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生紀錄
開學兩個禮拜
時間像是加速快轉的狀態
趁週末記錄Q寶小一生活
以後他長大媽媽還有個念想
很慶幸,至今Q寶都告訴我
他超喜歡去學校
下課去安親班寫功課也沒有排斥
他真的很棒
尤其安慰媽媽放不下的那塊
好比,我有點心疼他書包那麼重
因爲疫情的關係
書本每天得學校家裡帶來帶去
我都覺得他在行軍
才小一書包重的嚇人
以前我看路上有家長幫孩子背書包
坦白說我覺得那些家長好寵孩子
書包也捨不得孩子背
那孩子的東西,應該讓孩子負責
結果好啦,等到我自己當媽媽
陪著Q寶走路到校門的路上
我總會忍不住叫他把書包給我😂😂😂
這下換溫骯覺得我誇張
有沒有那麼寵孩子
結果溫骯一拿書包之後
👨:所有的課本都帶嗎?那麼重!
原來,對於自己的孩子
當父母,都會有捨不得的心
要不是疫情,真想幫他背到教室去😂😂
不管誰跟我說孩子其實還好
都沒辦法讓我安心
只有我的孩子
才能讓我覺得好過一點
我問他會不會覺得書包很重
Q寶沒有遲疑地跟我說不會
謝謝他還扛的住,不然我會更在意
第一次學校上整天課
放學去安親寫完功課再回家
他第一句跟我說的話,不是他很累
而是跟我說,媽媽我今天上好多課好有趣
然後要我幫他多準備一個碗
因為他午餐去添了第二次的飯菜
結果吃完午休時間到了,來不及喝湯
清楚的描述海帶+蛋+貢丸
他很傷心沒喝到,要我幫他多準備碗
這樣以後打飯就可以先把湯裝好
這樣他飯跟湯都能吃到
原本我很擔心學校團膳不好
一直猶豫要不要幫他送飯
結果,他吃的超開心
因為我斜槓可以自己安排時間
所以開學第一週
我都跟著他放學再走去安親班
對!我就緊張派媽媽我無法控制
既然剛好有時間就去吧,哈哈哈
發現有窗戶可以看到他在教室的情況
我就偷偷潛伏在那邊看
看到他自己進教室,把書包掛好
然後一離開要去放餐碗時
椅子因為書包太重整個後翻,他嚇一跳
接著想辦法把椅子立好坐上去
拿出我給他的保衛噴霧消毒雙手才吃飯
我每天在他耳邊放誦的叮嚀
原來他都有聽進去,好棒
前後左右都不認識,應該會緊張吧
他在卻把自己打理得很好
接著老師進教室後,詢問還有誰要加飯菜
我看Q寶碗裡還有八分滿就舉手
老師往他碗裡再加上一大匙
回家我問他,你都還沒吃完為什麼又舉手
Q說他怕之後沒有機會加,哈哈,好怕餓
上週有一天我幫他們請假
結果第二天去
老師把他沒喝的羊奶留下來給他
他竟然給我喝兩罐,不會太飽嗎?😂
還有第一週,我以為他去的是軍營
因為回來他一直在喊口令
向右看~~~齊,向前~~~看
立正~~一,二
超大聲,不斷重複,好吵又好好笑
小學是一個分水嶺
有很多事情老師不會再協助
自己要學習自理,我會有點擔心
但看著他每天開心的出門,興奮地回家
因為他安親六點前會到家
我會在這段時間將荳荳洗完澡
用完荳荳的功課
接著把晚餐準備好
等Q寶回家洗完澡就開飯
他總會再回到家馬上衝去廚房看
問有沒有幫他煮肉
看到有他愛吃的就會好開心
晚上吃完飯,對一下功課後
複習今天上課的地方,我就放他自由玩
其實玩的時間真的好少
因為八點半到九點間要進房睡覺
八點半進房後不久就睡得好沉
小一生,不容易
兒子跟我,都在適應,加油
圖為每天先送哥哥去上學也跟著提早出門的荳荳,下篇再來記錄她的中班生活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19/01/26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
不喜歡父母進房間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規範:規範不是用來拉扯的】
上篇,我們提到規範是違反自然天性的,也就是完全不人性化的,而我們想要規範的對象,卻恰巧又是個孩子(人),所以父母得先有個心理準備,那就是孩子隨時都會反抗,才是「正常」表現。
有了這個心理準備之後,再從三點著手,與孩子站在同一陣線上談規範,絕對可以水到渠成:
1. 破口:談規範的時機
2. 規範:訂定規範,靠協商
3. 人性化:父母在過程中只需要做人性化連結
在與孩子談規範時,特別要注意時機,一如每每我進入孩子房間,看到滿屋子都是垃圾,我的心情肯定不好,當下情緒肯定飆高,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口談規範,無非是給孩子反擊的機會,他們一定會說:媽媽口氣不好,媽媽擅自闖進房間,媽媽亂發脾氣。
破口抓不好,原本是我佔著理,最後倒成了是我的問題了。
這時得記住,讓規範去扮黑臉吧!
規範有它的職責,所以可以嚴格,而身為父母,那肯定要符合人性化的,誰叫我們是孩子(人)的父母呢!
要把信念要落實在生活中,運用得宜,第一步肯定就要選擇適當的「破口」(時機),然後就可以把規範拿在身前,展示一遍給孩子看,讓孩子好好的審視這個規範,問問他們認不認識它(規範),問他們有什麼辦法對付它(規範),有什麼樣的應對之策去面對它(規範)。
等等,你肯定在這個地方看不明白了,規範不是我們(父母)自己定的嗎?怎麼說得好像我們六親不認,把規範當外人?
是了是了,規範當然是父母自己訂的,但是一旦訂定之後,千萬記住,要立刻、馬上、當下把規範當外人。為什麼要這樣?這是為了不讓自己拿著燙手山芋成了孩子討厭的大人呀!
只有把規範當外人,你和孩子才有可能一個鼻孔出氣!你和孩子才有可能在同一個戰線上,一起想出方法來對抗規範,如此一來,孩子面對的是規範,而孩子後頭還有個父母在幫自己作靠山,這就是規範當黑臉,父母當白臉的妙用。
所以,我在兩個女孩有了房間之後,眼睜睜看著她們隨心所欲的亂搞房間,然後不著邊際的提醒她們要注重房間整潔(當然沒人理我),於是我想著,就讓他們過上幾天好日子(髒亂)吧,之後有機會再來談,這期間,我仍舊偶爾提醒房間該收拾了。
就這樣過了一個月之後,我趁著有一天晚上燈光美氣氛佳,我一邊吃著桌上的佳餚,一邊問兩個女孩,我說:
「對了,之前你們在有房間之前,有答應過會負責把房間收拾乾淨,對吧?所以我想問你們,你們覺得每天晚上睡覺前把桌子收拾乾淨,還是每週一次把房間收拾乾淨,這兩種方式,哪一種是你們比較喜歡?選一個你們覺得能做的,收拾乾淨之後,讓我每週進去幫你們拖地掃地一次吧!」
燈光美氣氛佳,這是最好的談規範的破口,而這段日子以來,我深信她們已經暢快淋漓的過上隨心所欲的好日子了,明白那是什麼滋味了,如果她們有所覺知,應該能明白髒亂並不怎麼讓人感覺美好,所以是時候和孩子談談了。
當然,與孩子談話的過程,千萬別把當初訂定的規範當法官,一個老是判定別人是對是錯的規範,只會惹人討厭。
所以這時候和孩子談規範,只有兩個重點,一個是給自己的,一個是給孩子的,給自己的是:大方向對了就好。給孩子的重點是:只要方向對了,凡事都可以談,只要親子齊心一致把規範當共同敵人(目標),和孩子一起去打擊(完成)它就成了。
所以我的提問方向非常明確:房間要收拾乾淨(規範)。至於該用什麼方式收拾,我和孩子正在並肩作戰的面對它。
這時的並肩作戰,就是「協商」了,也就是我和孩子得一起想出能達成目標的好辦法。
一般父母協商時,可能站在「咄咄逼人」的口吻,要孩子遵守,或者是質問孩子「你之前說過會保持乾淨,現在怎麼沒有?」這樣的方式,等於父母直接做了「規範」的奴隸,只為了維護規範而成了規範的打手(黑臉)。
父母很多時候明明可以和孩子當朋友,幹嘛當敵人呢,弄不好還會一鼻子灰,多可惜!
所以和孩子一起協商時,放緩我們的口吻,規範是規範,父母是父母,我們是站在孩子這邊的朋友,朋友之間當然會提出建議,所以自然就可以給孩子幾個你覺得不錯的選擇,讓孩子瞬間感覺到父母是站在他們這邊的朋友。
當時姊姊瞬間就選擇了「每天晚上收拾桌子」,而妹妹猶豫了幾秒後,也選擇和姊姊一樣「每天收桌子」,兩姊妹有志一同的達成協定。
這也就完成了第二個要點「協商」啦。
至於第三個要點「人性化」該怎麼達標,明天咱們繼續。
────────
☞8/25線上講座台灣地區已額滿,今晚八點準時線上學習
☞8/25講座連結鍊以及登入密碼,小編已全數寄發成功報名通知,若沒收到信件請立即私訊小編
不喜歡父母進房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們是彼此的鏡子。
昨天是很不順利的一天,要打第二劑疫苗早起,孕婦沒睡夠脾氣特別壞,我先罵玩具丟滿地的娘娘,再罵什麼家事都沒做顧著滑手機的少爺,一早就烏煙瘴氣雞飛狗跳。
中午把娘娘送到奶奶家,到了疫苗施打會場滿滿人潮排了三小時才打完,手機電池快壞了,本來要順道去換也向店面預約了時間,到現場又是大排長龍。
遠離人群站在店外一個多小時還沒輪到,孕婦腰太酸站不住了只好放棄。
上車後我和少爺開始爭執,他覺得我沒把事情處理好,我覺得他對孕婦態度太差,接著開始互翻舊帳,演變成大吵一架。
接到娘娘後我一句話也不想講,到家立刻去洗澡,在浴室裡聽到少爺又在瘋狂的大吼大叫,而娘娘也不甘示弱的大哭大鬧。
今天到底有完沒完?這種生活到底有完沒完?水嘩啦嘩啦地沖著頂出來的肚子,我突然覺得胸口好像堵著了,灰心又喪志,眼淚莫名其妙流下來。
終於全部人洗完澡,沈默地吃完晚餐,情緒都比較緩和了,我開始回想今天是怎麼開始的?
其實都是些每天重複的瑣碎小事,偏偏我今天起床氣特別看不順眼先發作了,負能量傳到父女身上。
兩位慢郎中拖拖拉拉匆忙出門更讓人煩躁,到了疫苗現場等很久,真要打疫苗時少爺跑不見了,現場那位工作人員只會講馬來文聽得我一頭霧水,這一切都讓我越來越火大。
手機電池換不到,少爺又不耐煩「這種小事為什麼妳不能安排好?什麼都要煩我嗎?」
聽完這句我就徹底爆炸了,我從小是多麼獨立的人,要不是到了國外怎麼會麻煩你呢?這話真的吃不下去啊!
就算沒當著女兒的面吵,父母的壞情緒寫在臉上還是影響到娘娘,回到家她也因為一點小事對著爸爸頂嘴大喊。
這就是惡性循環吧?三個壞脾氣,沒人停下來消化,反而把負能量不停堆積繼續傳遞,就像鏡子一樣互相反射。
睡前我向女兒道歉「媽媽不對,今天不應該對你們態度那麼差」
「不是,是我不對,我不應該喊叫讓妳和爸爸生氣」
「那我們以後互相提醒,努力好好講話,盡量不要喊叫好不好?」
「好,一直喊叫弟弟聽了也會害怕吧」
娘娘很懂事的說。
少爺這時進房了,娘娘主動開口「爸爸,對不起我態度差」
「沒事了,爸爸態度也不好,我不對」
互相抱抱和好,一天的喧鬧終於結束了。
大馬疫情越來越嚴重,似乎看不到盡頭,儘管是最親愛的家人,日日夜夜緊密相處沒有自由呼吸空間,我們都太煩太累了,都需要一個壓力宣洩的出口吧?
圖片是很懂事的娘娘,希望下次情緒爆發前能先察覺停損,而我們父母做為相對成熟的大人,也能練習更多點耐心。
關久了你們也很暴躁嗎?世界什麼時候能恢復正常呢?
#Angrylababy
#日常的修行
更多日常在IG👇🏻
https://instagram.com/angrylababy2018?igshid=1jxcj6fq9bipz
::::::::::::::::::
買好一點,喜歡一點,用久一點。
歡迎加入溫太俱樂部❤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ngrylababyshop/
🚸家裡蹲要玩什麼?Tot school homeschool ,孩子邊玩邊學各種玩具教具這裡請👇🏻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07095596893215/?ref=share
不喜歡父母進房間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19/01/26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不管你是為人父母,在教養小孩;還是領導組織,在規範、管理自己的部屬。你可能有發現一個現象,你越是嚴正「禁止」的事情,往往底下的人只要逮到機會,他們就會試著去做,試著去跨越那一條紅線。
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心理狀態呢?事實上,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中期,史丹佛大學的強納生.福里德曼;他就做了一個實驗,探討這個現象。
他從加州的兩個學校裡,找來40個七到十歲的男孩。一次找一個男孩進房間,請他們為五個玩具給分,用來表示他們有多喜歡這些玩具,這些分數從0分到100分。
0分代表這玩具非常的爛,100分代表這玩具很酷。其中四個玩具都很普通,分別是「廉價的塑膠潛水艇」、「小孩子的棒球手套」、「玩具牽引機」,以及「玩具步槍」。
相反的,第五種玩具特別貴、也特別吸引人。可以說是當年玩具當中的極品,是60年代的尖端科技「電動機器人」。
等到這些男孩打完分數之後,研究人員告訴男孩說,他需要離開房間幾分鐘,去辦一點事情。他告訴男孩,可以隨意玩前面的四種玩具,就是那些很普通的玩具,但是不要去摸機器人。
他還清楚的對其中一半的男孩說,要是不聽話你會很糟糕。比如說,如果你玩機器人,我很生氣、我會處罰你、我會揍你…等等的,這種很嚴厲的威脅。
但是,對另外一半的小男孩,講的比較委婉;只是告訴他們,你不要玩機器人,那樣子不好。
在研究人員離開之,後留下的小男孩,都很渴望的盯著那個機器人;經過五分鐘之後,研究人回來,謝謝這些男孩子參與實驗,並且讓這些男孩離開。
那你可能很好奇。研究人員離開之後,這些男孩會不會經不起誘惑,所以為了解答這一件事情,研究人員在機器人裡面做了一個裝置,它可以判斷玩具是否被啓動。
結果發現喔,這40個男孩裡,只有2個男孩很有自制力,沒有碰機器人。其中一個來自於「嚴厲警告組」,而另外一個來自於「委婉勸說組」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當這個誘惑實在太大的時候,不管你是嚴厲警告,還是委婉勸說,基本上都沒什麼效果。
不過呢,福里德曼的研究重點,倒不是在於短時間之內,有什麼樣的不同。他比較感興趣的是,這些男孩子透過這樣的過程,放到一個相對長的時間裡,會有什麼差異?
結果經過了六個禮拜,他派一個女性的研究人員回到學校,顯然是找同樣一批男孩做不同的研究。他一次找一個男孩進房間,叫他畫畫。之前那五樣玩具,還是一樣放在房間的角落。
小孩子畫完之後呢,研究人員告訴孩子說,現在可以玩任何玩具幾分鐘,這次他們對玩具沒有設限,每一樣都可以玩。結果呢,原本屬於那些「嚴厲警告組」的男孩當中,有77%的孩子去玩那個機器人。
而在「委婉勸說組」當中,則只有33%玩那個機器人。沒想到幾周前,不同的規定方式,會對於男孩子後續的行為,造成這麼大的影響。委婉勸說讓孩子變得更加聽話,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
可能的解釋有幾個哦,有些研究人員認為,這個和人類思考「威脅」的方式,是有關的。通常呢,只有在不希望對方做,他想做的那件事情的時候,我們才需要提出威脅。當對方越想做那些事,這時候就會需要越大的威脅,才能避免他去做。
所以,根據這樣的理論,當孩子聽到嚴重的「警告」的時候,他的潛意識裡面,就會想哇~只有在我真的很想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大家都不讓我做;所以呢,他們才會對我做這麼大的威脅。
於是呢,我一定是很想玩那個機器人。你聽出來了沒有?這是一個,因為你的外部威脅越大,反而造成當事人,他的渴望跟動機越強的內在歸因。相反的,當你委婉的要求孩子,不要玩機器人,這樣子反而讓他們覺得,自己其實沒有那麼想要玩機器人。
然而,也有另外的研究人員認為,當威脅的語言,一施加在男孩的身上的時候,馬上就把機器人,提升到禁果的地位,反而會誘發他內在底層的慾望。你越禁止,他就越想得到。
然而在學術領域裡面,也強烈質疑這樣的傾向,有可能是因為「好奇心」或「叛逆」的心態,但是大家都同意,這樣的效果很強大。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你越禁止青少年抽煙、喝酒、開快車,而他們反而越是去做那些事情。
所以,不管在學術上的爭議是如何,如果你要孩子在成年之後,不會成為酒鬼,那麼請你在他成長的過程當中,好好的跟他談「喝酒」這件事情,而不是跟他說「你敢沾一滴酒,我就打斷你的狗腿」。
當你這麼說的時候,你正好啓動了他內在,原來喝酒是一個,這麼有誘惑力的事情;或者是你這麼強烈的禁止,看來這件事情挺有趣的。
如同我在教學當中常常說的,「別的對待,是自己教出來的」。而別人對很多事情,會有什麼樣的內在反應,往往也來自於,你所呈現出來的態度。
強力禁止、嚴刑峻法,或許在短時間之內,能夠得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放到足夠長的時間裡的時候,它往往是弊大於利。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月26號開課的『幸福工作坊』。
這個『工作坊』呢,是由嘉玲老是擔綱,你會在這個『工作坊』裡面學會,怎樣去經營一段美好的親密關係。
不管你現在是已婚還是未婚,不管你現在有沒有親密關係的對象,我相信這個『工作坊』都會為你創造,更圓滿的幸福可能。我很望期待,能夠在1月26號的『工作坊』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