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介之推
《分享朋友轉傳分享的文章:清明節的由來》
傳說在春秋戰國時, 晉國國君晉獻公的寵妾驪妃為使自己的兒子繼承王位而害死了太子申生,接著又想陷害晉獻公的另一個兒子重耳,重耳為了逃避驪妃的迫害,被迫逃離晉國。(劇情有宮鬥劇的味)
一日,公子重耳迷路山中,好幾天沒有食物。當時大臣介之推護駕跟隨重耳,就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煮熟了給重耳充飢,重耳流亡了19年後,返國即位,即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晉文公一一加封跟隨他流亡的大臣,由於介之推還鄉探母,因此晉文公便忘了封賞他。後經他人提醒,他才想起舊事,心中愧疚,便親自到介之推的老家綿山探訪,卻找不到介之推的蹤影。
介之推是個出了名的孝子,所以有人獻計說,如果放火燒山,介之推為了母親,一定會出來的。晉文公便下令火燒綿山,一直燒了3天3夜,介之推卻沒出來。等火熄滅後,人們看見介之推和他的母親,被燒死在一棵柳樹下,而發現一片寫著血書的衣襟: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十分傷心,下令將綿山改稱介山(即山西省介休縣境內的介山),還下令把介之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定為「寒食節」。以後,每年在這一天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
次年寒食節,晉文公到介山祭介之推,先在山下寒食一日,第二天才上山,發現那棵柳樹已長出了翠綠的嫩條。晉文公便走上前去,折了一支柳條,編成一個圈兒帶在頭上,隨從的臣子也紛紛仿效他折柳插頭,於是,晉文公便把這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這一天定為「清明節」。每年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這就是清明「折柳插頭」習俗的由來。
在宋朝以前,清明僅是附屬在寒食節習俗中的一個次要節日。它甚至比不上農曆三月初三的上巳節。清明節掃墓,更是宋朝以後才出現。但是由於上巳、寒食、清明三個節日的日期相當接近,彼此的習俗便互相滲透、重疊,逐漸不再有明顯的劃分,才形成了現在的清明節。
-文章出處:分享自台北市環保局黃忠誠
#黃庭堅:「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塚只生愁⋯⋯」黃敬平關心您永保平安。
▶️4/20-4/22平鎮龍潭區國民黨立委初選電話民調懇請唯一支持最年輕的黃敬平
#選對立委改用重典 #讓年輕的來
#黃敬平主張治亂世要用重典修法重懲虐童及酒駕及詐騙及吸毒販毒
#平鎮龍潭區立法委員參選人初選電話民調懇請唯一支持黃敬平
#黃敬平臉書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ping4193260/
#敬平一對一個人Line服務網址加入連結
https://line.me/R/ti/p/%40cpz9515x
#黃敬平Line的ID
@cpz9515x
一騙丹心劇情 在 PassionTimes 熱血時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黃洋達:「TVB成日出現穿崩位,我懷疑TVB就算拍套LOST出黎,D人都會話佢穿崩。」
【大香港早晨】
第744集:梁游趕Deadline終審上訴/西九故宮博物館 肯定擺假嘢/大陸傻西渣打銀行騙五千億 休班黑警偷八達通換百四蚊/低能神劇《巾幗3》 八號風球照大清
節目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prog/85/744
主持:黃洋達、英軍、Joey、華
TVB近年劇集愈來愈粗制濫造,令收視每況愈下,今年更實施一連七日播放黃金劇嘗試拯救收視,結果弄巧反拙,平安夜播出的《巾幗梟雄3》更跌至14.9點,創TVB自家劇收視新低。
除了無數的穿崩位,《巾幗3》的對白也亂來得叫人匪夷所思,在第9及第10集,甚至把文天祥的詩句「留取丹心照汗青」改成「留取丹心照大清」。
既然TVB劇集長期出現穿崩位,近年外國又興起科幻神秘劇,TVB不如索性從此拍科幻劇,至少劇情上不用再去解釋不合理的場面。
詳情請觀看完整節目重溫:
http://www.passiontimes.hk/prog/85/744
首播日期:2016-12-29
Facebook Group: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27417430725690/