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不會面試的面試官打壞企業招牌
最近一位諮詢者,因為我的建議去應徵一間新創的工作;有趣的是,她被安排面試了,但過程卻非常糟糕。在電梯時,就聽到兩個人大辣辣的評論來面試的實習生「剪片還可以,可是個性很龜毛@#$%&#」完全不避諱電梯還有其他人。而其中一位就是面試官。當面試開始時,這位面試官先全身上下打量她一遍後,開口就說:「妳的年紀太大了,我覺得妳不可能適合我們這邊。不是只有資深的問題,我們這邊也有三十幾歲的,但是我們都是充滿幹勁能力強的人。」聽到她的遭遇,我真的不會再對任何人建議那間新創公司了。
面試不是批鬥場,是一個互相認識的過程
在日常生活中,正常情況下人們不會對一個剛認識的人不禮貌,這件事放在職場也一樣。先不管適不適合,問題在於面試官可以覺得對方年紀大、能力不夠好、沒有幹勁;但一個好的面試官,應該是經過一些溝通測試,心裡有了結論後:
1. 謝謝對方的時間
2. 請對方等待通知
3. 安排下一步,或透過窗口發不錄取通知信
我們都希望產品或服務要能給使用者好的體驗,但對於面試,卻往往忽略了這種做產品的思維。一間企業的面試流程,代表了它的企業文化,如果能將面試流程優化,給予使用者(雙方)更好的體驗,絕對是招募優秀人才的關鍵。尤其在這搶才的時代,新創公司對優秀的人是求才若渴,在招募上更需要技巧。
#立即提升質感的招募:
1. 用人單位與人資間的事前溝通,確保徵才內容能具體闡述用人單位的需求後才公開徵才
2. 人資與用人單位確立第一關篩選的重點,確保到用人主管前的人選品質
3. 確保用人主管的面試技巧,該問哪些問題?以及不該講哪些話?確保使用者體驗與避免浪費時間
4. 面試完後,安排人選會議,且絕不在公開場合討論任何人選
5. 討論完所有人選後,一一回覆,不論錄取或不錄取
就算公司沒有人資,以上一樣可以成立。
#面試體驗差找人才事倍功半
企業花大錢做行銷,打造各種好體驗維持品牌形象;但在徵才,卻讓不懂面試的面試官製造壞體驗而留負評,不止破壞企業的形象,還拖累招募效率,實在相當可惜。千萬不要小看網路的威力,我曾待過的公司當年網路被留負評,直到現在都還查得到,人資找人真的非常辛苦,搞到後來公司只能創新品牌;所以,各位老闆、用人主管,現在的事業是成也網路敗也網路,面試趣、PTT、匿名社群很多人用,大家也都懂的上平台查;因此在徵才這件事上,真的不用多花錢,調整一下質感立即提升。
網路上怎麼查都是一堆指導求職者面試的文章,但卻很少指導面試官怎麼面試的;希望透過這次的分享,提供一點意見,讓勞資雙方能有更好的遇見。
祝大家聖誕快樂!
人資實習生面試問題 在 矽谷阿雅 Anya Che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海外求職完勝履歷攻略:怎麼3秒讓人資驚艷?過去職稱跟要找工作的不一樣怎麼辦?哪些資料千萬別放?
「阿雅,你看一下,覺得我的履歷好不好?」我一天通常會接到十封以上這樣的讀者來信,但很抱歉,我通常沒辦法立刻回答你。為什麼!假設我拿了兩件衣服給你看,一件是露肩小禮服、一件是阿嬤運動褲,我問「你覺得哪件好?」那你不先問我:「阿你是要穿去哪?」總不好穿個禮服去跑步!😅
什麼是好履歷?除了一些基本的格式問題,履歷本身沒有好壞,跟職缺需要的越相關越好!要是我洋洋灑灑寫了一堆過去當後台工程師的經驗,結果我要投的是業務,而履歷上完全沒有寫到相關的經驗,那當然不好!所以,不要再悶著頭寫履歷了,寫履歷 之前,先看清楚職缺說明,想想自己的背景跟職缺需要的有什麼相 關,履歷上就只寫那些相關的就對了!
如果你到家一小餐廳,餐廳菜單上有比薩、越南河粉、炸雞、炒飯、上海菜、墨西哥薄餅、小籠包,你覺得怎麼樣?大概覺得很不妙。一樣的道理,要是你好多類型的工作都會一點,但你投的是美國中大型企業的工作,記得大部分這些公司都分工細,如果你工作年份不多,選定一種類型的職務投,確保履歷從頭到尾都盡量有相關,而不是大雜燴、什麼經驗都寫,才能有效出擊! Less is More(少即是多)!
還有,寫履歷不是流水帳,是寫出自己的亮點,履歷要讓人家一看就知道你特別在哪(當然,最好是你的特長「剛好」是職缺需要的)。寫之前,先想想招募經理要收你的三個理由,為什麼招募經理應該收你,而不是其他一樣有符合條件的候選人?你跟其他做一樣工作的人比較起來,有什麼不一樣?然後在履歷上貫穿全篇地 寫出來。比如說,你申請的職位是產品經理,但特別的是需要會看 數據作分析,你就可以把過去在工作上有用到數據分析的經驗特別寫出來。
👉 履歷開頭:自我介紹。不是「我做了什麼」,而是「我要找什麼工作,而我有哪些經驗相關」
履歷的第一段開門見山地告訴別人你找什麼工作、有什麼相關經驗,特別是跟你想找的工作和產業高度相關的關鍵字。記得, 自我介紹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我要找什麼工作,而我有哪些經驗相關」。
一個好的自我介紹要有四個部分,每個只要一到兩句話:你的職業、你的專長、你服務過的產業和公司類型、你跟別人不同的超能力。秘訣是,不是寫你想講的,而是寫面試官想看的(跟你找的 職位有相關而且你確實有的),包括你想找的工作的職缺關鍵字。
你要記得,這段內容的目的是讓看到履歷的人或是履歷系統能在幾秒鐘之內,覺得你的履歷跟職缺有高度相 關。也因此,上頭的職稱、關鍵字,要跟你想找的職稱越接近越 好,不相關的資訊每多一樣都可能會扣分。另外,這裡的重點是關 鍵資訊;不需要口語的說明,像是那種「我對什麼很有興趣,我很期待跟您面談⋯⋯」的訊息不要放在履歷上,可以放求職信(cover letter)裡。
例如,想找行銷經理的工作,你可以這樣寫:身為科技公司 的行銷經理,我擅長谷歌關鍵字廣告、搜尋引擎優化、社群媒體行 銷。我在科技業、電子商務、零售業有經驗,也在優步實習。我也 有網路廣告、電子報、公關行銷的經驗。擅長研擬行銷策略、分析 出消費者洞察、運用數據做顧客分眾、評估行銷成效。因為曾經當過業務,我特別擅長跟產品經理和業務溝通,確保行銷活動能為產 品帶來知名度和業績。
👉 關鍵技能
寫完標題,來談談「技能關鍵字」,在自我介紹下面,你可以 列出六到九個跟職缺說明相關,而且你有的技能關鍵字,這些字可以幫助人資和獵頭在履歷系統裡可以搜尋得到你,還有看到履歷的 時候,一眼發現你有相關經驗。你可以隨著職缺不同而做改變。
🎯 履歷內文:公司名字、職稱、執掌、成就
👉 公司名稱:解釋跟我說多相關、厲害
假設你過去的公司不是招聘經理聽過的,記得寫上註解,像是 「亞洲營養品相關最大生技公司」、「近年大學生最愛的服飾新創之一」、「電子業亞洲最賺錢的公司之一」、「運動 app 新創」。 比如說,你在統一企業台灣總部上班,雖然在亞洲是大公司,美國 人可能沒聽過,那你記得寫「台灣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如果你 服務的是小公司,你可以縮小到公司專長的領域,寫「在 XX 領域 XX 地區,知名的 XX 類型公司之一」。至於公司的年份,除非你公司都少於一年,不然我不認為需要放上月份。記得,履歷上寸土 寸金,只呈現相關、關鍵性的資訊。如果公司真的想要知道,之後 他會叫你填公司的資料系統。
👉 職稱:沒相關就括弧寫有相關
如果你的工作職稱不合業界常規,比如說,你明明做的是軟體 專案經理的工作,而且,想投的工作也是「專案經理」,但你的正 式職稱是「總經理助理」,那我建議你在後面括號「專案經理」, 如果你覺得你並沒有「專案經理」的職稱,你也可以括號寫「專案管理」。這樣面試經理才知道你的經驗有相關。
👉 執掌:你老闆同事是什麼職位、你負責什麼
每個工作下面可以用一句話介紹你的職掌。記得,「執掌」和 「成就」是不一樣的,「我是行銷經理,我帶三個社群媒體小編實 習生,年預算是 100 萬台幣,我的老闆是行銷副總監。」跟「我是 很強的行銷經理,因為我團隊和預算只有同事的一半,但我的年度 業績是其他人的兩倍。」前者是執掌,後者是成就。你的每個公司 只需要一兩句執掌,因為重點是成就。還有,寫專有名詞不如寫上 俗名,像是台北捷運 MRT 你就可以說是 subway(地鐵)。
👉 成就:你為什麼比同事好?
如上圖,執掌的下面是幾個條列式的成就,什麼是成就?就 是當有人問你:「我怎麼知道你做得很好?」時你的回答。或許是 公司業績比去年好 30%,或許是產品上市比預期快一個月,或許 是預算花得比其他專案少一半,或許是你的新流程讓品管師每週少 花 2 小時。記得引用數據。比如說,你的職責是「負責舉辦行銷活 動」,但成就則是「以少 10% 的預算辦活動,比前一年增加 50% 的業績。」投海外公司記得把業績轉成當地幣別。
👉 其他:Microsoft Office不要寫!
履歷上通常寫過去兩三個工作、過去五年的經驗就很夠了,如 果你有其他相關、但比較舊的經驗,或是實習、打工、創業經驗等非正式的工作經驗,可以寫在「更多專業經驗裡」(除非你沒有正 職,只有實習經驗,那就可以把實習寫在主內容裡。)另外,如果 你有一些特別希望招募經理知道的事情,比如說,我的經驗多半是 大公司,但希望招募公司知道我在新創領域也很有經驗,還有我在 寫部落格、出書、教書領域都很活躍,所以我特別把我那些的經驗 拉出來。如果沒有跟職缺相關的經驗,不需要寫。
如果你找的是理工、數據、財務、網站設計等重視硬技能的職 位,也可以把「技能」拉出來寫,標註你會的程式語言、專利、統 計軟體、財務證照、網站設計工具。至於現代上班族都會的東西, 像是 Microsoft Office,就不要浪費寸土寸金的履歷空間寫它了!
👉 學歷:放最後
除非你是應屆畢業生,否則學歷都是放在最後。如果你已經 有碩博士,而你的學士學校相對不有名、科系跟你想找的工作沒相關,可以把學士拿掉。如果你投的是海外工作,而你的學校召募經 理可能沒聽過,那記得括號解釋,比如說「大中華地區最好的文組大學之一」、「亞洲最好的理工類私立大學之一」。
如果你上過線上非學位的課程,但那些課程跟想申請的工作有相關,也可以把它寫上去。記得,有相關就好,沒相關就不需要!如果你畢業超過十 年以上,不想要人家知道你幾歲,免得有人覺得你太老或太年輕, 可以考慮把畢業年分拿掉。但如果你才畢業幾年,就別給人資添麻煩,學歷留著畢業年分就好了。
⛔ 履歷上不用放的資料
照片、生日、性別、詳細地址、出生地不必寫。美國公司最怕 人家告他歧視,所以跟工作無關的私人資訊不但不需要,還可能會 造成招聘經理的困擾,怕收你或拒你都被誤會是因為偏見!一收到 這樣的履歷,就知道缺乏對工作文化的認知,可是個地雷。
需要工作簽證:如果你投的是海外工作,需要工作簽證。不用 特別附註在履歷上;同樣的,如果你投海外工作,但不用簽證,也 不用放上去。人資有問再講就可以,減少歧視與偏見。至於推薦人,面試後有跟你要再給,根據你覺得哪些技能對方 特別在意,選可以佐證你在那些領域勝任的推薦人。
內容選自書摘:矽谷阿雅《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從台灣記者到臉書電商產品經理的顛覆筆記 📒 博客來今天79折,滿千再9折!實體送全球,電子書台灣上市囉、海外5/28上市。https://reurl.cc/Wd86qy
範例借你抄 https://bit.ly/36wLtnr
https://bit.ly/2ZF9Ldj
人資實習生面試問題 在 九十路公車-半背包小眾旅行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下午,暑期實習生 #ㄚ如 特別來公車總站,
找我們拍畢業袍照,
碰巧今天也剛好面試完最後一輪的實習生,
一種接續下去,持續延伸的關係。
這種感覺其實很奇妙,
一種人與人的連結,
雖然一開始是建立在工作與專業上,
最後卻成就了某種獨特的關係,
然後持續下去,向外傳遞。
最近我總是在思考,
去年的暑期實習計劃中,
九十路是否有做得不太好的地方,
無論是對實習生還是對自己都是,
諸如對於人的管理無法精準掌握,
好像沒辦法完整傳遞自己想要的東西,
又或者無法沉住氣,對實習生有過多的要求。
自己好像可以給更多東西才是,
然後在想要如何改變,
避免在接下來的學期中繼續犯了相同的錯誤。
在實習生計畫中,
進步的不只是學生,
更是我們自己。
不過,在看了這麼多履歷,
面試了這麼多輪的實習生後,
發現有許多受試者有相同的問題,
回想著自己還是學生時,
在學校確實沒有相對應的資源能夠了解,
如何撰寫履歷與教學面試的相關技巧。
自己是有些心得可以分享,
同時也請教了曾在人資單位工作的朋友,
要如何增進自己篩選夥伴的技巧。
不知道有沒有小乘客想看這些心得?
若有人想看的話,之後可以再整理出一篇!
(還是大家只想看旅行的紀錄嗚嗚嗚)
🚶 #阿勳 😶
📍 公車總站, 中壢區, 桃園市, 台灣
=======================
▍在路上,找到自己喜歡的模樣 ▍
🚩 婆羅洲與汶萊全新路線上線啦!🚩
前進熱帶雨林,攀爬洞穴探險,入住雨林度假村的婆羅洲團已上線,把握2/3前早鳥優惠,直接省三千!詳細行程請至九十路官網~
#九十路公車
人資實習生面試問題 在 Dcard實習生面試分享!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那如果是對於Dcard職缺有興趣的人,如果在煩惱該如何準備官網出作業,也歡迎問我哈哈哈哈,雖然我 面試 沒上:)但還是多少有一點經驗的哈哈哈哈祝大家 ... ... <看更多>
人資實習生面試問題 在 2021 實習面試分享|蝦皮、萬里雲CloudMile、逗寶 的推薦與評價
之前爬文沒說過會有這種考試,這次好像是第一年連實習生都必須考GMAT, ... 印象中她說取約五十多人(好像是前1/4的) 進人資面試。 ... <看更多>
人資實習生面試問題 在 HR #人資#學生實習#人資小週末#養成實習生|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2.求職的全方位協助:結業證書增加履歷含金量,面試模擬、職涯輔導協助你應徵第一份工作或下一份企業實習。 3.知識學習聖地:免費參與人資小週末提供的專業知識課程。 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