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李香蘭與原節子》
「不知道你對日本老電影有興趣嗎?」當書商這麼問時,心中莫名感到慚愧,關於喜愛日本電影卻苦於沒有機會,能走入老電影的世界。在這裡,寫了諸多蒼井優、安藤櫻、廣瀨鈴等,為日本電影留下各式「面貌」的女演員,直到看了四方田犬彥所著的《李香蘭與原節子》後,才發現所謂的演員面貌、形象乃至於神話,都只是電影與時事下的符號。
「你還記得紀子當時回她岳母什麼嗎?」在本季紀念阪神大地震25週年的日劇《療愈心中的傷口》第一集中,尾野真千子向一旁的柄本佑搭話,只因電車通過的聲音,蓋過原節子在《東京物語》的台詞。隔天兩人再次於戲院相遇,只因「我還是很在意,那句沒有聽到的台詞。」
有人說原節子不是千面女郎的演技派,但她僅需一部《東京物語》。與原節子生於不同世代的我們來說,對於她的印象,是小津安二郎電影中傾國傾城的微笑,是值得反覆觀看多次,也想聽清楚她說了些什麼的偏執,以及日本民主主義旗手,與傳統貞潔美德的象徵。
然而,卻鮮少人提及,原節子宣揚軍國主義與反猶太主義,以及被稱呼為花瓶演員的過往。
與之相反的,是李香蘭。首次認識這個名字,是在港片《國產凌凌漆》中,周星馳所自彈自唱,名為「李香蘭」的粵語歌,而袁詠儀飾演的則是「漢奸」李香蘭的女兒。如果你搜尋李香蘭這個名字,在諸多內容農場的中國網站中,李香蘭脫離不了漢奸二字,以及欺騙中國人、企圖掩飾日本罪行等藝術以外的批判。當年一首「夜來香」也從原唱,成為鄧麗君的招牌歌曲。
生在中國土地、身有日本血統,卻被電影公司「滿映」當作教化支那人的演員。當後人只記得她的傳奇「中國」生涯,卻僅片面地描述她的處境而非心境,以及改名為山口淑子、闖蕩美國好萊塢的事蹟,息影後從政,積極投入正視日本戰爭責任、隨軍慰安婦問題與巴基斯坦解放戰爭的過往。
在電影的世界,原節子與李香蘭都被當作「政治」下的工具。工具與魁儡不同的是,工具即便有自我意志,仍舊只能被趕著上架。當你以為在《李香蘭與原節子》一書中,能看到的是兩位演員的一生,最後才發現這是一本「電影永遠不會只歸電影」的事實,一如原節子曾說,「終戰之前,我正在拍攝明治時代攻擊英美的故事。本以為戰敗後電影可能會停拍,沒想到公司認為只要把擊潰英美這部分顛倒,重拍成崇拜英美就行了,決定繼續拍攝後讓我很驚訝,沒想到以八月十五日這一天為界,竟可這麼巧妙地轉換,假如作品不過如此,我不禁想『電影到底是什麼』。」
現今日本人心中的原節子神話與李香蘭神話,無論內容或者存在型態都完全不同。一如書中所說,
「她們接受積極涉及與殖民主義、戰爭佔領等事件的主角,藉此建構起自己的神話,與法西斯主義東方主義以及性別政治問題密切相關。」
所謂的「形象」基本上都是被塑造而出,套用現今日本演藝圈也是如此,因為演出的角色與作品而劃上等號、定型。而在早年沒有網路、電視尚未普及的時代,神話之所以為神話,來自於遙不可及下的神秘感。
李香蘭與原節子的存在,也象徵著「性別」的符號與政治語言。黑澤明的《我於青春無悔》,一改原節子的端莊賢淑千金形象,而是一名不滿國家主義的貧農,本片卻遭影評們的無情評價,對此導演只表示,「我想描寫一個貫徹自我的女人。我想,討厭這個設定的人,假如我把主角換成男人,他們應該會閉嘴或者表示讚賞吧。」
李香蘭的代表作《支那之夜》,乃至於好萊塢的日本形象,「侵略者永遠是以男性角色出現,接受者則以女性表現。他們不會暴力對待女性而是以教化的形式成為教育者。日本人在中國人面前表現優良模範,將中國人從混亂和野蠻中救出,讓他們可以和自己一起沐浴在相同次元的文明秩序恩惠下。」
現今日本演藝圈已沒有絕對的「對立」關係,演員們不再是某種類型電影的定型,加上電視與網路的興起,類似於李香蘭與原節子的互補,似乎也難再有其二。
「李香蘭具備原節子所沒有的,是誘人的媚態以及音樂帶來的陶醉之美、東亞式恭順和精彩轉變。對人生和世界懷抱無窮好奇心,同時對於變身也有極具野心的慾望。她飾演的角色,也總是獨立於家庭、學校系統的故事以外。是不需要依賴家人有能力自立生活的女性,以及被調教者。
原節子有而李香蘭缺少的,是神聖氣質、靚定的身體,歐洲式的不寬容,對教育的熱情。基本教義式的態度和不喜與他人接觸的特質。是教育者,位居高處俯身對身居低處的女孩,投以慈愛微笑的形象。」
讀《李香蘭與原節子》,是即便對於兩人一無所知的讀者,也能享受其中的滿滿知識量,之於想研究的人來說,更是一部論文、史詩等級的工具書。
博客來限時專案 http://bit.ly/2UBKsXo
讀冊生活 http://bit.ly/2OS4WHJ
誠品網路書店 http://bit.ly/39mzk4J
中國傳統性別定型 在 CharMing的投幣式置物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讀《#李香蘭與原節子》
「不知道你對日本老電影有興趣嗎?」當書商這麼問時,心中莫名感到慚愧,關於喜愛日本電影卻苦於沒有機會,能走入老電影的世界。在這裡,寫了諸多蒼井優、安藤櫻、廣瀨鈴等,為日本電影留下各式「面貌」的女演員,直到看了四方田犬彥所著的《李香蘭與原節子》後,才發現所謂的演員面貌、形象乃至於神話,都只是電影與時事下的符號。
「你還記得紀子當時回她岳母什麼嗎?」在本季紀念阪神大地震25週年的日劇《療愈心中的傷口》第一集中,尾野真千子向一旁的柄本佑搭話,只因電車通過的聲音,蓋過原節子在《東京物語》的台詞。隔天兩人再次於戲院相遇,只因「我還是很在意,那句沒有聽到的台詞。」
有人說原節子不是千面女郎的演技派,但她僅需一部《東京物語》。與原節子生於不同世代的我們來說,對於她的印象,是小津安二郎電影中傾國傾城的微笑,是值得反覆觀看多次,也想聽清楚她說了些什麼的偏執,以及日本民主主義旗手,與傳統貞潔美德的象徵。
然而,卻鮮少人提及,原節子宣揚軍國主義與反猶太主義,以及被稱呼為花瓶演員的過往。
與之相反的,是李香蘭。首次認識這個名字,是在港片《國產凌凌漆》中,周星馳所自彈自唱,名為「李香蘭」的粵語歌,而袁詠儀飾演的則是「漢奸」李香蘭的女兒。如果你搜尋李香蘭這個名字,在諸多內容農場的中國網站中,李香蘭脫離不了漢奸二字,以及欺騙中國人、企圖掩飾日本罪行等藝術以外的批判。當年一首「夜來香」也從原唱,成為鄧麗君的招牌歌曲。
生在中國土地、身有日本血統,卻被電影公司「滿映」當作教化支那人的演員。當後人只記得她的傳奇「中國」生涯,卻僅片面地描述她的處境而非心境,以及改名為山口淑子、闖蕩美國好萊塢的事蹟,息影後從政,積極投入正視日本戰爭責任、隨軍慰安婦問題與巴基斯坦解放戰爭的過往。
在電影的世界,原節子與李香蘭都被當作「政治」下的工具。工具與魁儡不同的是,工具即便有自我意志,仍舊只能被趕著上架。當你以為在《李香蘭與原節子》一書中,能看到的是兩位演員的一生,最後才發現這是一本「電影永遠不會只歸電影」的事實,一如原節子曾說,「終戰之前,我正在拍攝明治時代攻擊英美的故事。本以為戰敗後電影可能會停拍,沒想到公司認為只要把擊潰英美這部分顛倒,重拍成崇拜英美就行了,決定繼續拍攝後讓我很驚訝,沒想到以八月十五日這一天為界,竟可這麼巧妙地轉換,假如作品不過如此,我不禁想『電影到底是什麼』。」
現今日本人心中的原節子神話與李香蘭神話,無論內容或者存在型態都完全不同。一如書中所說,
「她們接受積極涉及與殖民主義、戰爭佔領等事件的主角,藉此建構起自己的神話,與法西斯主義東方主義以及性別政治問題密切相關。」
所謂的「形象」基本上都是被塑造而出,套用現今日本演藝圈也是如此,因為演出的角色與作品而劃上等號、定型。而在早年沒有網路、電視尚未普及的時代,神話之所以為神話,來自於遙不可及下的神秘感。
李香蘭與原節子的存在,也象徵著「性別」的符號與政治語言。黑澤明的《我於青春無悔》,一改原節子的端莊賢淑千金形象,而是一名不滿國家主義的貧農,本片卻遭影評們的無情評價,對此導演只表示,「我想描寫一個貫徹自我的女人。我想,討厭這個設定的人,假如我把主角換成男人,他們應該會閉嘴或者表示讚賞吧。」
李香蘭的代表作《支那之夜》,乃至於好萊塢的日本形象,「侵略者永遠是以男性角色出現,接受者則以女性表現。他們不會暴力對待女性而是以教化的形式成為教育者。日本人在中國人面前表現優良模範,將中國人從混亂和野蠻中救出,讓他們可以和自己一起沐浴在相同次元的文明秩序恩惠下。」
現今日本演藝圈已沒有絕對的「對立」關係,演員們不再是某種類型電影的定型,加上電視與網路的興起,類似於李香蘭與原節子的互補,似乎也難再有其二。
「李香蘭具備原節子所沒有的,是誘人的媚態以及音樂帶來的陶醉之美、東亞式恭順和精彩轉變。對人生和世界懷抱無窮好奇心,同時對於變身也有極具野心的慾望。她飾演的角色,也總是獨立於家庭、學校系統的故事以外。是不需要依賴家人有能力自立生活的女性,以及被調教者。
原節子有而李香蘭缺少的,是神聖氣質、靚定的身體,歐洲式的不寬容,對教育的熱情。基本教義式的態度和不喜與他人接觸的特質。是教育者,位居高處俯身對身居低處的女孩,投以慈愛微笑的形象。」
讀《李香蘭與原節子》,是即便對於兩人一無所知的讀者,也能享受其中的滿滿知識量,之於想研究的人來說,更是一部論文、史詩等級的工具書。
博客來限時專案 http://bit.ly/2UBKsXo
讀冊生活 http://bit.ly/2OS4WHJ
誠品網路書店 http://bit.ly/39mzk4J
中國傳統性別定型 在 Kai Chi Leung 梁啟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懂撒嬌的女人》很多方面都有所進步,例如分鏡、對白;然而它與傳統劇集的表面差異,始終掩飾不了其守舊性別意識。假如觀眾全盤接收,就無異於擁抱連串性別定型,或如女性主義概念doing gender——女人應該溫柔嬌嗲,小鳥依人;與其做個女強人,不如做個男人背後的幸福小女人,相夫教子,三從四德。天呀,這是什麼年代了?//
不懂乜乜的女人
文/阿果
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 20170514
我身邊不少女性朋友,長期非常忙碌。除了日復日的保濕化妝、揀衫換衫、返工放工、洗衫煮飯、卸妝護膚、相夫教子(假如已婚)、擔心(或被關心)無得相夫教子(未婚者適用),近期時間表還額外增添兩項行程:睇電視、看電影——只因這陣子有三齣本地影視作品,都打正旗號,要說出香港女性心聲。
第一齣女人戲由TVB 炮製,名叫《不懂撒嬌的女人》,故事講述一對「不懂撒嬌」的香港堂姊妹,辦公室內能幹強悍,情場上卻面對中台強敵夾擊。劇集簡介寫明,這是關於「如何扭轉單身終老命運的愛情故事」。聽起來異常老套的情節,每晚卻吸引百多萬觀眾收看,甚至引起網上熱話。不少人說,此劇有別一般膠劇,畫面清新,對白精警,角色設定刺中港女心事。如劇中唐詩詠飾演的Cherry,受過情傷,堅持以結婚為人生最大意義,偏偏遇上一個恐懼結婚的男人,不少女觀眾大力點頭,「講緊我呀」。
另一個教港女點頭的故事,是《春嬌救志明》。張志明和余春嬌之間的感情,七年前萌芽於後巷煙霧,兩年後續集備受北方情敵挑戰,仍和好如初。近月上映的第三集,再無外敵,但「港女代言人」余春嬌眼見身邊大男孩長不大,心情敏感,茶飯不思,情海(無端端)又翻波。女觀眾一邊為角色無理取鬧、故事永遠循環而厭煩,一邊卻暗暗認同自己有時一樣脆弱而敏感。
還有同樣正在戲院上映的《29+1》。電影由彭秀慧自編自導自演的舞台劇改編,講述兩個29歲女生林若君和黃天樂,即將步入三字頭的複雜情感。星期五晚我獨自入場,觀眾中有女、男女、女女、女女女等組合,額頭刻着一個「男」字的我,頓覺異相。電影放到中途,身邊突然有道強光——原來旁邊的男觀眾悶得發慌,按捺不住要碌手機打發時間。同一時間,坐他身邊的女友,卻在拭淚。顯然,《29+1》是名副其實的女人戲。
作為男人,我知道我和那個玩手機的男觀眾一樣,永遠跟女人心事有道屏障。但這兩星期,努力拉住港女衫尾,為Cherry、余春嬌、林若君的故事肉緊以後,我起碼重新摸到香港女生的三點心情。
一、港女之累。
《29+1》一開首用快鏡描述主角林若君每早由起牀到出門的連串步驟——保濕化妝揀衫換衫煮早餐穿高跟鞋,足足兩小時才能踏出家門。我眼界大開。而這只是一天之始而已。許多香港女人在辦公室忙完整天,回家還要煮飯洗衫教仔照顧父母,別說撒嬌,連呼吸也幾乎遺忘。不用女性主義者提醒,我都知道這樣的人生很累。
二、港女之慮。
有別於男角們個個性格瀟灑、從容不迫,三個故事裏的港女們,長期緊皺眉頭,或憂慮一世單身,或憂慮伴侶不愛自己。例子有《不懂》的Cherry一臉認真向Mall姐說:「香港30歲以上女人,每三個就有一個嫁不出,你我不可做那一個。」又例如人到中年的余春嬌,眼見張志明拖沓多時仍不願跟自己結婚,便懷疑對方不愛自己(因為太愛他自己)。年紀大、無婚結,是港女心裏最大憂慮。
三、港女之懼。
恐懼,因為自己(在男人眼中)不夠好。《不懂》劇組眼中,「香港女生」缺點多多:身材平平,無前無後,吸引不到男人;個性獨立倔強,不夠溫柔,不懂撒嬌,無法取悅伴侶。這些天生缺點,放諸中國、台灣佳麗面前表露無遺,更在「三成香港男人娶內地妻」等事實之下,化成摸得到的恐懼——再不發奮圖強,我(港女)就會地位不保,身邊的男人會被更嬌媚溫婉、更玲瓏浮凸的女人一手搶走。
對於許多人來說,以上其實是老生常談,也是性別常識——誰不知道香港女人又累又慮又懼?問題在於:知道了,然後怎麼辦?
《不懂撒嬌的女人》交出的答案出人意表。劇中兩位女角個性強悍,但情路不順,於是劇情安排Cherry向台妹學習撒嬌,換來愛情;Mall姐也放下黑面,努力做個通情達理的「好女人」。換句話說,讓自己變得更加女性化,原來就是「扭轉單身終老命運」的不二法門。這是劇集主旨。
類似信息,更直白地見於myTV 網站上一段長達三分鐘的節目宣傳片「三地女生之不同」(按:傳送門請見文末留言)。當被問到「撒嬌是否女人最強武器」,劇中各演員不論男女,都大表認同:「遇到女生向自己撒嬌,我會頂唔住」(袁文傑);「男人當然喜歡女友溫柔一點,嗲吓佢」(高海寧);「沒有男人喜歡工作回家後還被呼呼喝喝。Soft一點、撒下嬌會好些。」(林文龍)
明白了嗎?劇集先將「30歲以上女人有三分之一嫁不出」設定成一個問題(甚至是奇恥大辱);然後一口斷定,香港女人遇上問題,因為她們本身就是問題(不懂撒嬌)。你或會問,現實中好多人這樣想呀。對,但這不代表劇集可以毫無批判地接受,以至傳播。《不懂撒嬌的女人》很多方面都有所進步,例如分鏡、對白;然而它與傳統劇集的表面差異,始終掩飾不了其守舊性別意識。假如觀眾全盤接收,就無異於擁抱連串性別定型,或如女性主義概念doing gender——女人應該溫柔嬌嗲,小鳥依人;與其做個女強人,不如做個男人背後的幸福小女人,相夫教子,三從四德。天呀,這是什麼年代了?
女人的煩惱不止愛情
除了販賣陳舊意識,流行文化也往往將女人看得過於簡單,女角的心思意念,一定完全繫於愛情之上。一班女人聚頭,談的永遠是愛情小事,不可以是國家大事。女角的happy ending,不可以是夢想成真、工作成就,反之一定是覓得如意郎君,婚姻圓滿。否則,就像陪伴觀眾七載的余春嬌一樣,永遠為張志明疑神疑鬼,惶惶不可終日。這是女人的宿命嗎?就算是,某程度上也多虧媒體翻弄定型,落力促成。
香港女人有許多男人不能明白的煩惱,例如怕30歲未婚,怕深夜歸家,怕升職太快。對此,香港社會很多時的反應,不是揪出真兇,而是怪罪女人——嫁不出,因為你不懂撒嬌;被侵犯,因為你不懂預防;不升職,因為你不懂平衡家庭與工作……香港女人的頭頂,永遠有很多外間加諸的「不懂乜乜」標籤,諷刺的是,偏偏從來無人帶動女生一同un/re-doing gender,以至doing yourself。
所以我更喜歡彭秀慧的《29+1》。林若君的故事告訴我,香港女人的煩惱從來不止愛情。走入三字頭,女人要面對的殘酷現實,除了嫁不出去等老生常談,還有父母年邁、友人疏離、工作太忙,以至遺忘自身。要活得快樂,重點不是一窩蜂地學習撒嬌,尋找歸宿,等候志明,而是反問自己:我怎樣才能快樂?
簡單來說,與其做(大眾心目中的)「女人」,不如先學懂做返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