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船發言人周志明否認有680元只給380元的情況,可能外界有誤解。
但熟練技術員工準備跳槽別家海運公司,成為台船內部話題,人才流失,讓老台船人看在眼裡,非常憂慮。
龍德也因接下中科院慧龍小潛艦案,把台船退休高階主管都請去上班,外面廠商待遇比台船多1萬元或1萬5000元,台船員工就挖走了。台船新進人員要當半年訓練生,薪水很少,有些人待不住,有的考上中鋼馬上走人,台船成了中鋼訓練所,人才青黃不接,又被頻頻挖角。
#會員 #台船
「中鋼主管薪水」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中鋼主管薪水 在 聯合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中鋼主管薪水 在 tivo168 的投資理財EXCEL應用教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中鋼主管薪水 在 tivo168 的投資理財EXCEL應用教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鋼主管薪水 在 Re: [閒談] 為什麼大家那麼推中鋼- 看板Gov_owned 的評價
- 關於中鋼主管薪水 在 最新趨勢觀測站- 中鋼處長薪水的推薦與評價,PTT、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中鋼主管薪水 在 最新趨勢觀測站- 中鋼處長薪水的推薦與評價,PTT、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中鋼主管薪水 在 鋼中薪水員ptt 級[RWPTSQ] 的評價
- 關於中鋼主管薪水 在 中鋼與外商(第3頁)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中鋼主管薪水 在 [轉錄][請益] 中鋼的年薪是不是很高? - PublicServan - MYPTT 的評價
- 關於中鋼主管薪水 在 中鋼主管薪水、中鋼薪資查詢、中鋼技術員年薪在PTT、社群 ... 的評價
- 關於中鋼主管薪水 在 [問題] 中鋼子公司與現有工作抉擇 - PTT 問答 的評價
- 關於中鋼主管薪水 在 "這公司"年薪竟贏過台積電! 最新公布"中鋼"薪資中位數222萬 ... 的評價
- 關於中鋼主管薪水 在 [新聞] 碩博士別來中鋼徵才基層年薪50萬起- Tech_Job 的評價
中鋼主管薪水 在 tivo168 的投資理財EXCEL應用教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以報載數字可賺16.3億元的利益來說,中鋼普通股股本1573.49億元,特別股股本3.83億元,估算每股貢獻約0.1元.....
.................................................
獲利撐不住 中鋼要賣台積股
2015-07-21 05:14:37 經濟日報 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
中鋼盤價連跌十個月,獲利拉警報,為此中鋼將處分1.3萬張低成本台積電股票,若全數出清,將賺16億元以上,約當於多出一個月的獲利;處分台積電股票成為中鋼挹注獲利的大補丸。
中鋼去年7月、8月盤價漲1.64%,9至11月平盤,去年12月起至今年9月的盤價,已連十個月下跌,累計跌幅25%,中鋼經營面臨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嚴峻時刻。
相關人士指出,中鋼擁有台積電股票1萬3,027張,每股成本13.7元,考慮全數出清,以台積電昨(20)日收盤價139元估算,中鋼可直接賺進16.3億元的利益,帳上的投資報酬率逾十倍。
中鋼表示,目前台積電股價並不漂亮,從技術線型觀察,台積電的股價在140元以下就有買盤進場,150元左右賣壓就會出現,現在139元的價格顯得太便宜,未來當然希望賣好一點的價錢,如果多漲10元,就可多賺1.3億元。
中鋼財務副總洪源全說,不是非賣台積股票不可,但怎麼賣?要看狀況,一切以創造中鋼最大利益為前提。
近年國際鋼市低迷,但中鋼表現仍相當傑出,去年獲利285億元,淨利率超越南韓、贏過日本,更睥睨大陸所有大鋼廠,勇奪亞洲第一。中鋼人除了調薪以外,從2013年至今年6月,連續30個月都領足額的產銷獎金,約薪水的30%。但這項福利榮景,將在7月畫下休止符。
相關人士說,受到十個月來鋼價只跌不漲影響,7月起產銷獎金恐怕會打折,往後幾個月,可能領不到獎金,多數中鋼人已經有心理準備。一名中階主管說,考驗變得嚴峻,只有更打拚,上下一心把績效提高。
洪源全與行政副總李雄指出,全球鋼市都不好,中鋼今年設定降低成本目標為37億元,前五月已達22.6億元,達成率61%。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068474
中鋼主管薪水 在 tivo168 的投資理財EXCEL應用教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看好景氣 台塑加薪4.5%
2015-06-30 17:53:07 經濟日報 記者潘羿菁╱即時報導
調幅創四年新高 7.4萬名員工受惠 可望激勵企業跟進
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昨(30)日與工會協商調薪,拍板月薪調幅3.5%,再加上6,000元慰勉金,合計調幅4.5%,儘管比工會主張的版本(4%+1萬元慰勉金)少,不過今年月薪調幅創下2012年以來新高,將讓7.4萬名台灣員工受惠。
由於台塑是傳產業龍頭企業,加薪具有指標意義,可望對更多企業起帶動作用。
若用台塑集團員工平均月薪約5萬元估計,每月將會多增加1,720元(1,120元月薪+600元伙食費),而台塑集團也將多負擔12億元的成本。
台塑集團與工會每年都會針對調薪幅度進行協商,第一階段是由工會與公司副總級以上高階主管尋求共識,第二階段才是由王文淵親自與工會協商,每年雙方都要到第二階段才會定案。
台塑集團在2003到2011年間,除了2009年因然金融海嘯沒有加薪,每年調幅都逾4%(月薪+慰勉金),但自2012年開始都低於4%,這回調整幅度較大,顯示今年台塑集團相當看好四寶營運。
而今年會特別提到伙食費,主要是財政部將伙食津貼所得稅免稅額,從1,800元調高至2,400元,多出的600元納入台塑集團調薪額度。
原先台塑集團總管理處提出3.25%+3,000元慰勉金,合計為3.76%幅度,僅較去年微增,總管理處表示,主要是台灣20家石化業界的今年平均薪資調幅約在2.47%,比去年度的2.44%,僅增加0.03個百分點,所以台塑集團也不要跟業界差太多。
但工會認為,今年台塑四寶業績不錯,又以台塑化特別亮眼,光是5月三套烯烴系統全能生產,稼動率達到100%,搭配汽油煉製價差空間不錯,單月獲利就超過110億元。
王文淵認為,今年度石化景氣確實比去年好一點,台塑四寶獲利也不差,因此裁示多增加額度,不僅是照顧員工,也感謝同仁的辛勞。最後雙方敲定為月薪調幅為3.5%,外加6,000元慰勉金。工會表示,今年加薪幅度雖然沒有達到工會建議版本,但可以感受到公司的誠意,尚屬滿意。
科技廠指標 力旺調逾30%
科技廠商去年繳出不錯的獲利成績單,今年普遍加薪3%至5%,以面對大陸同業搶才壓力大的IC設計廠加薪幅度較高,例如矽智財廠力旺加薪最高幅度超過三成,成為科技廠商今年加薪的指標廠。
台積電表示,4月已完成年度調薪計畫,調幅約3%。聯電、日月光及矽品等,也參考物價變動及同業調薪水準,依不同部門及個人績效調薪,日月光已於2、3月調薪,聯電和矽品均在5月調薪,三家公司公布調薪幅度均在3%至5%。
IC設計業年度加薪多在每年的2至3月,聯發科今年維持相同加薪步調,未採取結構性調薪;不過,轉投資電視晶片廠晨星因應員工分紅費用化,有較高調薪幅度,只是未能達到員工期待的三成水準。
另外,力旺考量人才是公司最大資產,時值大陸半導體業積極來台搶人,已於2至3月展開結構性調薪,加薪幅度最高超過三成,為今年IC設計業調薪幅度最高者。大立光已在今年初全面加薪,加薪幅度依個人績效而定。
面板廠友達4月針對非直接員工調薪,7月對直接員工調薪,幅度將高於LCD產業界平均水準。群創則將在8月調薪,幅度依個人績效而定。外界認為,面板業調薪幅度也與其他科技廠相當,在3%至5%。
傳產好大方 最高加薪12%
傳統產業有「薪」情,包括鋼鐵、航空、汽車、百貨零售及房仲業等今年薪資都有1%至12%的調幅,其中鋼鐵龍頭廠中鋼今年平均調幅為3%,調幅為四年來新高。
中鋼表示,整體調幅從2.8%至4.5%,平均調幅3%,換算每人每月平均可多領2,000多元,已從4月1日實施。
至於航空雙雄也有調薪計畫,長榮航董事長張國煒為照顧員工,並跟上國際航空業界薪資水準,今年初長榮航也啟動「結構性調薪」,平均調幅4%至5%,基層人員調幅更大。
華航董事長孫洪祥年初宣誓,今年是華航的「員工年」,年初就已為員工加薪2.5%,漲幅高於去年的1.8%。
車廠部分,裕隆去年通膨未超過2%,並未調整,今年至今尚未決定,但依慣例,調薪機會相當高,員工高度期待。
和泰車每年調薪幅度約2%至3%,去年調2.43%,但今年尚未公布。
台泥與亞泥每年都依績效加薪,以台泥來說,過去業績不錯者,調幅有5%至10%。
永慶房產集團日前宣布,總部行政人員7月起依績效表現加薪,平均調幅約5%,最高可達11%。
微風集團昨(30)日發布徵才訊息表示,各職缺依年資及年度績效評估,最高享有三個月以上年終獎金,員工每年3月、9月各有一次晉升制度,7月固定調薪,最高調薪幅度12%。
【記者/潘羿菁、林政鋒、曾仁凱、邱馨儀、郭及天、何秀玲】
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1026072
中鋼主管薪水 在 鋼中薪水員ptt 級[RWPTSQ] 的推薦與評價
中鋼員級薪水ptt. ... 最新趨勢觀測站中鋼主管薪水、中鋼薪幅表- 求職招募就業資訊站阿話朋友在中鋼長的普普聽他說上次去高雄參加聯誼妹子原本不太想理她中鋼招考電機 ... ... <看更多>
中鋼主管薪水 在 中鋼與外商(第3頁)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中鋼 與外商- 薪水高, ... 若你仔細算中鋼起薪低換句話說是加了那些"紅利"才能夠把年薪拱上破百萬若去外商光 ... 母公司中國鋼鐵擔任主管轉任母公司就會三級跳~~搞清楚 ... <看更多>
中鋼主管薪水 在 Re: [閒談] 為什麼大家那麼推中鋼- 看板Gov_owned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Kuba4ma ()》之銘言:
: 大家推中鋼的理由
: 不外乎 穩定 錢多 福利好 工會給力
: 但是相對的
: 中鋼的環境不是普通的差
: 早上乾淨的車開去上班 下班時車上會有一層厚厚的灰
: 中鋼的加給有分成噪音 粉塵 高溫
: 只要長期待在這三者之一的環境下
: 對身體的傷害真的不容小覷
: 而且有待過中鋼的一定知道
: 中鋼的工安意外就跟薪資一樣 絕對沒有檯面上的那麼少
: 綜合上述的利弊
: 為什麼大家還是那麼推中鋼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都看到中鋼文討論得相當起勁
作為公司一份子看來,當然有些真有些假,都是聽聽就好
不過畢盡招考補人是大事,為了招到我們希望的人才
下面文章就當作夜深時刻,發牢騷看看就好
先分析原文:「為何大家都推中鋼?」
本人拙見,認為有幾個原因
1、 幾乎保證穩留高雄市
無論分不分師級員級,幾乎所有的缺都在小港
少數可以在總部大樓,雖然不一定是爽缺
但最少整天可以穿黃金聖衣,帥氣的上下班
極少數部門的會被分到茄萣啦、甚至北部(為了離岸風電與輕軌)
但基本上94.87%是穩留高雄,員級的話機會更逼近99%
比起國營差不多的薪水,還要填志願分發到各單位
穩留高雄這點我想是很大的誘因
至於面試時會被問到的外派問題
基本上不用太擔心,公司也不會隨便放一個菜鳥跑到國外丟臉
大概等你昇到一定level再來考慮這個問題會比較實際
2、 獎金比起國營,有更大的突破彈性
常說國營年終4.6個月,其實這跟中鋼沒兩樣
板上所知中鋼有賺到一個程度
每個月都有全額約3成本薪的產銷獎金
(其實3成這數字不一定正確,但在這裡點到為止)
0.3 X 12個月=3.6個月,加上年終固定1個月
一樣是4.6個月,中鋼還有激勵獎金、員工酬勞以及不休假獎金之類
國營的枷鎖,也就是「國營」兩字
賺多要被罵肥貓,賺少要被罵浪費納稅錢
油電凍漲、廢核能、電業法修法、遷石化廠等要求
台電中油也不曾哀一聲,苦的也是底下拼命的員工
(為台電中油發聲一下QQ)
雖然真要講,中鋼也是有20%官股的「泛國營」
(20%官股好不好,等等再談)
所以也是要配合政府的無腦政策
但還好並沒有到核四封存,整筆資產變台電呆帳這種程度
總之比起國營,在獎金發放是已經民營化的中鋼的好處
3、 國內市場龍頭,暫時無人可撼
其實這點要當理由有些勉強,會跟我後面提到的有關
早期在保護主義下,政府只允許中鋼一家大煉鋼廠存在
加上環保意識抬頭,再設立高爐的可能性不高
所以應該可以保證近期內中鋼國內龍頭的地位不變
比起油電,中油早被台塑在石化業分一杯羹,台電也即將被電業法解體
當龍頭表示在國內還有一定賺頭,加上中鋼有進70%都是內銷
只是錢會越來越難賺就是了
以上3點,個人認為是大家推薦中鋼的點
其他什麼穩定加薪、準時下班
我想比起類似制度及工作風氣的國營,這兩點並沒有特別之處
或許你問我怎麼沒有提到中鋼沒有真正老闆,所以賺的錢會分給員工這事?
因為就利弊考量之下,我認為這不是件真正的「好事」
賺的錢會分給員工(獎金),是因為規章內有規定
沒有老闆,是因為我們最大股東是政府
官股代表要配合政府的政策,譬如離岸風電、軌道建設等
對公司都是很大的包袱,無論在資產、人力、設備上都是
官股問題稍等再談,以下我想提一下中鋼未來的挑戰
1、 人才斷層、依賴協力廠商嚴重
這點先講,理由無他,就是因為特別重要
以前在二三階建廠招人時(67~73年),是有限制報考年齡的
員級實歲26、師級28、博士級不限(那時候幾乎沒博士)
多一個月你都不能考,那時候公司要你的年輕,而不是技術
技術上那時已經從各界挖角一批技師進來公司教你
(跟現在的領班技師不同,以前的技師等同副課長/工程師)
加上創辦人趙耀東先生說不要怕犯錯,因為大家都不會
所以那時候是有時間慢慢學習的,所有的工作都要自己做
包括像換玻璃這種工令一來,技術員都要自己去換
產線定修,裡面都是中鋼的人,有的還要跨單位支援
後來配合公司政策,於75多年開始將中低層次的工作外包
但基本上還是要帶著廠商做,不然做壞了也慘
慢慢的技術員們也開始老了,體力跟不上,但技術還在
幾乎都將工作放給協力商,自己退居監工的角色
其實這樣還OK,畢竟知道行情在哪,不會被騙得太誇張
但現在進來的新人,根本什麼都不會
進來卻跟老前輩一樣,8成的工作只擔任監工
當然有些單位還是全部自有人力在做的,但數目很少
實際真正自己動手的,少之又少,
有沒有實作過是差很多的,技術成長速度有限
遇上一些稍微貪心點的廠商,被當肥羊宰可能還渾然不知
偏偏,目前有些工作,還真的只有這間廠商會做
自有人力完全不會,難道不會藉機抬價?
好,你說壓制廠商的價格,中鋼還能確保一定利潤
但眾所週知,現在缺工那麼嚴重
年輕人也不想在大熱天下做綁鋼筋、焊接等重活
外頭薪水沒多少的情況下,寧願去7-11吹冷氣
廠商請不到人,再有良心的廠家,也不得不漲價
別忘了還有少子化的現象,只是在勞動市場還沒爆發而已
當然,不是沒有厲害的新進人員
只是依照現在的面試方式,主管們很難挑到想要的人才
外面作冷作的,被丟去開天車
外面開大貨車的,被丟去輪班顧產線
無法延續之前的工作經驗,是目前選人最大的問題
加上前述的年齡限制,目前44~46年次的員級最多
而這些人就是集中在109~111年退休
時間已經不夠了,又沒辦法到能讓發揮新人專長的單位
公司最後有功夫的一批人退休後,公司內還有真正能「實作」的人嗎?
(這還不包括有些進來只想爽、不願學的人)
好,你說公司很注重傳承,但技術層次較高的工作
試問,是看個e-learning,還是知識文件就能學會的嗎?
到時候,中鋼會不會面臨中船當年被廠商綁死的覆轍?
很難說,當然我希望是不要
2、 被台塑越鋼虎視眈眈的市場
表面上,官方說法是希望藉由入股越鋼
達到打進東南亞國協的市場,不用受到關稅減低利潤
加上每年有200萬公噸的提貨權,可以補足高爐大修缺口
乍聽之下,一切都很合理
但其實這就跟1972年尼克森訪華一樣
以為可以拓展紅色中國的市場
卻反過來為40年後的自己找了個最大敵人
這裏先推薦一篇文章,內容可以讓我少打幾個字
https://disp.cc/m/982-7YRa&fr=pnn
上方文章是五年前寫的,到了2019年是這樣:
越鋼目前1、2號高爐,每支都有350萬公噸的產能
是中鋼產量最大的4號高爐125%
而接下來的3號高爐,將是450萬公噸/年
終極目標跟中鋼集團同樣是6支高爐
但產能是3000萬公噸,是中鋼集團的2倍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3146326
加上以台塑這種大小都要通吃的個性
你說台塑會守在東南亞放著國內7成市場不放?我認為沒那麼好心
台塑也不用跟你拼品質,反正產線是中鋼跟JFE的人協助蓋的
產線剛建好設備新穎,品質不會差到哪
我不用賺多少,我賣得比中鋼便宜就好
你一年200萬公噸的提貨權,我照樣給你賺回來
到時候中鋼,還能在國內獨佔鰲頭嗎?
所以我才說上面的第3點,要當理由有點勉強的原因
光以上兩點,我想就足夠對未來的中鋼造成夠大的挑戰
公司高層知道這些事情嗎?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但為什麼事情似乎還是往堪憂的方向走?
因為,現在已經不是趙鐵頭提到的「不要怕犯錯」時代
現在大家都會了,而且在現今高階主管異動那麼頻繁的情況下
稍微做錯點事可能就與升官無緣,吃力不討好的事,能不碰就不碰
何況,就算想處理,官股20%、地方民代、政商壓力等
一兩位高階主管能做什麼?這已經昇華到政治問題了
上面講公司經營方向,可能與高層較有關
對於基層員工來說,因國營時代延續下來的風氣
中鋼缺乏「適當的退場機制」
真的不適任的人,沒犯天條自爆,基本上是趕不掉的
哪天有主管真要下手時,工會也會出來參一腳
(強大的工會,是一把兩面刃,在此不予置評)
公司內整天晃來晃去找人聊天泡茶的人,也不少見
也難怪外面會有
「中鋼很爽啊,整天只要幹麻幹麻,爽領錢還能4點半下班」
這種說法說實在,對某些人還真的是適用的
哪天出現劣幣逐良幣的情況是可以預見的
不過坦白講,沒什麼事情是絕對的
想要進來中鋼的人
沒意外都是想待到退休,而到退休大概都還要25年以上
這25年間會發生什麼事,沒有人曉得
或許哪天各種考量,官股不再是最大股東
來了真正老闆,開始檢討人力
這時越可以被取代的單位,會成為首要下手目標
(譬如上面提到,全部都放給廠商做的工作)
到時候被解編的人力,何去何從?
或許哪天官股還在,但外包費用已高漲到
公司不處理不行的地步
原本監工的角色,突然要變成自己動手
過慣監工日子,還能勝任嗎?
想考中鋼的各位,如果是進來只想過爽日子的
勸你們不要抱有這種想法進來
上述所說的情況會不會成立,我不知道
也正因為永遠無法保證這些事會不會發生
未雨綢繆,積極的學習功夫
本人認為才是長治久安的辦法
或許會想說,我不做也是領一樣的錢,幹嘛要做
當然,這種想法並沒有錯
尤其是現在工作量已經很大量的情況下
很少人會有心思再去精進
我想分享一個,大家可能看過的影片
https://youtu.be/D256JAmaJvc
如果,今天各位,無論是公司同仁,還是將來想加入的人
想要再繼續守護中鋼這個「家」,下一個40年
那麼,我們真的是需要多加努力的
夜深了,說的話有點多,不好意思
最後也希望各位先進能多考慮中鋼啦,考試加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7.139.6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v_owned/M.1555183435.A.CF7.html
應來信要求刪除留言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