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子沒寫臉書,因為心情不佳,而今天是311,我的日本友人也心情不好,卻依舊帶著感恩的心在網路上打聲招呼,不外乎謝謝台灣在311的友善。我老實告訴她,前些日子兩位業界重量級長輩剛離世,除了必要的稿件,我盡量讓自己遠離電腦,重新翻閱兩位前輩的著作,有許多感慨,也再次隨著他們的介紹,吃了數家小館子。
「要惜福啊!至少你還能循著他們的足跡去吃吃喝喝,但福島的倖存者,就算想嘗嘗曾經的福島味,現在也接近不可能。」
說得也是,能以食物緬懷,就是種幸福。翻著舊資料,當我自義大利回到台灣後,第一位協助我在媒體上對談慢食的是韓良露女士,第一位邀請我做醬油品嘗會的人也是她,當時我和林祺豐師傅合作,我講台灣醬油論述,他用五款醬油設計了一系列有趣的菜,這份菜單,現在看來依舊精采。
於是我和祺豐聯繫,聊著是否再度合作,開一系列台菜講座。他對此頗有興趣,我建議第一堂課,我們再度用醬油做主題,原因無他,為了曾經發生在南村落的種種,於是在籌畫期間,我先公佈此份2008年的菜單,作為宣告,也作為懷念。
菜單:
五味原蔭(前菜食蔬)
酸【永蔭蕃茄】(永興蔭油)
甜【黑龍蒡絲】(黑龍蔭油)
苦【瑞春白玉】(瑞春蔭油)
辣【丸辣泡菜】(丸莊蔭油)
鹹【蔭泉涼筍】(喜樂之泉蔭油)
蔭五葷(開胃冷盤)
蔭蒜茸刺蝦 (黑龍蔭油)
酸薑醋透抽 (丸莊蔭油)
白切土雞絲 (喜樂之泉蔭油)
蔭露滷蹄膀(瑞春蔭油)
蔭漬馬蹄蛤(永興蔭油)
合中飲 台中霧峰 唯一純米吟釀
鹹海味
蔭豆豉煨苑港白北魚佐青蔥醬時蔬
【瑞春蔭油 瑞春烏豆豉】
主食
蔭油石岡紅麴豆乳滷五花大肉配毛苔酥拌鴨耕米飯
【黑龍蔭油 黑龍蔭油膏 黑龍紅燒滷肉醬】
餐中飲 台中后里 古法紅葡萄露
巧食
燒酎甘露炙東勢黃牛舌沾蔭油麻醬汁襯燙原生黑豆芽
【霧峰農會38度燒酎 丸莊蔭油 丸莊蔭油膏】
紮肚
煎油蔥蒲仔粿佐喜樂之泉襯清拌苑港吻仔魚帶芽
【喜樂之泉蔭油 喜樂之泉蔭油膏】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年初一,不少人選擇吃素,老式家庭會在年三十晚先煮好一大煲齋作過年之用。 不要小看這個素菜,其實需要很多不同材料。我以前煮的南乳粗齋並非全素,因用了清雞湯及蠔油,現已改用菇粉及台灣黑豆膏調味。 菇粉成分可以是牛肝菌、秀珍菇、冬菇、姬松茸、羊肚菌及其他菇菌等,屬添味劑一種,比味精或含化學劑的調味料健康...
丸莊 蔭油膏 在 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保師傅焢肉滷肉123
曾秀保保師傅昨天在中廣超級美食家中,回答南投等想做小吃等聽眾朋友,有關焢肉與滷肉的提問,公布了保師傅拍胸脯保證,包你好吃又會賺錢的專業版十八招焢肉+滷肉做法。
焢肉黃金比例一二三:
豬皮一公斤、
脖子肉兩公斤(座頭肉帶皮)、
五花肉三公斤(厚度不要超過五公分,否則太肥)。
一,三種肉入水煮一小時,撈出蓋濕布,不燙手時再切(不要拿去冰哦,冰過的肉會黏刀)
二,五花肉,脖子肉切絲,豬皮切比青豆大一點的丁。
三,切五花肉從邊邊不規則開始切,切到中間約一公斤,留出六至七公分寬,即是焢肉,亦是扣肉的寬度。
四,取醬油塗抹焢肉有皮的那一面,平底鍋燒熱炸油(油不必多,油高兩公分),炸皮至起泡即可
五,焢肉切一公分厚片,亦可切成東坡肉規格的三公分小塊。
六,生豬油兩公斤請肉攤切成兩公分見方,再榨成豬油。
七,蔥五枝拍一拍,薑兩小塊拍一拍,大蒜帶皮二十四粒拍裂,紅蔥頭一斤切片,蝦米一百二十克(泡水三分鐘瀝乾)
八,取炸好的豬油先炸紅蔥頭成油蔥酥,再把蔥薑蒜放入炸油中炸香瀝出,最後炸蝦米至香,再用菜刀剁成米粒大小。
九,味全花瓜玻璃瓶大瓶的一瓶,倒汁留用,花瓜剁成比青豆仁小一點。
十,豬油兩碗炒香肉絲與豬皮丁,炒約五,六分鐘,放蔥薑蒜與三個八角,油蔥酥,蝦米,花瓜、豬油渣等,全都放下去炒兩分鐘,
聞到逼人香氣,倒入米酒兩碗,龜甲萬醬油三百克,丸莊蔭油膏四百克,(醬油與油膏可預留三分之一,最後再斟酌使用)炒約四分鐘,讓醬肉辛香料結合。(噴香關鍵是炒炒炒,不能忘記)
十一,五香粉不必多,半大匙多一點即可,再撒點兒白胡椒粉。
十二,煮肉的湯倒入,淹過所有材料約三至四公分高。
十三,保師傅很堅持小吃一定要加一點兒味精,一咪咪哦!冰糖半碗(所有調味均可視個人喜好而酌量增減)。
十四,若色不豔可加少許醬色或老抽一大匙。若全用醬油滷肉,色不美,亦太鹹。
十五,你喜歡的大腸頭,油豆腐,滷蛋,豬尾巴等等這個時候也可以放進去,大腸頭洗淨,水煮五十分鐘,油豆腐用熱水汆燙去油。
十六,焢肉容易在滷鍋中迷失(就是滷到最後找不到,撈不出啦),所以去五金行買竹篦,外觀是編成粗網狀的竹片子,壓在所有材料上面,再放焢肉,最後在肉上面再壓一個盤子,把焢肉壓進滷汁裡。
十七,開大火見沸,轉小火,加鍋蓋,燉煮八十分鐘,見汁濃稠發亮,試味調整即可。
十八,每天焢好肉,先預留兩至三滷汁,隔天滷新肉時再加下去,好味道添新續舊,就能永遠保持下去。保師傅說,這是她母親,也是我婆婆在他小時候做生意的配方,焢肉靠老滷傳宗接代。
#吃美食也要長知識
#中廣線上聽app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丸莊 蔭油膏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年初一,不少人選擇吃素,老式家庭會在年三十晚先煮好一大煲齋作過年之用。
不要小看這個素菜,其實需要很多不同材料。我以前煮的南乳粗齋並非全素,因用了清雞湯及蠔油,現已改用菇粉及台灣黑豆膏調味。
菇粉成分可以是牛肝菌、秀珍菇、冬菇、姬松茸、羊肚菌及其他菇菌等,屬添味劑一種,比味精或含化學劑的調味料健康。煮齋菜材料,包括南乳、黃芽白、冬菇及粉絲,尤其喜歡豆腐卜、生筋、雲耳及木耳。其他的可隨意加減。如預先把齋先煮好,記得吃前才放入生菜、荷蘭豆、發菜及粉絲,這樣蔬菜青綠,發菜和粉絲夠爽口呢。
材料:
1.黃芽白 160克
2.中國生菜 200克
3.荷蘭豆 30克
4.發菜 15克(乾計)
5.枝竹 1支
6.冬菇 30克
7.豆腐卜 50克
8.生筋 8個(半袋)
9.素雞 1條
10.雲耳 10克
11.木耳 20克
12.全綠豆粉絲 50克(1小包)
13.中型厚身冬菇 20克
14.薑 2厚片
15.蒜頭 2粒(拍扁)
16.台灣丸莊黑豆蔭油膏 1茶匙
17.油 共3湯匙 (炒菜及爆南乳)
醃冬菇材料:
1.薑汁 1/2茶匙
2.鹽 少許
3.糖 少許
4.生粉水 1/4茶匙生粉+1茶匙冬菇水
5.油 1/2茶匙
煮冬菇材料:
1.菇粉 1/2茶匙
2.冬菇水 1杯
3.麻油 1/2茶匙
南乳醬材料:
1.南乳 70克
2.紹酒 1湯匙
3.油 1/2湯匙
煮齋材料:
1.菇粉 2茶匙
2.水 1 1/2杯
煮粉絲材料:
1.菇粉 1茶匙
2.水 3/4杯
3.麻油 1茶匙
最後煮齋材料:
1.水 1/4杯
2.菇粉 1茶匙
做法:
1.用大碗水浸發菜5分鐘,倒去水。用油1湯匙撈勻發菜,等5分鐘。再用水浸發菜,見當中雜質浮起,倒去水。重複浸水3次,揸乾水待用。
2.枝竹、豆腐卜及生筋一起汆水2分鐘,揸乾水及油。
3.荷蘭豆撕去兩旁的筋,洗淨。
4.用一小鍋煲1杯水,加入一茶匙油及一片薑。灼荷蘭豆30秒,取出後立刻放入冰水10分鐘,然後放入筲箕,待用。
5.木耳、雲耳浸水,沖洗泥沙,再洗淨。切走木耳中間硬的部份,切成跟雲耳同大小。
6.豆腐卜一開二。
7.用滾刀方式切素雞成件。
8.枝竹切成長條。
9.冬菇切去菇蒂,用水浸冬菇2小時,留冬菇水。醃冬菇30分鐘。
10.將南乳搓爛,下酒及油,攪勻。
11.用足夠水浸粉絲,然後粉絲剪成兩段。
12.切去黃芽白的最底硬部分約2公分,洗菜後切成7公分長,放入筲箕盡量瀝水。
13.唐生菜切走綠色葉的部分,用剪刀修兩邊葉,洗淨放入筲箕瀝水。
14.小煲倒入冬菇水、菇粉、麻油,煮滾,放入冬菇,用小火燜45分鐘。
15.燒熱鑊,下1湯匙油及1塊薑片,放入黃芽白,爆香,灒酒後炒1 1/2分鐘,放入大煲備用。
16.燒熱鑊,下1/2湯匙油,炒生菜20秒,拿出。
17.燒熱鑊,下1/2湯匙油,爆雲耳、木耳半分鐘,轉入大煲,備用。
18.燒熱鑊,下1湯匙油、1塊薑片、蒜頭,聞到蒜頭香時放入南乳醬,炒醬45秒,轉入大煲。
19.材料放入大煲後,加入水及菇粉,用中火煮滾。
20.放入冬菇、豆腐卜、素雞、生筋、枝竹,加上蓋,中火煮5分數。
21.在大煲放入發菜,加蓋煮2分鐘。
22.臨上菜前,用一小煲,放入水、菇粉及麻油,中火煮滾後放入粉絲煮2分鐘。粉絲倒入大煲,將各種材料撈勻,放入荷蘭豆及黑豆蔭油膏,再撈勻。
23.最後下生菜,撈勻,加蓋,煮1分鐘,上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oZBdxzRFK4/hqdefault.jpg)
丸莊 蔭油膏 在 9號Bento - 丸莊松級黑豆蔭油膏...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丸莊 松級黑豆蔭油膏雲林西螺是生產醬油、醬油膏著名的生產地,因為父母 ... 號Bento所使用的丸莊松級蔭油膏,採嚴選黑豆原料,依循古法純釀之傳統口味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