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文化的養分,來自故事〉
認識匡寓已經好長一段時間了,雖然鮮少見面,但我們倆都以跑步這項運動為中心寫過不少文章。匡寓書寫的主軸是人物,而我寫的是訓練,主軸不同但皆筆耕不輟。常在網路讀了他的文字之後,心中興起惺惺相惜之感。
長期以來,我個人一直在研究「變強」的元素、理論與訓練法。其中一項結論是:各國的運動強項跟飲食、人種或基因的關係比較小,影響最大的還是各國的文化。
伊索比亞與肯亞人長跑強、牙買加人的短跑強、跟美國人籃球強、歐洲人自行車強一樣,並不是因為他們的飲食特別適合該項運動,或是他們有特別的跑步基因、籃球基因或自行車基因。而是他們的國家對該項運動環境特別友善,有普及的基礎建設、制度化的比賽、培訓體制與職業化的跑者與教練。
以世界知名的短跑選手—博爾特(Usain Bolt)為例,他的爆發力與彈跳力從小就十分驚人,年輕時候就展現出過人的天份,高中時100公尺就能跑進十秒,也是首位200公尺跑進20秒內的青少年選手。以他的爆發力和身高,如果生在美國,在青年時期極有可能就被找去打籃球或美式足球。因為美國的籃球與美式足球的影響力比較大,也有成熟的職業運動,文化根基深厚,資源也較多,說直白一點是,在美國打籃球與美式足球比練短跑有前(錢)途。
博爾特來自全國人口只有三百萬左右的小國牙買加,國家雖小,卻是短跑強國。除了大家熟悉的三項田徑世界紀錄保持人-博爾特之外,男子還有牙買加短跑的第二把交椅-布雷克(Yohan Blake),以及兩屆女子奧運金牌選手弗雷澤(Shelly-Ann Fraser-Pryce)和男子前紀錄保持人鮑爾(Asafa Powell)。
牙買加的短跑培訓和聯賽制度非常完整,長年下來累積了相當深厚的短跑文化。牙買加短跑明星就像美國的職籃、職棒與美式足球明星一樣,常成為企業、商品或政府機關的代言人,社會地位崇高。因為這樣的文化,很容易把具有運動天份的人吸引到短跑領域,這也使得牙買加的短跑人才輩出。
由此可知文化影響單項運動的發展與成就至深,任何一項運動要強盛起來,需要形成深厚且多元的「文化」。我個人認為要使該項運動文化能夠普及與發展,有三項工作很重要:其一是辦比賽;其二是辦教育;其三是寫故事。
沒有優質且層級分明的跑步比賽當領頭羊,其他下游的產業鍊就會很難發展起來。所謂層級分明的比賽是指從國小、國中、高中、大學一直到路跑賽都有專業的賽務人員舉辦高品質的比賽。這種比賽品質的要求,會帶動跑者更認真的面對訓練,後續教育產業也會應運而生。當跑者想在賽場上有更好的表現時,就會去尋求專業的協助,而為了幫助跑者進步,教練也自然會不斷進修與優化自己的訓練系統。當一個國家有了高品質的比賽(舞台),也有愈來愈多的專業教練開始在幫助跑者進步之後,運動員的實力必然跟著向上提升。
然而,在培育跑步文化的過程中還需要一種重要的「養分」—故事—以跑者為主體的故事。比賽和訓練法並無法感動人,唯有故事可以使跑圈的教練、跑者與跑步比賽受到跑圈外(附圖橘圈之外)的關注,甚至影響他們和他們的小孩開始參與跑步這項運動。
要說匡寓是臺灣跑步文化的重要推手,跑圈內應該很少人會有意見。正因為他的採訪、文章和親切的個性,才能讓更多人認識跑步這項運動的本質、意義與價值。
在《我跑,故我在》這本書中,集結了十六位臺灣跑者的故事,有如師如父的傳承故事、有教練跟跑者之間互信互愛的故事、有跑者從低潮中再站起來的重生故事、有馬拉松破全國後繼續為了跑進奧運而努力不懈的勵志故事、也有每天堅持四點多起床練跑後再為家人做早餐的平淡故事,細細讀來,有著許多不同的感動。感動人心的故事會為人帶來力量。
最近,以退休多年的NBA球員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為主角的紀錄片《最後一舞》(The Last Dance)在全世界興起熱潮,為美國的籃球運動注入新的活力。很感謝匡寓為臺灣的跑者紀錄下一幕幕真實故事,那是臺灣這塊土地上跑步文化的重要養分。
如果你正準備閱讀這本書,你會發現裡頭的文字與故事就像是週末早晨的一杯咖啡,你的跑步魂會「被滋養」,你將感到溫暖且充滿能量。
#我跑故我在
--
對這本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博客來上看到目錄和更多介紹:
https://reurl.cc/mn2K0Y
作者本人( 鄭匡寓 )在2020/07/18(六)下午兩點至四點有一場新書分享會,有興趣者可直接到大安森林公園旁的「森林跑站」(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二段60號)參與。
Search
中興國中新生訓練 在 桃園市立中興國中- 其他詳細資訊包含新生訓練流程(共一天 ... 的推薦與評價
其他詳細資訊包含新生訓練流程(共一天半) 請參閱學校首頁,以公告為準喔http://www.chjhs.tyc.edu.tw/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