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三和社區的驚奇之旅:真正好山好水的好地方!
受到疫情影響,停休幾個月的捷兔跑步,8月逐漸恢復活動,為了避免群聚,我們先到先跑,儘量避免跑在一起。這個禮拜,活動來到龍潭三和社區,我們把車停在三元宮,這是個清光緒年間的古廟,我們從這裡起跑,穿過稻田、筊白筍田、火龍果園,跑入山丘、茶園⋯⋯
這個有名的三和社區,沒有高山,兔子卻利用土形的落差,讓大家在田野圳溝中又上又下,本來有一個地方已經跑到大馬路,沒想到竟然下到水溝裏,再從一處鮮少有人走過的山溝爬上去。精彩的是三和社區由茶山與人文底藴融合出來的社區文化。
走在三和社區的路上,這是一個渾然天成的小小社區,眼前的茶園景觀令人心曠神怡,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走在山間小路,這裡有和窯茶藝,有手作燒窯體驗,夏天桐花盛開更有味道。這個地方有已故作家鍾肇政留下的根底,也是浪漫台三缐的起點。
三元宮祭拜三官大帝:天、地、水,三和社區也稱三洽水,九坑洽三水,三洽水一條坑,這裡有很多的聚落,每一家的庭院都整理得乾乾淨淨,非常有味道,路邊有奉茶,也有咖啡小店,店內的雕塑、古玩、燒窯、陶土,把地方的文化底氣散放!
捷兔的跑步,每個禮拜都在不同的地方,除了使盡渾身解數的力氣,跟著大家翻山越嶺,偶爾還可以停下腳步看看每個地方不同的人文風情。前些天,我去金山水尾漁港,我覺得龍潭三和社區這個與眾不同的小村落,值得為大家推介一下!
台灣是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社區的居民大家一起努力,把自己的社區打造得充滿文化氣息,令人自在,漫步在山林小徑怡然自得,這是令人尊敬的地方!
同時也有4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福寶濕地#landscape#彰化 福寶濕地 又稱彰化濱海濕地, 是一個具有超現實感的景點。 從鹿港南下,沿著台17線 往西走,至福興鄉新生路即可到達。 這是愛鳥人士多年的努力下, 為野鳥爭得一塊生存淨土, 成為彰化地區的賞鳥天堂。 福寶溼地的潮間帶, 也是養牡蠣的好地方。 這裡的潮間帶,海...
人文景觀台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化的丘陵山林之美,結合嘉南大圳的水道綠堤,讓新化這個充滿自然與人文氣息的經典小鎮,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新化舊稱大目降,意為「山林之地」,不但有優美的丘陵山林,更有豐富的歷史和人文記憶,結合成新化獨特的風情。也因此在2020年時,交通部觀光局將新化選為台灣經典小鎮之一。
嘉南大圳南幹線自烏山頭流出後,跨越官田溪、曾文溪後連接南幹支線,再流到新化永康。環繞新化的嘉南大圳南幹支線,是最適合休閒遊憩的水道綠廊。
這一次台南市政府提出「新化風情小鎮.人文水綠廊道」計劃,針對嘉南大圳沿線景觀進行改善,縫合週邊學校、公會堂、圖書館,將嘉南大圳的綠意帶入城鎮。
宜瑾看到這個計畫時就非常贊同,也當面拜託過營建署吳署長,如今看到新聞定案,中央補助7500萬經費,真的非常的感動。我將來也會繼續爭取地方建設,讓大家的生活越來越舒適安好。
人文景觀台灣 在 Cheers:快樂工作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第7屆「全民潮台灣」短片徵件競賽起跑!
運用影像
讓世界看見台灣的DNA
2021年,疫情的延燒之下,台灣人民的自律,獲得國際媒體讚賞,這源自於台灣人特有的DNA特質-「熱情與互助」,正如全球流傳最多的一句話:台灣最美的是「人」。
台灣的美好,不只是豐富多元的城市與自然景觀,更因為由多元族群文化與四百年以上的人文底蘊積累而成,「潮台灣」六年多來持續透過短片徵件,邀請全民一起透過鏡頭,從心記錄下台灣社會許多不同角落的人、事、物,讓世界看見台灣最美的DNA。
你心動了嗎?
2021年第7屆「全民潮台灣」短片徵件競賽8月31日開跑,
期待你透過影片來告訴我們台灣有多潮,
我們將以參賽作品的創意度、原創性、影像視覺及情感的感染力作為評選標準,
讓世界看到你鏡頭底下的
「潮台灣」!
* 徵件時間:2021/8/31 ~ 2021/10/16
* 參賽官網:https://web.cheers.com.tw/trending-ta...
* 外交部官網:http://www.mofa.gov.tw
部份影像攝影來源:第1至6屆潮台灣短片徵件競賽得獎影片
主辦單位:外交部
媒體協辦:天下雜誌群Cheers雜誌
*配樂已購買取得授權*
人文景觀台灣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福寶濕地#landscape#彰化
福寶濕地
又稱彰化濱海濕地,
是一個具有超現實感的景點。
從鹿港南下,沿著台17線
往西走,至福興鄉新生路即可到達。
這是愛鳥人士多年的努力下,
為野鳥爭得一塊生存淨土,
成為彰化地區的賞鳥天堂。
福寶溼地的潮間帶,
也是養牡蠣的好地方。
這裡的潮間帶,海水漲退落差達4公尺左右,
而影片中所拍攝的三輪貨車
,正是採收牡蠣的採蚵車,
也讓這個賞鳥勝地,多了一點人文風貌。
所以有機會來鹿港旅遊,
千萬別錯過這裡
,一定要來感受一下,
此地豐富的濕地生態。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人文景觀台灣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是由英國策展人、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所策劃,展覽從一張曼.雷(Man Ray)所拍攝的神祕灰塵照片出發,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且從人類文明發展與「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思考「塵」的各種隱喻,以及這些隱喻如何在攝影及視覺藝術的表現之中被探討及呈現。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展出的66組作品,以曼.雷這張神祕灰塵照片的一生(或說它的身分之謎)為主軸,廣納二十世紀前半段的航空偵測照、新聞照、明信片、前衛藝文刊物,以及二戰後至1960、70年代西方觀念藝術的影像呈現、繪畫與攝影交互辯證的作品,還有現代戰爭與災後的影像。展覽當中較為近期的作品,則多以當代藝術的觀點與創作方法,詮釋如今更為迫切的人類命題,或直指攝影行為與影像技術的重大轉變。
除了曼.雷和杜象(Marcel Duchamp)兩位藝術史上的大師外,《塵與時》展出多位攝影史上的重要人物與其代表作品,如渥克.艾凡斯(Walker Evans)於美國黑色風暴時期拍攝的中西部乾旱地景、東松照明拍攝核彈爆發後的日本景觀。愛德華.盧歇(Edward Ruscha)和約翰.迪佛拉(John Divola)則是把攝影帶入藝術行為的範疇。蘇菲.希斯黛雨貝(Sophie Ristelhueber)向「灰塵照」致敬的科威特沙漠空照圖,揭示了1990年代後戰爭影像由「現場」轉為其「後果」與「殘跡」的開端。錄像藝術家柯克.帕爾默(Kirk Palmer)與法國名導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分別以詩意影像呈現戰後創傷絮語。展覽也不乏年輕攝影家的近期作品,如哈維爾.里巴斯(Xavier Ribas)、露易絲.奧茲(Louise Oates)探索政治經濟影響下自然與人文地景的變化,或是伊娃.史坦隆(Eva Stenram)模擬灰塵滋生過程所改造的火星地表照片,將微觀與巨觀視角交錯並置之作。
英國知名現代詩人艾略特(T.S. Eliot)在灰塵照曝光的同一年發表其著名的詩作《荒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現代人的普遍心境,其中一行詩句即為展覽名稱的來源:「我要在一掬塵土裡讓你看見恐懼」(“I will show you fear in a handful of dust.”)。從拍攝的角度來看,曼.雷的照片貌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航空偵測照,最初刊登時的圖說就是「從飛機望出去的視野」,望下去是未知、遙遠,卻暴露在視線之內的一片大地。策展人卡帕尼發現了這之中的關鍵:二十世紀漸趨普及的攝影術不僅記錄,也同時預言人類文明的進步與毀滅。於是他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這張許久之前拍攝的奇怪照片,是否能憑藉它所涉及的一切複雜面向,標示著『現代』的開端?我們又是否能從灰塵的角度拼湊出一段歷史?」
攝影/余志偉
剪輯/余志偉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1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人文景觀台灣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柴山再造,越來越美!
柴山不只風景美,還有濃濃人情味。
不少山友愛來柴山運動,還會自主背水上山,泡茶、並奉茶給大家(即使你是陌生人),邊喝邊看台灣海峽的好風景;也有不少家庭,夏天最愛到龍巖冽泉玩水消暑。
一個建設不是只有硬體的建設,在建設的過程,更需要市民的參與。
因此一上任時,我宣布將柴山登山口附近的龍巖冽泉打掉重練,在過程中里民、柴山會、環保團體不斷的溝通,大家都很開心參與這歷史的一刻。
#龍巖冽泉景觀改造 是再造內惟的起點,也是重建柴山歷史、生態、居民生活環境的第一步。
為了重建友善生態,以改善原有鋪面透水生態性和景觀的工法,兼顧排水要求,將既有景觀池水泥鋪面打除,採用天然塊石與景石搭配。
也適量栽植原生種之水生植物,復甦自然環境,也提升排洪功能、減少淤積並改善環境。
希望讓改造過後的龍巖冽泉大家都會喜歡。接下來,我們會努力讓柴山成為市民朋友學習與自然生態共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