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之將相】
在漫長的戒嚴統治時期,郝柏村將軍和我是站在絕對敵對的兩個人。
美麗島事件諸被告在一九八〇年二月二十日,以意圖實現台灣獨立的叛亂罪名起訴。八天後,特務統治集團特別選擇在台灣人最悲傷,最難忘的「二二八」這一天,再度對林義雄祖孫四人採取滅門屠殺。這是對台灣人最嚴厲的警告:再反抗,殺無赦!
事隔一年又發生「陳文成命案」。
這兩件政治命案都是專家級才做得出來的命案,台灣人心中悲慟卻一直找不到證據,只能讓掌權集團以「懸案」高掛。
一九八四年撰述「蔣經國傳」的作家江南在美國被殺。由於奉命赴美執行暗殺任務的陳啟禮擔心返台後會被「殺人滅口」,預留錄音,終於第一次讓世人逮到國民黨政權的恐怖暗殺罪行的證據。
那時,我正囚禁於綠島政治監獄。我抓住這個機會立即宣布無限期絕食抗議,並發表聲明要求蔣經國停止恐怖統治及解除戒嚴。二十天後,我被押返台北三軍總醫院,一天被用鼻胃管強制灌食兩次……。起初,我被囚禁在整層的普通病房,可以坐在窗邊看窗外景色。有一天警總戒䕶官員神色緊張,快速把我拉離窗邊坐位,並移住四周都是水泥牆的「特別病房」。這時所長危敏中校才告訴我,他們獲得情報:有狙擊手要射殺我。從此,我的灌食物必須一式分三罐。製作者自己先吃一份,一份拿來灌我,端送者必須簽名。第三份放冰箱上鎖。
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三日下午灌食後,病監內的電視音樂聲突然中止,我放下手中的筆,轉頭觀看。電視畫面是全幕黑色,我的立即反應是:蔣經國死了。果然,電視畫面隨即出現無聲的新聞字幕 ——「蔣經國總統逝世」。蔣介石和蔣經國父子都曾各判處我一次無期徒刑,把我囚禁了二十幾年。他們也都把我關到他們先我而死才罷休。看到這則新聞,我應該欣喜若狂才對。但,這時我心中竟然沒有喜悦之情,反而出現一縷淡淡的感傷,就像鄰居老人去世般……。
然後,一種焦慮湧上心頭。
獨裁者死亡常常引發政變危機,多年來我與美麗島政團人士一直擔心蔣經國走了,軍事強人接著軍管,或者引中國解放軍佔領台灣,都是非常可能的。尤其接任總統是一個「崔台菁樣板」── 李登輝。國民黨外省統治集團怎麼會讓一個對國民黨沒有貢獻,沒有感情的台灣人繼任總統?
李登輝雖然依法宣誓就職了,但危機時刻才剛開始。
這不安讓我徹夜難眠。
第二天,全國都在哀悼之中,國民黨的權力高層則是陰謀論四起,兩蔣統治台灣,憲法只是他們的玩具。蔣經國當行政院長是內閣制,當總統則集大權於一身。李登輝這時只贏得憲法第四十九條:「總統缺位時,由副總統繼位。」此時外省黨政權貴當然不甘大權旁落一個日語說得很溜,中國語講的怪怪的台灣人李登輝。但此時我心中只注視著一個人的反應,那就是掌握兵權幾近十年的參謀總長郝柏村。在集錦新聞中我看到郝柏村陪伴國防部長鄭為元代表全體官兵上電李登輝表達銜衷報效之意。郝沒有說話。這不是他的主埸,我心依舊不安⋯⋯。
第三天,即十五日,大軍頭郝柏村終於親自上電視發表談話:重申國軍官兵擁戴李登輝總統,服從其命令,貫徹保國衛民的神聖使命……。
這個表態立即安定了軍心民心,也向外省掌權集團表達一個強烈的訊息:我支持這個依中華民國憲法繼任的台灣人總統!這個動作對稍後引發的國民黨主席之爭,一定也產生相當影響。讓國民黨政客多少心存:「李登輝有槍桿子支持」!在那個全世界尚存「槍捍子出政權」的年代,郝柏村發揮了一錘定音的效果。
這時,我整個心才安定下來,並立刻提筆致函郝柏村總長,向他表達致敬之意。
沒有經歷過戒嚴統治的現代人,也許會認為軍頭不政變有什麼好致敬的?但是如果他們想想,自二次大戰結束,統治台灣的都是外省集團,一夕之間怎肯服從台灣人總統?何況,那時並沒有憲政體制的慣例存在;軍隊國家化的信念,仍未成形。甚至到今天,陸軍官校還在高歌「黨旗飛舞」。現代人如果又想想不久之前,北韓金正恩隱身近月,全球都在猜測如果金正恩死亡,恐將發生腥風血雨的政變,就能多少瞭解蔣經國死亡之時,手握兵權的郝柏村的現聲「效忠李登輝總統」有多麼安定局勢與難得!
隨後,國民黨黨主席之爭,連遠在美國的蔣宋美齡都蠢蠢欲動,就能明白當時政局的詭譎。因為只要𣎴讓李登輝兼任黨主席,李登輝就會淪為嚴家淦第二。台灣現代史,勢必改寫。
有權力跟有力量的人,用與不用都會影響國家的命運走向。用,是顯性的,後人比較看得到後果;不用,是隱性的,則須以智慧去評估。
多年後,在某個場合和郝大將會晤,郝將軍竟然還主動提到我那封信。他說:
「我真的沒有想到一位台獨份子會向我致敬。」
「我是向你當時效忠新總統的行為致敬。」我説。
然後,他笑著說,好像在向我討人情似的。
「你無限期絕食,我發現你是來真的,是我親自下令灌食的:以不讓施明德死亡為最高原則。」
我一生態度坦然,對統派我從不掩飾我的台獨立場。
六年多前,蘇起先生到寒舍,建議邀請幾位統獨立場清晰的人士,討論是否能對兩岸問題草擬出某些共同的基本原則。郝院長和我及蘇起、陳明通、洪奇昌、程建人、焦仁和、張五岳等人曾多次在寒舍聚會。
多次討論會中郝院長一再表示:我們守住了,中共並沒有把我們消滅。中華民國仍是主權國家,我們有參加聯合國和與其他國家建立正常外交關係的權利。我說,這就是「華獨」。他是死生不渝的中華民國派。所以,他斥責參加中國閱兵典禮的將領們,我就一點都不意外了。
郝院長走後,龍斌兄代傳其父遺願:「永遠維持台灣的和平與安全。」這應該也是國人共同的願望,更是反對被征服的「台灣宣言」。
多少風雨誘惑中,不二之將相,一路好走!
(本文今日刊登於蘋果日報)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世界微光看更多 http://act.setn.com/worldlight/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
中國三大滅門奇案 在 李忠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分享520疫情後,臺灣未來四年經濟看法
第一個兩岸貿易是一種“虛假貿易”臺灣對大陸的貿易比例佔25%左右,對香港的貿易比例在12%左右,加起來約37%。
但是這個貿易大部分是臺灣的虛假出口,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依據國際貿易的主體——跨國公司去分析,大部分臺灣對大陸的出口,實際上是臺灣本土零組件廠商對中國大陸臺資代工廠商的出口。
所以這次貿易衝突,打出了一個謊言,這個謊言就是臺灣對陸港出口比例很高,臺灣經濟嚴重依賴中國經濟。現在你們也看到,中國經濟增長日益困難,臺灣並不受任何影響,我很早就提過,臺灣這種貿易形態非常特別,臺灣不做品牌,專注代工的模式也需要得到正名,我想這是第二點。四五年前,我就抨擊仍有相當一部分產業人士堅信所謂利潤在品牌端,而代工處於產業利潤最低端所以必須拋棄掉的奇怪論斷。
如果我們迴歸市場機制去看問題,那麼很容易理解所謂的價格是受到市場供需影響,而市場的供需歸根結底來說,就是看技術門檻被誰掌控。80年代之前,電子和半導體產業是品牌製造不分家,並無所謂代工廠和品牌廠的細分。因此電子產業和半導體產業是絕對的高技術門檻產業,技術緊緊掌握在少數品牌廠商手中,由於是自有產能,因此每家品牌製造的產品都“獨一無二”,因此造就了品牌的神話。
但2000年以來,隨着臺系ODM代工的興起和開源式操作系統的興起,歐美廠商奉行“品牌至上”,走上輕資產品牌化道路,放棄了自主製造能力轉而專攻市場營銷和品牌,在新興品牌站穩市場前確實風光一時。但新興品牌也藉着ODM廠商崛起和操作系統開源拉低產品設計製造門檻的東風,得以快速山寨製造出同質化的產品,並憑藉低價競爭策略,硬是將產業的利潤率由高階水準拉到中低階水準,憑藉中國低廉的人力和研發成本搞得歐美品牌虧損連連。
歐美品牌自我拋棄最具技術門檻的製造業務短視的委外代工,不再具備獨有的硬件技術而專攻品牌,無論是研發、創新與創意甚至品牌溢價統統在ODM廠商代工高度同質化下被迅速抹平,歐美品牌除封閉的iOS生態系統獨此一家別無競爭對手的Apple外無一例外被中國品牌一一上演滅門慘案。這就是所謂的“品牌至上”的偏見帶給歐美電子品牌的結局。
臺系供應鏈專注代工,開創了ODM代工模式和晶圓專工兩大商業模式創新,也開創了臺灣電子產業三十年的榮景。因爲代工實際上就是B2B模式,臺灣供應鏈事實上是全世界品牌的夥伴,是真正在做全世界的生意。經過數十年的發展,ODM廠商越來越少,能夠撼動產業的僅剩下臺系大廠鴻海、和碩、緯創、廣達、仁寶、英業達外加美系偉創力。而臺系廠商壟斷全球電子代工75%的份額,形成了事實上的產業壟斷。
而當前的品牌廠卻是遍地開花,當百事可樂、康師傅、甚至前英語補習教師、相聲演員都來自辦品牌賣手機的年代裏,可以想象品牌端的門檻已經降到了何種程度。在這樣的品牌大亂戰局面下,也不難理解爲何專注品牌的SONY、LG、聯想的日子都很艱難,即使貴爲全球智慧機一哥的Samsung,如果我們剝離半導體業務單看行動通訊業務,根據市場研究公Strategy Analytics的統計,Samsung已經有多個季度在智慧手機業務領域掙扎在虧損的邊緣。
我是要講一下,雖然文章頭頭是道,不過,你知道代工廠裡面幾乎都是外勞天下,臺灣代工幾乎都是用低薪,低價的產品來搶佔代工市場——回應網友的問題。
低階代工業事實上都已經遷離臺灣,大部分在中國和東南亞,這部分是用外國的勞工、外國的資源和環境、水電來賺錢匯回臺灣(也就是歐美下單—臺灣接單—中國製造的三角貿易模式),說得直白一點,富士康在中國剝削勞工以後把盈餘匯回臺灣發股息紅利,就是臺灣白得的錢。
另外臺灣每年對中國貿易順差高達七八百億美元,大多是代工廠與臺灣母公司貿易創造的,從側面也能反映出代工業對於臺灣總體國際貿易收支平衡的關鍵作用。
最後,代工廠的遷徙與佈局關乎整個供應鏈的聯動與羣聚,譬如廣達把高階伺服器代工線搬回臺灣,就帶動上游數十家供應商從中國撤到臺灣,帶動的整體經濟效益不能直接以個別企業的角度思考。最後,以臺灣傳統電子代工大廠鴻海爲例,其年淨利潤約43-48億美元,甚至遠超過南韓的現代汽車集團。而臺系代工廠雖然以低毛利率被詬病,但若以每股收益率或淨資產收益率(ROE)來衡量,事實上南韓的現代汽車集團比富士康也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而有些臺灣代工品牌也是必須用美國德國的機械才能生產出臺灣品牌,我沒有看過臺灣交給國外的終端產品是用臺灣製的機械生產出來的,也就是說,初生產的毛胚和粗加工是臺灣工具機沒錯,但是要交給國外的時候卻是用外國機械研磨出來的,外國品牌的產品幾乎也是用他們國家的機械作為終端處理——
第一,臺灣的機械設備屬於全球一流水準,以五軸中高階工具機來說,臺灣出口值高居全球前五,至於臺灣亞太菁英制造的X=30m超大型航太五軸加工龍門,則是美國波音公司製造大型客機、戰機機體承重結構的核心製程設備,並不能以某一設備的產地來判斷臺灣的製造業與機械工業水準,難道美國從臺灣買軍用芯片,大型航太工具機是美國沒能力的體現?
第二,臺灣的製造業一向在國際上競爭力非常強悍,除半導體外,高階精密機械更是如此。臺灣在70-80年代的高階工具機性能就已經達到美國當地中流廠商水準,但售價僅是1/2左右,如此高性價比讓臺灣工具機迅速打垮美國機床業,迫使美國政府在1986年出臺《自我限制協議》(VRA),重點打擊臺灣和日本機床對美出口,又在到期後單獨對臺灣產製高階機床追加2年進口限制,方纔保住了美國本土機牀業的一口氣。
美國目前本土一些較大型機床企業事實上也都賣身退出競爭,譬如MAG北美公司、SMS公司等都已經是臺資控股了。
第三,全球化的今天,不應該太過於拘泥於設備產製於何處,正如榮總、長庚、臺大的醫療水準高,難道醫師還要會做核磁共振儀才算高明麼?同樣的手術刀,爲什麼有的醫師可以做開顱手術,心臟置換手術,爲什麼有的醫師只能做普通手術?設備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人才和運用先進設備的技術能力,這也是爲什麼中國大力扶植的中芯國際趕不上臺積電步伐的原因之一。
臺廠與南韓Samsung都有着通吃產業鏈的規劃,不同的卻是臺廠甘願隱身幕後,專注技術和服務,做默默數鈔票的無名英雄,因此,臺廠與全部的品牌廠都是互惠互利的夥伴關係。這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麼鴻海可以在大客戶諾基亞轟然倒下的時候依然穩定成長,因爲臺廠的商業模式事實上跳出了單一品牌興衰週期律,而與產業的全部品牌共生共榮,因此也就能隨產業發展穩健成長。
南韓的Samsung既是代工業者又是品牌業者,與衆多品牌廠商本質上是一種零和博弈的生死關係,雖然目前風光無限,但終究還是未能跳出品牌的興衰律。
臺系廠商的競爭策略,正是巧實力的體現,不比氣盛而比氣長,藉助客戶夥伴關係實現研發、製造、人才、資本的根留臺灣的同時行銷全球,以少量的投資帶動數十倍上百倍的現金流,以小博大獲得可觀的收益。由於避開品牌,規避了某些市場的政治風險,得以無視政治關係冷熱變化穩定透過各大品牌將臺灣製造銷往各地。這種務實低調的商業模式,穩紮穩打的踏實策略確實值得產業界更加認真看待臺系產業鏈的未來潛力。
這個是我幾年前寫過的,呼籲業界重視高技術代工鏈的價值。現在也被證明是完全正確的。
第三點就是臺灣未來的經濟還是很樂觀的,五大因素撐着,一個是臺積電,幾乎是一己之力把全世界的高科技產業鏈都磁吸到臺灣來,你看看谷歌,微軟,美光,亞馬遜,思科,高通,ARM,ASML,Imec,蘋果,應用材料,康寧等等。
全部都羣聚到臺灣,要跟臺灣的半導體技術做整合,從研發端深度對接臺灣的產學研界,全球高科技龍頭齊聚一堂,這般榮景除了硅谷,其他國家可以說是千年未有。
第二個因素就是美國嘛,美國現在的政策太明顯了,發函給500大企業要他們加強跟臺灣連接,再到最近組建“人才循環大聯盟”,再到制裁中國,那不是逼供應鏈搬家是什麼?低階的成衣代工可以去越南,但是面板呢?半導體呢?主板呢?伺服器呢?遷廠的話不到臺灣到哪裏?
你看看這次歡迎臺商投資方案,招募來的臺商,超過5000億都是因爲美國的關稅給逼回臺灣的嘛,美國這個大趨勢不變,對抗在加強,美國的態度越強硬,臺商就越得回家保命,這個趨勢能撐起臺灣未來5-10年的長期經濟表現。
第三個因素就是內需能撐得住,無論是前瞻,5+2,還是國防自主,綠能計劃,這哪個都是數千億的大項目,而且都有國產化的要求,像是國防這部分,過去臺灣是買飛機,KMT不還是想買意大利的M346嗎?買了那就是花錢養活意大利的航太工人,甚至維修都要人家授權。現在臺灣自己做T-5高教機,超過55%的採購金額留在臺灣,維修保養100%在臺灣做,拿錢養活自己的航太工人,培養自己的工程師,把原本的外購變內需,這種也是非常大的利多因素。
第四個就是從政策層面看,臺灣正在加速放寬各項法規,逐步鬆綁不合時宜的舊制度,以打造亞太地區最佳的投資及創新環境。無論是多元上市,還是金融沙盒,或者說是全球首個無人載具條例,亞洲第一輛獲得牌照的無人車等等,臺灣現在對於創新的友善度,事實上已經遠遠超過深圳,上海,首爾和東京,這對於搶佔下一波科技爆發帶來的商機是非常有利。
第五個就是整個臺灣的經濟體質很優秀,持有的海外淨資產高達1.2萬億美元,高居全球第三,外匯儲備也是全球前五,人均持有專利量,人均出口量在亞洲名列前三,人均淨金融資產高居亞洲第二,僅次於日本。整個銀行體系很少有呆賬壞賬,主權信用評級也很優秀,展望都是穩健向好
鄭凱夫
中國三大滅門奇案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美麗島事件四十年 陳菊:祝福香港 願台灣民主香火不滅
今年是台灣美麗島事件四十周年。當年被以叛亂罪中唯一死罪而接受軍法審判的陳菊,現在是總統府秘書長。陳菊5日出席美麗島40周年研討會表示,“一生能為美麗的理想努力,是生命非常浪漫的事,感謝那個時代,他們能為台灣付出。”對於香港反送中年輕抗爭者大規模遭逮捕、審判、暴力刑求,陳菊表示,祝福香港也能有自由、民主、人權。
“40年前的美麗島事件,當年我29歲,在軍事法庭是以懲治叛亂條例二條一唯一死刑的審判。”
國民黨一黨專制時代,鼓吹民主自由的黨外媒體《美麗島雜志》被當權者視為眼中釘。1979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以美麗島雜志為核心的黨外人士在高雄舉辦集會演講,但是遭反對者混入挑釁,鎮暴部隊釋放催淚瓦斯鎮壓,上百人被抓捕,八人被以軍法審判。那是台灣自1947年二二八事件之後,規模最大的警民衝突
這8名遭軍法審判者包括黃信介、施明德、呂秀蓮、張俊宏、陳菊、姚嘉文等,之後在民進黨創黨之後成為政壇名人,他們的辯護律師如陳水扁,之後當選總統,蘇貞昌、謝長廷則相繼入閣任行政院長。
40年前獨裁政權階下囚 今為民主台灣總統府秘書長
台灣國家人權博物館5日舉辦“美麗島40周年特展暨東亞民主化比較國際研討會”。40年前是美麗島事件階下囚的總統府秘書長陳菊致詞表示:“當時的壓迫、威權,竟然讓我們那個時代的人有機會能夠反抗不義、反抗壓迫,讓我們的生命充滿理想。雖然我們受很多苦,但人的一生能夠為一個美麗的理想努力,我想那是生命非常浪漫的事 。感謝那個時代,我們能為台灣付出。”
陳菊:台灣人不畏威權救援政治犯 願新一代接棒民主香火不滅
陳菊提到,她心中永遠無法忘記的是在那個非常恐怖的時代,很多台灣人勇敢站出來:“施明德先生一時沒有被抓到,但是在台灣幾乎到處都是大逮捕、非常恐怖的時代,那個時候居然還有人敢出來聲援、救援施明德。台灣社會在那麼恐怖的情況之下,展現人性善良、對一個人基本權益的愛跟保護。我真的佩服、謝謝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高俊明牧師,跟很多牧者保護施明德、救援施明德,這都是台灣永遠最美麗的情操。”
陳菊還感謝受邀出席研討會、當年參與營救台灣眾多政治犯的三名外國人權工作者,包括曾在國際特赦組織工作的德國人克勞斯瓦德(Klaus H.Walter)和日本人渡田正弘、宗像隆幸。
陳菊說,美麗島事件後看到台灣社會整體的轉變,也包括有許多政治受難者前輩的努力,讓台灣民主香火沒有熄滅。當年8位受軍法審判、100多位受司法審判的人當中,像黃信介等人已經去世。天上人間,希望台灣人永遠為台灣自由民主不受壓迫繼續努力
陳菊:“美麗島世代即將慢慢凋零,但是新的世代對台灣的理想、對自由民主的追求,是我們不變的堅持,而這也是年輕世代必須要有的深刻體會。”
吳乃德:“蔣經國是台灣民主化推手?” 造成美麗島被遺忘
台灣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吳乃德以“台灣最好的時刻1977-1987:民族記憶美麗島”為題進行專題演講指出,“沒有美麗島事件,就沒有台灣民主”,但是台灣民主化這30年間,台灣社會對於民主是怎麼發生的,至今沒有一致的共識,看法差異非常大。
吳乃德說:“很多人、特別是很多政治學者,不管是本地、甚至外國研究者,都將台灣政治民主化歸功為蔣經國先生,這不是完全錯,是完全扭曲的印像。”
吳乃德質疑,蔣經國先生是“台灣民主化的推手”這樣的講法很流行:“如果蔣經國是台灣民主化的推手,我們如何去解釋美麗島事件這單純大型群眾集會,警察跟民眾衝突事件,可是結局非常不一樣,被起訴的罪名是武力顛覆政府的罪!”
吳乃德說,國內外研究台灣民主化的著作,幾乎都不提美麗島事件,好像不曾發生,因為美麗島事件跟“蔣經國是民主推手”的論點是衝突的。但從黨禁解除、戒嚴取消來看,蔣經國確實是推手;但蔣經國處理美麗島事件時,卻是用連根清除、摧毀民主運動的作法。從美麗島事件到1987年解嚴,還發生林宅滅門血案、美籍華裔作家江南遭殺害案等,都對台灣社會造成震撼。
吳乃德分析,美麗島事件讓蔣經國面臨要鎮壓還是讓步的困難選擇,最後蔣經國很快選擇讓步。一方面蔣經國的個性不像法西斯獨裁者,而是很實際的人。二來當時社會情境到了,因為政府抓了一個抗議者,其家屬都出來選舉,受到人民很大支持,蔣經國怕再壓制,民主運動恐怕更茁壯。此外美國也帶給國民黨壓力。
吳乃德認為,因為蔣經國很快妥協,才保障之後的統治力,這也是為何在任何獨裁國家中,沒有像台灣一樣在民主化後,獨裁者還可繼續執政、有競爭力的。“如果沒美麗島事件,沒有家屬和辯護律師繼續努力,蔣經國會否妥協?”
營救政治犯克勞斯:台灣快速從威權走向民主如奇跡一般
1970年代起長期救援台灣政治犯、當時在國際人權組織國際特赦工作的克勞斯瓦得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回憶,一開始台灣有數千名政治犯,大部份關在綠島,還有些在台灣本島等其他地方。後來美麗島事件發生,又要再去救援新增的80幾個政治犯。
克勞斯瓦得說,台灣那時是很壓迫的專制政體,像智利、伊朗,可是在很短的時間,就變成自由民主的國家,如同奇跡一樣。
不過克勞斯瓦得提到,台灣雖已現代化、民主化,但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已獲解決,比如台灣還有死刑,台灣的法治系統還不是很穩定,在警察、法律、安全等幾個體系,仍需加強人權意識。
在香港還沒發生港警進入中文大學、理工大學抓捕學生、圍堵校園事件前,曾因推動民主而入獄的香港社運青年黃之鋒今年九月初訪台受訪曾說,比起台灣以前美麗島事件,我們(香港)付的代價真的非常小,所以要繼續努力推動香港民主的選舉與制度。
如何看香港情勢?克勞斯瓦得說:“我不知香港會怎樣,但中國很瘋狂。”
而身為美麗島事件當事人,如何看香港反送中運動中年輕抗爭者被大批抓捕、暴力刑求,甚至傳出送到中國受審?陳菊告訴本台:“我都了解、我了解。我們祝福香港,當然在台灣,堅決支持香港,能夠(擁有)自由、民主、保障人權。”
受邀紀念美麗島40年 香港代表:很多香港人不了解美麗島
受邀參與研討會的香港人權監察副主席莊耀洸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說,其實很多香港人對台灣的美麗島事件並不了解。
莊耀洸提到,以前香港的民主運動很短時間就結束,被說成是五分鐘的運動,認為香港人不是很有耐力和膽量,不願意為改變不合理制度付出很大代價。這次反送中運動有很大的不同,做以前不敢做的事,而且持續很長時間。
莊耀洸說:“如果你要比較台灣的情況,就是每一個統治者他要考量,要鎮壓還是要妥協?鎮壓的話,他要冒一個險,就是更大的反抗,香港恰恰就是這樣,政府的鎮壓太大、太過份。第二,香港過去民主運動經驗有一些成功,每一次做多少會看到以前的不足,比如說2014年雨傘運動占領那麼久,很被動,這次很靈活、很不同,所以能運動那麼長的時間。”
回顧《美麗島雜志》1979年8月創刊詞:“決定我們未來道路和命運的,不再是任何政權和這政權所豢養之文人的權利,而是我們所有人民大眾的權利。”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 夏小華、李宗翰 台北報導 責編:許書婷、申鏵 網編:瑞哲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中國三大滅門奇案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世界微光看更多 http://act.setn.com/worldlight/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https://goo.gl/qnrjSt
➲政論第一品牌 新台灣加油 https://goo.gl/Hthr3e
➲雲端秘檔揭秘辛解碼真相 https://goo.gl/vi3Gzd
➲美食趣遊必看54Free食代 https://goo.gl/bSdR3e
#國際新聞 #國際局勢
中國三大滅門奇案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脫口秀是殘忍的嗎?可以拿鄭南榕開玩笑嗎?可以拿客家人開玩笑嗎?可以拿黑人來開玩笑嗎?界線在哪裡?
#冷血 #藝術 #歧視
───
☞〈冷血告白〉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8/07/09/冷血告白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當一個小說家有多辛苦?我們往往以為藝術創作者都很任性,可以毫無顧忌地消遣他人,消費現實;但其實藝術本身也很可能反過來剝削作者、消費作者自身。脫口秀演員博恩以鄭南榕自焚為題材的笑話引來了諸多批評;而近日也出現了一陣以「客家人很吝嗇」為主題的笑話創作風潮──這很可能都是「藝術嗜血」的例子。這是我們今天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冷血告白:論藝術嗜血〉。
上一集我們講述了電影《柯波帝:冷血告白》的故事,Capote採訪滅門血案兇手,寫此非虛構小說《冷血》,但這同時也令他陷入了權力慾、道德兩難與私人情感的困局。冷血的是誰?看似是滅門血案的兇手,但其實也是藝術家Capote自身。
......事實上,作為藝術形式之一種,小說當然也是嗜血的。小說對作者的剝削何其恐怖。小說家的心智,往往必須時常來回擺盪於「極端殘忍冷靜」與「極端溫暖熱情」之間。正如上一集所提到的,因拍攝蘇丹飢荒中的垂死小女孩而飽受抨擊的Kevin Carter──小說家必須冷血(如同攝影師冷靜等待禿鷹翅膀展開之瞬刻),小說家又必須時時充滿同情(才拍得出小女孩的飢餓與痛苦)。作品必須冷酷精準(夠冷血才能辦到),又必須滿懷悲憫(心地柔軟才能辦到)。
所以對於小說家來說,駱以軍所說的「身份移位」、「奪胎換骨」,確實都只是基本功而已。小說家必須分飾多角,設身處地,投入情感,塑造出不同角色的生命──而這些,都屬於極基本的細節。如若缺乏基本功,那麼此一藝術品必然便稱不上是一部好作品。藝術家為此傾注之情感(無論此一情感是冷酷、同情、鄙夷、嘲諷、震驚,或是溫柔)往往正是小說之核心,述說著人性的幽微;而小說此一藝術形式若有任何「深刻」之可能,即在於此。那就是超越在所有「全景」之上的靈光。然而這些靈光,卻可能被小說建築完成後醒目的「全景」所遮蔽。當我們看到一部偉大小說的完成,總會被成品醒目的全景所震攝,忘了這壯闊奇觀的背後,小說家如何艱難地一磚一瓦建造它......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中國三大滅門奇案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脫口秀是殘忍的嗎?可以拿鄭南榕開玩笑嗎?可以拿客家人開玩笑嗎?可以拿黑人來開玩笑嗎?界線在哪裡?
#冷血 #藝術 #歧視
───
☞〈冷血告白〉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8/07/09/冷血告白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前幾個月,脫口秀演員博恩以鄭南榕自焚為題材的笑話在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
然而事實上,類似事件並不罕見──生活中有許多笑話原本就源自於對特定群體的刻板印象或歧視;近日一波以「客家人生性吝嗇」為題材的笑話創作風潮,其實也是這樣。
這總令我們好奇:藝術是嗜血的嗎?藝術能否歧視他人?
藝術創作是否可能是對他人苦難的消費?藝術創作需要遵循現實世界的倫理嗎?
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冷血告白:論藝術嗜血〉。
文章開頭,伊格言帶我們進入了電影《柯波帝:冷血告白》(Capote)的劇情。
這部2005年的電影由已故的奧斯卡影帝菲利普西摩霍夫曼(Philip Seymoure Hoffman)主演;
改編自美國同志作家楚門卡波堤(Truman Capote)的真人真事──1965年,Truman Capote完成了一部述說真實罪行的「非虛構小說」作品《冷血》(In Cold Blood)。
這本書的題材是發生於堪薩斯州小鎮的一家四口滅門血案──兇手潛入農場主人赫伯特‧克拉特(Herbert Clutter)家中意圖偷竊未果,遂殺害了克拉特夫婦和他們的兩名子女。
Capote對血案兇手和案發過程產生好奇,心生《冷血》寫作計畫,並設法前往監獄,採訪落網兇手。
探詢真相之餘,也希望實地經驗能為此書增添血肉。
也正因如此,Capote與兇手成為好友,甚至互生情愫。
然而這樣的權力關係卻將這件事拖進了一個曖昧無比的泥沼中──Truman Capote希望能在兇手幫助下獲得素材,儘快完成曠世鉅作;
而兇手則懷抱著一種模糊的願望:渴望被了解、渴望被寬宥、渴望成名、渴望為世人所知。
但冗長的司法程序使二人的關係越趨緊張。
Capote原本的預期是,兇手將被處決;而在處決之後,《冷血》一書也將順利定稿出版,進一步將作者的文學聲望推向高峰。
然而另一方面,站在兇手的立場,當然並不希望判決對自己不利。
結果是,司法程序複雜漫長,行刑一拖再拖,宣判之後上訴再上訴,纏訟曠日廢時,作家也等得心焦不已;
因為結局尚未出現,書自然也無法完成。
在故事尾聲,當Truman Capote終於獲知全案死刑定讞的那一刻,簡直是鬆了一口氣。
實際上,Capote的心境當然非常複雜──權力慾、名氣與地位之誘惑、道德兩難與私人情感在此一荒謬情境中彼此拉扯,從而展現了巨大而深刻的張力。
而這部電影的重點之一,正是藝術冷血、藝術嗜血的問題。
Capote與凶手之間,是採訪者與被採訪者,也是平常人與犯罪者的關係;他們確實是朋友,甚至產生了友達以上的曖昧。
所以,回到電影的標題,這其實不僅僅是滅門血案的「冷血」,甚至也可以說是作家Capote自己的「冷血告白」,其自身的「Cold Blood」──
我們以為冷血的只是那個犯下滅門案的兇手,但作為藝術家、採訪者的Capote,是否也在冷血地透過剝削他人、剝削朋友,來獲得藝術上的成果呢?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伊格言提醒我們,事情還沒結束。
事實上,藝術不僅僅習於透過藝術家剝削其描述對象(也就是滅門血案本身,以及血案兇手),它尚且剝削了作者本人......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