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如何提供超級個人化服務?百人數據團隊靠AI打造中信腦
為了顧及全產品、全客群、全通路、全覆蓋,中國信託採取的對策是走入AI與大數據,更為發展AI應用訂下3大KPI,來掌握研發資源的最適化;今年,中信更成立數據治理委員會,希望將數據治理走向更全行化的關鍵議題
文/李靜宜 | 2021-06-10發表
「透過科技力,來創造競爭力。」中國信託銀行數據暨科技研發處處長王俊權,用一句話點出中國信託大力發展AI與大數據的戰略核心。
3年多前,中國信託定調以AI與大數據作為主要發展方向,並成立了數據研發中心,要用AI來加值業務場景的服務與產品。設立初期僅有一人,到現在已擴大為百人團隊,更在2020年初正式提升為數據暨科技研發處。王俊權正是該團隊的一號員工,更是中國信託內部大力推動AI與大數據的關鍵人物。
中國信託的經營策略是,顧及全產品、全客群、全通路、全覆蓋。而為了守住既有的優勢,中信採取的對策是走入AI與大數據,來作為轉型的利器。不只要轉型,王俊權表示,中信更希望透過AI與大數據,孵化出不同於以往的經營模式。
「CTBC+AI」是中國信託發展AI的大方向,在各業務線上,都能將既有的經營方法加上AI,來提升效率與效能,更要以這樣的科技力創造競爭力。更以優化、平臺、全面、轉型、顛覆這5大階段任務,往下推動AI。
王俊權解釋,中信的策略是,從最小且最有把握的項目開始,所以,透過AI來優化既有的經營方式,是中信切入AI的第一項任務。運用AI優化的專案成功後,下一步,中信就能將AI技術進一步平臺化;有了平臺之後,就能將AI技術全面導入到銀行。
走過了優化階段、平臺階段到全面發展階段,AI已經落地到中信的金融場景,也陸續有了一些階段性成果。王俊權表示,中信現在聚焦「轉型」與「顛覆」,希望透過AI幫助組織轉型,最終期待是要用AI提出顛覆的想法,創造新的經營模式,他透露,目前已有幾個專案正在進行中。
依循著CTBC+AI這項大主軸,中國信託打造了「中信腦」,定調3條研發路線: 電腦視覺、自然語言處理(NLP)、機器思考,也成立了3大實驗室,聚焦研發6大AI應用核心,包括了精準行銷、市場預測引擎、文字與文件辨識應用、人臉與物件辨識應用、機器閱讀到機器對話。從應用場景來看,則鎖定營銷經營、流程優化、風險控管這3項。累計至今,中信在業務單位落地的AI專案超過了20個。
第一類應用場景的AI,中信稱為「營銷經營+AI」,囊括個人化推薦、需求預測,目的是協助增加收益,並提升客戶滿意度、客戶資產、新申購產品數等。王俊權提到,像是推薦引擎專案,中信金控整體客戶數有1,100多萬戶,產品與通路又多,需要透過AI推薦引擎來實現精準行銷,預測顧客未來的金融需求,才能進一步推薦。中信也將這類預測技術,應用到金融商品的預測,比如房價預測、股市預測、匯率預測等。
「流程優化+AI」則是中信第二大類應用場景,包含法金作業流程、客戶申請流程、線上作業流程,希望用來協助內部提升作業效率,來減少作業成本,最終目的也同樣要能夠提升客戶滿意度。 目前,中信內部有多項端對端的流程數位化專案,像是個金、法金、AML(反洗錢)、HR等業務,都有導入AI來優化既有流程。
最後一類場景的應用是「風險控管+AI」,則應用在AML作業、偽冒偵測、稽核,來改善內部作業效率,減少風險的損失。比如,王俊權提到,前年底,中信銀行上線了一套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分析負面新聞的平臺,這個AI反洗錢專案的成果,後來更從臺灣擴大應用到7個國家的海外分行。
王俊權表示,3大實驗室所負責的6大AI核心,就是沿著這3大類應用分頭進行,其中,因為銀行面對數位化的壓力較大,所以,又以銀行為應用主力,再逐漸將AI技術擴大到金控旗下子公司,如投信、台灣人壽、中國信託資融等。
自行培養AI研發能力,更訂定3大AI管理KPI
AI發展策略上,中國信託除了自主研發,也會與廠商協作。不過,這兩種策略該如何拿捏,中信內部也走過一段辯論的路。王俊權表示,最後的判斷依據是,「金融業需要的核心能力,中信會投入有限的研發資源。若不是中信認為的核心能力,則盡可能用市場上的解決方案,來加快回應市場的時間。」
舉例來說,銀行業使用分析模型並非新鮮事,AI技術與傳統統計回歸最大的不同是,能夠處理大量非結構數據,像是人臉、電文等資料,可是,這些數據機敏性較高,如果銀行不能自行掌握技術,而需委外,王俊權認為,第一個問題就是,銀行創新的保密性較弱,再者,廠商進入銀行接觸到如此多的機密性資料,有時也有法遵問題。
尤其,金融業對個資的管制嚴格,非結構化資料很難離開金融業,但是,在臺灣,許多AI技術原廠來自海外,對於銀行來說,整體應用或導入的彈性都相對較低,這些都是中國信託選擇培養自家AI研發能量的關鍵因素。
中信在AI應用發展策略,更訂出3大關鍵績效指摽(KPI),作為研發資源最適化的參考。王俊權表示:「對資源有限,需求無限的單位而言,研發的管理是一大關鍵。」首先,中信不會輕易增加AI生產線,因每開一條生產線就會涉及維運與資源分散的議題。所以,「AI生產線的管理」是第一項KPI。
「AI研發資源調度的管理」是第二項KPI。王俊權提到,資源有限狀況下,應該分配多少資源,投入短期的落地變現,還是長期的亮點顛覆,「是一種決策的藝術。」過去,中信希望AI可以迅速擴大到各單位,所以,王俊權採取80/20法則,將80%的資源用在短期落地變現,讓大家有感,保留20%在真正創新的研發。不過,他表示,這個比例每年或每季會進行調整,要讓研發資源投入到需要的地方。
第三項KPI則是「核心複用的比率」,也就是同一項核心技術盡可能重複利用的比率。王俊權要求研發團隊,每條AI生產線至少要有3個落地應用。目前,中國信託共有6條AI生產線,以及20幾個AI落地應用的專案,他提到:「平均每條AI生產線,有3~4個核心複用。」未來,更希望將每個AI核心,擴大到金控內各個應用,所以,要盡可能提升核心的複用,他對團隊的期待是,能提高到兩位數的複用率。
他進一步舉例,3年前,中信導入工研院智能文審技術,來辨識客戶申辦信用卡、貸款所需檢附的財力證明,像是存摺、扣繳憑單等金融常用的固定格式文件。去年,中信將文字辨識應用,複用到分行的場景,上線AI票券辨識服務,在審票機中加入AI、OCR技術來辨識支票,來減少櫃員人工審票與顧客等待的時間,及提升作業人員登打的產能。
目前,中信已做到一張支票上的7個要件,包括到期日、抬頭人、金額、禁止背書轉、發票章讓章或手寫、背書、帳號,都能夠用AI辨識。王俊權提到,中信將自行研發的印刷體的文字辨識核心、手寫英數的AI辨識核心、文印鑑辨識技術,通通導入支票辨識上,「這就是一種AI核心的複用」。此外,為了持續優化辨識正確率,中信更導入AI反饋機制,內部自己發展出標記功能,來改善標記效率,長期目標是達到9成的辨識正確率。今年,中信預計將該AI應用擴大到22家分行。
中信還有另一項AI核心應用是人臉與物件辨識應用,王俊權坦言:「人臉辨識技術,對於組織的轉型與顛覆是亮點有餘,可是力道不足。」不過,若能結合防偽能力及數位流程,可能會創造出藍海的新應用。中信正在思考,如何運用人臉辨識、活體辨識、微表情辨識、情緒辨識等AI核心,交錯組合來打造遠端核身相關應用。
金融業需緊跟科技的腳步,轉變為自身的競爭力,才能在指數型成長的趨勢下,站上領先地位。AI與大數據,正是下一波競爭力的最大利器。─── 中國信託銀行數據暨科技研發處處長 王俊權
推動超級個人化服務,中信靠大數據建立5大行銷策略
「中信銀行每個月有1.5億筆的金融數據,1.9億筆的非金融數據。更可觀的是,疫情期間,顧客更加喜歡使用數位服務,每月高達2億筆的顧客數位數據。」王俊權首度揭露了中信內部統計的海量數據。不只如此,中信銀行1年與顧客會有20億次的行銷溝通,顧客造訪行動銀行、網路銀行或到行銷網頁觀望的次數,更是高達16億次。
「中國信託的數據含金量很高,因此,全都要採集起來,作為銀行KYC的關鍵第一步。」他提到,光在2017年到2018年這段期間,中信內部就採集了大量數據,來建立360度客戶全景標籤。即便,當時各個單位已有自己的全景標籤,中信仍認為要有一個可以全行共用的主數據庫。
有數據來了解顧客,銀行就能出手,中信的策略是以數據掌握顧客人生不同階段需求,提供超級個人化服務。王俊權表示,中信策略是運用AI與大數據,透過個人化溝通方式,來提升顧客的成交機會。中信更先將這種作法,落地到銀行的「艱困區」,若在艱困區測試後有成效,再轉移到「黃金區」主戰場。「一方面不會影響到既有的業務動能,另一方面團隊也會比較有信心。」
在推動超級個人化服務,中信採取了5大行銷策略,並各自搭配合適的AI技術。第一項策略是使用最適合的通路對不同顧客溝通;第二項是尋找顧客有興趣的話題來互動,王俊權透露,今年底將從人工轉為全自動化,用AI生成銀行與顧客行銷的文案。
選擇對的時間,則是第三項策略,比如,當外幣跌到一定數值時,跟該名顧客歷史申購外幣的成本有競爭性,就能在此時發送推薦資訊給顧客。
第四項策略則是打造貼合顧客需求的產品,他提到,中信已有不同產品的預測模型,能預測未來3個月或1周後,該名顧客可能需要的產品。可供業務單位、EDM數位行銷,來聚焦其中高成交率的顧客。最後一項策略是對的活動,即便是賣同一項產品,不同活動的優惠或行銷設計都要不一樣。
王俊權認為,不僅不要過度叨擾顧客,更希望提供一次就能擊中顧客的服務。甚至,目標是做到自動化行銷,他透露,目前正在建置平臺的階段,除了要能自動採集數據,更要自動反應顧客下一步的預測,讓銀行出手可以更快,或盡可能減少PM或行銷出手時會遇上的人工斷點,甚至,讓每次出手後的反饋可以更為即時,來推動多波段行銷。
成立數據治理委員會,優先梳理2類數據
「數據治理是比下水道還要更下水道的底層工程。」特別對於大型金融機構來說,海量的數據勢必要有與過往不同的梳理方式,王俊權如此說著。
因此,今年中信銀行成立了數據治理委員會,由總經理親自主持,各個業務單位主管都參與,「希望將數據治理走向更全行化的關鍵議題。」他坦言,今年是試行階段,但中信已經注意到這個趨勢,而且必須往這方向走。
中信在數據治理特別強調「以用為治」,去年,更研究了全世界數據治理做得較好的企業,比如,數據治理發展超過20年的華為。王俊權坦言:「對中信而言,數據治理既然是一場長期抗戰,就必須明確為何而戰。」
由於資源有限,中信在數據治理的戰略,優先從兩類業務來推動,第一類是不能犯的錯,這類資料的處理一旦犯錯,銀行容忍度很低,如監理報送這類數據就需要優先梳理。另外一類是業務效益較大者,王俊權表示,若沒有好的數據治理標準,業務效益很難有長期的呈現。這是中信今年訂下數據治理的方向,也希望從小開始,慢慢擴大到全行。
經理人小檔案
王俊權
中國信託銀行數據暨科技研發處處長
學歷:臺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商學碩士
經歷:早年在美國矽谷的科技公司做美股分析,回臺後陸續待過4家銀行,主要負責風險管理;2005年加入中國信託銀行擔任全球個金風險管理處處長,2018年兼任數據研發中心最高主管;現為中信銀行數據暨科技研發處處長,兼任中信金控數據主管
附圖:中國信託銀行數據暨科技研發處處長 王俊權 (攝影/洪政偉)
資料來源:https://www.ithome.com.tw/people/144842?fbclid=IwAR0XaBPczoiqTWTEQH8qHfNDbmyyTpA43Akd2gYWhsBbh0oIbWsBNWdF4Fk
中信金控組織圖 在 股海老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丁大的這篇「台新金(2887)」的詳盡分析,看完真的心有戚戚焉!上周五的分享會也有跟大家談到為什麼不推台新金的原因啦,就讓我們繼續把下半年的焦點放在OO金囉~
...
◼ 2019年上市櫃公司便宜價
👉 https://reurl.cc/8760X
◼股市「抱緊處理」之道,立馬來去看更多:
💪https://camperliu.pixnet.net/blog
...
🔥新書《股海老牛專挑抱緊股》熱賣中🔥
🚩博客來:https://reurl.cc/omLV5
🚩金石堂:https://reurl.cc/27a6a
🚩誠品:https://reurl.cc/0km4k
2887 台新金
彰銀經營權訴訟案,遭最高法院發回更審,對台新金非常不利。其實在之前的金融股投資講座,定錨電子報,或是微股力的訂閱文章都有提到,台新金這一仗可謂凶多吉少,和六大派圍攻光明頂無異。由於資金卡在彰銀,即使台新金在台灣表現傑出,但獲利就是未見起色。詳細說明如下。
以2018年年底的資料為準,台新銀行在國外分支機構家數合計只有6家,4家分行,2家代表人辦事處,而且,在中國大陸沒有任何據點。相較於中國信託在海外有116個據點,國泰世華在海外有67個據點,上海商銀在海外有58個據點,兆豐銀行在海外有36個據點,第一銀行在海外有35個據點,台新銀行的據點真的是太少了。
目前台灣的銀行家數過多,集中度低,銀行好像便利商店一樣,走沒5步路就一家銀行。過度競爭的結果,就是存放款利差縮小,僅剩1.34個百分點,遠遠低於其他國家。而台灣銀行業獲利的來源,在以高品質的服務創造手續費收入。因此,應對之策就是往海外發展,以優質的服務爭取客戶,再以較高的利差賺取利潤。
台新之所以沒有在國外大量設置分支機構,原因有二。第一,台新的資金都卡在彰銀,沒有多餘資金往海外發展。第二,台新期待未來可以和彰銀合併,因此彰銀已布局插旗的地區,台新就不再設點。基於上述兩點,導致台新海外發展落後同業,這也就是為什麼,台灣人覺得台新是一家優質的金融機構,但獲利始終未現起色的原因。
至於兵家必爭的中國大陸,台新銀行一樣沒有任何據點,原因就在於「OECD條款」。OECD全名為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中文翻成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由於金管會擔心陸銀大舉登台,因此「OECD條款」規定,兩岸銀行業者互設據點,須在OECD會員國經營業務5年以上才符合資格。OECD組織俗稱「富人俱樂部」,成員國皆為已開發的富裕國家,共有30個會員國,包括美、英、德、法等國。由於台新銀行沒有在OECD國家經營經驗,無法登陸,導致未來發展受限。
因此,台新目前的首要任務,就是要解決彰銀案,彰銀案有解,台新的獲利才有辦法突飛猛進。
#台新併彰銀分析
#背景
為了解決金融機構呆帳比率過高,提高銀行資本適足率,同時鬆綁金融法規,鼓勵金融機構跨業經營,支持金融業合併,以促進金融體系穩定與創新,民進黨政府分別在2001至2003年間與2004至2008年間推動了俗稱「一次金改」與「二次金改」等兩次金融改革方案。
由於彰銀呆帳過多,2005年財政部決議以招標發行特別股的方式引進策略投資人救援彰銀,並由台新金控以新台幣365億,溢價114億取得彰銀22.5%股權,成為彰銀單一最大股東,拿下經營權。
第二次政黨輪替後,2014年,馬英九政府的財政部長張盛和宣稱不再支持台新金掌握彰銀經營權,於是和泛公股事業聯手加碼買進彰銀股份,並委託券商徵求委託書,最後讓台新金失去經營權。
台新金於失去經營權之後,和財政部進行民事訴訟,2017年5月17日,二審宣判結果出爐,高等法院宣判台新金勝訴,代表財政部應支持台新金取得過半數的彰銀董事席次。財政部依法提出上訴,2019年5月23日最高法院廢棄二審判決。
#法律觀點
因爲工作的關係曾和台新金控的林維俊總經理討論,林維俊總經理提供給我一份財政部的公文,經過他的同意後我拍了2張照片。公文雖然有機密2字,但僅就當時是機密,現在已經解禁了。這份文件是中華民國94年7月21由財政部發給彰化銀行的公文,後面有蓋財政部部長林全的章。
公文中提到,「配合政府之公股整併政策。本部同意於增資完成後,經營權移由該策略投資人主導。」「本部持股在未出售前,如得標投資人仍爲最大股東,則財政部將不改變由最大股東主導該經營權之政策。」
金融機構受到政府單位高度監理,從法律的觀點而言,台新金控併購彰化銀行,係配合政府政策,且政府已事前同意,於法律上絕對站的住腳。
#社會大眾角度
由於前總統陳水扁先生在二次金改時,利用金融機構合併的機會收取不當的利益,前總統馬英九先生在擔任台北市長時,富邦銀行併購台北銀行的過程也有瑕疵。因此,一般民眾對於民營金融機構併購公股金融機構是存有疑慮的,多數社會大眾不贊成台新金控併購彰化銀行,以「守護全民資產。」
#執政黨角度
彰化銀行若由財政部繼續主導,執政黨則可以對彰化銀行進行人事安排,做為政治酬庸的籌碼。由於有利可圖,因此不論是馬英九前總統執政的國民黨團隊,或是蔡英文總統執政的民進黨團隊,都對台新金控併購彰化銀行持反對的態度。
#在野黨角度
彰化銀行若由財政部繼續主導,在野黨則可以發揮監督的功能,持續在立法院「表演」,且在野黨在未來也有機會變成執政黨,當然不會支持台新金控併購彰化銀行。立法院更是做出「公股不能支持民股」的決議。
#法院角度
雖然號稱司法獨立,但法官評鑑制度,使法官必須揣摩上意,在重大議題上,必須考量輿論壓力,給予長官一個滿意的答案。在法官考量自身仕途的情況下,未必能有公正的判決。
#彰銀員工角度
由於過去彰銀由財政部主導,彰化銀行的員工待遇類似公務員,業績壓力輕。若台新入主,績效獎懲制度勢必更加分明,彰化銀行員工的工作量會增加,壓力也會變大。彰銀的這些員工,當初選擇進入官股銀行,就是希望能有一個穩定的工作,不願意背負過多的業績。因此,從彰銀員工的角度來看,絕對是反對台新併購彰銀。
#同業角度
就同業競爭的角度來看,當然不希望台新併購彰銀。以2018年年底的規模來看,彰銀的資產有2兆,台新銀行有1.7兆,合併後資產將達3.7兆,超過中信銀的3.2兆,成為民營銀行中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彰銀的分行家數有184家,台新銀行有100家,合併後分行家數將達284家,超過合作金庫的269家,成為全台灣分行家數最多的銀行。
因此,為了避免競爭對手壯大實力,各金融機構打從心裡不希望台新併彰銀。
#總結
一個簡單的法律議題,背後充滿著各種權謀算計,各路人馬不懷好意,各懷鬼胎。台新這一仗,打的辛苦,如何讓政府有台階下,輸了面子,贏了裡子,需要靠台新以智取勝了。
#微股力
https://scantrader.com/u/24923/service
https://scantrader.com/art…/016ae7a28f9600000821000000000000
Press Play
https://www.pressplay.cc/…/%F0%9F%92%B0%E3%80%90%E5%83%B9%E…
中信金控組織圖 在 股金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10/21 財經焦點新聞
👉國內頭條:
1.iPhone7給力,我外銷訂單連2紅。(工商時報)
2.我今年經濟成長,中經院調高至1.03%。(工商時報)
3.金控創舉,中信金獨董將過半。(工商時報)
4.克強指數放緩...大陸經濟仍未脫疲態。(工商時報)
5.塑化報價大漲,台塑四寶吃補。(工商時報)
6.違建暴增2成,祭重罰!(中國時報)
7.政院保證,民生基本用電不漲。(經濟日報)
8.歐元區利率不動,暗示年底延長QE。(經濟日報)
9.高通高階製程訂單歸隊台積電,三星仍持續掌握高通14、10奈米訂單。(電子時報)
10.IDM廠掌控車用電子市場版圖,全球IC設計大廠先蹲馬步備戰。(電子時報)
👉大陸頭條:
1.發改委密集批復多地城市軌道交通規畫,2020年超萬億。(經濟參考報)
2.王健林第六次成胡潤地產榜首富,姚振華成最大黑馬。(京華時報)
3.十三五農業現代化規畫出台,2018年完成土地確權。(經濟參考報)
4.報告稱前三季度中企海外併購額超1600億美元。(經濟參考報)
5.天貓啟動今年雙11購物節。(京華時報)
6.世貿組織裁決美對華多項反傾銷措施違規。(經濟參考報)
👉國際頭條:
1.歐洲央行德拉吉暗示或延長債券購買計畫。(華爾街日報)
2.特朗普稱若他贏得大選則會尊重選舉結果。(華爾街日報)
3.特斯拉為無人駕駛功能定價,為叫車服務奠定基礎。(華爾街日報)
4.雲業務提振微軟第一財季利潤增長。(華爾街日報)
5.任天堂新遊戲機Switch集掌機主機一體化。(華爾街日報)
6.紐約匯市周四美元走高,因投資者對美國加息前景更為樂觀。(華爾街日報)
【股金寶APP】讓您隨時掌握投資先機⇛⇛⇛
立即下載體驗:http://ppt.cc/w9YL1
中信金控組織圖 在 中信金控年報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中信金控組織圖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zkowntu也提到網球》國際奧會配合中國演出WTA不信彭帥未受外力控制自由時報2021/11/28 16:38 ... ... <看更多>
中信金控組織圖 在 中信金控年報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中信金控組織圖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zkowntu也提到網球》國際奧會配合中國演出WTA不信彭帥未受外力控制自由時報2021/11/28 16:38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