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0年的此時此刻
關於端午節的源起,歷來眾說紛紜。早於東漢末年已有探索其源流典故的記載,認為端午節起源於紀念戰國時代詩人屈原;聞一多之《端午考》則認為端午節是古代吳越民族祭祀圖騰──「龍」的活動日,每年的五月五日都要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將各種食物用樹葉包裹,扔向水裡,並在急鼓聲中劃着裝飾成龍形的獨木舟在水面上競渡,後來此項活動演變為吃糉子和賽龍舟。其後亦有學者提出端午節是由遠古越人(今浙江紹興一帶)的新年演變而來的。
根據有關典籍的記載,端午本為「端五」,先秦時代人們已視五月五日為不祥之日,其後並逐漸約定俗成於當天以朱索(結股五色絲)和五色桃印等懸於門上、繫五色絲於臂上、掛紙書赤靈符於胸口前等,亦習慣以蘭草這被認為有辟邪功效的草藥沐浴,足見最初的端午節風俗應與古人於酷暑來臨前,希望辟邪去疾有關。
自漢朝末年起,端午節才逐漸由原始崇拜、禁忌演變為祭奠有關的歷史人物。其中流傳最廣、最富影響力的是紀念大文學家、愛國詩人屈原,從歷史上的南北朝統一之後,中國的南北節俗趨向統一,端午節祭奠屈原便由楚地而遠播全國。
1302phn009_a
端午龍舟競渡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傳統活動。龍舟競渡較為普遍的說法,是因戰國時代愛國詩人屈原投江,民眾競相划船希望找到他的屍體。根據近人考證,其實中國古代划龍舟並不限於端午才舉行,龍舟競渡的習俗也早於屈原之前已經存在。古人將船當作送走災邪的工具,既然送邪,也就愈快愈好,於是便衍生出端午競渡的習俗了。古代參加競渡的龍舟已很講究:船身窄而長,還有龍頭、龍尾和鱗甲等裝飾,船上結七彩,張旗傘。競渡時鑼鼓喧鬧、鞭炮齊鳴、萬人喝彩,場面極為壯觀。可見龍舟競渡其實也是驅瘟避邪的一種行為,其原始宗教的意味濃於悼念屈原。
糉子是端午節的傳統食品。早於東漢時,人們已習慣於五月五日及夏至期間開始吃獨具清香而消暑的糉子;吃糉子的習俗要到晉朝初年才固定在端午節,當時民間食用的糉子是用蘆葉裹高粱米做成的,至唐,糉子已經成為節日和市場上的美味食品了。歷經多朝,糉子的風味和糉餡的種類更形多樣了,吃糉子的習俗更已遠傳日本、朝鮮和東南亞諸國。
1302ph014
艾草乃多年生草本,植株有濃烈的香氣,古時民間習俗會在端午節懸艾草於門上或把艾葉剪成虎形,戴於頭上,用以消毒辟邪。
農曆五月五日,古時亦稱「惡月惡日」,先秦以來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日子,故世俗要懸「天中五瑞」以辟邪驅瘟和逢凶化吉。這「天中五瑞」指的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石榴花的根部可驅蟲;蒜頭有着濃烈的氣味,懸於門外據說亦有驅瘟辟邪之效;菖蒲被認為是「天中五瑞」之首,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插在門口可以辟邪,故有「蒲劍斬千邪」之說;而艾草則代表「百福」,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種可以治療疾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以使身體健康。
1302ph013
古時人們對驅瘟辟邪的重視與當時醫藥衞生的情況有着密切的關係
「五色旗意味」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五色旗意味 在 吳建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五色旗意味 在 簡余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五色旗意味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五色旗意味 在 [問卦] 說五色旗比青天白日滿地紅好看的審美觀? - 看板historia 的評價
- 關於五色旗意味 在 171206 藏傳密宗五色旗vs 道教五色令旗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五色旗意味 在 中華民國五色旗的評價費用和推薦,FACEBOOK - 教育學習 ... 的評價
- 關於五色旗意味 在 中華民國第一面國旗五色旗,是怎麼被青天白日滿地紅取代的? 的評價
- 關於五色旗意味 在 Re: [請益] 五色旗的由來? - 看板historia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五色旗意味 在 Re: [請益] 五色旗的由來? | PTT 問答 的評價
- 關於五色旗意味 在 Fw: [問卦] 說五色旗比青天白日滿地紅好看的審美觀? 的評價
五色旗意味 在 簡余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本週尖尾再談國旗與國家!好多國家換過國旗,真不知藍營人士不見世面或是曲直不分?除了被監院發文,尖尾也曾在2010年10月中旬,曾與陳亭妃立委及簡余晏議員一起,到監察院去檢舉當時的行政院長吳敦義「侮辱國旗」呢!請見週記《意猶未盡話「國旗」》
“阿富汗在20世紀的百年間更換了17次國旗,其中有3次還是發生在一年內。不只阿富汗,在20世紀全球有四分之三的國家都曾更換過國旗,聯合國席次勢必大爆炸。進入二十一世紀到目前,又有25國「易幟」!
其中緬甸的國旗在2010年下架一面酷似「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改用一個完全不同的新設計,好像在示範給台灣看?即使不必「人云亦云」,但李筱峰教授早已指出,中華民國在1912年創立時的國旗乃是「紅黃藍白黑五色旗」,反而那面「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是中國國民黨於1924年6月在廣州擅自決議更改的,把該黨黨徽硬嵌在旗子左上角。所以如果更改國旗等於消滅國家,那麽消滅中華民國的元凶正是中國國民黨,不是嗎?”
“你絕對想不到,與監察院的這兩次「接戰」,影響了尖尾的後半輩子。對監察院自失立場、成了黨國幫凶,一度更加強化尖尾「廢除考、監兩院」的既有想法,主張回復三權分立制。但,就在2016年洪秀柱舊事重提,得意洋洋地搬出當年在立法院與總統府秘書長的對罵,讓尖尾想起其後被監察院「教訓」,於是認真翻開《憲法》與《監察法》,想要知道「深自檢討反省」這種有侮辱意味的懲戒方式合不合法,這才意外發現監察權對公務員的糾舉彈劾,竟然完全適用於「恐龍法官」,終於讓渴望「司法改革」的尖尾,對監察權產生了「相見恨晚」的期待,決定「以身相許」,擔任起監委。
回首這段與監察院的「恩怨情仇」,心中不禁興起一陣「報老鼠冤」的快感。唉,人非聖賢嘛!”
#藍營配備神奇硬坳大法
#敬請分享陳師孟尖尾週記
https://pointedpigtail.blogspot.com/2019/11/blog-post_30.html
五色旗意味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意猶未盡話「國旗」〉
作者:陳師孟老師
上一篇週記是回憶尖尾於2002年尚在總統府秘書長任內,因為認同國策顧問金美齡對「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令人倒胃口」的說法,遭到立法院與監察院接棒追究查辦的經過,最後監察院不敢彈劾尖尾、又不願無功而返,於是通過一份調查報告要尖尾「深自檢討反省」。該報告不只充斥黨國遺緒,而且邏輯荒誕、濫用法條,硬拗國旗不但「代表」國家、也「等於」國家。尖尾當時曾反駁:總統代表國家,但如果也等同於國家,陳水扁總統就等於中華民國囉,那麽藍營上上下下對阿扁「一天照三頓」謾罵,難道是和中華民國有什麽深仇大恨嗎?那時民進黨首次執政,但一方面立法院是中國國民黨絕對多數,另一方面監察院也是前朝的委員全盤照收,是道地的朝小野大之局,所以尖尾當然有理說不清。
如果依照那時的監委大人所見,國旗等於國家,不可以更改,那麽阿富汗在20世紀的百年間更換了17次國旗,其中有3次還是發生在一年內,則該國每更換一次國旗,在聯合國就可以增加一個席次。不只阿富汗,在20世紀全球有四分之三的國家都曾更換過國旗,聯合國席次勢必大爆炸。進入二十一世紀到目前,又有25國「易幟」,包括非洲的剛果、馬拉威等、南美的巴拉圭、委內瑞拉等、東歐的喬治亞、白俄羅斯等、南歐的聖馬利諾、 塞浦路斯等、中東的伊拉克、巴林等、以及亞洲的南韓、蒙古、泰國等;其中緬甸的國旗在2010年下架一面酷似「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改用一個完全不同的新設計,好像在示範給台灣看?即使不必「人云亦云」,但李筱峰教授早已指出,中華民國在1912年創立時的國旗乃是「紅黃藍白黑五色旗」,反而那面「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是中國國民黨於1924年6月在廣州擅自決議更改的,把該黨黨徽硬嵌在旗子左上角。所以如果更改國旗等於消滅國家,那麽消滅中華民國的元凶正是中國國民黨,不是嗎?
上週週記寫完之後,有朋友來信提醒尖尾涉入的另一件「國旗事件」:原來在2010年10月中旬,尖尾曾與陳亭妃立委及簡余晏議員一起,到監察院去檢舉當時的行政院長吳敦義「侮辱國旗」。因為稍早桃園開南大學舉辦「2010年亞洲大學男子籃球錦標賽」,正值台灣隊與中國隊比賽時,在場有學生展示國旗被裁判長制止,其後陳亭妃立委就此事質詢吳敦義,吳竟以「有人故意拿一面旗子引起糾紛」回復,不但未譴責裁判長、反而歸咎於學生有意鬧事。那時尖尾已經「深自檢討反省」七年多,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大好機會;說「國旗不等於國家」不可以,說國旗是「引起糾紛的一面旗子」就可以嗎?上回尖尾進監察院是被告,這回是原告,難怪照片上看起來「瀟灑」不少。
不出所料,這次馬英九提名的監察委員很快就讓吳敦義「快速通關」。尖尾翻出該案2011年3月王建瑄具名寄來的調查報告裡,沒有彈劾不說、連個「深自檢討反省」都沒有。該報告據稱調閱「立法院網際網路多媒體隨選視訊系統」,發現:
…經詳於檢視當日吳院長答詢的語詞內容、音調、音量、說話速度、語氣等,未談及裁判是否違規,尚不足認定渠有為裁判長護航之情事;復其未逐次以「中華民國國旗」完整表達,惟並無不屑、輕蔑之意,洵難遽認其主客觀上有詆毀國旗、踐踏國家尊嚴。
又不是在招考播音員,「音調、音量、說話速度、語氣」是在講什麽呀?主查本案的劉興盛委員想是很滿意這一段「神來之筆」,連續重複了三次之多。但尖尾覺得很不公平,記得當初尖尾在立法院答覆洪秀柱,發言時的「音調、音量、說話速度、語氣」,事後怎麽沒被拿來檢驗?尖尾說話或許比不上白海豚懂得歪著脖子、輕聲細語的吐氣,但至少幾年前尖尾在主持廣播節目時,也有人誇獎過「聲音很有磁性」(請忍耐一下),怎麽同樣被檢舉「侮辱國旗」,可以用不同的判斷方式?劉監委最起碼也應該要吳院長同樣回答兩個問題才公平:第一、「根據什麽理論,『一面旗子』等於『中華民國國旗』?」第二、「在哪些方面,『禁止展示國旗』不等於『侮辱國旗』?」答不出來?那就回家「深自檢討反省」。
你絕對想不到,與監察院的這兩次「接戰」,影響了尖尾的後半輩子。對監察院自失立場、成了黨國幫凶,一度更加強化尖尾「廢除考、監兩院」的既有想法,主張回復三權分立制。但,就在2016年洪秀柱舊事重提,得意洋洋地搬出當年在立法院與總統府秘書長的對罵,讓尖尾想起其後被監察院「教訓」,於是認真翻開《憲法》與《監察法》,想要知道「深自檢討反省」這種有侮辱意味的懲戒方式合不合法,這才意外發現監察權對公務員的糾舉彈劾,竟然完全適用於「恐龍法官」,終於讓渴望「司法改革」的尖尾,對監察權產生了「相見恨晚」的期待,決定「以身相許」,擔任起監委。
回首這段與監察院的「恩怨情仇」,心中不禁興起一陣「報老鼠冤」的快感。唉,人非聖賢嘛!
五色旗意味 在 171206 藏傳密宗五色旗vs 道教五色令旗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經常會看到成串似萬國旗的五色旗,也常會在鄉野看到宮廟前成排神秘的五色令旗! ... 分別代表東中西北南五個方位;其中,藍色象徵天空、代表東方、意味回歸萬物本質, ... ... <看更多>
五色旗意味 在 [問卦] 說五色旗比青天白日滿地紅好看的審美觀? - 看板historia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XPmZpAE ]
作者: amidha (東岐明)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說五色旗比青天白日滿地紅好看的審美觀?
時間: Thu Oct 14 00:27:25 2021
※ 引述《NARUTO (鳴人)》之銘言:
:
: 青天白日滿地紅
:
: 五色旗
: 五色旗不管怎麼看都很難看
: 就只是五種線條疊在一起而已
: 反觀青天白日滿地紅是不複雜的設計中帶有設計感
: 一看就簡單明瞭
: 其代表的意境也是青天白日滿地紅壓過五色旗
: 看到有些人說五色旗比青天白日滿地紅好看
: 就很想問那些人的審美觀是不是有問題?
簡單講一些青天白日滿地紅背後的歷史由來
最早起源是來自興中會廣州起事的陸皓東設計的青天白日旗,不久陸即為掩護同志犧牲。
然後孫文在成立同盟會後,商討旗幟時,堅持要用此青天白日旗。
許多同盟會員都表反對,因為青天白日旗的設計太像日本國旗,有似類同沿襲。
黃興更是極力反對到底,孫文無法馬上說服眾人,只得暫擱爭議。
再三考慮後,次年孫文提出自行修改過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方案,要求大家同意。
大家拗不過孫文堅持,決定勉強暫訂接受,但實際上多有不服。
所以不久同盟會中意見衝突分裂鬧翻後,大家各搞各的革命,也就各拿各的旗幟。
孫文在廣州黃花崗起事就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兩湖系統武昌起事就用十八星旗。
後來革命成功後,雖然孫文堅持,各省代表還是通過以五色旗作為國旗。
這是因為革命黨人當初是以驅滿興漢為口號,革命旗幟難以團結中國各族(尤其滿蒙)。
可以象徵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原是滿清官旗,可能比較不會刺激非漢族的分離意識。
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或因類似日本國旗而被當海軍旗,十八星旗被當陸軍旗。
民初後來,孫文一直很吃不開,沒太多人支持。
直到一次世界大戰,北洋政府要參戰抗德,孫文趁機反戰而從德國官方弄到不少資金。
憑藉資金,活動海軍及一批議員南下廣東另組政府,才將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立為國旗。
等到後來孫文聯俄容共,又從蘇聯弄到金援軍援政援,建立黨軍準備北伐。
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的紅旗色彩,也能對應蘇聯共產革命的紅旗標誌。
雖然孫文身死,然而老蔣成功掌權後繼續北伐,攻下北京而表面統一中國後,
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也就成為全中國的國旗,其後更成為抗日戰爭中的國旗。
國共內戰失敗後,國府撤來台灣,也就繼續沿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至今。
--
東海岐居 淑世明道 狂知狷行 浪遊混跡
潛心覺靈 顛思覆想 因成緣熟 了塵離幻
東岐明道 https://amidha.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3.7.1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34142451.A.28E.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amidha (111.249.158.36 臺灣), 01/10/2022 12:26:0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