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住的義竹老家是個十三戶人家的村庄,印象很深,那時父親出門種田,經常一大早出門到傍晚,回到家時全身已經沾滿泥土,有時候我會到田裡去幫忙推秧苗,許多農村父母都期待自己的兒女能夠「拿筆頭不倘拿鋤頭」,讀好書是農民階級期待子弟翻身的唯一途徑。
1981年我在嘉中讀書時,父親總是盼望能有個醫生子,原因在於表哥嘉中畢業考上中山醫學院,但高中成績表現中庸的我,選擇了甲組,考上中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加上成長過程深受家裡影響,後來在大學時期就積極參與學生運動及農民運動,父親當初大概始料未及。
退伍後我走往政治圈工作,年輕時為了理念,在台灣南北奔波20年,為了就近照顧老邁的父母,中年回到故鄉嘉義奮鬥,這張舊照片是在老家三合院前的合影,坐在地上右邊的是我的父親,左邊則是母親,右邊椅子上是堂哥,笑開懷的這一幕,永遠烙印在我的腦海裡。
過去不管身在何處再怎麼忙,回家陪伴父母就是我最大的滿足,今天是父親節,勾起最深的記憶,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偉大的老爸,珍惜現在,及時行孝,祝福每一位辛苦顧家的英雄,父親節快樂。
中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在 翁章梁 Weng Chang-Li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小時候住的義竹老家是個十三戶人家的村庄,印象很深,那時父親出門種田,經常一大早出門到傍晚,回到家時全身已經沾滿泥土,有時候我會到田裡去幫忙推秧苗,許多農村父母都期待自己的兒女能夠「拿筆頭不倘拿鋤頭」,讀好書是農民階級期待子弟翻身的唯一途徑。
1981年我在嘉中讀書時,父親總是盼望能有個醫生子,原因在於表哥嘉中畢業考上中山醫學院,但高中成績表現中庸的我,選擇了甲組,考上中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加上成長過程深受家裡影響,後來在大學時期就積極參與學生運動及農民運動,父親當初大概始料未及。
退伍後我走往政治圈工作,年輕時為了理念,在台灣南北奔波20年,為了就近照顧老邁的父母,中年回到故鄉嘉義奮鬥,這張舊照片是在老家三合院前的合影,坐在地上右邊的是我的父親,左邊則是母親,右邊椅子上是堂哥,笑開懷的這一幕,永遠烙印在我的腦海裡。
過去不管身在何處再怎麼忙,回家陪伴父母就是我最大的滿足,今天是父親節,勾起最深的記憶,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偉大的老爸,珍惜現在,及時行孝,祝福每一位辛苦顧家的英雄,父親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