緣、果」,在「因」成為「果」的過程中,要有「緣」。如一顆種子擺到桌子上,它不能生長,因為桌子不是它的「緣」;種子種在土地裡,還需要有陽光、空氣、水分等種種的眾緣和合,才能生長、結果。所謂「因中有果」、「果中有因」,但是因果之間,「緣」是很重要的一個關係。
世間上,你可以什麼都不信,但是不能不信因緣果報,因為宇宙人生彼此都是互為因緣的存在。自然界中,小到一隻昆蟲,都需要有花草作為食物;一個人的存在,也需要士、農、工、商供給生活所需;甚至人的身體,也是四大和合所成。
如果你懂得因緣,在世間上做人,就要成就眾生、成就好的因緣,不要破壞、嫉妒他人;你打倒別人,自己也不能獨存。若懂得因果,便能明白一切其來有自,必須自我負責。認識因緣果報,即能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理,世間萬有彼此都有相互的因緣關係。
《三世因果經》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有衣有食為何因?前世茶飯施貧人;無食無穿為何因?前世未施半分文。穿綢穿緞為何因?前世施衣濟僧人;相貌端嚴為何因?前世採花供佛前。」因果是通三世,不能只看一時。
就如有人一出生就住在繁華都市,享受文明的生活;有人終其一生,都在荒山野地、窮鄉僻壤營生,這不是命運不公平,或是有神明主宰,而是因緣果報不同。只要你肯努力向上,肯廣結善緣,不論你生長在哪裡,都能夠獲得善報,有所成就。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