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喝茶的人這篇看好來「喜多哥哥 x maosan茆桑」團購開始囉!
除了83~88折還享全部免運下單再送六個茶包!
喜多哥哥冷泡優惠:任選兩盒原價$798特價$699加贈體驗包(總共24包)
喜多哥哥團購優惠:任選三盒原價$1197特價$999 加贈體驗包(總共33包)
(一盒裡面都有9包,體驗包總共會送6包)
賣場連結(或到我首頁、限動可以上滑購買):
https://maosan.1shop.tw/adrian
你平常有喝茶的習慣嗎?別跟我說你每天都有喝手搖飲的茶,嗨?別開玩笑了好嗎,那個就是茶類飲料而已okay?稱不上好茶!
我自己本身是非常愛烏龍茶的人,如果桌上擺著綠、紅、普洱、烏龍,我絕對是毫不猶豫選烏龍茶,主要原因就是它不如綠茶般的青澀,也不會像紅茶那樣的澀口,烏龍對我來說就是順口的代表詞。
茆桑maosan,無論是念出口或是讀起來都有點文質氣息的品牌名,其實字首的「茆」便是創辦人的姓氏,相當的特別,也讓我對這個品牌產生了更大的興趣,特別的名字、簡約的包裝,擺放在桌上都顯得好看,就更別說是送朋友了吧?
茶品分為三種/
001老炭 2015年做採收,並透過五年的靜置才進行重新烘烤的動作,我目前都是喝熱泡的方式,我習慣在出了一點茶色後就先淺嚐幾口感受清香,泡製一段時間後顏色開始轉深濃厚的碳焙味便會開始蔓延開來,這時候的茶味與茶韻都非常迷人,我會留最底的茶沖入大量的冰塊感受沁涼卻又帶點深厚的烏龍茶。
002 午日 當你拿到時會思考烏龍茶究竟跟午日有什麼相關?主要是因為採收時間很短通常只有兩小時,而且分成早午晚三種時間,但我對它的解讀並不只是茶葉採收時期而已,而是它的茶色與茶韻有點偏似紅茶的那種芬芳,但又不及無糖紅茶普遍的澀口感,多了烏龍的碳焙感卻又帶了紅茶獨有的果香調,非常特別。
003 森杉 那,喜歡冷泡茶的人就選這款吧!最近出門都會把冰茶放在保溫瓶裡面,開車時可以補充一點水分又可以喝到甘口的清香,如果平常不愛喝茶味過於濃厚的人應該也可以輕易接受。
以上三種茶葉都是栽種於杉林溪的高海拔區域,從1985到2021每一款茶都皆由老老闆一一檢核,產量都不多一款都不超過30斤,所以目前購買的人都算是搶購到限量的茶葉,卻又不用像專業泡茶那般的費工,想喝到好茶只需要這個三角茶包就可以取得了。
如果你因為不能出國而開始養成露營習慣,也蠻推薦前一晚冷泡個幾壺起來帶去露營區,喜歡生活有質感的人相信我它真的擺在桌上外盒也很好看,再來不然這樣好了,你如果是常去日本的人;我跟你們說他們很喜歡台灣的烏龍茶,疫情後去日本玩想要感謝日本人嗎?帶個一兩盒茆桑去會出錯嗎?不會!會的話我跟你姓。
先不管日本感謝的事了,我現在要先打開手遊ID取名「我愛烏龍茶、烏龍茶底滴、烏龍葛格」!
啊對了,配送方式都是店到店,結帳統一為線上刷卡!SEE?如果你的信用卡剛好又有網路購物回饋又更便宜了,嚇歪掉,喝到爆。
@ maosan1985
#茆桑 #maosan #宅配美食
#冷泡茶 #烏龍茶 #選物
「三角台歪掉原因」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三角台歪掉原因 在 喜多食旅手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三角台歪掉原因 在 陳奕齊 - 新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三角台歪掉原因 在 IEObserve 國際經濟觀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三角台歪掉原因 在 [問題] 摔車後機車維修方面的問題(文長) - 看板biker 的評價
- 關於三角台歪掉原因 在 如何判斷三角臺歪掉 的評價
- 關於三角台歪掉原因 在 安昇車業- 騎車若摔車或單純倒車都有可能導致三角台歪掉 ... 的評價
- 關於三角台歪掉原因 在 三角台歪掉- 機車板 的評價
- 關於三角台歪掉原因 在 重機機車龍頭偏一邊DIY修正CB300R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三角台歪掉原因 在 三角台歪掉原因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三角台歪掉原因 在 三角台歪掉原因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三角台歪掉原因 在 [問題] 機車行都是怎麼判斷車台有歪掉的呢? - biker - MYPTT 的評價
- 關於三角台歪掉原因 在 [問題] 三角台問題- 看板biker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三角台歪掉原因 在 機車騎起來偏一邊- 看板biker 的評價
三角台歪掉原因 在 陳奕齊 - 新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北京「文化央企」:香港「再教育營」的打造?!(文長慎入)
👉🏿 香港的「二次回歸」?
中國要撤底控制收回香港,一直認為必須要有一個所謂「二次回歸」。這個二次回歸的提法,是2019年8月,中共利用時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的鄭永年教授所放出。鄭永年是北京出身,長期作為中共喉舌,後來好像因為在新加坡大學的性騷擾案落跑轉進到香港教書。鄭永年也是習近平的智囊之一。
鄭永年喉舌放出一個「二次回歸」的說法之後,人民日報便根據鄭永年的「二次回歸論」開始把香港問題的根源定性為:香港一次回歸沒有成功,必須要「第二次回歸」。因為,據說香港實行「一國兩制」,中國只享主權,沒有治權,「港人治港」,治權在行政長官和香港政府手裡;如此,中國只在大多數領域享有「名譽主權」。鄭永年雖然提出很多學術分析式的包裝,但必須要說這種「香港二次回歸論」,其實就是過去中國一直覺得香港雖然回歸了,但是人心沒有回歸的老調重彈。
👉🏾 香港「人心回歸」?
自從香港主權歸交北京之後,首任特首董建華無能治港,在董建華第二任期才啟動沒多久,便發生了2003年的各種騷亂抗議,尤其是香港基本法23條的國安立法爭議,超過五十萬人在2003年七一當天走上街頭抗議。之後,北京一直覺得問題出在香港回歸,但香港的人心卻沒有跟著回歸。
中國有一點是非常令人討厭的,當中有很多人很喜歡拿「歪果護照」,繼續在「歪果」尤其在美歐澳紐當「護照上是歪果仁,但思維還是中國人」;可是,他們自己其實都不要當護照上的中國人,可偏偏死都要別人當中國人。因此,為了推動香港人心回歸,於是香港特區政府於在2011年5月推出諮詢文件,建議在香港中學及小學開設「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用愛國教育來洗腦港人。
這一次愛(中)國洗腦教育引發了反國教運動,也催生了黃之鋒這些反國教的青年學生領袖。緊接著,香港開始進入一系列的大小抗爭循環中,2014年的雨傘運動、2016年旺角魚蛋抗爭事件,踵接其後則是一連串香港青年為主體的香港本土政黨紛紛成立,並投入立法會的選舉之中。之後,港特區與本土港青的政治攻防表現在一系列的”DQ”事件之中,然後2019年便由可歌可泣的「反送中」運動接棒,直至2020年的「港版國安法」。
「人心回歸」工程的基礎鋪墊?!
在過去這幾年一連串的本土港青的「抗議」事件之後,更強化北京得實行「人心回歸」的工程,但為了讓此一有著「二次回歸」意義的「人心回歸」得以有效落實,必須在物質基礎上先進行鋪墊:打造一個北京完全可防可控的「香港」。
從2019的「送中條例」,到2020的「港版國安法」,雖然中共摧毀香港的作為受到國際輿論抨擊,甚至在美國以及西方國家推出一系列制裁的手段,依舊無法減緩中共一點一滴吞噬香港的進程。香港情勢發展至此,已經可以確定,中共對於香港的政治總目標:讓香港變成中國香港;亦即,讓香港如同中國內部的城市一樣,完全被控制在中共的手中。
也因為中共早已確立這樣的總目標,所以香港人的未來狀態就只剩下四種:
1️⃣ 不願意接受中共魔手而選擇政治流亡;
2️⃣ 不願意接受中共統治,選擇移民海外;
3️⃣ 不服從中共統治旨意,所以寧願在香港被逮捕關押;
4️⃣ 乖乖成為中共統治下的香港順民,甚至成為中共藍絲幫兇。
不願意被中共逮捕而選擇政治流亡的香港人,可說是越來越多。例如,流亡台灣的銅鑼灣書店老闆林榮基、流亡英國的香港眾志羅冠聰、流亡德國的本土民主前線領導人黃台仰。此外,香港國安法實施後,許多國家給予寬鬆的「港人移民計劃」,加快港人舉家移民步伐。這股移民潮,其實從最近香港出名的傳統名校,過往是大家擠破頭要念,現在是學生退學潮。例如,香港名校「拔萃女書院」,日前罕見公開招收下學期插班生,另一間名校「英華書院」,上學年期末流失約50名學生,這學年逾10名退學。
英華書院校長鄭鈞傑指出,早有心理準備面對大批學生退學,「幾乎全香港學校都面對同樣問題,更有學校一個年級走了40多位學生」;他認為,近年社會不穩定因素,無疑是影響家長決定讓子女是否留在香港升學。
事實上,從2019年反送中運動到2020年中,已逾2萬港人移居海外,這數字與1980年代,中、英就香港問題談判時的「恐共移民潮」人數相當,甚至有許多觀察家認為要非疫情之故,此波逃離中共統治的香港移民潮,勢必比起當年中英談判香港前途時候更劇烈。
香港中文大學一項民調顯示,有43.9%受訪港人想移民,其中1/3近期已在為移民做準備,原因包括不滿政府,以及人權狀況變壞等。最多受訪者提及的移居目的地是英國(23.8%)、澳大利亞(11.6%)和台灣(10.7%)。
台灣內政部移民署統計,去年全年港人獲居留許可的人數較2018年增加近四成,達到5858人,是移民署將港澳居留定居人數分列後,最多人數的一年。
中共正在打造一個可以完全掌控的香港。1997年至今,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往港澳通行證(單程證)」去到香港居住的新移民,已經超過100萬人,加上透由投資與就學留下來工作的「港漂」,人數共有150萬,佔了總人數750萬的五分之一。
另外,2019年2月18日,中共國務院正式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剛要」,把香港融入珠江三角洲體系,對香港人來說,這是一種降級,一種把香港政經體制國內化的過程。香港跟澳門慢慢融合進「大灣區」裡面,未來只有大灣區人,就不再有香港人。換句話說,中共正在把「全球的香港」打造成「一個完全在中共統治控制下的中國香港」。所以,不論是政治流亡或者不願意成為中國香港人的移民,這些人數只要從中國內部把一些人轉移過來換血即可。然後,再把香港人各別打散到整個珠江灣這個大灣區,用空間來稀釋掉香港人這個身分的臍帶。
👉 文化央企:讓「香港」就地變身為大型的「再教育營」
終於,中國北京當局正式透過中聯辦在香港組建「文化央企」(中共中央管理的文化類企業)來強化文化產業,吹起港人「人心回歸」工程的號角。未來香港影劇、藝文、圖書出版事業,將聽黨話說好中國故事。此一「文化央企」將由香港中聯辦進行籌建,資產逾千億港元(約合3600億台幣),據聞將於2021年上半年正式開張。
劇情發展至此,不服從北京統治旨意的港人,只能選擇流亡或移民的海外離散,若想繼續在香港土地上生活,就只能選擇當「經濟動物」般的「無聲順民」,抑或被關押黑牢。然而,中共不喜歡「表面順民」,畢竟「高級黑」、「低級紅」此種「陽奉陰違」或「心口不一」的人,並非真正的「順民」。於是,正當香港在空間上成為北京徹底可防可控之時,啟動「文化央企」作為社會文化再教育的洗腦工程,也就是讓香港就地成為新疆「再教育營」相同意思的空間囉。
📣 文化央企工程的啟動,也就是香港開始成為新疆那種「再教育營」的大型復刻版「香港再教育集中營」啊?!😭
三角台歪掉原因 在 IEObserve 國際經濟觀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相信政治會影響經濟沒錯,不過韓國指數跑輸台灣的主要原因,應該不是親中親美差別,而是產業結構的差異
台灣極度傾斜半導體電子業,也是近年最蓬勃和受疫情影響小的產業,尤其台積電一騎絕塵
南韓大公司除了電子業,還有汽車、美妝、造船等都是近年產業發展趨緩,越多終端消費品受疫情影響嚴重甚至衰退,自然跑不過台灣
當然消費品依賴中國市場是衰退的其中一大因素,但台灣其實也只是沒有強勢的終端產品可以吃到這塊市場
還有另個因素就是,文在寅對大型企業加稅,這是很直接的影響獲利
很多人在評論經濟、股市的時候,總認為國際外交跟政治是不相干的,但事實上,政治跟經濟是完全密不可分的,踏出國境的政治,那就是外交了
幾年前,台灣媒體營造一股南韓跟台灣是科技產業高度競爭的對手,但是當Trump上任一年多以後,他逐漸換掉Obama時期的內閣,2018年為了反擊中國長年的貿易壁壘,開始對中國逐漸攤牌,中國跟美國的敵對度越來越高
在這兩年來的時間,台灣政府選擇的是親美的路線,AIT都快變成台灣政府部門了,南韓政府則是先歪到親中,後來又有點親美,最近我也搞不太懂到底是親中還親美,類似一種畫三角形的概念,結果中國和美國兩邊都沒啥拿到好處
一段時間發展下來,主流產業的發展前景就有落差了,美國的科技研發能力、法務、專利,搭配商業、金融、市場、行銷,那個綜合競爭力毫無疑慮就是世界第一,而且是後面幾名加起來都比不過美國,政治上選擇親美,美國就用大量的資本、技術、訂單、市場去扶植你,你如果變強了,你在東亞島鏈上,也是協防美國的防禦力,政治上搖擺不定,美國執政團隊他們抓不到你的態度,他們就不敢大量資源壓住在你身上,不然關鍵時刻見風轉舵,那等於投資失敗,軍事外交還漏一個缺口,風險評估自然變成不划算的投資
政治和經濟,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選擇永遠比努力更重要,方向錯了,努力再多都是做白工,賽跑跑錯方向,跑再快也沒意義
三角台歪掉原因 在 如何判斷三角臺歪掉 的推薦與評價
被一台逆向行駛的機車正面撞倒, 輪胎擺正向前直行時, 龍頭是歪的, 如果龍頭轉正的話, 輪胎就會是歪的, ... <看更多>
三角台歪掉原因 在 安昇車業- 騎車若摔車或單純倒車都有可能導致三角台歪掉 ... 的推薦與評價
騎車若摔車或單純倒車都有可能導致三角台歪掉三角台歪掉會造成車子偏向單一方向進行(偏左或偏右切勿只是去習慣新騎法,不提早修理導致輪胎吃單邊與前 ... ... <看更多>
三角台歪掉原因 在 [問題] 摔車後機車維修方面的問題(文長) - 看板biker 的推薦與評價
想詢問一下關於摔車後,機車維修方面的問題
我是過彎速度太快,結果過大彎(左彎)沒彎好
輪子嚕到右邊有高低差的人行道,就倒車(往左倒)了
我已經深深在反省了...
我的車是VJR 125 ABS
摔車後我先去找之前買機車的車行,騎過去整個龍頭都是歪的
騎直線的時候,龍頭的位子不在正中央
店家說要換三角台跟機車儀表板那塊殼(不太清楚叫什麼)
車手方面因為龍頭不會ㄎㄟˊ到機殼
所以影響不大可以暫時不換
換完三角台後,龍頭在騎直線的時候就沒什麼問題了
但是整個騎起來的感覺就怪怪的,尤其是轉彎的時候
機車也感覺比以前還要顛簸了不少,晃動感比較大(不確定是不是龍頭在晃)
因為我每天晚上固定都會出門練車,明顯感覺得出來不太一樣
因為騎感怪怪的關係
今天去問了另一間店,他們說整個機車都是歪的
要我去找原店家問說全部換到好要多少
要給他們換的話整個都要重新弄過(我猜應該是包括已經換過的三角台)
可是我回原店家的時候,他叫我慢速騎的時候感覺會偏哪裡再回來做微調
我就說感覺是不會偏但是過彎的時候感覺很怪
原店家卻回可能是因為受傷所以影響騎機車時的感覺
問題是我只是一點點擦傷,也沒骨折什麼的....也不會影響這麼多吧?
難道是心理因素 ? 想著想著我就默默回家了....
以下是我車子的圖片,可能拍不太好
車頭、車身、輪子那條線,基本上是正的沒有問題
不過龍頭部分卻一高一低的(很明顯)
前叉也有點一高一低,以下照片,面向車的左手邊稍微長一點點
騎感不對會是龍頭車手部分跟前叉一高一低的關係嗎?
另外感覺前叉一高一低是因為前叉歪了嗎?
還是前叉本來就不一定完全一樣高? (抱歉我對機車真的不是很了解...)
如果要稍微恢復騎感的話,是先換車手嗎?
最後就是,我到底要回去給我原本那間車行修,還是再找一間新的...
元智(中壢、內壢)附近有比較推的車行嗎?
文長不好意思,因為人生第一次發生這種事情真的不知道怎麼處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133.23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ker/M.1542793878.A.68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