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你最近應該已經看過很多人推薦這個podcast 😊:
《作家的靈魂腳本:周慕姿陪你讀那些作家沒有說出口的傷》
之前為 周慕姿老師的 #過度努力 寫推薦序時,我不但從頭到尾一字不漏的看完、甚至在印出的書稿上寫了滿滿註記。
這次我一樣聽完老師已上架的兩集節目,而且聽了兩次(其中第二集的 #太宰治上集 我目前正準備要聽第三次😂)。
這次的推薦文,我只想寫10個字:
「#這是我聽過最好聽的podcast 」
嗯。就是這樣。節目的內容、深度,與整體的質感(包括主持人的聲音),都太棒了。
我從來不知道,原來慕姿說故事這麼好聽。當她透過 #太宰治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的 #人間失格 作品、訴說著太宰治的故事時,我又跌回第一次看這本小說時的感受:
悲傷。
我當時真的覺得這是一本好悲傷的書,但卻無法對作者產生同情。我現在明白為什麼:
因為我們從來不曾深入去了解,究竟是什麼、造就了他這些看似扭曲的性格及處世態度。
透過慕姿的帶領,我們彷彿回到太宰治時代的日本,進入他的家庭,看到他入贅的父親如何努力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而這些大人們、包括照顧他卻又傷害他的傭人們,又是如何讓太宰治從幼年時期,在根本還不懂自己、還不懂這個世界時,就幾乎已經確定了自己終其一生的生存法則。
#一種極為悲傷的生存法則。
也許你覺得:「我對太宰治一點興趣都沒有,不想聽。」但慕姿並非單純在講述太宰治。就像「過度努力」一書:你以為看的是別人的故事,卻一直看到自己。
就算幸運的沒看到自己,你也更能理解:這樣荒唐糟蹋自己的人生,原來是因為這麼多的不得已。
很多擁有高度才華、優秀作品的人,都是孤獨的。若他們知道今日此時,在台灣有個叫周慕姿的人,竟能如此貼近他們的心,或許也終於能被療癒吧!
這確實是個非常療癒的節目,我好期待第三集:繼續了解太宰治的靈魂腳本。以及後續其他作家:可能有三島由紀夫、張愛玲⋯(還會有誰呢?會有周慕姿自己嗎😜?)
這特別適合在夜裡聽,所以我在週末夜晚寫下這篇分享❤️如果你還沒睡,就來這裡聽聽慕姿說故事吧!
#作家的靈魂腳本_周慕姿陪你讀那些作家沒有說出口的傷
⠀⠀⠀
▹鏡好聽:https://reurl.cc/7r6Wxd
▹Spotify:https://spoti.fi/3DwXVDy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mFB7f3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3BuRuiF
(結果又是個長篇大論⋯說好的10個字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強運少女R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把我們的行程和交通注意事項和感想都放在下面,有興趣的人都歡迎看看啦~ 1)行程 清水寺→地主神社→金閣寺→嵐山 清水寺ㄖ和地主神社距離很近,都是很豐富日本文化的地方,但比較可惜是清水寺在整修,在意的人可能等整修完再去會比較好。腹地廣大有很多東西可以慢慢走慢慢逛,我自己很喜歡。 金閣寺如果對日本歷史...
三島由紀夫 台灣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上班喝咖啡不小心打翻,弄到了口罩裡,沒有多帶口罩,只能先擦一擦再用,沒想到今天吸飽了整天濃醇的咖啡香,成了意外的收穫,哈!
今天晚上,史上最悲情與各種風波不斷,主辦國國民反對率最高,延後一年的東京奧運終於要開幕,距離上一次東京奧運,已經是1964年的事情了,前陣子,看了年紀最長的芥川賞得主的小說-我啊,走自己的路,描述一位七十四歲的老婆婆一生的故事,小說描繪與呈現的方式相當有趣,這位桃子老婆婆,就是在1964年被東京奧運的號角牽著,逃婚、離開了故鄉,獨自前往陌生的東京,然後工作、結婚、生子,開始了她另一段人生。
一直對1964年東京奧運這一年印象深刻,最大的原因其實是因為,那一年正好是世界上第一條高速鐵路,日本新幹線開通的一年,家有鐵道迷,所以很久之前就一直記得這一年發生這一件重要的事,那一年運行的新幹線0系,稱作夢の超特急,一直是我們最哥哥最愛的車子,記得一年去東京青梅鐵道公園,因為可以坐上真正的新幹線0系的駕駛艙裡隨意操作,他好興奮,最近一次回京都,到京都鐵道博物館,全家還在0系前拍了一張合照。
1964年對二戰戰敗國日本來說,也是轉捩的一年,因為奧運,因為新幹線和許多建設,象徵了日本從戰敗的重新崛起,對日本人來說,有著格外重大的意義。
三島由紀夫在當時寫下了〈結合東洋與西洋之火〉:
他(坂井義則,最後的聖火傳遞者)右手將聖火高高舉起的時候,被那白煙圍繞的胸前的國旗,恐怕閃耀在每個人的眼中,這樣的感情並不誇張。……國旗的顏色和形狀,在特別的瞬間好像有甚麼喚醒我們心中的某樣東西。
2019年有一部為了2020東京奧運而拍的日劇-韋駄天~東京奧運故事~,講的是日本馬拉松之父金栗四三的故事,「韋馱天」為佛教護法,為一象徵疾跑的神祇,本劇收視不佳,但其實相當好看,但當時也沒有人知道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停辦。
另一件相當有趣的事情,1964年,我們也有參加奧運,而且當時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我們意外的就是以台灣Taiwn的名義參加了日本東京舉行的第十八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那一年參加奧運的選手,很多都是赫赫有名的人,像紀政、楊傳廣(楊傳廣就是在1960羅馬奧運,拿到了驚人的十項全能銀牌)等。
東京最近的染疫人數又創新高,選手村也不遑多讓,在病毒與展現人類體能極限擺盪的東奧,到底能不能撐到結束,其實也荒謬的考驗著人類群體。
打疫苗的第三天,夫妻倆都一切恢復正常了,兩人有志一同的想著同一件事,今晚,可以喝了吧,哈哈,喝酒成了夏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身體也是這樣回應的。
然後,我買了黃檸檬,打算在東奧期間,來做一次黃檸檬酒,畢竟三個月多前釀的梅酒,已經乾了,警戒降級,心想著,似乎可以去看看山看看海了。
照片為新幹線與京都東寺塔的合照
三島由紀夫 台灣 在 臺灣意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日本文學振興會主辦的「第165屆芥川獎及直木獎」今天公布得獎名單,入圍芥川獎的台灣旅日作家李琴峰獲得純文學最高榮譽「芥川獎」,為史上第一位獲獎的台灣人。
本屆芥川獎6月11日公布5位作家入圍,除了李琴峰外,還有石澤麻依、工藤玲音、高瀨隼子及千葉雅也等4位日本作家。今天公佈得獎名單。
芥川獎是日本最重要的純文學獎項,李琴峰在2019年首度以作品「倒數五秒月牙」入圍第161屆芥川獎,本屆第165屆芥川獎以新作「彼岸花盛開之島」入圍。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3912/akutagawa-2021-
「彼岸花盛開之島」在今年4月入選第34屆三島由紀夫獎,這是台籍作家首次入圍,5月14日公布得獎名單未能獲獎。
「彼岸花盛開之島」以日本和台灣間一個架空島嶼為舞台,島上的文化與語言揉合日本與台灣,由女性負責宗教祭祀、政治事務並司掌歷史,並存在僅有女性才能習得的語言。日文版單行本上個月出版。
李琴峰1989年生於台灣,15歲開始學習日語,並創作中文小說。她在台灣大學就讀時,雙主修日文系與中文系,畢業後,在2013年赴日就讀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日本語教育研究科修士課程。
三島由紀夫 台灣 在 強運少女R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把我們的行程和交通注意事項和感想都放在下面,有興趣的人都歡迎看看啦~
1)行程
清水寺→地主神社→金閣寺→嵐山
清水寺ㄖ和地主神社距離很近,都是很豐富日本文化的地方,但比較可惜是清水寺在整修,在意的人可能等整修完再去會比較好。腹地廣大有很多東西可以慢慢走慢慢逛,我自己很喜歡。
金閣寺如果對日本歷史沒興趣的人,可能一下就可以結束了,但喜歡日本歷史或是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的人相信會很喜歡這個地方。
嵐山竹林建議絕對不要晚上去!!!!蚊子很多又昏暗,有點恐怖XD
2)交通
建議大家要購買巴士無限乘坐卷,真的非常方便,在車站的巴士亭就有自動販賣機可以購買了喔。
_____________________
◆聯絡我或到其他地方找我玩◆
FB fanpage:https://www.facebook.com/ruinjapan/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kaoru_0409/
----------------------------------------------------------------------------------------------------------
◆我的自我介紹◆
Hello!我是RU。我是台灣人,居住在東京,寵夫魔人。
有位叫做文當的日本男友,溫柔可愛善良天真純潔。
我最喜歡的東西:日本、台灣、家人男友朋友壽司(太多)
透過這個頻道,將我在這個國家的生活分享給你們。
-------------------------------------------------------------------------
三島由紀夫 台灣 在 遠足文化第一編輯部- #三島由紀夫逝世50年台灣首部傳記 ... 的推薦與評價
三島由紀夫 逝世50年台灣首部傳記! 三島由紀夫生前好友、死後唯一列席葬禮的外國記者/前《#金融時報》及《#紐約時報》東京分局長亨利‧史考特‧斯托克透過大量一手資料 ... ... <看更多>
三島由紀夫 台灣 在 8.18《呼叫愛美子》台灣版- 短版預告|改編三島由紀夫獎今村 ... 的推薦與評價
8.18《呼叫愛美子》 台灣 版- 短版預告|改編 三島由紀夫 獎今村夏子同名小說集《這邊是愛美子》,在日本溫馨口碑爆棚連映長達十個月. ... <看更多>
三島由紀夫 台灣 在 [好雷] 《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言論之戰再開! -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這是一場什麼辯論?日本60年代的「言論」時代
對於日本的印象在台灣許多時候是正面的,例如秩序、禮節、甚至是職人文化和動漫畫次
文化力量成功逆輸出於歐美各國取得成績。但對於實際在日本生活與工作過的人對日本的
想法就有另外一種層面,其中民族性與排外、政治冷感等感受到一個並不完美的日本。
電影《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是一個看見當代日本不同一面的珍貴紀錄片。電影內容
敘述三次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日本傳奇小說家三島由紀夫接受日本東大全共鬪組織邀約
到900教室進行辯論,講述軍國右派三島由紀夫與受左派共產影響全共鬪之間的對話會激
盪出什麼火花,是一場和解還是暴力的開端。
日本TBS電視台在2019年時,從公司尋獲了塵封已久關於三島由紀夫與學生組織全共鬪的
對談,影片內容長達四小時。可以說是昭和時代最經典與在日本戰後新舊風氣的一次交會
,而在2020年交有同樣是東大畢業的導演豐島圭介進行修復和剪輯推出紀錄片《三島由紀
夫vs東大全共鬪》。
受到2020年香港學生抗爭與革命的影響,讓豐島圭介導演思反思關於「現今的日本為何不
再抗爭?」同時也展示在60年代日本學生對於自我理想的追求與抱負。
《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電影是以實際拍攝雙方辯論的紀錄片段,並且穿插關於過了
50年後這些當年學生們對自己年輕這一段經歷看法如何,並針對三島由紀夫、學生運動、
和這場對談會是做出不同論述。
整體過程並不是所謂的中國文革式的批鬥和台灣名嘴吵架,而是一場你來我往對於一個議
題呈現不同的想法看法,有雙方認同的概念、立場南轅北轍的擁護、還有無法和解和退讓
的中心價值,但也點出其觀點上的矛盾與自我成長經歷。
這部辯論紀錄片的背景非常複雜,所以能理解導演為何不全盤只放出辯論,除了節奏可能
冗長之外,如果不解釋將會非常難理解當代這場辯論會究竟是在什麼意義下展開。
故,從60年代的學生運動開始講解,我認為是這部記錄片很不錯的地方,就算你對三島
由紀夫或當年日本共產左派學生組織不了解,電影中花了許多時間幫你解析那個時代裡,
為何學生會有這樣對於共產制度和日本政府對抗的想法,還有為何他們指定與三島有紀夫
進行一場辯論會。
三島由紀夫這位作家就有著傳奇色彩,從過去耽美小說敘事到後期作品呈現許多軍國主義
與日本民族一體的概念。最後挾持自衛隊總監切腹自殺。電影《人間四幕》、《殉日》探
討與重現三島由紀夫最後這段故事。
雖然在多數上三島給人的感覺是對天皇軍國主義的極右派,但回到本質來說實際參與且走
過二戰的三島更大的並不是擁護權利這點,而是有著國家與個人極度連結的思維。而戰爭
的洗禮下分成兩派:極度反戰、沒有國哪有家。顯然三島更傾向於後者。
日本被拔除軍權後,對於三島由紀夫是如同日本喪失武器的狀況,像是沒有利牙的獅子,
故我會認為三島由紀夫的軍國主義下他關心的不是自我權利的掌握,而是日本這民族沒有
軍隊進行抗爭性。他的天皇並不是實際的在位天皇,而是一個抽象的日本文化代表日本的
中心而稱之為「天皇」。
全共鬪的發展則比較貼近於戰後60年代共產主義的思維興起,而自發性的學生抗議組織。
起因為國稅局搜查日本大學有22億日圓用途不明的資金,引發學生會不滿,而擴散到全國
大學生針對「大學教育與理念不滿」自主抗議運動。
當時社會官方則是將這群學生當成暴民和被共產組織利用被煽動者處理。頻有台灣太陽花
學運與高中教改的即視感。而邀約三島由紀夫的是東大全共鬪學生運動者開端是醫學部學
生反對登記醫師制度代替現行實習制,引發全院校系學生響應串聯罷課的東大紛爭。
雖然全共鬪的確有左派共產思維在裡頭,但其實內部分裂的複雜,可以說當年校園學生抗
爭的全共鬪與日本街頭抗爭的三派全學連本質上是不一樣的共產思維。這也牽扯到日本惡
名昭彰的新左翼,聯合赤軍。
故以全共鬪左派和三島由紀夫右派來詮釋這部《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電影,本質上
是沒有錯,但是電影越到後期你會越發現其實全共鬪裡面的本質並不全然都是左派思維,
有些可以說是略微傾右,例如不管是雙方都認同適當暴力這件事。
當然也有全盤承認自我與日本民族性劃開的左派人士,與鞏固自己是日本民族的三島由紀
夫關於哲學辯論。並且從暴力行為、天皇思維、自然與人、回到對日本願景,可以說三島
由紀夫和這些東大學生辯論一系列兩代不同的學問觀點。
電影中很關鍵的是對於50年後對於當年全共鬪和三島由紀夫底下楯の会(三島由紀夫成立
的祖國防衛隊組織)成員的追憶訪談,將其穿插在各個辯論片段。
可以將過了多年以後對於那場辯論的內容作出更完整的詮釋。並且被日本譽為筆鋒如三島
由紀夫再世的作家平野啟一郎與各種專業和生前與三島有關的人都對於三島這個人和事件
做出自我的看法與解析。
《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紀錄片內容並不是一個艱澀難懂的議題,它納入許多關於當
代日本學子在當時對於社會問題的批判,與共產主義、帝國主義甚至對於日本民族的哲學
思辨和過度理想的想像。
總體而言這場辯論是對話而不是爭一場誰對誰錯,或是一場比誰大聲的演講。聽進去並回
應,承認自我有這立場和尊重對方說出你不認同事物的權利。這在當代民主上依舊少見,
也是極權政府批鬥中分化對立的利器,故民主能否做到大家對於談論與評論事情的尊重不
同想法之事,這才是一場不同立場的對話。
電影中描述的不是辯論輸贏,而是為何如今的日本人不再發聲?這也是這部電影的導演豐
島圭介的盼望與批判。在當今過了昭和、平成、令和年,是否人民還有一次真正的對話,
感受到言論力量的存在。在捍衛自我政治立場時保持理性尊重對方的多元思辨。這是一場
日本世紀辯論的重現,也是日本人的自我反思。
--
個人Blog:https://kevinmoleaf.weebly.com/
小說連載頁:https://www.mirrorfiction.com/zh-Hant/member/2693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1.110.1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29598531.A.596.html
※ 編輯: KevinMoleaf (111.241.110.10 臺灣), 08/22/2021 10:16:0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