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 | 我很喜歡那天專欄的主題:避免「以偏概全」。
很多投資人之所以股票做不好,就是被許多「以偏概全」的語言給害到了。
-----
翻開教育部字典是這樣解釋的:
「以少數的例證或特殊的情形,強行概括整體。」
-----
今天一檔股票過去一季裡
只要一創高...就拉回,一創高...就拉回
甚至幾次開高走低爆大量
你可以說這檔股票「之後」也會如此嗎?
--
今天你聽到了親友跟你說哪檔股票很好
你信了、買了也真的賺到了
就可以說這位親友是股市達人?
--
今天學到這位老師跟你說
股票下跌不要緊張、不要亂賣!
「反彈再出!」
於是你真的沒在第一時間停損
也真的等到股價彈上來,出在相對高點
避開了當初的「砍在阿呆谷」
難道之後就真的都可以如法炮製?
-----
股票還做不好的投資人
需要的是批判性思維,進而針對這些語言文字進行邏輯辯證。
更需要量化數據的實證,去明白這些「方法」的期望值到底正或負。
-----
它會給你出現三次開高走低,讓你都各小賠1%本金
但有沒有可能之後真的大漲一波時
本金一口氣獲利20%
那開高走低還重要嗎?照做其實仍能賺。
--
親友報的股票很準?
有沒有可能其實10次錯7次,你剛好是對的那3次。
而對的時候,都賺了就跑只會小賺;
卻在錯的時候,都賠了就套全大賠?
那他到底有多準?以偏概全害了你。
--
下跌的股票不在第一時間賣
有沒有可能之後「沒有高點可賣」?
畢竟不是每檔股票都會再彈上來讓你賣?
沒賣的那次
會不是國巨?宏達電?或TPK?
一跌就是70%起跳,對你怎樣都不划算
#避免以偏概全
#一切實事求是
#別再聽信坊間傳聞了
#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最重要
--
#EGO的成長交易室
#正念交易與順勢交易
#交易哲學與交易心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370的網紅財女Jenn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跟大家分享投資新手與老手都適合投資的書-《當代財經大師的守錢致富課》,藉由書中的內容探索投資的真相,一起打造簡單投資法! 博客來介紹網址:https://pse.is/3m3teu Facebook粉絲團:https://pse.is/3j87tz Pressplay訂閱專欄:https://ps...
交易哲學與交易心法 在 樂爸 Jeffery 瘋旅遊 聊育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股正念交易第一人 #Ego老師 賢伉儷】
大駕光臨 #樂爸 家 [掌聲👏+尖叫🤣]
相識多年的~葉老師(我們都稱他小葉😅)親自到訪送來他剛上市的新書,實在是莫大的榮幸!
#Ego老師 不只教投資而且還分享生活哲學喔!㊙️
📒想搭上這波投資熱🔥買書去>>>https://ppt.cc/fDtC7x
#風控ego教你100張圖學會順勢交易抱住飆股
#博客來現正熱賣中
--
#EGO的成長交易室
#正念交易與順勢交易
#交易哲學與交易心法
--
#EGO #樂爸 朋友&鄰居 我驕傲👍
交易哲學與交易心法 在 點石贏家小學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Ego | 巴菲特說:「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地變富。」 (續)
因為「長期主義」告訴他,公司終究會成長?
股價終究會漲回來?虧損到底了還是有機會反轉獲利?
認真來說,確實有那機會漲回來,
但也可能不會。
如果不會,那這筆交易就套住了、大賠了,
某甲並未因為長期主義而收穫奇蹟。
如果漲回,那只是吞下了一顆包著糖衣的毒藥,
因為他會以為這樣做是對的,
那下次還是會遇到漲不回來而套牢大賠的可能。
這樣的錯誤心態,「長期」來看注定是輸家,
這已經可以從市場多少輸家散戶的損益績效裡得到佐證。
「長期主義」要擺在「對的事情」:賺多賠少
賺的時候要盡可能賺多,所以你不能急著賣掉;
賠的時候要盡可能賠少,所以你不能太晚賣掉。
至於怎麼去實踐「賺多賠少」?
什麼狀況屬於「不能急著賣?」
什麼狀況屬於「不能太晚賣?」
這就是交易系統(交易策略)的工作了
所以「長期主義」更指導我們去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
進而依法操作、紀律交易。
但這件事很枯燥乏味,沒什麼激情,沒什麼好說嘴的。
你有辦法忍受「孤持」嗎?
#EGO的成長交易室
#正念交易與順勢交易
#交易哲學與交易心法
交易哲學與交易心法 在 財女Jenn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跟大家分享投資新手與老手都適合投資的書-《當代財經大師的守錢致富課》,藉由書中的內容探索投資的真相,一起打造簡單投資法!
博客來介紹網址:https://pse.is/3m3teu
Facebook粉絲團:https://pse.is/3j87tz
Pressplay訂閱專欄:https://pse.is/3mr4ue
交易哲學與交易心法 在 #交易哲學與交易心法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explore #交易哲學與交易心法at Facebook. ... 葉韋辰 shared a link to the group: 股票教學|打造你的交易系統-點石贏家小學堂| EGO. ... <看更多>
交易哲學與交易心法 在 #交易哲學-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答案太簡單了#短炒#交易哲學#技術分析#陰陽燭#黃金#投資理財#香港Daytrader # ... 要回答得出《交易本事: 邁向頂尖操盤手的獲利心法》書裡的15個問題|Ego成長交易室. ... <看更多>
交易哲學與交易心法 在 Re: [請益] 存股獲利的迷思- 看板Stock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icelaw ()》之銘言:
: 我查了一下 行為經濟學的定義
: 講白點 你發文講的心裡帳戶的bra bra bra
: 就是你望文生義的東西
: 人家本來的論點 才不是你講這種東西哩
: 講白這只是你自己的見解 硬套在別人創出的名詞 拿來用而已
: 講白點人家是在講消費者的行為與心態
: 才不是你講的這種莫明奇妙的算報酬的方法
: 來看看以下人家講的東西是什麼
: 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
: 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的概念,最早是由201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察·塞
: 勒(Richard Thaler)提出。
: 塞勒認為除了錢包這種實際的帳戶之外,每個人其實都有心理帳戶,人們會透過心理帳戶
: 來進行各式各樣的經濟決策。
: 人們會把在現實中客觀等價的支出或收益,在心理上劃分到不同的帳戶中
: 舉例來說:
: 工作很辛苦所以獲得的薪水,會被歸類到「勤勞」的帳戶中;
: 年終獎金則被歸類到「獎勵」帳戶;發票中獎則被歸類到「天上掉下的禮物」帳戶中。
: 勤勞帳戶裡面的錢,人們會精打細算來使用;
: 獎勵帳戶裡面的錢,則會用比較輕鬆的態度花費,例如過年時拿去買新衣服;
: 天上掉下的禮物帳戶,人們則會更隨意的花費、更容易衝動花費掉。
: 但實際上,勤勞帳戶的1萬元、獎勵帳戶的1萬元、天上掉下的禮物帳戶1萬元,這些帳戶
: 的金額都是相同的,但卻會影響人們的消費決策。
: 再舉例來說,如果你在看電影的路上弄丟價值500元的電影票,你會想說算了、電影就不
: 看了。
: 但如果今天你還沒買票,而是弄丟了500元,這時你並不會改變去看電影的決策。
: 同樣都是500元價值的損失,但最後造成的決策卻完全不同,這就是心裡帳戶的影響,因
: 為500元現金和電影票,其實分屬兩個不同帳戶。
: 人們受到心理帳戶的影響層面非常多,
: 研究發現當人們使用信用卡或其他無現金支付方式時,往往願意比用現金支付更多;
: 而當使用現金而不是信用卡支付時,他們反而會更準確地記住購物金額,背後的原因就是
: 信用卡和現金是不同的心理帳戶。
: 如果你想要更精明理財、理性消費,不陷入心理帳戶的陷阱,建議就先清楚自己的心理帳
: 戶有哪些,並且換位思考想一想,來抑制衝動花費的行為
: ------------------------------------------------------------------------
: 根本沒人 說行為經濟學是錯的
: 其他人只是質疑的是 根本沒必要 你這樣的衍生套用而已
: 一般人的算法就是你買入的時候投多少錢進去
: 賣出的時後多少錢賣出 要算獲利 不就這樣嗎
: 講一大堆 根本莫名其妙阿
請容許我用理查泰勒「本人著作」的內容回覆你
1. 【成本帳戶跟獲利帳戶】
首先,在經濟學上「錢具有可替代性」
可替代性的意思就是
你喝可樂的一塊錢,跟繳貸款的一塊錢
都是一塊錢,沒有什麼不同
錢跟錢之間是可以互相替代的
但人並非理性,會自己區分成不同的心理帳戶
以股票為例,你買台積電 100 元,後來漲到 500 元
對市場來說,現在台積電就是 500 元,沒人在乎你的成本多少
當你持有股票的時候,是你自己把股票區分成
「成本帳戶」:100 元
「獲利帳戶」:400 元
你把資產分成兩種不同的帳戶去存放
但對市場來說,它只在意多少錢而已
也就是說,市場並沒有像你一樣去區分另外的心理帳戶
2. 【賭徒的心理帳戶】
這邊作者說得更清楚了
賭徒會將錢分成「本錢」跟「獲利」兩個帳戶
每個都是一個獨立的心理帳戶
這邊請回顧小明拿 100 元去賭場賺 5000 萬的例子
但其實你有多少籌碼,就應該是有多少財產
硬去區分我成本籌碼多少,獲利籌碼多少,有意義嗎?
沒有任何意義
這就是我說的,你的股票成本多少是你自己在區分的心理帳戶
假設這個世界沒有交易成本
你現在馬上把你手中的所有持股都賣出,然後買回來
你會看到損益是零
這一刻,你不會再去區分成本跟獲利多少了
你只有一個帳戶,就是你的總帳戶(所有的錢是多少)
這也是我為什麼會說,股票的市價,就是你的此刻成本(淨值)
是你自己用心理帳戶,區分出來成本跟獲利帳戶的
但錢就是錢
你實際上擁有多少淨值資產才是重點,而不是你的成本多少
成本高低,並不會影響你的總資產變化
記住,錢是具有可替代性的
紅酒案例是
20 元買的紅酒,漲到 75 元
你喝掉的紅酒是多少錢?
若是有「錢具有可替代性」這個概念的人
應該會回答 75,這些人都是經濟學家
他們知道過去成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此刻多少價值
他們不會被 20 元的買入成本給迷惑
但大多數人會認為自己喝的是 20 元成本的紅酒
3. 【心理帳戶的結算】
書中提到,心理帳戶可以每天結算
你可以紀錄自己每天賺多少錢,虧損多少錢
這就是一種結算的頻率
但這樣做會很累,長期投資者如果每天結算
甚至是每小時結算,那他一定很疲憊
因為一下子又漲了,一下子又跌了
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拉長結算時間,不要頻繁結算
如果你打牌每把都在計較自己輸多少贏多少,那會累死人
想算錢,等離開牌桌再慢慢算就好
4. 【拉長結算時間】
為什麼會建議投資者要拉長時間?
因為時間不拉長,你就會一直注意短期
像有些人一直在說今年台股跌多少
但對台股的投資者來說,如果你是從 2019 年開始投資的人
到現在依然是獲利的,更早以前的賺更多
為什麼長期投資很難做到?
因為你一直在做短期結算,一直在注意自己虧損多少
當你越短視,利潤就越少
因為跌一點你就嚇到趕緊結算畢業了,無法長期投資
這也是股票溢酬的由來
長期投資者吃到短期投資者吃不到的利潤
短期的人放棄,長期的人才能增加報酬
那要多久結算一次比較合適呢?
查經過研究,平均時間為 13 個月,大約是一年左右
你不要每天去看帳戶虧損多少,獲利多少,這樣很累
想結算,至少把時間拉長到一年以上
研究指出,若讓投資者單純看 30 年的投資報酬率
他們會將 90% 的錢投資股票
但只看一年的報酬率,大部分人會把錢放債券
這其實是一種短視的表現
當一個長期投資者看到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時候
他是無法讓一個只看「今年大跌」的人明白,什麼叫做長期
兩者的維度不同,自然無法理解
: 至於過程的漲跌 以前就有說法啦 這叫做 紙上富貴
: 一場空 也沒什麼太了起的學問 不就紙上富貴而已
: 行為經濟學主要是要證明 市場有非效率性的存在
: 所以為什麼擇時套利會有獲利 空間 是可行的 就是來自行為經濟學
: 所以 如果要拿 行為經濟學來護航 無腦投資大盤ETF
: 根本就是大笑話阿
: 你知道嗎 行為經濟學就是擇時派的人
: 常常用來攻擊無腦投資大盤ETF派的效率市場論點的論點
: 無腦投資大盤ETF派的論點就是 市場很有效率
: 所以不管什麼 消息 或 財報 馬上都會price in 股價已反應
: 所以做什麼研究 跟 學習都是枉然的
: 反觀 行為經濟學 就是想證明明 人其實是很不理性的
: 人常常犯蠢 所以擇時派的人 才有超額報酬可以賺
行為經濟學說明人很不理性沒錯
市場的不效率就是因為有人不理性
但這並不代表行為經濟學認為應該要擇時去賺超額報酬
至少我看過的行為經濟學著作,沒有作者這樣建議
如果有,跟我分享一下
這篇我用理查泰勒本人的著作來回覆你
關於心理帳戶、結算時間等問題
這並非是我自己創造出來的說法
若對行為經濟學有興趣,可以去翻翻《行為經濟學新進展》這本書
八百多頁,總共 92 萬字,歡迎閱讀
你前一篇說同樣的東西我幹嘛寫三篇
因為寫了三篇,用各種角度說明,還是有不清楚的地方
希望這第四篇有解答你的疑惑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8.65.20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67724481.A.CFE.html
股息並不會增加籌碼
股息只是從你的股票口袋,變現出來你的現金口袋
你的資產淨值,並不會因為股息而增加
想要股息你也可以自己賣股票就好,不一定要靠公司發
https://reurl.cc/MXALZ4
剛才看目錄,可能該書也有提到
我沒印象了,有空再翻一下
若是 500 > 200
此刻價值是 200 元,因此你是喝掉 200 的紅酒
500 的成本已經不重要了
因為現在市場一瓶紅酒就是 200 元
你成本多少買的,並不會影響你現在手上這瓶紅酒的價格
會在意買入成本的人,容易陷入稟賦效應
而無法看清此刻事物的價值(被成本給影響)
當然,你可以想像自己喝的是 500 元價值的紅酒
但全世界應該只有你一個人覺得是 500 元
其他人會認為你喝掉的紅酒是 200 元
這邊涉及機會成本的問題
機會成本的概念是,你會選擇,而且願意選擇才叫做機會成本
打個比方,林志玲跟郭雪芙同時向我告白
我可以選擇其中一個,這叫做機會成本
但如果我只是自己幻想,那樣不叫做機會成本
同理,如果你本來就不將紅酒納入你的投資考量
即使漲到 1000 萬也與你無關
除非你本來打算買紅酒或紅茶在猶豫,後來去買紅茶
這樣你才能將紅酒視為你的機會成本
你本來就不打算買的(或沒能力買的),不會是你的機會成本
就像帝寶不管漲多少,都不關你我的事情
你可以結算賺 400,但你喝的紅酒還是價值 500
不管紅酒的成本多少買入的,都不會影響你喝掉時的成本(淨值)
即使你是 100 萬買的,現在剩下 100 元
你喝掉的還是一瓶 100 元的紅酒
只是在你自己的心理帳戶成本中,標記這瓶紅酒 100 萬而已
其他人(市場)根本就不在乎你的成本多少,他們只看到 100 元
沒錯,任何已經買入的股票,都是沉沒成本
你的買入成本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接下來會漲還是會跌(這邊看的是機會成本)
沉沒成本、機會成本、心理帳戶、稟賦效應等等
這些偏誤都會讓人將重點放在「買入成本」上面
確實有點累,內文有修正一些字眼,把重點拉回主題上
你認為我是錯的,那就是錯的
你是對的,以下不再回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