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课)
06/06/2014
这两天的头脑几乎是肿胀而庞大的。
装了很多有关失落与哀伤 (grief and loss) 的知识。
如果晚上不花时间去消化的话,
我知道接下来连续九天马拉松的学习,
一定会让我坚持不下去。
加油,以量。
1。不管我们在用什么 model,我们都需要知道 working alliance (工作关系),也就是个案及辅导员的工作关系才是最关键能让个案成长的。不管辅导员背后用的是什么 model。而且这个 working alliance 好不好与否,是由个案来决定。而非辅导员来决定。
Evidence-Based therapy relationships
http://www.nrepp.samhsa.gov/pdfs/norcross_evidence-based_therapy_relationships.pdf
2。Death-denying society:我们的社会还未开放到对死亡无所不谈的状况。拒绝讨论死亡的现象,有时是人类的一种防卫机转 (defense mechanism),内心对死亡的恐惧无法面对,所以唯有压抑、唯有沉默、唯有安静。也同样地希望对方也一样压抑、沉默及安静。要松动整个 death-denying society phenomenon 真的不容易,要一步一脚印,慢慢走,慢慢影响。
3。不管你用什么 model 来协助丧亲者或病人,作为辅导员的我们需要两种思维。第一种 : intra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grief situation。要了解个案与自己的关系如何,个案自己内心的哀伤状况。第二种:functioning。要了解个案如何运作。 我觉得第一种是有关内在。第二种是有关外在。换句话说,当一个人面对哀伤的时候,我们要和个案一同探讨两个方向。内在资源以及外在资源。让个案继续活下去。
4。如果硬要说 intensive grief 是一种病状的话,它其实 adjustment 出了状况。因为我们遇到失落,要调适的东西太多了,所以一下子无法调适内在及外在,那是一个最普遍不过的事情。是调适的问题而已,而非病态。
5。大部分的人遇到哀伤都能自己痊愈,因此相信每个人拥有足够的内在资源去面对自身的哀伤。也相信每一个人对自己的问题拥有自己的答案,我们这些助人者只是需要陪伴、催化(facilitate)。不要去干扰每个人的哀伤步伐。毕竟每个人的哀伤都是如此独特、如此珍贵、我们没有权利去干涉。
6。在美国,辅导资源、辅导学派比比皆是。在马来西亚,有关哀伤辅导的资源少得有些可怜。 一旦发现辅导员本身无法 handle 对方的案件,需要 refer out (转介)并非易事,不过话说如此,今天与同行们上课的对话很棒,让我找到六个考虑点。
a) 需要助人者的 supervisor 给予 individual supervision,work on personal challenges、development、issues (eg. counter transference, primary triangular relationship, own grief history).
b) 需要助人者的 supervisor 给予 group supervision, workn 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tervention, skills etc.
c) 一个团队,如果可以的话,聘请 in-take counsellor 来筛选哪个个案适合哪个团队的辅导员。
d) 如果可以的话,每一个新的案主,都可以提供免费的 30 分钟的对谈服务。让案主了解往后的陪伴方向,也让助人者决定是否适合继续做陪伴的工作。
e) 寻找国外的资源来支持我们。 via skype, phone support。
f) 或许电话上的 screening 也不妨考虑。 在电话上先说清楚彼此的动机、方向及责任。
7。老师一直鼓励我们不要把个案放在前提。一定要把自己放在前提。用了两个例子来隐喻我们自己是最重要的。第一:飞机缺乏氧气的时候,首先必须要先给自己氧气罩。第二:游泳池救生员看到有人溺毙不会直接跳下去救人,而是把一个救生圈丢给对方、或者拿出一个棒子,伸出 helping hands,让对方拿着棒子或救生圈,慢慢拉着他回到池边。大部分助人者 burn out 是因为 compassion。所以有一个种疲惫叫做 compassion fatigue。听了,很有共鸣。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mpassion_fatigue。
8。老师也是说他不相信 DSM V。太多人把哀伤 (Grief)变成一种病症,有些被诊断成为 depression、ADD、anxiety disorder 等等。其实这只是一种生命调适的落差。大部分人的哀伤都会被误诊。结果,变成是不断吃药、服药,而没有透过真正的 grief work 来处理自己内心的哀伤。 实属可惜。
9。Talk therapy 本身就是一个疗愈。透过 对谈,快乐会加倍、伤心会减半。
10。大部分的哀伤工作都是因为要鼓励当事人 thinking of the deceased (想起往生者)。话说如此,我们有一位学员和我们分享非洲有一个民族是不可以说起往生者的名字。我也作出分享有一些道教信徒也相信我们不可以在往生者去世后常谈起他、不要流眼泪。 这样会对往生者在轮回的过程不舍的离开现在的环境。因此,不管怎样,每一位哀伤工作者 (Grief worker)都需要敏感每一位来寻找协助的案主的背景。
要对每个个案的GRRAACCEESS都要非常敏感、要有 sense。
http://mftcourses.net/documents/burnham%20et%20al%202008.pdf
GRRAACCEESS = Gender Race Religion Age Ability Class Culture Ethnicity Education Sexuality Spirituality
你就会发现每个个案都是独特的。
11。我也很同意老师所说的:不管你是帮忙怎样的案主,不管你是协助那一个年龄层次,每一位案主面对的问题一定和他们的失落与哀伤有关。因此,老师很鼓励每一位助人者都需要了解如何协助个案的失落与哀伤。 我非常认同。Losses 是我们人类很大的一个 theme。
12。你必须要知道不是每个丧亲者都会思念、都会爱往生者。那些 love-hate relationship,需要我们更敏感地去看见。不是所有离开我们的,我们都爱。我觉得爱的人,我们给他一个思念他的位置。如果是恨的人,不妨也给他一个宽恕及原谅的位置。如果做不到,不妨也就索性给他继续恨的位置。放不下的,也不妨留着。因为,不管你放不放下,任何有关我们哀伤与失落的议题,一旦没有处理好,它自然会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重复出现,直到我们能够给往生者与自己的关系找到一个平衡及舒适的位置。
13。老师一直说我们这些助人者要懂得 normalized the grief。其实我是不认同的。我觉得 grief 是没有 normal 及 abnormal 之分,反而是有 common 及 complicated 之分。与其 normalized the grief,我个人觉得是 commonize the grief。并非让哀伤正常化,而是让哀伤普遍化。 有些丧亲者会询问我们:“请问我这样是不是不正常?”我通常都不会说:“你是正常的。”我反而会说:“你这样的反应是普遍的,其他的丧亲者也有类似你这样的反应。”
14。辅导新手最常问督导的问题是:“在丧亲者面前,我可以流眼泪吗?”你会发现我们的社会或许会有三种反应:
a) 你是专业的。请不要显露你的脆弱。
b) 如果你是女性辅导员,我 OK。如果你是男性辅导员,我不 OK。
c) It is ok for you (as a counsellor) to cry, by all means.
辅导员是否能够流下眼泪?我目前比较贴近自己的答案是:“作为心灵工作的人们,请不要压抑自己真诚的情感,也不要发泄内心的哀伤。在案主面前,展现两极化的反应都不恰当。压抑情感,会伤害自己。发泄哀伤,会喧宾夺主。让眼泪流下来,坦诚地抹下眼泪,在对谈准备结束前,诚恳地询问案主刚才你的流泪是否会让他被干扰。如果没有,感谢他允许你流泪。如果有,请多说,然后说道歉。之后,也询问案主刚才对于你的流泪,他是否会好奇?如果没有,感谢他。话题就在此打住。如果有,请稍微分享一些 self-disclosure。让这个 self-disclosure 继续提升 working alliance 的品质。有了这个流眼泪的 debriefing 会 shift your personal self back to professional self。”
15。有些生气往生者或者生气神明的丧亲者,很难流通自己的愤怒。所以要允许对方无法流通内在那股生气。可是要继续提升他对生气的 awareness。不用立即刺穿,慢慢陪伴,总有一天,当个案准备好了,生气就自然能流通了。因此,很多疗愈的时刻,都不是在辅导室发生,grief work 需要时间的酝酿。可是时间本身无法让复杂性的哀伤痊愈。Grief work 是必须的。
16。有人如此说:“生气神吧。祂有能力 handle 你的生气。生气往生的他吧。他也同样有能力 handle 你的生气。”
17。尽管病人或丧亲者只有 1% 希望, 我们也不可以夺走他们的希望。哪怕那 1%希望也是假的希望(false hope)。We are not playing the role to take away their hope。
18。树倒猢狲散。有时候,死亡的现象,很残忍。尤其是扮演家里最重要的支柱角色的往生者一旦离开人间之后,你就看到这个家,它就散了。散的原因是因为彼此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彼此的声音没有被听见。最后要如何安排往生者的葬礼的过程也是如此复杂。 对于还未去世的人,不妨先考虑好好规划自己的善终,来避免或减少“树倒猢狲散”发生的可能性。
19。It you don't deal with the grief, it will reappear into your life.
20。作为教师或校长的,要如何知道你的学生们有状况。 食堂午休是最好的一个时空,让你看见有状况的学生。如果他们都安静地坐在食堂角落用餐、或者坐在课室里安静地不进食,这些行为都用很强烈的声音告诉我们:让我们给他们多一些关爱。So silent, and yet so loud。这些非言语行为告诉我们,孩子出了状况。如果你不晓得如何关心他,就一句话:“你叫什么名字?”然后念出他的名字说:“xxx,你好。”给他一个微笑,拍拍他的肩膀,就足够了。如果每一位老师及校长都能够给他们一个个的微笑、一个个的肩膀。孩子的生命,就会回来了。
以量 很感动。很满足。很好的学习。
06/06/2014
(照片摄于尼泊尔)
上 西 怜 wiki 在 ဝဳကဳပဳဒဳယာ မန် Mon Wikipedia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上西怜. 3d. ပ်ဍဲဝိကျရှနျေနရုဘာသာမနျအဘိဓာနျ ဒိနျနတျေ-မနျဂ္ကာဲဗှျကတျေရအူ။ ... <看更多>
上 西 怜 wiki 在 Jonishi Rei 上西怜– Mizu no Ondo 水の温度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Jonishi Rei 上西怜– Mizu no Ondo 水の温度. 29K views 11 months ago. Jackson. Jackson. 3.68K subscribers. Subscribe. 333. I like this. ... <看更多>
上 西 怜 wiki 在 [問題] 哇靠澳洲啥時變這麼強啊? - 看板Baseball 的推薦與評價
我很意外耶...畢竟澳洲算是棒球沙漠吧?
本來以為韓國可以輕鬆拿下澳洲
結果被澳洲屠殺
我都還記得當初泰山跑去澳洲打球
難道真的是人種的差異嗎?
怎麼西方人在體育方面都能屌虐我們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7.165.13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678343137.A.B7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