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觸到毒不是家庭的關係,當時的動機只有兩個:一個叫做好奇,一個叫做逞強。20幾歲的時候,台灣開始流行去藥頭夜店、pub、舞廳,年輕氣盛想嘗試看看聲色場所到底長什麼樣子?
哇,很多年輕人聚在一起、喝酒啊、跳舞啊、狂歡啊,可是久而久之就發現,怎麼大家都在使用藥物?但那時候不覺得那是毒品,別人會說那是助興,是一種在跳舞時幫你達到快樂的藥物。
那什麼叫做逞強?當一群朋友站在你旁邊都在使用,你不用就會被笑是膽小鬼,認為你不夠勇敢、是卒仔。我就被這樣的語言激,激到後來我就說「好啊,我不是卒仔啊,我敢啊」,就在當下使用愷他命(Ketamine,又稱K他命)。
但是使用完以後,那感覺非常痛苦,就像暈車乘以100倍。頭暈目炫,噁心、天旋地轉的感覺,眼睛沒有辦法對焦。後來在好奇心的強力驅使下,心裡有很大的聲音說:再試試看、再試試看啦!於是去找藥頭。
那藥頭聽到有人要跟他請教這類事情當然是傾囊相授,就開始教我:「誒,你要使用搖頭丸,再使用愷他命。」所以我就吞下生命第一顆搖頭丸。那是2003年左右,我24歲。
【憂「青少年對毒品去了戒心」,藥物濫用年輕化!】
■以為可調可控,兩年後才驚覺自己成癮
搖頭丸是一種興奮劑,再搭配使用K他命,那一瞬間彷彿就像陷入一種迷幻的空間感裡。那為什麼這個快感讓我著迷?
很多人認為藥物濫用成癮者應該是在一個破碎的、沒有支持系統的家庭,甚至是一個不健全的家庭當中;但我出生在一個(世俗標準中)很正常的家庭,爸爸媽媽的教育非常嚴謹,像是孝順父母啊、對人客氣啊、有禮貌啊,這些都是基本的教導。
坦白說,我從小到大在幸福家庭長大,我的物質沒有任何缺乏,再加上我的人際關係不錯,從小到大就倍受擁戴,比如說,那時死亡車禍很多,我的父母親怕我騎摩托車,就買轎車給我;當時的我認為,成熟的表現就是要去涉及大人在做的事,一種同齡者沒有辦法感受的快感。
嘗到那快感之後,我就陷在裡面。從那天開始我的人生180度轉變,再也不喜歡跟人有人際關係,也不喜歡去追尋什麼穿衣服、名牌包、手機、去好餐廳吃飯,我都不喜歡。我每天開始用錢去追求別人沒有的快感,久而久之就成癮了。
每一個毒品成癮的人初期都認為,自己可以控制是否施用,但這是一個很失敗也很恐怖的想法。坦白說,我施用了一、兩年之後我才明白我成癮了。
頭一、兩年,我的人際關係沒有變,因為我隱藏得很好,沒人知道我使用毒品,我也不去舞廳夜店了,每天在家房間就隨時在吸。後來有一次,剛好長期販賣毒品給我的人出去短期旅行,我一直狂打電話給他,說我要K他命,那時候我們講術語啦,我說我要褲(Khoo,台語),褲就是K,搖頭丸就叫衣(Sann,台語),所以我們常說的術語就是:「我要一些Sann跟Khoo」。
光是這樣子,我找了他兩天,我發現我整個人是情緒暴躁,無法入睡、無法正常生活欸。我就說慘了,我發現我真的上癮了,我怎麼變成這樣子?[1]
■藥物濫用年輕化
2019年我國通報藥物濫用個案共3萬6563人次,教育程度以高中職最多,其次為國初中。根據衛福部食藥署每四年一次的「全國物質使用調查」結果,推估全國約有20.4萬人曾經用過非法藥物,其中首次濫用藥物年齡以20歲到29歲最多。
食藥署管制藥品組科長吳敏華表示,藥物濫用者以年輕族群居多,超過九成,首次濫用藥物年齡為20歲到29歲連續五年居冠,占45%;其次為30歲到39歲,占24.9%;19歲以下居三,占20.9%。
而為了吸引年輕人的好奇心,許多新興毒品也包裝成即溶咖啡、糖果等亮麗造型。像是繽紛的彩虹菸,摻有K他命、搖頭丸粉及卡西酮類物質成分;使用K他命後會造成有如靈魂脫離軀殼的漂浮,以及欣快的神離感,但易產生噁心嘔吐、身體感官失衡等症狀,長期濫用會產生耐受性及心理依賴性,造成強迫性使用,且不易戒除[2]。
■新冠肺炎後台灣大麻案件暴增?
台灣高等檢察署(2021)發布毒情分析報告,近期查獲大麻案件數、株數增多,恐成吸毒主流;另新興毒品持續氾濫,施用者多為青少年,且摻有多種毒品的咖啡包和笑氣一同使用,有致死可能。
高檢署指出,司法機關查獲大麻案件數、大麻株數均增長,未因新冠肺炎減緩,來自美加地區夾藏大麻類毒品案件持續上升,去年創下歷史紀錄,今年到目前為止也查獲四千株大麻,不容輕忽。
高檢署說,大麻毒品來源多元,取得管道便利及風險性低,案件持續暴增,未來是否會改變國內毒品施用習慣,取代安非他命地位,會持續觀察及時發布預警[3]。
■研究:呼麻(吸食大麻)者輕生念頭機會比一般人高5倍
雖然有人主張大麻成癮與危害性低,吸食死亡人口比酗酒少,還可治療憂鬱症等藥理作用,但實證研究顯示,短期施用有幻覺、心搏過速、妄想等症狀,長期則會出現認知功能障礙、憂鬱、失去方向感、躁動等危害,因此大部分國家都拒絕合法化。
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簡稱NIDA)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吸食大麻者產生輕生念頭的可能性為一般人的五倍。
根據英國《鏡報》報導,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近日對28萬名18至35歲民眾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吸食大麻者與輕生風險增加之間存在關聯。未吸食大麻的人約有3%有輕生念頭,非每日吸食大麻的人比例為7%,每日吸食大麻的人中則高達9%。而女性產生輕生念頭、輕生計劃和輕生企圖的風險遠高於男性[4]。
■家長別輕忽! 青少年吸毒「6徵兆」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醒家長,隨著暑假到來,青少年因為長時間不在校園,接觸的人與環境就比較複雜,家長更要多費心思留意孩童社交環境,防範於未然,避免家中青少年有接觸到毒品的機會。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藥劑科郭奕宏藥師說,如果青少年染上毒癮,初期有哪些症狀,讓我們也來瞭解,才能夠及早發現,及早協助他們戒除。初期吸食毒品徵兆如下:
1、易怒或有情緒化的行為,過分的要求隱私權。
2、容易因為小事而衝突,迴避問題和眼神閃躲。
3、目光呆滯、精神渙散、食慾差、日見消瘦、身上長出紅疹子,偶有自言自語、幻聽幻覺,或做出無意義的動作。
4、學校課業突然變差、翹課、早出晚歸,對行蹤交代不清,結交來歷不明的朋友。
5、金錢花費變大,有偷竊或借錢行為。
6、發現身邊有吸食毒品的可疑器具。
郭奕宏表示,從家庭教育做起,能有效避免孩童不當接觸藥品或造成濫用,若發現家中青少年吸毒時,應該帶青少年到指定的醫療院所或毒品危害防制中心,積極的尋求協助,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良方[5]。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報導者 The Reporter)【用藥常人的告白1】成癮、脫癮、戒癮,是一條漫長的回家路: https://www.twreporter.org/a/asia-pacific-transnational-drug-trafficking-chain-interview-addict-ordinary-people-1
[2](元氣網)「四大徵兆 食藥署教你留意親友是否染毒」: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11/5371053
[3] (UDN)「大麻案增多 高檢發警訊」:https://udn.com/news/story/7315/5355456
[4](自由時報)「美國新研究:吸食大麻產生輕生念頭機會比一般人高5倍」: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581561
[5](Yahoo新聞)家長別輕忽! 青少年吸毒「6徵兆:https://tw.news.yahoo.com/%E5%AE%B6%E9%95%B7%E5%88%A5%E8%BC%95%E5%BF%BD-%E9%9D%92%E5%B0%91%E5%B9%B4%E5%90%B8%E6%AF%92-6%E5%BE%B5%E5%85%86-025020902.html
➤➤照片
∎[5]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藥劑科郭奕宏藥師指出,初期吸食毒品有六徵兆。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藥物濫用 #藥物濫用年輕化 #食品藥物管理署 #食藥署
食用玩家-食藥署 / 食品藥物管理署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報導者 The Reporter / 元氣網
udn.com 聯合新聞網 / 自由時報 / Yahoo 新聞
戒毒/毒品諮詢知識家 / 校園反毒宣導教育
中國信託反毒教育基金會 CTBC Anti-Drug Educational Foundation / 反毒總動員
健康無毒 反毒幸福 / 我會向毒品說不
中國信託 基金會 徵 才 在 深夜女子公寓的料理習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WFH 報平安通訊:
#在家工作我買了一張老椅子
#獎金徵文
在家工作的身體跟上班的身體截然不同。上班有出門抵達辦公室的意識,有被觀看的意識,在家上班則無此必要——只要確認視訊鏡頭範圍內儀容整齊即可。
在家可最大程度增進自己舒適意識,在家上班的身體不但可以不端坐,還可以如流體延伸。所以第一件事,我網購了觀望已久的美國牌子短褲以及無鋼圈及罩杯的內衣;第二件購買,是三級後沒多久收到麗水街古董店阿姨的電話,電話裡她說的極為客氣,表達一張兩個月前我看上、三顧茅廬她也始終不賣我的北方明式木椅,她願意賣我了。
同事項說,「#妳被古董店阿姨紓困了啊。」
#其實我也被那張椅疏了書桌前的困頓。好的椅子實在難,柔軟的坐久了悶,硬的坐起來疼。背在挺與弛張之間,決定文思泉湧的豐沛程度。事實上,我愛這張明式椅一個是它木質端莊,有使用痕跡,另一個是舒展的扶手在身側像客氣的手臂可倚,直直的椅背木板不讓人陷泥。而且老件自有詩意,愁城房間裡,有詩有救贖。
日日穿著短褲辦公,我的大腿以短褲褲緣已分出上下色差,如馬來貘。沒出門懶得吃飯,倒是在這幾個月瘦了七八公斤。總之這兩個月,我就夯拉著這個兩截色的腿,時不時掛在明式老椅上,在家上班。
WFH平安通訊徵文活動|
https://linkingunitas.com/sTQLk
投稿以「報平安」方式呈現,可寫實、可虛構,方向可從最想做的一件事、也可單純報平安等思考。最終將選出三名各獲得五千元獎金喔!
贊助單位|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
執行單位|聯合文學雜誌
( 5000元獎金比稿費多啊!大家還不把寫臉書廢文的才華拿來投稿?!)
中國信託 基金會 徵 才 在 法學博士石人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年一度的華人世界最高知識饗宴登場,今年天下經濟論壇(CWEF)雖多了周全的疫情防護,但不變是盛大的講師陣容,以及在疫情肆虐、中美對峙的危機中,對趨勢的前瞻與獨特洞見。
新冠疫病、中美對峙,走過動盪的一年,2021年全球局勢將會如何演變?在新的一年台灣又有哪些機遇與挑戰?
2021天下經濟論壇(CWEF)今日(19日)登場,這場一年一度的華人世界最高知識饗宴,除多了周全的防疫,從講者陣容到議題探討皆如往年盛大與前瞻。
「雖然今天的台灣情勢一片大好,但也對滿天的黑天鵝充滿焦慮,」《天下雜誌》社長吳迎春在開幕致詞,說出大多數人的焦慮。她強調,透過天下經濟論壇,正可以打開自我受限的心智、打開部門和組織、打開專業藩籬,打開台灣的孤島心態,才能走出前所未見的未來。
資金回流、外交開展,此刻台灣雖受疫情干擾,但也改寫退出聯合國50年來的孤絕,開始步入一全新時代。因此,今年天下經濟論壇以「新境・新競・科技+」為主軸,聚焦十大議題。
拜登很會打造民主聯盟,這是台灣的機會
首先登場的是「全球局勢展望」。中美對峙下,全球正步入「G2」新時代,此時身處夾縫中的台灣位置尤其關鍵。人在英國的《經濟學人》The World in 2021總編輯斯丹迪奇(Tom Standage)就透過視訊表示,「全球民主政體正向中國施壓,過往川普很不會打造聯盟,但拜登對於打造民主聯盟很嫻熟,這正是台灣的機會。」
面對G2時代下的供應鏈重組趨勢,對擅長全球佈局的台灣製造業來說,過往營運策略也來到亟需調整的十字路口。同樣透過視訊與會,法國商務部國際投資大使卡尼(Pascal Cagni)建議,「台灣過往投資佈局皆以中美為主,現在正是思考前進歐洲的最佳時機。」身為法國總統馬克宏最倚重的商業顧問之一,卡尼也曾擔任過蘋果歐洲、中東、印度和非洲副總裁。
當企業遭遇逆境已成新常態,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副教授黃樂仁,則是帶著解方親臨現場。「限制可成為機會,」她說,若將這場疫情視為企業經營上的限制,企業更該懂得將這限制化成有利優勢。
聽完國際局勢的解讀與應對,產業趨勢隨即登場。今年論壇分別針對5G、電動車、打開、城市治理、康健醫療、體驗行銷、疫後生活,以及能資源的循環,和企業永續等主題,邀請該領域重量級講者進行分享與交流。
5G、電動車科技新賽局
在「5G場」主要著重應用與台灣產業的機會。包括中華電信總經理郭水義,以及人在加州的日本樂天移動副總裁兼科技長埃敏(Tareq Amin),都從電信營運商角度,分享各自5G落地的實例與展望;而5G小基站設備製造商中磊電子總經理王磊,以及英特爾台灣業務行銷暨公關事業群副總裁汪佳慧,則從實現5G境界不可或缺的關鍵零組件角度進行分享。
在「運輸場」,一場百年一遇的產業典範轉移正在你我身邊發生,而這背後也代表著一場企業新機遇以及轉型的挑戰。鴻海科技技術長魏國章特地來到現場,分享鴻海是如何帶著科技製造優勢搶進電動車領域;宏佳騰智慧電車執行長林東閔,則為傳統油車業者如何轉進電車進行現身說法。而遠通電收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張永昌,則在現場演繹了資訊科技的發展下,一場全新的交通運輸革命正在眼前。
當然,一場全新的賽局即將起跑,賽道規則制定者的角色也至關重要。這時,扮演主管機關角色的交通部長林佳龍登場,從電動車的產業發展,到5G時代下的未來交通樣貌,他都有著縱觀全局的規劃與想法。
疫後生活,打開新境界
今年論壇講者安排的特色之一,就是各場次多半都有經典企業家與新世代同時登場,例如在「打開場」,以企業奔馳世界舞台為主軸,除了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為大家帶來全新的經營思維外,亦邀請聯齊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顏哲淵、愛卡拉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行動貝果營運長暨共同創辦人王易如等三位新創人,針對「打開」主題進行座談。
在「康健醫療場」,除了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理事長張鴻仁兩位醫界大老外,今年還特地將哈佛大學附設麻省總醫院(MGH)外科副教授張智威邀請來台,吸引不少國內醫界人士專程前來聆聽。
而各界最關心的「疫後生活」方面,談疫後金融的,是去年疫情期間做出全台最大量勞工紓困貸款的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總經理陳佳文;談疫後消費的,是代理Dyson成就市場精品家電龍頭的恆隆行董事長陳政鴻;而各界普遍關注的疫後旅遊,則由線上旅遊創業大老、KKday創辦人陳明明上陣。
跨產業、跨世代拚永續
疫情後,「環境與社會的永續」成為企業顯學,因此,今年論壇特地邀請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李長榮集團總裁李謀偉、循環台灣基金會創辦人暨董事長黃育徵等,分別從能源與資源角度來談企業友善地球的作為。
而在「企業永續」方面,不僅兩大產業典範罕見同場分享,更邀來新世代永續新創家一同參與。服務業的代表,是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製造業則是台達電永續長周志宏;在新世代企業方面,由綠藤生機共同一經濟論壇,將為台灣找到堅韌向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