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自 Jeff Ko 影評分享
這篇寫得好棒
https://www.facebook.com/jeff.ko1/posts/10153062574113948
傑夫哥的電影筆記本: 《 大囍臨門 》
戲院的黑暗中,悉悉嗦嗦,
觀眾們笑成一片,再又哭成一片,此起彼落;
接連四年,豬式賀歲片在「拜年檔」獨佔鰲頭,
今年的「豬哥亮現象」,臻於巔峰!
坦白講,這個電影我看不懂!
接連看了兩遍,還是看不懂!
這部戲,很詭異;
傑夫哥筆下寫過的影評、劇評多了去,
唯獨這個戲,不知該自何處下手來評?
我看不懂的是:
這些演員,是怎麼了?
先容我真心誠意的說一句,
看的時候,
一邊看,我不只一次心裡的OS.是:
「原來這個電影這麼好看!」
好看在一氣呵成,
好看在真情流露,
好看在讓人打心坎裡覺得親切,舒服,
好看在讓觀眾恍如就站在那些「嘻笑怒罵,大哭大鬧」的眾人身旁
眼睜睜,實實在在地旁觀著;
而這樣一齣「嘻笑怒罵,大哭大鬧」的戲,
居然從頭到尾,沒讓我感到一絲一毫「演」的痕跡?
這,就是我「看不懂」的地方。
「喜劇」能不「誇張」嗎?
豬哥亮領軍的一群人,能不「做作」嗎?
但,對天發誓,我淚流滿面好多場戲,
而林北哭出來的每一滴眼淚,
都是那樣自動自發,毫無預警,就給他哭ㄘ來滴!!!
(每次林心如一哭,我就哭;
每次豬哥亮一哭,我就無法自抑~)
看了這麼多年的電影,
這麼奇特的「化學效應」,生平僅見!
(而這還不只是一兩個演員對手時的化學效應,
是整部電影大小角色十幾二十個…)
這個吊詭的「化學效應」,
讓你以為:
這些,不是演員,
是把一群本來就長這樣,就這樣說話,
就這樣過活的人直接找來,放在一起,
戲,就出來了;
是把一群原本私底下就熟得不得了的演員,
直接找來,擺在一起,
故事,就出來了;
但,怎麼可能會是這樣呢?
林美秀,平常哪裡會穿成那樣?
豬哥亮,哪裡會養魚、標魚、巡魚塭?
林美照的鼻音,哪裡去了?
而李東學、寇世勳,甚至林心如,
根本跟其他人在「發展領域」跟「戲劇路數」上是「不同掛」的,
私底下哪有什麼「本來就很熟」的機會跟條件?
(我說的「熟」,
是指例如陳亞蘭等人在綜藝節目裡跟豬哥亮的那種「默契」),
所以…
這,每一場戲,每個畫面,都是「演」出來的,
但,怎麼能夠演到這樣「不像在演」呢?
我,歎為觀止了!
(你哪裡還敢說「賀歲片」是應景的,是投機的,
是沒有太大的學問的呢???)
不要小看這個「化學作用」,
這個效果,直接地發酵成「氣場」,
直接落實了人物跟情節的「說服力」跟「感染力」,
林心如跟李東學第一場親蜜戲,就放了一個屁,
但你不會覺得突兀、造作,因為整場戲流暢、自然
(正常男女,誰不放屁?);
再看,
李東學第一次上門做客,一場圍著圓桌吃飯的戲,
那場戲,看得人目不轉睛,欲罷不能,
那場戲,有什麼了不起的戲劇「張力」跟「衝突」嗎?
其實沒有,
就是尋常對話,家常問答,
但,居然,人人都「有戲」!
那些「翻魚翻船」、「插筷子拜床母」…的小對話,
豬哥亮一哇啦啦大叫,全場觀眾就大笑,
因為,那就是他們的語言,他們的經驗,
因為,那就是他們由小到大,跨越世代的「生活趣味」呀!
(別人的電影,
梗,是要靠編劇設計出來杜撰出來的,
而這個「神劇」裡頭的「梗」,
卻泰半是這樣自己長出來的)
而,一群完全「入戲」的好演員,
不管年齡,不管來處背景,不管過往的表演風格,
就這樣全被HOLD在那個「處境」(情境)中,
所以,甚至不需要靠剪輯、走位、鏡頭調度這些技術面的東西,
一場戲,就可以鮮活到那份上,
每句話,每個動作,每個角色互相之間的反應,
不論節奏,不論情緒的力道,
每一個人,全都到位!!!
(看這樣的戲,像看最過癮的球賽,
神球技,神默契,
好看得不可思議!
~接二連三,不只一場。)
還沒完~
這個奇妙的化學效應,提昇了「戲味」,
也給了所有台詞一種由內而外發出光芒的加分作用,
看到後來,你已經分不出哪些是劇本寫的?
哪些是一個在哪種情況的人,本來就會那樣說的?
那些台灣俚語,
有的生動,有的促狹,有的優美,有的詼諧,
哪句不是充滿了草根的「智慧」和「韻味」?
這麼棒的創作元素,
被做了最恰如其份的,最相得益彰地運用,
真豐盛,真奧妙,真爽!
還沒完~
正因為人物活了,角色跟角色的關係有說服力了,
角色的處境跟情境有感染力了,
於是,所有的「情感」,便都有「靈魂」了:
豬哥亮摸娑著牆上女兒身高的刻痕…
豬哥亮提著一雙鞋,邊嘟嚷著「我們不好,我們不好」邊跑走…
那樣短短的兩個鏡頭,試問誰不動容?
(那麼點到為止的處理,
一點都沒有刻意催淚的矯情,真好!)
一個「喜劇天王」,這次,卻惹哭了多少雙熱淚盈眶的眼睛?
戲裡最動人最珍貴的,
始終不是那些「明星卡斯」、「笑料包袱」,
或者「兩岸衝突」的主梗,
而是普世皆同的「家族價值」、「細膩親情」,
所以,真的不需要刻意去做行銷上的沙盤推演
(用怎樣的「元素」,來攻怎樣的「市場」?)
只要把最實在最誠懇最直接的人性情感拿捏精準了,
但凡對自己的子女、父母、親人有深刻感情的觀眾便都會產生共鳴了。
(再回頭補一句:
從素珠到豬哥亮、林美照、王彩樺,
再到台語說得比想像中有「溫度」的林心如,
你看過電影以後再回答我:
他們,是不是怎麼看都真的像是「一家人」?)
可能你會說這戲是個「有福份」的戲,
只是因為兜齊了這些對戲、對味的演員,
整個戲,就「水到渠成」了?
錯!
我要說這個劇本、這個導演,真是不簡單!
要曉得,
喜劇之所以是喜劇,
在形式上,多半必須「誇張」些,
在情緒上,多半必須「放大」些,
一個擺明了以「表層趣味」(所謂「博君一笑」)當賣點的喜劇,
要怎樣才能讓人的第一印象是
自然,真誠,實在,不但入情入理,還「入心」呢?
那麼,
這個導演的整體「駕馭能力」該有多厲害?
這個導演對演員們演技的力道、節奏,
以及整體統一性的觀察,該有多準確,多敏銳?
真的,事後來看,哈哈一笑容易,
但那箇中過程,應該無時無刻不是提心吊膽的吧?
還有,我特別喜歡李東學這個人物的設計,
有必要多提一下:
李東學的「阿陸仔女婿」本來可以很單純地就成立了,
為什麼要自找麻煩地,設計出「父母離異」這樣的個人背景?
那個背景,不只增添了某些關鍵轉折的衝突性,
也實值地增加了李東學這個角色的「完整性」,
也更進一步多挖深了一層去強調:
父母親子一世不變的深情,
自古皆然,哪裡分什麼台灣、大陸?
~李東學跟林心如這兩個「第二代」,
在主發揮落在上一代的故事中,
原本有被「符號化」、「道具化」的危險,
幸虧導演和編劇對這兩個年輕人角色的刻劃夠用心,
也靠「唐家妮」…對不起,林心如,這等舉重若輕的好演技,
她連小細節都無處不「走心」
(訂婚宴上,那個短短的,沒有台詞的,
安撫了一下李東學的小動作。)
才讓這個人物紮紮實實,牽動人心,
試想,要是換一個功力稍弱的人來演,
那些團團坐的吃飯戲,女兒的台詞原就不多,
整場戲下來,能不被「吃」(忽略)掉?
這部電影,在導演崗位上的「設計」,用心處處可見,
除了大的人物、情境,
包括許多轉瞬而過的小detail
(比方說西北雨過後,魚塭上頭那一彎彩虹),
總之,這位導演,不簡單!
(黃朝亮導演,
我記住了,
有機會一定一定一定要好好來給他認識一下。)
上門女婿白樺 在 为何当饭店老板的上门女婿???(牛犇/ 毛永明/ 齐白雪) 的推薦與評價
【内容简介】本片讲述了出生孔氏名门的孔庆尧游悠却阴差阳错成了沈记饭店老板沈贵家的上门女婿,而两家人家更是为了抢夺孩子的姓闹得不可开交。 ... <看更多>
上門女婿白樺 在 小鱼儿夫妇- Posts 的推薦與評價
白樺, profile picture. 白樺. 好像在看貓版的跑酷極限運動 . 小鱼儿夫妇, profile picture ... 差點就被留下,成了人家的上門女婿 #毛孩子成精了 #超然一下很東坡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