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奉中的「完美」與「誠意」》
圖/文:蔡頌輝
(本文原載於《華傳》第67期,2021年1-3月: https://gointl.org/magazine-67.php#imission)
「在這個特殊時期,我看到好多教會都用Zoom,唱詩的時候就從YouTube挑幾首詩歌,大家跟著唱,簡單得多,不如我們也這樣做。」
歐洲疫情惡化,宣教工場忽然宣布封城,團契同工們在會議中討論接下來線上主日崇拜的安排時,有同工提出上述建議。無疑,他的建議是最簡單、最及時、效果又不錯的方法。從YouTube上所選的敬拜詩歌都是專業的團隊製作的,無論唱功、演奏、錄音、帶領的技巧都比我們自己的弟兄姐妹親自做來得好。不單如此,這樣做還省了我們很多練習、錄製和剪輯的時間。這個講求「方便」的建議若可被採納,那其實講道環節也可以直接在網上找個適合的講道視頻來取代本堂牧者的講道。通常我們請外來的講員還要給講員費,現在不單這個可以省了,而且還能「請」到平時很難請到的「大講員」,他們隨便一篇講道都比很多本堂牧者精彩,那些原本花在預備講道的寶貴時間,還可以用來做更多的個別關懷、推展其它事工,或處理其它平時沒有時間處理的事務。何樂不為?再說反正無論是自己人或別人帶敬拜或講道,參加者都是一樣看屏幕,不是嗎?
不過,這個聽起來非常聰明的建議最後還是被作為牧者的我否決了。我堅持要有自己的敬拜團在鏡頭前帶領敬拜,然後透過預錄或直播的方式帶領參與線上聚會的弟兄姐妹一起敬拜。為什麼?答案很簡單,神子民事奉神應該有什麼樣的態度?我們是看中哪種方法又容易、又好、又省事?還是我們看重那事奉是不是我們自己獻的?
不久前同一個老朋友聊起現在這種許多教會常用的敬拜模式時,他說:「這種能叫帶敬拜嗎?不就是播歌嗎?」我從社交網站上看到,有教會已經把原本帶敬拜的事奉,在線上聚會中改成了「選歌員」。
在繼續討論下去之前需先聲明,我能體恤許多小地方的資源有限。筆者所在的德國,就有許多較小的城鎮,那裡沒有華人牧者、信徒中也沒有音樂人才和設備,連聚會的地方也很受限(在學生宿舍或公寓裡),只有幾個基督徒在勉強維繫著團契生活,有些則透過國外的牧者定時給他們連線查經和禱告。在這些種種條件的限制下,他們使用YouTube播放詩歌作為敬拜,或從網路上播放講道視頻,我完全可以接受。我真心認為科技的發明大大彌補了網路之前的許多牧養上的缺口。然而,那些可以自己做得到的,我認為必須自己做。
科技的發明雖然提供了很多方便,可是人一但不警醒,就很容易濫用,而且扭曲了我們該有的心態。筆者還在宣教神學院教學的時候,就常發現學生大量拷貝網路上的資料當作作業交上來。還有一次,我在批改學生作業的時候,感覺到其中一段文字非常熟悉,於是把文字貼在谷歌上搜尋,結果發現那是我本人在網路發表的文章。學生竟然把老師所寫的東西當作是自己寫的交上來給老師!
尋求「既好又方便」與要求「自身所獻」是兩種不同的事奉心態,兩者的根源在於對完美和誠意的考量。
一、所獻的必須「完美」
無可否認,使用現成的作品比較「完美」,而好的品質的確是事奉者對事奉該有的基本要求。這讓我們直接聯想到舊約聖經中對完美祭物的要求。利未記論到祭祀條例時提到獻祭最基本的條件就是祭物必須是沒有殘疾的(利一3,10,三1,6等)。這要求背後最的神學含義,就是反映出對神完美屬性的尊崇,正如一般被視為概述主題的經文所述:「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利十一45)當亞倫的兩個兒子拿答和亞比戶各拿自己的香爐、盛上火、加上香,向神獻上凡火的時候,神就降火把他們燒滅(利十1~2)。在第二聖殿時期,神透過先知瑪拉基責備當時的祭司,因為他們將瞎眼、瘸腿的、有病的、搶來的獻上為祭。(瑪一8,13)神對此深感恨惡,巴不得有人把殿門關上,不讓他們來獻祭(瑪一10),而且還說要把他們與祭牲的糞一同除掉(瑪二3)。
值得注意的是,聖經所要求的這些祭物都必須是獻祭者從他自己的所有中獻出來的,聖經從來就沒有允許獻祭者以別人的完美祭物取代(注意瑪拉基書對祭司的譴責中也提到了「搶來的」,參一13)。這可以從律法給不同經濟狀況的家庭的要求差別看出來,有人獻牛、獻羊,較窮的人也可以獻斑鳩或雛鴿(參利一14)。換言之,神所要求「最好的」,是獻祭者的能力和所擁有的一切中的最好,而不是和別人比較之下的最好。這一點提醒事奉神的人,在考慮獻得好不好之前,必須先確保那是自己親手獻的。
二、所獻的必須有誠意
獻上一個「完美」的祭,和一個自身所獻的「最好」的祭之間的差別在於誠意。
想像你是一個很會做飯的人,有一天你要請人吃飯,你會不會去超市裡買一些冷藏的現成食品,放進微波爐裡熱一下然後請大家吃呢?除非是非常緊急的情況,大家要趕著吃,或一些重要的材料不足,不然的話,你豈不會盡自己的能力獻出最好的手藝?更何況事奉是做神國的工、敬拜是獻給神呢?
這就是為什麼我堅持每週在自己目前的團契講道。在我到這裡服事之前,團契沒有牧者,弟兄姐妹就從YouTube選視頻來觀看。2017年我來了之後,除非有特約講員(但因為德國很缺華人牧者,所以很少有機會請外來講員),否則我每週都講道,連出差到其它城市或國外,我也提前把講道錄好發給同工屆時播放。這樣做,並不是因為我自認講道比別人好,而是我要求自己每次的事奉都必須「現做的」、新鮮的。疫情下,在線上請講員也比較方便,儘管效果差不多(大家都是對著電視或電腦看視頻),但我還是要求講員必須是現做的。
三、在不完美中求完美
討論至今,相信我們都可清除看出「完美」和「誠意」之間的輕重。如果可以做到既完美又有誠意最好,但那境界既然不容易達到,「誠意」務必是優先考量。不單如此,一個有誠意的事奉,必然會越來越完美。
以我們在疫情下的經驗為例,當德國開始宣布禁足令之後,我和資訊部同工便開始研究線上聚會的進行方式和技術問題。開始的第一週,我們在家裡作直播,但因為網路信號不佳,結果只能傳送歌詞和講道PPT畫面,現場錄像的畫面不動。後來我們商討後決定改用預錄,但是花了很長時間做後製,而且也出現許多狀況和錯誤。我們繼續改進,等到最基本的條件(字幕、聲音、畫面清楚傳達)達到之後,我們開始追求更美、更好的果效和更快速的製作方式。直到最近我們還在改進現場收音問題,尤其是多種不同的樂器同時配搭時,起初產生許多噪音和回音,於是我們為此而添購了新的器材,效果已大幅度提升。可見,當我們堅持「自身所獻」的時候,我們所獻的品質就越來越完美。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採取「方便」而「完美」的方式,我們永遠沒有學到這些技巧,也無法在這個事奉上長進。
筆者認識很多宣教士都是完美主義者,連我自己也是。一般而言,完美主義者給自己和別人增添很多壓力,而且可能帶來事奉團隊上的衝突,尤其在教會的事奉上,由於大家都不是受薪的,有時候還會有人因此而退縮,這些都是筆者親身經歷過的。事奉久了,這種心態也跟著有所調整。至今我仍然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我對於自己的手做出來的東西都有一定要求,不僅僅是在美術上、音樂上、講道上、教學上、講義上,或者甚至只是週報上的排版和標點符號。以前,我會把對自己的要求也加諸在其他同工身上,但如今我已改變,學習從中去欣賞「不完美中的完美」。儘管成品不一定能達到專業的水平,但看見弟兄姐妹背後的心思、努力、代價、配搭,齊心把一件事做好,那些要比成品的完美更美!反之,如果一直使用既方便又完美的方式,會不會導致弟兄姐妹變得更加懶惰而不求長進呢?
願神常常提醒我們,也願每一個服事神的人常保持清醒的思考,知道到底在神眼中何為美。對我而言,我寧願獻一個跟別人相比之下不太「完美」的祭,也不要獻方便的祭。
「主日崇拜前禱告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主日崇拜前禱告文 在 Andrew Cha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主日崇拜前禱告文 在 白嘉莉 Bai Jia L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主日崇拜前禱告文 在 郭岱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主日崇拜前禱告文 在 20220320會前禱告及主日崇拜| By 忠孝神召會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主日崇拜前禱告文 在 【禱告, I PRAY】為持守主日聚會禱告(希伯來書10:25) 的評價
- 關於主日崇拜前禱告文 在 主日領會禱告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和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主日崇拜前禱告文 在 主日領會禱告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和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主日崇拜前禱告文 在 禱告材料-七個釋放禱告|北大真理堂-財團法人基督教台灣信義會 的評價
- 關於主日崇拜前禱告文 在 主日崇拜前禱告文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主日崇拜前禱告文 在 主日崇拜前禱告文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主日崇拜前禱告文 在 白嘉莉 Bai Jia L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轉貼文章自基督教今日報 記者/
林子騫台南市報導〉
白嘉莉分享40年婚姻見證,曾幾度遇瓶頸 母親一句「遇到事情就禱告」受用一生
被譽為「台南美術館三館」、近期甫落成極具現代建築美學和藝術氣息的「安平靈糧堂」,今(17)日首度於主日崇拜啟用,由該教會董國名傳道以座談形式訪問白嘉莉姊妹,現場300座位幾乎坐滿,許多人第一次踏入教會,只為一睹巨星風采。
白嘉莉於會中談到最初信主原由,是外國宣教士傳福音給母親;母親接受耶穌基督成為救主後,也開始帶家中三個小孩上教會,弟弟取名為亞倫,妹妹名為菲比(《腓立比書》諧音),都與聖經有關。
母親時常告訴他們:「遇到事情就禱告。」因此在人生路上,白嘉莉每當不知該怎麼辦時就會禱告,也為她帶來極大的益處。她回憶,年輕時到美國拉斯維加斯看表演,就曾觀察到巨星們在表演前一刻會先禱告再出場,特別令她印象深刻。
然而身為飛行軍官的父親,最初卻對基督信仰十分反彈。年邁時,因摔倒數次傷到腳,無法自由走動,脾氣愈發暴躁;白嘉莉的弟弟去陪伴父親,唸聖經給他聽,也勸父親要心平靜氣,有空讀聖經。
然後弟弟到老家眷村巷口的教會為父親禱告時,該教會牧師得知狀況,便開始來看望白爸爸並為他禱告。白爸爸86歲時終於受洗歸主,那一天,三姊弟都到場歡喜觀禮。神奇的是,父親受洗後身體恢復健康,還時常跟著牧師四處探訪並為人禱告!見證了母親最初一人信主,最終帶來全家得救。
白嘉莉29歲結婚,1977年閃退演藝圈、遠赴印尼,很大的原因是希望能休息、放慢腳步;而「遠走他鄉」是最能遠離豐厚報酬誘惑的方式,自此開啟人生新的篇章。
那時許多人不看好這段婚姻,電視台繼續重播她主持的節目,意思是等她不久後離婚就能繼續回來主持節目。但白嘉莉跌破眾人眼鏡,這段婚姻維持了40年。
然而與尋常人家的婚姻一樣,來自不同背景的兩個人,朝夕相處難免發生摩擦。白嘉莉在會中用了一段時間,深情介紹丈夫黃雙安的背景:從小十分窮苦,6歲隨母親從福州逃難,一路步行到廈門搭船,還遇到大風浪;一路上不論肚子餓或口渴,都只能喝路旁水溝的水撐過,甚至好不容易母親用僅存的錢買了一碗麵,讓他與哥哥分著吃,卻不小心灑落一地,心痛的場景使他難以忘懷。
白手起家打造企業的黃雙安,生活習慣與白嘉莉天差地遠;婚後雙方「原型畢露」,為著許多小事產生爭執。白嘉莉幾度感到「快走不下去了」,打電話給母親,母親說:「妳要禱告,妳原諒他,看看他的好處。」於是白嘉莉學習看丈夫的優點,例如熱心公益就非常加分。
白嘉莉舉實例,有一次夫妻倆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丈夫一氣之下大力摔門走出房間,當下她非常傷心,留在原地流淚禱告:「主啊,怎麼辦?我要馬上離開印尼還是...?」正當她想著「日子還是得過下去」時,丈夫突然返回,一改態度,好聲好氣向她道歉,雙方便馬上和好。白嘉莉回憶,如果她當時沒禱告,很可能就離開印尼,小事情演變為難以收拾的局面。
她引用母親對「忍」字的解釋:這把「刃」不能放在嘴巴,更不能拿在手上,而是放在「心」上,稍微忍一下就過了,正如聖經哥林多前書13:7「愛的真諦」所說,「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2018年10月夫婿黃雙安因肝癌過世,在此之前18年期間,白嘉莉常陪伴他赴美國就醫回診。因病人身體不舒服常影響情緒、波及家人,白嘉莉幾度快無法忍受,打包好行李致電母親,母親都提醒她要先禱告、求上帝幫助夫妻倆;當白嘉莉照做,丈夫都很快道歉並和好。
「我常禱告,求上帝給我智慧、力量、幫助我。如果你有解決不了的事,禱告、聽聽上帝要你怎麼做。我這一路走來很幸運,感謝主,哈利路亞!」
白嘉莉分享,許多人認為「有房、有車」就是幸福,但她深深體會「無病、無憂、無慮」才最幸福。保持愉快和感恩的心與運動,是她維持最佳狀態的秘訣。黃雙安生前也曾說,在世上擁有的一切都是上天給的,什麼也帶不走,所以更沒有必要「比較」。
丈夫兩年前過世時,白嘉莉⼤受打擊,然後想起香港藝人之家幾個月前組織的50人以色列朝聖團,於是試著詢問還可否加入;雖逼近出團時間,仍破例讓她參加。
一路上弟兄姊妹和牧師陪伴著她,一起讀經,也安慰她:「黃雙安已經去天父那邊,妳不用擔心,現在妳要好好想自己未來的路怎麼走。」牧師帶著她一起禱告,讓她頓時內心平靜很多,「不然我很難走出這個陰影。......所以禱告,對我來講,隨時隨地;有困難,當我一個人時也會禱告。...靠著禱告,神給了我們力量,讓我們有勇氣繼續走未來的路。」在親朋好友的鼓勵下,她寄⼼於寫作和彩繪藝術,重啟⼈⽣新旅程。
她壓根兒沒想到,去年能在台灣舉辦四場畫展,也表示今年很榮幸能走進安平靈糧堂,分享自己人生的路,「很奇妙,真的...有這機會在教會把我過去的點點滴滴,跟大家分享。」
主日崇拜前禱告文 在 郭岱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南京妹楊羽霓「選擇順服,成為祝福」
「這是講台,不是舞台」站上藝之星教會禮拜天,主日崇拜的講堂,「南京妹」楊羽霓褪去通告藝人的身分站在台上,以大衛牧區區長的身分跟大家傳道,她謙虛地說比起資深的傳道,做一樣的事工,覺得仍不配,不過神教導,即使只有1000兩,也別僅掘開地土藏起來,因為「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要透過傳講,發揮「五餅二魚」的效用。
7年前,楊羽霓因為同是大嫂團的洪百榕一個邀請,參與了福音茶會,加入藝人團契。「 2012 年 4 月,百榕師母看到我,匆忙回頭一個邀約、把地址告訴我,邀我參與福音茶會」楊一口答應,當天決志,並上了新生命課程後受洗,短短2個月,成為新造的人。
但「選擇」是她的一大課題。她問會眾,「您要當一個蒙福或者不蒙福的人?」這個問題不像是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做的選擇「你等下想吃什麼?」這個選擇倒不會浪費別人的時間,但有些選擇,可能會影響自己或別人的生命。
楊羽霓是獨生女,一位來自中國江蘇的南京姑娘,她說小時候是父母順服她,嫁為人妻後,是先生順服她,她曾經拒絕當小組長,並且對傳道達民哥的諸多「規定」頗有抱怨,甚至有次怒掛達民哥電話,逐一打電話跟弟兄姊妹發牢騷,「真的不想幹了!」,尋求同溫層的安慰。
楊羽霓回憶當時有一通「關鍵電話」,一名也是教會的弟兄姊妹,主動打來聽她抱怨 10 分鐘後,又噼哩啪啦,再嘮叨了 40 分鐘,內容全是對方的負能量和情緒垃圾,聽到後來,楊感覺彷彿「吃了十塊滷肉」般噁心與不舒服,忽然有個聲音對她說:「妳還要繼續打電話跟人抱怨嗎?」
後來,她「選擇」順服,她決定不當那個「不斷抱怨」的人,全然地順服於神。楊羽霓回憶最近一次禱告會,唱了一首詩歌《成為祝福》,同樣是教會區長的史黛西,手搭在楊的肩膀上說「妳以前是個不順服的人⋯」,接著兩人一起流淚。
楊羽霓分享聖經「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 晝夜思想, 這人便為有福!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 按時候結果子, 葉子也不枯乾。 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詩篇 1:2-3) 文眼在「栽」,將自己種植於活水泉源旁,要有根基,就要穩定聚會、靈修、並委身服事。
我們不僅要選擇當一個蒙福的人,更要接受呼召,當一個令人蒙福的人。委身教會不僅是自己蒙福,更叫愛神的人得益處。「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 8:28)
以下分享「三不一要」原則:(詩篇1章)
1.「不」從惡人的計謀:心中所思所想是否屬神?例如動怒殺人(創世紀4:5-8),或動淫念。(馬太福音5:28)
2.「不」站罪人的道路:走屬神的道路,抵擋身上的誘惑。屬世的主流告訴我們要同居、婚前性行為,但這些都不屬神。一位女演員,曾經有機會獲得一個媽祖的角色,她在經濟有缺乏的狀況,拒絕了這個演出。
3.「不」坐褻慢人的座位:注意交友狀況。當有一群人圍坐聊天,在談誰誰誰得罪我,你需要坐進他們當中傾吐垃圾嗎?(羅馬書16:17-18)
4.「要」喜愛耶和華的律法(詩篇1:3)
如同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結果,樹葉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
栽:要有根基。聚會、靈修、委身服事。
#順服 #楊羽霓
南京妹楊羽霓
阿建老師&楊羽霓和Peter的家
主日崇拜前禱告文 在 【禱告, I PRAY】為持守主日聚會禱告(希伯來書10:25) 的推薦與評價
向神承認,我們會被世上其他事物吸引,以致於不想參加 主日崇拜 。(把無法參加聚會的原因告訴神...)【更多的 禱告, I PRAY】http://bit.ly/2RLcQVT【歡迎 ... ... <看更多>
主日崇拜前禱告文 在 禱告材料-七個釋放禱告|北大真理堂-財團法人基督教台灣信義會 的推薦與評價
懇求主赦免我的罪,並且使我有力量、有信心完全地棄絕牠們。從今以後,我只敬拜獨一的真神,單單事奉祢(馬太福音四:10)。奉耶穌基督的 ... ... <看更多>
主日崇拜前禱告文 在 20220320會前禱告及主日崇拜| By 忠孝神召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20220320會 前禱告 及 主日崇拜. 洪美羣and 3 others. 538 Views · 4 · · . More from 忠孝神召會. 1:13:58. 20230329經歷神 禱告 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