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世界格格不入—成人的亞斯覺醒》重點摘要與心得
#百分之10的人有亞斯特質
#你知道什麼是亞斯特質嗎
#防疫期間多讀書
這本書是第一本由台灣人以「成人亞斯特質」為主題所撰寫的書,擺在書店的架上,隱隱地發著光。
從小我就是一個安靜不多話的女生,玩著與其他孩子不太一樣的遊戲;由於很會讀書,一路讀到研究所畢業之後,步入一個循規蹈矩的工作場合中,似乎也沒有很大的障礙。
只是成年之後,在某些關係上受到傷害,在某些場合中總感到不自在,有時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或者留下傷痕。看了這本書之後,對於認識自我有很大的幫助。
這本書不僅提供覺得自身或身邊親密的人有亞斯特質者了解與覺醒,更可以促進社會對亞斯特質的理解,唯有透過理解,彼此才能更友善的相對。
【如果百分之十的人有亞斯特質】
本書作者是精神科醫師,在46歲的時候發現自己具有亞斯特質。
目前,廣為人知的是「自閉症」和「亞斯伯格症」。然而如同人格特質,作者根據研究提出的名詞為「自閉症光譜」,對於濃度比較淡、語言和智力發展正常、未達到醫學上的診斷標準者,定義上就是「亞斯特質」,學術上的名稱叫做「廣泛自閉症表現型(Board Autism Phenotype,簡稱BAP)。(這些具有亞斯特質的成人,書中會簡稱為亞斯人)
亞斯人可能造成親密伴侶困擾,這些伴侶則會出現「卡珊德拉症候群」,也就是在外人眼中這些亞斯人很正常、形象良好,伴侶卻承受很大壓力而訴苦,外界無人相信,反而還被責怪是否自己有哪裡做得不好。
常見的亞斯特質包括社交能力平庸、講話有時有點白目、喜歡享受孤獨、已排好的常規不喜歡更動等,不過每個亞斯人都有獨一無二的特質,不能一概而論。亞斯特質多是基因遺傳,基因組合多變,加上後天環境差異,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學習和偽裝,所以呈現風貌非常多元。
據研究推估,約有10%的人有亞斯特質(這個10%已包含中低功能自閉症、高功能自閉症和亞斯伯格症)。通常從被診斷出自閉症的孩子,其近親也會出現明顯的亞斯特質。具亞斯特質的人其實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多一些,只是濃度淡的亞斯人通常能夠掩飾得不錯,使得不輕易被區辨出來。
【從人類演化來看跟亞斯人交往的好處】
亞斯特質是基於基因,也就證明在人類演化的漫長過程中,亞斯特質一直沒有被淘汰。
據研究指出,社交困窘的亞斯人,社交性驅力通常比較低。所以,如果你想找一位會乖乖待在家裡,不會四處招惹人或被招惹的對象,亞斯人會是不錯選擇。亞斯特質強烈的人,較願意維持長期的伴侶關係,對一夜情、短期伴侶興趣缺缺,也沒有太多力氣同時維繫多位情人,對家庭和下一代也較願意長期投注精力。或許在這樣的特質上,更可以提供關係的安全感,使得女人親澤成為優勢,基因持續流傳下來。
不過,亞斯人並非不會外遇,倘若遇到興趣相投、能夠深入溝通和探討興趣與工作的對象,也很有可能會產生外遇。
另外,亞斯人的大腦,在需要運用系統性思考和分析的學科與工作上,表現常比有其他相同智商的人好。重視細節、規則、秩序的專注能力、對重複工作不會厭煩,因此在這類工作上佔有優勢。
【社交大腦就是不同,別再說我們的EQ不好】
在所有自閉症光譜的人而言,「社交大腦」功能不彰,幾乎是一定具備的條件。
社交大腦的迴路跟多數人有些不一樣,導致社交方式跟主流世界的規則不同,這是許多亞斯人終身要面對的困境。
例如,亞斯人無法符合「社交假面假說」,沒有辦法圓融的表現和說話、不太會看狀況、不會看場合說話、或一直講別人沒興趣的話題、說話過於直接白目、相信別人說的「字面意思」(無法聽懂弦外之音)等,都會造成人際互動上的困擾,因此有些亞斯人也會變得比較沉默。
一般認為亞斯人的同理心比較差。實際上亞斯人「情感的同理心」是好的,很敏感於對方的情緒和反應,但「認知的同理心」會讓他做出錯誤的判斷,無法貼近你內心的想法,有時說出來的話反而帶來反效果。
亞斯大腦不喜歡社交,所以在社交上會耗費很多大腦資源,相較於外向者擁有高的EQ,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輕鬆與人交談、交新朋友,亞斯人則需要在腦中寫出各種情狀的「劇本」或「範本」來套用,而且時間不能太長,需要休息。
不一樣的特質和專長,各有優劣,理解之後,就能互相尊重和欣賞。
【被忽略的亞斯女性】
其實大家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你我身邊被診斷為自閉症的孩子,大部分是男孩。
這類症狀一開始被當作男童的疾病,所以對症狀的觀察、紀錄、診斷標準,都偏向了男孩觀點。
由於性別天生的差異,同樣有亞斯特質,女童往往會比男童聰明、有創意,知道如何應對各種社會情境,等到被察覺有社交困窘問題時,已經上高中或大學,錯過早期介入、改善憂鬱和低自尊的時機。
大體上說來,女孩的社交能力普遍優於男孩,在社交能力的表現上,亞斯女孩大約等同於一般男孩,所以必須更嚴重才會有機會被診斷出來。
女亞斯特質的核心是:obsession執念。擁有一些強迫性格的完美主義、高度嚴苛的自我要求、對整齊排列和美感的要求、對情感(伴侶)的過度執著等,這些都可能影響人際關係、伴侶關係,或打不進小團體的核心而讓人挫折、感到孤獨,此外,擔心自己不夠好也會造成焦慮。
【多種亞斯人常見的行為模式】
一、 亞斯的暴怒:70%的亞斯人會有情緒控制的問題。他們對於秩序很執著,希望按部就班,或者照著規劃好的藍圖行事,如有超過這個圖像或邏輯的事情發生(即使是很小的事情),就會突然暴怒,但平靜下來之後又恍若無事。
二、 亞斯的白目:直率、純真的表現方式,會在不知不覺中得罪人或惹惱人。他們的大腦重視邏輯性、系統性思考,常忽略別人的各種暗示與內心感受,或者是過度的「自我關注」而忽略其他人。
三、 亞斯的淡漠:他們不擅長無主題的閒聊、不太會接話、常是句點王,喜歡適度的孤獨。也或者由於人際互動的負面經驗,造成習得的淡漠,以及過度自我專注於自己有興趣的事物上,與之無關的事情就顯得淡漠。
四、 亞斯的孤獨:他們需要一個人的時刻,可以降低焦慮、穩定心情,但還是需要朋友。當他們因不善社交或表達而累積誤會和怨懟時,會導致被排除在小團體之外,這類被迫的孤獨,也是亞斯人生的大問題。
五、 亞斯的天真:有些亞斯人很容易相信別人,太快相信別人而遭致到被利用或傷害,部分的女性容易成為男性霸凌的目標。
六、 其他常見特質:臉盲、喃喃自語、拖延(想太多)。
七、 亞斯的堅持:固執、掌控、正義、一板一眼(沒有灰色地帶)、傲氣、單向聊天、特殊興趣。
【附記─如何讓亞斯「不再假裝」?】
憂慮和焦慮是亞斯特質人的常見症狀,這是因為不適應社會使然。
目前「神經多樣性運動」有兩種聲音:一是協助「少數」適應「多數」,二是「少數」不需要為「多數」改變。兩種都有價值。因此,神經多樣性運動主張去醫療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書作者閱讀大量的研究文獻之後,整理出成人亞斯特質的成因與表現,能夠作為社會大眾對於亞斯人的理解,也能夠幫助具有亞斯特質的人自我探索和認識。
是否有一天,亞斯人可以不用再假裝?身為有亞斯特質的人,透過了解自己來加強自己的適應與融入,這是我認為個人層面可以努力的方向。
就算改變不了社會,至少更認識自己,並幫助和自己互動的周邊他人,減少和自己相處的困難,自己盡力去營造對自己較為友善的環境,相信這樣做能夠活得更快樂、更自在。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0萬的網紅維思維WeisWa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當小孩在成長過程中會學會語言,如何和他人溝通;慢慢了解社會,人與人之間要怎麼互動;產生;慧認知,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運動技能,學會如何跑如何跳甚至做出複雜動作;發展個人興趣,擁有意識的進行個人行為等等。當以上的成長出現障礙時,就會被描述為腦部的神經發展障礙 ,特別是與他人的溝通和社會互動相關技能...
「亞斯伯格症診斷標準」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亞斯伯格症診斷標準 在 小資夫妻的精省好日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亞斯伯格症診斷標準 在 傅志遠 Peter Fu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亞斯伯格症診斷標準 在 ĒSEN 你的醫生朋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亞斯伯格症診斷標準 在 維思維WeisWa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亞斯伯格症診斷標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亞斯伯格症診斷標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亞斯伯格症診斷標準 在 為什麼歐美國家診斷亞斯柏格症的人越來越多 - Facebook 的評價
亞斯伯格症診斷標準 在 傅志遠 Peter Fu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即便已經今時今日,我自認已經不是剛出道的菜鳥,還是有些狀況無解。
門診有個病人掛號,他還沒進門前我先看了就診紀錄:在2018年因為車禍送到急診,當天照了腦部電腦斷層與胸部X光後離院,幾天後來我的門診看過一次。
過去兩年都沒有就醫,所以我判斷要不是新問題,就是來開先前就醫的診斷書。
「請問有什麼需要幫忙?這兩年都沒有再來看?」
「我想請你開之前掛急診的診斷書,兩年前那份寫得太簡略了。」我調出電腦紀錄,之前診斷書寫的是「胸部挫傷與背部挫傷」。
「那你需要我怎麼寫?」
「我後來又去xx醫院再看一次,那邊幫我做了好多檢查,還讓我住院住了兩星期。」說著病人拿出那家醫院的病歷,然後診斷書寫的是「疑似心臟挫傷與肺挫傷,疑似脊椎挫傷。」
看到這邊,我不由自主提高警覺。有時候就會有這樣的事,病人在我們這邊看完後,其實沒有治好或是發生併發症,只是之後換到其他醫院治療,因此沒有再回本院。有時候這會變成病患抱怨,嚴重的會有醫療糾紛。
當下我以為當時本院急診錯失了什麼,然後在我門診追蹤時又沒看出來。
「那家醫院很仔細,幫我排了核磁共振,還有一個自費的balabala檢查(有點繞口我沒聽懂),跟我說可能有心臟和肺部的受傷,然後脊椎可能也有受損....」病人講了很多當時在另一家醫院的檢查經過。
「所以有因此做什麼治療嗎?」
「那邊的醫師說,必須要住院觀察,以免發生變化,所以我在那邊觀察了兩個星期。」
「也就是說,你就躺了十幾天,然後什麼也沒做?」講到這裡,我就放心了。其他醫院的檢查與處置我都尊重,不過從結果來說,病人其實就是什麼事也沒有。
病人似乎不是來抱怨的,不過他希望我把診斷書做些修改,把內容改成跟下一家醫院一樣,這樣理賠才有一致性,還要我幫他寫「建議休養三個月,期間需專人照護」。
這個要求被我拒絕,理由是以本院的檢查與評估不足以達到這些診斷的標準,況且病人帶來的診斷書,也都只寫「疑似」而已~~(既然是「疑似」,那就什麼都可以懷疑,懷疑又不用負責,我也可以說自己「疑似智商157」或是「疑似亞斯伯格症候群」。)
對這件事,病人跟我講了很久。一直強調另一家醫院的醫師告訴他這很嚴重、這需要持續觀察、這需要長期調養....最後在我堅持不改之後,有點不開心的離開了。
對於這種「前後兩位醫師(或兩家醫院)給出不同的診斷,而病患要求將診斷書給統一」的訴求,看起來是沒什麼不對,可是我真的想不出有什麼圓滿的解法。
#開放討論
#診斷書的人生故事
亞斯伯格症診斷標準 在 ĒSEN 你的醫生朋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講到亞斯伯格症,相信許多人第一聯想就是台北市長柯文哲。除了柯文哲,曾經因為說話風格獨特與獨特嗓音紅遍全球的英國歌手蘇珊大嬸(Susan Boyle)、近期在引起全球注目的瑞典環保女童葛雷塔(Greta Thunberg)都是全球知名的亞斯伯格症患者;且比爾蓋茲、祖克柏、愛因斯坦等知名的「天才」,也都曾被懷疑是亞斯伯格症患者…
亞斯伯格症,似乎和聰明與不善言詞劃上等號,而你知道,所謂亞斯伯格症,其實是症狀比較輕微的自閉症嗎?
💡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症的關係
依據美國精神科診斷標準,自閉症類群障礙是一大群「類似但嚴重程度不同」的疾病統稱。泛指兒童早期即出現社會互動、溝通表達的困難,對某些事物有強烈的執著性之症狀。依兒童語言能力,可區分成輕、中、重度障礙。其中,亞斯伯格症就是屬於症狀較輕微的自閉症!
💡自閉症的症狀與表現
📍社交互動上的障礙:無法進行有來有往的對話、不喜歡分享情緒或感覺、眼神接觸較少、發展關係困難,難交到朋友或對同儕缺乏興趣
📍侷限且重複的行爲或動作:堅持儀式化的行為、僵化的思考模式、高度侷限及固定的興趣、特定感覺過度敏感
而先前提到的亞斯伯格症,大致來說就是「沒有語言障礙」的自閉症~
💡到底為什麼會產生自閉症呢?
自閉症是一種腦功能異常的情形,具有較高的遺傳性。目前,真正致病的機制尚未有定論。但很多研究顯示,自閉症孩童的「鏡像神經元功能低下」。由於鏡像神經元負責掌管同理心,其功能低下將大幅影響我們在社會互動、人際溝通中的模式。
另外,已有很多研究駁斥了關於疫苗和自閉症的謠言。大家聽好喔,疫苗不・會・造・成・自・閉・症・喔!
💡自閉症的非藥物治療
自閉症孩童症狀差異相當大,因此需要因材施教!普遍的治療方法有:
📍行為治療:常見做法是在孩子出現正確行為時,提供食物、貼紙等物質獎勵。重點是建立「從事正確行為」後得到成功感,成功經驗會使他情緒穩定,進而提升孩子的溝通意圖。
📍語言治療:超過一半以上自閉症患者成年後仍有明顯語言溝通的障礙,並因爲無法表達內心想法而衍生出其他的行為問題,因此語言治療非常重要!在教導孩子表達時,可先猜測孩子的意圖,幫他講出他企圖表達的事物,並讓他藉由模仿練習進一步到主動表達。
📍遊戲介入:玩遊戲不只是孩子需要的休閒娛樂喔!它可以提升孩子社交技巧,學習合作、協助、角色扮演等與他人互動能力。
想要看完整內容可以到我們的官網哦!
#esenfriend #esenfrd #esen #esen你的醫生朋友 #醫生朋友 #亞斯伯格症 #自閉症 #柯文哲 #比爾蓋茲 #祖克柏 #愛因斯坦 #葛雷塔 #蘇珊大嬸 #天才 #行為治療 #語言治療
亞斯伯格症診斷標準 在 維思維WeisWa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當小孩在成長過程中會學會語言,如何和他人溝通;慢慢了解社會,人與人之間要怎麼互動;產生;慧認知,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運動技能,學會如何跑如何跳甚至做出複雜動作;發展個人興趣,擁有意識的進行個人行為等等。當以上的成長出現障礙時,就會被描述為腦部的神經發展障礙
,特別是與他人的溝通和社會互動相關技能無法正常發展時就會出現一些自我封閉的狀態進而被稱為自閉症。
------------------------
【歡迎加入會員】
https://bit.ly/2CoCFFD
【訂閱按這裡】
https://bit.ly/38OqWfl
【維C Line貼圖】
https://line.me/S/sticker/13483644
【目錄】
00:00 介紹
00:52 你可能誤會的自閉症
03:46 什麼是自閉症
05:38 症狀特徵
08:09 Sally & Anne Test
09:06 症狀特徵
11:27 低功能&高功能&亞斯的區別
12:26 統計
12:57 診斷標準
14:01 結語
14:33 精選留言+ 記得分享喔!
--------------------------------------------
【想當YouTuber的按這裡】
▶️ 課程【內有介紹】 ‣‣ https://bit.ly/2Z0DLjb
(現在$200 OFF)
數據分析工具(免費)
https://bit.ly/2CurquY
想學動畫!(有免費的)
https://bit.ly/393B8kd
----------------------------
【其他平台按這裡】
Facebook: 維思維
https://www.facebook.com/weisway18/
IG :weisway18
https://www.instagram.com/weisway18/
----------------------------
【推薦你的影片】
你有「反社會人格」?:https://bit.ly/38UyyNd
為什麼鏡子裡的你比照片好看!https://bit.ly/2WaJDEM
如何控制夢? : https://bit.ly/2AQZb9l
為什麼聽自己錄音會覺得難聽?https://bit.ly/3elDRXh
失眠?這樣做!: https://bit.ly/2Cm6DJT
你到底是「內向」還是「社交恐懼症」!:https://bit.ly/2OgD9Qn
--------------------
【播放列表】
心理學小知識 https://bit.ly/3gUi1LR
生活小知識: https://bit.ly/3j42fjI
科學小知識 https://bit.ly/2DyyDuu
健康小知識 https://bit.ly/3egiPJj
動畫謎語 https://bit.ly/3eswQE9
亞斯伯格症診斷標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女生不愛社交又如何?我不難搞,我只是有點亞斯特質」電子書介紹
專訪作者: 紀昭君
內容簡介:
在「亞斯伯格症」盛行率調查,男性比例往往遠高於女性,有時可達到10:1。在歐美國家漸漸有股聲浪出來:女性一樣會傳遞亞斯基因,但亞斯伯格症的診斷準則與診斷方法,是建立在對男童的觀察,症狀學是以男童為主。這造成有許多「在雷達下飛過」、沒被發現的女孩,其實有強烈的亞斯特質。
女性亞斯特質不容易被察覺的原因,包括在遭遇挫折時,男童較常會憤怒、衝突,引發注意。女童較溫和,對社交技巧的學習能力較強,比較有能力「偽裝」。女童團體較有包容性,可以照顧「社交笨拙」的亞斯女孩,甚至幫忙掩飾不太靈光的地方。男童團體則會排斥唐突無禮、不懂團體規則的亞斯男孩,讓問題浮現後家長反倒知道求助。
許多亞斯女孩在兒童階段並沒有查覺異樣,但到了青少年、成人階段,許多問題會漸漸浮現。事實上,在國外針對大學生做的「亞斯特質」研究,超過研究人員設定篩選標準的人,有時女生還多過男生。而這些超標的人,不分男女,都容易感受到孤單、寂寞、無法融入、好朋友不多、不容易維持長期友誼,以及因此造成的憂鬱與自殺意念。
有學者認為,如果我們能調整亞斯伯格症的診斷方式,男女比例應該是2:1。有強烈亞斯特質,但未被辨認的「黑數」,很有可能,是女生多於男生。
作者:陳豐偉、紀昭君、啞獅
亞斯伯格症診斷標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不讓你孤單:破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固著性與社交困難」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王意中 心理師
內容簡介:
自說自話、固執、缺乏眼神交流;
被排擠,被誤解……
亞斯兒並非不需要朋友,
只是需要有人聽懂他們的語言。
他能表達,卻因說話太直、缺少同理而被排擠;
他很聰明,對興趣專注鑽研,卻窄化了與同學的互動;
他超執著,計畫中的事未達成,就大哭大鬧……
所有亞斯兒教養的困難,都在上學第一天開始,愈演愈烈。
寫實案例╳教養祕訣,給亞斯兒父母、老師們的教戰守則
獨來獨往的亞斯,容易被捉弄的亞斯,對身體距離敏感的亞斯,歇斯底里的亞斯,不看人的亞斯,容易誤解外在訊息的亞斯……所有令亞斯兒父母擔憂的困境,用最溫柔、對症的教養方式解決。
「亞斯伯格症」在臨床診斷上被除名,但孩子原有的亞斯特質依然存在。這些學齡前易被忽視的特質,到了學校便會隨團體生活一一浮現,甚至引來排擠、霸凌現象。
在家長、教育界廣受信賴與好評的王意中心理師,從24則親師都能感同身受的小故事說起,接著針對亞斯兒的兩大核心問題:待加強的社會與溝通能力、固著的想法與行為模式,親授「溫柔教養」的祕訣,讓總是獨來獨往的亞斯兒也能快樂上學、順利交友,在被理解中成長。
本書關注對象包括:
‧DSM-IV中,被診斷為亞斯伯格症的孩子。
‧DSM-5中,歸為自閉症譜系障礙(ASD),在光譜較輕微一端的孩子。
‧未符合ASD的診斷,但伴隨人際溝通與社會互動困難、固著的想法與行為、興趣狹隘等特質的孩子。
作者簡介: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BabyHome》駐站專欄作家、《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作家、《國語日報》專欄作家。
於宜蘭成立宜蘭縣第一所經衛生主管機關合法立案之心理治療所,目前演講場次已超過2000場,是許多家長與老師心中極為信賴的心理師。
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第一屆碩士畢業,曾擔任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諮商師及國軍八○二總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並曾於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擔任兼任講師。
合作經歷,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校園系統(輔導諮商及特教服務)、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幸夫愛兒園、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財團法人赤子心教育基金會及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等,提供心理專業服務。
於網路上,經營「王意中部落格」,分享早期療育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等資訊,部落格的參觀人次已突破三百萬!著作包括《戒掉孩子的拖延症》、《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你被孩子3C勒索嗎?》、《為什麼孩子要說謊?──心理師親授的210個誠實力指南》、《孩子不專心,媽媽怎麼辦?》、《爸媽忘記教我的事?──愛朋友也愛自己,教孩子受用一生的人際力》、《301個自閉兒教養祕訣》、《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不吼不叫,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力》、《拆解孩子的青春地雷》、《誰讓孩子變成失控小惡魔?──從情緒管理開始,教出講理好孩子》、《標準答案──臨床心理師的大格局教養》、《孩子不敢說的40個成長困惑》。
亞斯伯格症診斷標準 在 為什麼歐美國家診斷亞斯柏格症的人越來越多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除非是他身邊心腹,外界難以得知。 對於選民來說,當我們要評論柯文哲時,不需要考慮他有沒有亞斯伯格症,就跟其他政治人物,用一樣的標準看待就好。在成人與青少年亞斯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